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牛丽英 《西部医学》2013,(11):1626-1627,1631
目的 观察比亚芬(三乙醇胺)和美宝湿润烧伤膏在防治鼻咽癌放疗过程中对放射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12月接受根治性放疗的鼻咽癌患者63例,随机分为两组,31例自放疗开始至放疗结束给予照射野涂抹比亚芬(比亚芬组),32例使用美宝湿润烧伤膏(美宝组),观察两组放疗过程中照射野皮肤反应并做记录.结果 比亚芬组急性放射性皮炎的严重程度明显低于美宝组(P<0.05),比亚芬组Ⅰ级皮肤反应较为多见(58%:28%),而Ⅱ、Ⅲ级皮肤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美宝组(39%:53%;3%:19%).比亚芬组放射性皮炎发生时间较美宝组晚(P<0.05),所观察病例71%在接受照射剂量20~30Gy之间出现,29%在10~20Gy时出现,而使用美宝组53%的患者在接受照射剂量20Gy之前均已出现放射性皮炎.结论 比亚芬与美宝湿润烧伤膏相比,能有效降低放射性皮炎发生程度,并能推迟放射损伤出现时间,可作为防治放射性皮炎的优选药物.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5):31-34
目的探讨中药湿润烧伤膏预防宫颈癌急性放射性皮炎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180例,按1:1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90例。实验组从放疗第1天至放疗结束后2周,涂抹湿润烧伤膏,对照组在放疗期间不在照射野皮肤使用任何外用药物。观察两组患者每天放疗过程中照射野皮肤反应并记录。结果实验组放射性皮炎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Ⅱ级及以上急性放射性皮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急性放射性皮炎主要发生于放射剂量40 Gy之后,对照组主要发生于放射剂量40 Gy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Ⅱ级及以上急性放射性皮炎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使用湿润烧伤膏能降低宫颈癌急性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且能推迟急性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缩短持续时间,即湿润烧伤膏能有效预防宫颈癌急性放射性皮炎的发生,具有较大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药溃疡油防治头颈部肿瘤放疗所致皮肤损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药溃疡油防治头颈部肿瘤放疗所致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将60例接受放射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在每次放疗结束后照射野皮肤外敷中药溃疡油至放疗疗程结束,对照组照射野皮肤予比亚芬软膏处理。比较2组在放射治疗过程中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放射性皮炎分级、发生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照射剂量及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2组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均为100%,其中轻度放射性皮炎(Ⅰ级+Ⅱ级)治疗组22例(占73.0%)、对照组12例(占40.0%),中重度放射性皮炎(Ⅲ级)治疗组8例(占27.0%)、对照组18例(占60.0%)。2组轻、中度放射性皮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且治疗组皮肤损伤发生的严重程度低于对照组,提示溃疡油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中重度皮肤损伤的发生。皮肤放射性损伤出现于照射剂量40Gy以前治疗组7例(21.2%)、对照组18例(60.0%),出现于照射剂量40Gy以后治疗组23例(78.8%)、对照组12例(40.0%),2组皮肤放射性损伤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创面新生皮肤黏膜修复平均时间治疗组为(7.13±1.61)d,对照组为(9.68±2.23)d,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放射治疗后患者的生存质量以稳定和降低为主,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未见急性毒性或不良反应。【结论】中药溃疡油能有效地预防放射性皮炎的发生,加速创面的愈合,能减轻患者痛苦、减轻放射治疗副反应,保证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临床应用中药溃疡油治疗未见任何毒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比亚芬联合金因肽预防和治疗皮肤放射性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需要接受放射治疗的134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7例,治疗组于第一次放疗后给予比亚芬预防性治疗,对治疗组中出现放射性皮炎者则予以金因肽局部外喷;对照组仅行常规皮肤护理,对出现放射性皮炎者行传统换药处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出现1、2、3级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分别为:40.3%、53.7%、6.0%和17.9%、59.7%、22.4%;治疗组放射性皮炎在照射剂量达40 Gy之前的发生率为38.8%(26/67),对照组为62.7%(42/67);治疗组放射性皮炎治愈时间为(7.3±2.15)d,对照组为(14.7±2.89)d。结论比亚芬联合金因肽能显著减少皮肤放射性损伤的发生,推迟放射性皮炎的发病时间,有效缩短放射性皮炎的治愈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比亚芬对乳腺癌调强放疗患者放射治疗过程中皮肤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将乳腺癌术后行调强放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患者在放疗的同时使用比亚芬外用涂抹放射区域,对照组患者不予涂抹任何药物,只采用基本皮肤护理。对比2组患者照射野皮肤发生皮肤反应的时间、程度。结果研究组皮肤反应发生的时间较对照组迟、皮肤反应的程度较对照组轻,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比亚芬对乳腺癌调强放射治疗中的皮肤有保护性作用,能有效预防放射性皮炎,减轻患者痛苦,确保治疗计划顺利完成,提高疗效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比亚芬乳膏对头颈部肿瘤患者皮肤放射性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放疗科初次放疗的头颈部不同肿瘤患者70例,均有明确的病理学诊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除接受常规皮肤护理外,于首次放疗后给予比亚芬乳膏涂抹于照射野皮肤,至放疗后8周;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皮肤护理。观察、记录放疗中、放疗后两组患者的皮肤损伤程度,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统计方法采用卡方检验。