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芦丁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干预作用。探讨其对NLRP3炎症小体信号分子活化的影响。方法将60只SPF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组均采用葡聚糖硫酸钠诱导建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美沙拉嗪组同时给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灌胃,芦丁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100 mg/(kg·d)、50 mg/(kg·d)、25 mg/(kg·d)芦丁溶液灌胃,空白组、模型组以等体积l%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灌胃,均连续5 d。灌胃结束后,比较各组疾病活动度(DAI)评分、组织学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小鼠血清和结肠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采用qRT-PCR法检测结肠组织中NLRP3、IL-1βmRNA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中NLRP3、Cleaved caspase-1、Cleaved IL-1β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DAI评分、组织学评分,血清及结肠组织中IL-1β和IL-18水平,结肠组织中NLRP3 mRNA表达量、IL-1βmRNA表达量和NLRP3、Cleaved caspase-1、Cleaved IL-1β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芦丁高、中剂量组和美沙拉嗪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芦丁高剂量组血清及结肠组织中IL-1β和IL-18水平,结肠组织中NLRP3 mRNA表达量、IL-1βmRNA表达量和NLRP3、Cleaved caspase-1、Cleaved IL-1β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美沙拉嗪组(P均<0.05)。结论芦丁可明显改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临床症状,抑制黏膜炎症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芍七物颗粒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将SD雄性SPF级大鼠105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白芍七物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阻滞剂组,每组15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给予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25%乙醇0.25mL混合液灌肠建立UC模型,正常组大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肠。确定造模成功后第2天开始给予灌胃治疗,阳性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溶液剂灌胃、白芍七物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白芍七物颗粒灌胃,Caspase-1阻滞剂组给予VX-765溶液剂灌胃,连续治疗14d,正常组、模型组不予处理。观察大鼠精神状态及死亡情况,计算大鼠的疾病活动指数(DAI),采集结肠组织,计算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NOD样受体蛋白3(NLR family,pyrin domain containing 3,NLRP3)、接头蛋白ASC(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a CARD)、 Caspase-1、IL-1β、IL-18的mRNA表达,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NLRP3、ASC、Caspase-1相关蛋白表达,采取腹主动脉血,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IL-18表达量。结果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造模后均有明显的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症状和病理学改变(P0.05);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白芍七物颗粒低、中、高剂量组、caspase-1阻滞剂组结肠组织中NLRP3 mRNA、ASC mRNA、 Caspase-1 mRNA、IL-1βmRNA、IL-18mRNA表达量及血清中IL-1β、IL-18表达量高于正常组(P0.05);白芍七物颗粒低、中、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结肠组织中NLRP3 mRNA、ASC mRNA、 Caspase-1 mRNA、IL-1βmRNA、IL-18mRNA表达量及血清中IL-1β、IL-18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与白芍七物颗粒中剂量组相比,阳性对照组、白芍七物颗粒低、高剂量组结肠组织中NLRP3 mRNA、ASC mRNA、 Caspase-1 mRNA、IL-1βmRNA、IL-18mRNA表达量及血清中IL-1β、IL-18表达量较高(P0.05),Caspase-1阻滞剂组与之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美沙拉嗪、白芍七物颗粒、VX-765溶液剂均对UC有治疗作用,其中以中剂量白芍七物颗粒、VX-765溶液剂治疗效果最佳,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其治疗作用与降低结肠组织中降低结肠组织NLRP3 mRNA、Caspase-1 mRNA、ASC mRNA、IL-1βmRNA、IL-18mRNA表达量、血清中IL-1β、IL-18表达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清肠温中方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小鼠Th1/Th2平衡的干预作用。方法 9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均自由饮用3%DSS溶液7d,之后换蒸馏水饮用7、14d为1个周期,共3个周期复制模型。用蒸馏水、清肠温中方高、中、低剂量和美沙拉嗪缓释颗粒灌胃干预14d,记录疾病活动指数(DAI),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4(IL-4)、白介素-5(IL-5)、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结肠黏膜NF-κBp50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DAI评分明显升高(P0.01),血清IL-1β、IL-6及TNF-α明显增多(P0.01),IL-4、IL-5明显减少(P0.01),结肠黏膜NF-κBp50表达明显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清肠温中方各剂量组均能降低DAI评分(P0.05),减少血清IL-1β、IL-6及TNF-α(P0.05)、增加IL-4、IL-5(P0.05)含量,并减少结肠黏膜NF-κBp50表达(P0.05),尤其以清肠温中方中剂量组和美沙拉嗪组效果最明显。