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椎体结核。方法2003年2月至2011年2月手术治疗胸腰段椎体结核23例,应用一期后路内固定联合经前路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体结核,根据术前、术后X线片分析植骨融合及术后畸形矫正效果。结果经14~54个月随访,脊髓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植骨融合满意,无内固定失败和脊柱结核病灶复发。结论一期后路内固定联合经前路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椎体结核具有脊柱后凸侧弯畸形易于矫正、前路结核病灶减压彻底、内固定远离病灶等优点,是治疗脊柱胸腰段结核的一种有效手术方法。其缺点是手术创伤较大、时间较长、操作相对繁杂。  相似文献   

2.
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经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0月-2009年3月,采用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的手术方式治疗胸腰椎结核31例。术前正规抗结核化疗3-5周,术中彻底的清除病灶,对于骨缺损采用自体髂骨或多根肋骨支撑植骨修复,同时行前路钉板或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后卧床4-6周,继续正规化疗12个月左右。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6-37个月的随访,结核病灶顺利愈合,植骨稳定、融合,内固定无失效,脊柱后凸畸形得到矫正和预防,术前伴有神经症状者神经症状基本消失。结论对胸腰椎结核行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可有效地重建脊柱稳定性、矫正和预防脊柱后凸畸形,获得良好的骨性融合,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前路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伴后凸畸形与截瘫的疗效。方法:1996年~2002年4月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伴后凸畸形与截瘫62例,观察术后植骨融合、畸形矫正、截瘫恢复及结核病灶愈合情况。结果:平均随访2年2个月,56例患者获访,平均融合时间为3.6个月。骨性融合率100%。在胸段、胸腰段及腰段后凸畸形分别平均纠正29°、15°及9°,随访时无矫正度丢失;伴截瘫者11例,Frankel神经功能平均恢复2级;本组脊柱结核均治愈。结论: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融合时间短,畸形矫正效果好,减压彻底,有利于截瘫恢复。  相似文献   

4.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一期前路/后路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4例胸腰椎结核患者,经3~4周正规抗结核治疗,行前路病灶清除、椎间大块自体髂骨/肋骨植骨、一期前路/后路内固定术,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18~24个月.[结果] 1例脊柱结核复发(3%).23例植骨融合,植骨融合率为96.9%,植骨愈合时间 4~8个月(平均6个月).无窦道形成.脊柱后凸畸形平均矫正80%.[结论] 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一期前路/后路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能彻底清除结核病灶,对脊髓及神经根进行彻底减压,促进脊髓及神经功能恢复,矫正脊柱后凸畸形,同时一期建立和恢复脊柱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促进脊柱植骨融合,提高脊柱结核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后路内固定并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后路内固定并横突间植骨融合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17例,按照Frankel分级评定患者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根据X线片评价植骨融合时间,测量术前、术后后凸角度及随访期内的角度丢失。结果:17例患者结核病灶清除彻底,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窦道形成,结核治愈无复发。后凸畸形平均矫正19.2°;在随访期内,后凸畸形矫正有1°~4°丢失。X线片示植骨界面骨性融合时间平均5个月。3例出现并发症,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后路内固定并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确切,具有迅速缓解症状、早期离床活动和较理想的脊柱矫形等优点,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王尧天  王伟  刘斐 《颈腰痛杂志》2008,29(5):452-454
目的探讨胸腰椎结核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本组104例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病变位于胸椎30例、胸腰椎24例、腰椎50例,术前有后凸成角畸形38°±19°。手术前后配合正规化疗,根据X线片观察脊柱融合时间,手术前后后凸角度变化以及按照Frankel分级的神经功能变化。结果全部病例伤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随访时间10~48个月,植骨界面骨性融合时间平均5个月。后凸平均矫正度数为18°±5°,22例术前伴有神经损害症状者Frankel分级平均提高2级。结论脊柱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具有能矫正后凸成角畸形、预防畸形复发、术后患者能早期离床活动等优点,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一期前路椎体间植骨并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总被引:271,自引:5,他引:266  
Jin D  Chen J  Zhang H  Zhai D  Wang J  Jiang J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12):900-902,I049
目的 探讨脊柱结核外科治疗中一期重建脊柱稳定性的重要性及内固定器械植入的安全性。 方法 总结 1997年 10月至 1999年 1月期间收治 11例胸腰椎结核患者 ,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自体植骨并胸腰椎“Z”形前路钛钢板内固定治疗。 结果 经平均 16个月的随访 ,11例患者脊柱结核均治愈 ,无局部结核复发 ,植骨全部骨性融合 ,融合时间平均为 3.8个月 ,后凸矫正角度 18° ,无手术并发症。 结论 早期重建脊柱稳定性在脊柱结核外科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结核病灶局部植入钛质内固定器械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结核外科治疗中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Z-plate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对91例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自体骨移植并前路内固定治疗。结果91例脊柱结核患者平均随访13个月均治愈,无局部复发,植骨全部骨性融合,融合时间平均3.7个月,平均后突矫正角度20°,治疗优良率达95.5%。结论在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中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自体骨移植并前路内固定是安全和有效的,在重建脊柱稳定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脊柱结核外科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79,自引:4,他引:75  