结果:Ⅰ级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4.3%和11.4%;Ⅱ级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4.3%和68.6%;Ⅲ级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9%和14.3%。皮肤反应发生剂量:照射量小于40 Gy时,治疗组有16例(50%)出现皮肤损伤,对照组有28例(80%)(P<0.05)。结论:治疗组较对照组能够明显减轻及延缓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比亚芬乳膏可以有效预防肿瘤放射治疗中皮肤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比亚芬与三黄膏治疗乳腺癌放射性皮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乳腺癌根治术或保乳术后行辅助性放疗后产生放射性皮炎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比亚芬软膏外涂,实验组予以三黄膏外涂,对比两组患者的愈合天数、3 d后创面大小和治疗14 d后效果。结果组间治疗后实验组的愈合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3 d后创面大小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组内治疗3 d后创面大小明显小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治疗14 d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三黄膏对于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放射性皮炎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比亚芬,且创面愈合时间短,病人所受痛苦小,更有利于放疗的进行,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微波治疗放射性皮炎的疗效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将22例放疗后发生Ⅰ~Ⅲ期放射性皮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例,对照组发生早期放射性皮炎后涂擦美保湿润烧伤膏,观察组每天用微波治疗仪照射病变处皮肤1~2次,每次照射30min,采用同期放化疗,疗程为7周。结果观察组病人在不间断放疗的情况下,通过微波治疗仪照射治疗,能有效治疗放射性皮炎引起的刺痛、刺痒及皮肤紧绷感,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减少Ⅳ期皮炎的发生。结论微波治疗仪具有抗感染、止痛、疏通微循环等作用,与传统的涂擦美保湿润烧伤膏相比,疗效更为显著,且价格低廉,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因此,微波治疗仪是治疗放射性皮炎,减轻症状的有效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张续兰  张红  高欣  罗昕 《甘肃医药》2015,(4):284-286
目的:观察美宝湿润烧伤膏在防治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76例肿瘤放疗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观察皮肤损伤程度及治疗效果。观察组涂抹美宝湿润浇伤膏,对照组涂用凡士林乳膏,观察两组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程度。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急性皮肤反应程度明显减轻,治疗效果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宝湿润烧伤膏对放射性皮肤损伤疗效可靠,效果好,提高病人放射区皮肤反应耐受性,使放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放疗患者发生放射性皮炎护理采用依济复和湿润烧伤膏换药后,了解能否缩短患者的愈合时间.方法:将62例发生放射性皮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换药方法.观察组采用生理盐水+依济复+湿润烧伤膏.结果:观察组护理愈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缩短(P<0.01).结论:采用依济复与湿润烧伤膏交替换药大大缩短了愈合时间,使患者能如期完成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观察湿润烧伤膏治疗放射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进入我院治疗的68例药疹性皮炎伴有渗出糜烂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n=34)和对照组(n=34),对照组给予无菌纱布浸透康复新后创面湿敷,观察组给予湿润烧伤膏创面外涂,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在患者痊愈平均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观察组97.06%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4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湿润烧伤膏治疗放射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标准化皮肤护理操作流程防治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5例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75例),观察组由护士按标准化皮肤护理操作流程为患者实施放疗区域皮肤护理及涂抹比亚芬,对照组则由患者按照药品说明书涂抹比亚芬。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程度及时间。结果观察组皮肤放射性损伤发生的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观察组损伤发生的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应用标准化皮肤护理操作流程能更有效减轻肿瘤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的程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医用射线防护喷剂对预防及治疗乳癌放疗患者急性放射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首程治疗的8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按放疗开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患者放疗前均行健康教育,对照组照射野皮肤不使用任何药物涂抹或喷雾.观察组放疗开始第一天即使用医用射线防喷护剂行保护性喷雾至放疗结束.结果观察组在放射性皮炎的预防及治疗乳癌放疗患者上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结论医用射线防护喷剂能有效地预防急性放射性皮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奥克喷预防乳腺癌放射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1年5月我院52例乳腺癌术后首次接受放射性治疗的患者资料。观察组25例,每次接受放疗前后使用奥克喷外喷放疗照射野皮肤;对照组27例,放疗前后局部不予任何处理或药物。两组均进行常规的皮肤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发生放射性皮炎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克喷能有效预防乳腺癌放疗所致的放射性皮炎,并能减轻放射性皮炎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15.