结论对于DSS诱导的慢性UC模型小鼠,清肠温中方可以减少Th1、增加Th2细胞,减少肠黏膜中的NF-κB表达,恢复Th1/Th2平衡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安肠愈疡汤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结肠组织中IL-6、IL-13含量及NF-κB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安肠愈疡汤低、中、高剂量组和美沙拉嗪组)。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均应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制备UC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按照组别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实验药物,连续给药3周后,进行结肠组织肉眼形态评分,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结肠组织中IL-6、IL-13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NF-κB蛋白表达。结果:安肠愈疡汤中、高剂量组及美沙拉嗪组大鼠结肠黏膜均有不同程度的炎症修复、溃疡愈合(P0.01或P0.05),其中高剂量组及美沙拉嗪组明显优于中、低剂量组,但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IL-6方面,安肠愈疡汤低、中、高剂量组及美沙拉嗪组的含量均不同程度降低(P0.05或P0.01),其中,高剂量组及美沙拉嗪组明显优于中、低剂量组(P0.01),但2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IL-13方面,安肠愈疡汤中、高剂量组及美沙拉嗪组的含量均不同程度升高(P0.01或P0.05),尤以高剂量组效果最好,与美沙拉嗪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NF-κB表达方面,安肠愈疡汤中、高剂量组及美沙拉嗪组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或P0.01),其中高剂量组效果最好,但与美沙拉嗪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肠愈疡汤具有较好的抗炎和促进溃疡修复的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致炎因子IL-6,上调抗炎因子IL-13,同时降低NF-κB表达,从而起到治疗UC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清肠栓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脾CD4+T细胞CD44、CD62L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免疫调节机制。方法将129S3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组)、模型组(M组)、清肠栓组(QCS组)、美沙拉嗪组(5-ASA组)。除正常组饮用蒸馏水外,余组小鼠采用5%DSS自由饮用制备结肠炎小鼠模型,7天后正常组、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清肠栓组、美沙拉嗪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7天后处死小鼠。观察指标包括小鼠的一般情况、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结肠指数及长度、结肠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脾脏CD4+T淋巴细胞上CD44、CD62L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DAI评分明显升高(P0.05);清肠栓组DAI评分较模型组下降(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脾CD4+效应T细胞(CD4+CD44highCD62Llow)比例增高(P0.01)、脾CD4+记忆T细胞(CD4+CD44highCD62Lhigh)比例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清肠栓组、美沙拉嗪组CD4+效应T细胞比例明显下降(P0.01);清肠栓组脾CD4+记忆T细胞比例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较美沙拉嗪组亦升高(P0.05)。结论清肠栓可能是通过下调脾脏CD4+效应T细胞、上调CD4+记忆T细胞,从而达到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症状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清热化湿祛瘀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结肠黏膜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4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和中药组。采用3%DSS诱导UC模型,于造模开始后的第3天开始给药干预,正常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0.9%氯化钠溶液灌胃,中药组和美沙拉嗪组分别给予中药水煎剂和美沙拉嗪混悬液灌胃。计算小鼠的疾病活动指数,测量结肠长度,通过HE染色进行病理观察,采用DHE染色检测组织ROS表达情况,采用MDA、SOD测定盒检测组织MDA、SOD表达水平,并采用TUNEL染色法检测组织细胞凋亡水平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DAI评分显著升高(P<0.01),结肠长度显著缩短(P<0.05),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显著升高(P<0.05),ROS、MDA以及细胞凋亡水平显著升高(P<0.05),SOD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美沙拉嗪组及中药组小鼠第8、9天DAI评分显著降低(P<0.01),结肠长度显著延长(P<0.05),结肠组织病理评分显著降低(P<0.05),ROS、MDA以及细胞凋亡水平显著降低(P<0.05),SOD表达显著升高(P<0.05);中药组细胞凋亡百分率显著低于美沙拉嗪组(P<0.05)。结论:清热化湿祛瘀方对UC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氧化应激、改善结肠上皮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健脾清肠方联合骨化三醇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白细胞介素-17(IL-17)和干扰素-γ(IFN-γ)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骨化三醇组、健脾清肠方+骨化三醇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予三硝基苯磺酸灌肠造模。造模后第3日大鼠开始给药,开始给药后第11日称重后处死。期间计算疾病活动指数(DAI),光镜下按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HPS)评估大鼠结肠黏膜损伤程度。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肠黏膜IFN-γ、IL-17 m RNA和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DAI及HPS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DAI及HPS显著降低(P0.05,P0.01),美沙拉嗪组和健脾清肠方+骨化三醇组大鼠结肠黏膜IFN-γ、IL-17 m 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健脾清肠方联合骨化三醇可能通过调节大鼠辅助T淋巴细胞17细胞,下调IL-17表达,降低免疫细胞活性,减少炎性细胞分泌,减轻结肠黏膜的损伤。  相似文献   

8.