目的总结采用彻底清除病灶和植骨消灭死腔,通过坚强内固定矫正畸形和重建脊柱稳定性治疗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自1996年10月至2002年7月共手术治疗脊柱结核152例,结核病灶位于颈椎15例、胸椎67例、胸腰段17例、腰椎53例,病灶范围1~3个椎体,无跳跃病灶。手术方法:(1)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钢板内固定;(2)经肋横突切除入路行病灶清除植骨、经椎弓根内固定;(3)后方入路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和椎弓根内固定;(4)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后路椎弓根固定。术后配戴支具3~5个月,抗结核药物治疗6~9个月。定期进行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观察。结果(1)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前后路联合手术平均术时4.5h,术中平均出血650ml;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平均术时3.5h,术中平均出血450ml;其余两种手术平均术时3.0h,术中平均出血350ml。(2)手术创伤和并发症:前后路联合手术创伤较大,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次之。手术并发症有大血管破裂1例,暂时性窦道形成5例,内固定器松动和断裂3例。(3)临床疗效:患者术后1~2周症状基本缓解并下床行走,术后6~8周日常生活基本自理,术后6个月X线片显示植骨融合。患者结核病灶全部治愈。结论有效应用抗结核药物是脊柱结核手术成功的前提,坚强内固定有利于矫正后凸畸形、重建脊柱稳定性、促进植骨融合。抗结核药物和病灶彻底清除是内固定安全植人的前提。脊柱结核的外科治疗应该是病灶清除、减压矫形、植骨融合和坚强固定。  相似文献   

10.
一期前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总结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及前路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探讨一期重建脊柱稳定性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方法:自2000年5月至2003年1月共收治21例脊柱结核患者,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及前路内固定治疗,其中颈椎2例、胸椎6例、胸腰段5例、腰椎8例。平均受累椎体数为2.6个。结果:经平均17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临床痊愈,无伤口感染或窦道形成,植骨均完全融合,融合时间平均为3.6个月。术前后凸畸形角度为41.1°±15.6°,术后为13.5°±8.3°,平均17个月随访时为15.9°±6.7°。后凸畸形矫正角度平均为27.6°±9.2°,后期矫正度丢失为2.4°±3.3°。结论:一期前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能有效清除病灶、矫正后凸畸形、早期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及促进椎体间植骨的融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内固定椎体间植骨治疗脊柱结核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内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7月~2013年9月,对36例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均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内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后路内固定采用椎弓根螺钉系统,病灶清除后采用结构性支撑,自体大块髂骨植骨9例,椎间融合器椎间植骨并自体髂骨骨粒植骨27例。结果平均随访22个月,所有病例植骨均骨性融合,内固定无松动、断裂,3例有神经功能障碍者恢复良好。结论脊柱结核手术治疗中,后路病灶清除内固定是安全有效的。后路植骨融合率高,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胸、腰椎结核一期病灶清除、脊髓减压、前方畸形矫正、植骨融合内固定的疗效。方法本组19例,男11例,女8例;平均年龄43.3岁(15~66岁)。病变部位:胸椎8例,胸、腰椎7例,腰椎4例。2个椎体13例,3个椎体5例,4个椎体1例,无跳跃型。椎旁脓肿15例,髂窝流注性脓肿4例。本组患者皆伴有后凸畸形,平均Cobb角44.7°。术前血沉正常5例,其余为22~127mm/h。本组患者术前应用三联(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化疗2周,手术采用一期病灶清除、脊髓减压、前方钛网支撑畸形矫正、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化疗持续10个月,定期进行脊柱影像学检查和血沉、肝功能检查。结果刀口皆为Ⅰ期愈合,无窦道。最先解除的症状是疼痛,随访8~29个月(平均17个月),畸形矫正、植骨融合满意,未见内固定失败;后凸角度平均矫正21.3°,脊髓功能皆有不同程度地恢复。3例胸、腰段结核术中出现胸膜破裂,1例术后气胸;4例出现神经根刺激症状,1例钛网位置欠佳。无脓胸发生和迟发性脊髓功能丧失。术后血沉恢复正常时间为2~8个月。结论胸、腰椎脊柱结核一期病灶清除、脊髓减压、植骨融合,同时前方钛网支撑畸形矫正和脊柱稳定性重建,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未见使用在脊柱结核治疗过程中的支撑物和内固定物产生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两种术式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病灶清除术与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全组 6 8例 ,平均年龄 37岁。病灶清除术组 33例 ,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组 35例 ;其中胸椎结核 2 1例 ,胸腰段结核 18例 ,腰椎结核 2 9例。病灶清除术采用经胸、胸膜外或腹膜外入路 ,清除病灶后 ,骨缺损大于 5 mm者取髂骨植骨 ;小于 5 mm者不植骨。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采用经胸或腹膜外入路 ,彻底清除病灶 ,髂骨或填塞自体肋骨粒的钛网椎间植骨融合 ,一期前路内固定。术后抗结核治疗 12~ 18个月。结果 平均随访 2 7个月。病灶清除术组中 5例术后结核局部复发 ,再次手术治疗。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组无结核局部复发 ,脊柱后凸畸形改善 ,矫正角度 15°;无内固定器械断裂。结论 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 ,可重建脊柱的稳定性 ,利于结核病灶的稳定与修复 ,减少结核复发 ,矫正后凸畸形 ,较病灶清除术能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胸腰椎脊柱结核通过前后手术入路行病灶清除一期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的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采用前后路手术入路行病灶清除一期椎间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的手术方式治疗胸腰椎脊柱结核患者32例。