观察美菲膜预防中晚期鼻咽癌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选择120 例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VMAT)的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美菲膜组、比亚芬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并比较三组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情况、皮肤损伤级别及照射野皮肤疼痛程度.美菲膜组在不同照射剂量时皮损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亚芬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美菲膜组与比亚芬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放疗结束后,美菲膜组放射性皮肤损伤级别低于比亚芬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亚芬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菲膜组照射野皮肤疼痛程度轻于比亚芬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亚芬组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美菲膜延缓了中晚期鼻咽癌患者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出现时间,明显降低了皮肤损伤级别,减轻了患者照射野皮肤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应用比亚芬乳膏预防鼻咽癌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需要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分为两组,40例在第1次放射治疗后给予比亚芬涂抹(治疗组),40例行常规放射治疗(对照组)。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均发生了程度不等的皮肤反应。轻度放射反应(I+Ⅱ度)对照组为35%(14/40例),治疗组为82.5%(33/40例)。较严重的放射反应(Ⅲ+Ⅳ度)对照组为65%(26/40例),治疗组为17.5%(7/40例)。皮肤反应发生剂量对照组为82.5%(33/40)出现于照射40Gy以前,治疗组为37.5%(15/40)。结论比亚芬能有效地预防鼻咽癌放射性皮炎的发生,可保证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德莫林预防乳腺癌术后放疗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阳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8):832-833
目的:观察德莫林预防乳腺癌术后放疗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乳腺癌术后需要放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43例在第1次放射治疗后给予德莫林涂抹为用药组,45例只做常规放疗宣传教育为对照组。结果:急性皮肤反应发生率对照组和用药组分别为93.8%、30.4%。轻度放射反应(1+2级)对照组为66.7%(32/48),用药组为28.6%(16/56)。皮肤反应发生剂量:对照组41例(91.1%)出现于照射40Gy以前,用药组仅有5例(38.5%)。结论:德莫林能有效地预防乳腺癌术后放疗急性放射性皮炎的发生,能减轻患者痛苦,保证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医用射线防护剂奥克喷联合喷氧对乳腺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预防及治疗效果;方法将接受放射治疗的55例乳腺癌病人随机分组:观察组27例,放疗前后对照射区皮肤采用奥克喷外喷,出现放射性皮炎后采用换药联合高流量喷氧.对照组28例,放疗前后常规给予常规指导,未采用特殊保护措施,出现放射性皮炎后单纯换药.比较两组不同程度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及转归时间;结果观察组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放射性皮肤损伤的转归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克喷联合喷氧能有效防治及治疗乳腺癌患者皮肤放射性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放射性皮炎软膏对家兔的皮肤刺激性,临床治疗放射性皮炎疗效。方法采用家兔完整性皮肤和破损性皮肤进行皮肤刺激性实验。放射性皮炎治疗,采用研究组57例,对照组40例(湿润烧伤膏),并将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放射性皮炎软膏在72h内完整性皮肤刺激性积分为"0",破损性皮肤刺激性积分为"1",平均分值为"0.33"。临床治疗放射性皮炎结果为:放射性皮炎软膏总好转率为93%,湿润烧伤膏总好转率为80%。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临床应用中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放射性皮炎软膏对皮肤无刺激性,且临床治疗放射性皮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金黄散与比亚芬治疗放射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该院于2012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82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患者金黄散防治,给予对照组患者比亚芬防治,观察和比较两种方法治疗放射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接受不同治疗方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7%,略低于对照组的97.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期间出现2例不良反应,对照组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金黄散用于治疗放射性皮炎,可减轻皮肤受损程度,缓解患者不适症状,其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均不逊于比亚芬,此外金黄散还具有购买方便、价格低廉等优势,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