术前正规抗结核治疗3~5周,其中术中彻底清除病灶组织,对骨质破坏缺损采用自体髂骨植骨同时行前路钉板或钉棒系统内固定21例。采用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后路椎弓内固定系统内固定11例。术后卧床6~8周,继续正规抗结核治疗9~18个月。结果本组3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1例患者出现切口不愈合,其他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摄X线片提示植骨及内固定位置良好,Cobb′s角平均14.30°。均获骨性融合,融合时间4~7个月。无内固定松动、脱落、断裂,愈合后Cobb′s角平均15.2°,无明显矫正角度丢失。术前、术后后凸角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功能恢复良好。其中合并神经损害20例,按Frankel分级,C级3例中有1例恢复至D级,1例恢复至E级,1例分级无明显变化,D级17例中有12例恢复至E级,5例分级无明显变化。无复发病例。结论前后手术入路病灶清除一期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脊柱结核,椎体前方病灶清除、椎管减压彻底,植骨量大,结合有效内固定避免植骨块松动、脱出,植骨融合率高并有效矫正脊柱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一期单纯后路和前后联合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71例胸腰椎结核患者资料,行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37例(A组),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并后路内固定术治疗34例(B组)。2组患者术前均给予标准抗结核治疗2~3周,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手术前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Cobb角和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术后随访8~22个月,平均随访14个月。2组在手术前后Cobb角、ESR、CRP、ASIA分级、Cobb角纠正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天数方面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未出现结核复发及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一期单纯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与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并后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均可取得满意疗效,但单纯后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天数上均低于前后路联合入路,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6.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一期前路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3例脊柱结核患者,行前路病灶彻底清除、椎间植骨、一期前路内固定术。结果脊柱结核复发2例(4.7%),植骨不融合3例(7.0%)。植骨融合时间3~8个月。脊柱后凸畸形平均矫正70.2%±11.4%。11例截瘫患者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术后恢复情况:术前A级3例术后恢复至B级1例、2例无恢复;B级5例恢复至C级1例、D级2例、E级1例、1例无恢复;C级3例恢复至D级1例、E级2例。结论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一期前路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能彻底清除结核病灶,充分减压,矫正脊柱后凸畸形,提高脊柱结核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6月本院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的28例胸腰椎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研究患者手术前后患椎后凸Cobb角、红细胞沉降率(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C 反应蛋白( C-reaction protein, CRP)、植骨融合及美国脊髓损伤协会( 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 ASIA)分级变化情况。结果28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2年,术后Cobb角无明显丢失,后凸畸形平均纠正4.12°,平均矫正率24.5%。末次随访ESR、CRP恢复正常,植骨大部分骨性融合,融合时间平均为7.8个月,原有症状大部分消失,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可有效完成病灶清除、减压、矫正后凸畸形、恢复生理曲度和重建脊柱稳定性,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胸腰椎结核患者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结果患者术中均无神经障碍症状加重,切口均一期愈合,无窦道或瘘管形成。术后18个月停用抗结核药物。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8~24个月。结核均治愈,无复发;植骨融合均良好。患者神经功能障碍症状明显缓解,Frankel分级:C级3例恢复至E级2例、D级1例,D级5例均恢复至E级,E级8例仍为E级。结论胸腰椎结核患者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既保证了病灶清除的彻底性、植骨融合内固定的可靠性,同时避免了切口感染造成的不愈合或窦道形成,是治疗胸腰椎结核安全可靠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颈椎布鲁杆菌病的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手术治疗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15例颈椎布鲁杆菌病性脊椎炎患者,男11例,女4例;年龄48~78岁,平均54岁。病程6~21个月,平均10个月。其中3例合并腰椎病变;6例合并不同程度神经功能损伤,采用一期颈前路病灶清除及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比较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 评分,评价预后及植骨融合情况。 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患者术后JOA评分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无复发及严重并发症发生,内固定可靠,植骨融合良好。 结论 颈椎布鲁杆菌病需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如有骨质破坏、神经功能损害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