娄莹莹  李佃贵  杨倩  李燕  王思月  王志成  胡贺 《中成药》2023,(10):3415-3419
目的 基于PERK/eIF2α/ATF4/CHOP信号通路探讨化浊解毒消痈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作用。方法 将48只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阳性药,0.45 g/kg)和化浊解毒消痈方高、中、低剂量组(28.68、14.34、7.17 g/kg),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采用2.5%葡聚糖硫酸钠(DSS)自由饮用7 d建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造模后各组灌胃给予相应剂量药物。给药7 d后,分析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改变,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PERK、eIF2α、ATF4、CHOP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化浊解毒消痈方各剂量组和美沙拉嗪组小鼠DAI评分降低(P<0.05),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得到改善,结肠组织PERK、eIF2α、ATF4、CHOP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其中高剂量组作用与美沙拉嗪组相当。结论 化浊解毒消痈方能抑制结肠上皮细胞的过度凋亡,对UC小鼠结肠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ERK/eIF2α/ATF4/CHO...  相似文献   

9.
10.
祁燕  袁志伟  万春平  李小丝  王华宁 《中华中医药学刊》2020,(3):229-233,I0027,I0028,I0029,I0030
目的探讨溃结康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NLRP3炎性体及下游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建立葡聚糖硫酸钠诱导小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期、缓解期)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0.45 g/kg)、溃结康(12.8、6.4、3.2 g/kg)组。第8天(急性期)及第21天(缓解期)实验结束时,采集结肠组织,量取各组小鼠结肠长度,HE染色观察小鼠结肠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结肠组织MPO表达,酶联免疫法检测结肠组织IL-18、IL-33含量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肠NLRP3、ASC、Caspase-1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单位结肠长度显著缩短,结肠组织损伤明显,MPO表达显著增加,结肠IL-18,IL-33水平明显升高,NLRP3、ASC、Caspase-1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急性期时,柳氮磺胺吡啶组及溃结康高剂量组单位结肠长度明显增加,MPO表达显著降低,IL-18释放减少,NLRP3及Caspase-1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或P<0.01),同时,溃结康中剂量组IL-18水平也显著降低,NLRP3 mRNA显著下调(P<0.05);溃结康低剂量组Caspase-1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缓解期时,柳氮磺胺吡啶组及溃结康高、中剂量组单位结肠长度均明显增加(P<0.05或P<0.01);溃结康高剂量组NLRP3及Caspase-1mRNA表达显著增加,溃结康中剂量组IL18、IL-33含量明显增加,ASC、Caspase-1mRNA表达明显上调,低剂量组IL-33含量也明显增加(P<0.05),NLRP3 mRNA表达上调(P<0.05或P<0.01)。结论溃结康可能通过调节UC小鼠发病不同时期(急性期、缓解期)NLRP3炎性体(NLRP3、ASC、Caspase-1)基因表达及下游炎症因子的释放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缓解期时结肠黏膜修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四君子汤含药血清干预经RNA干扰后的大肠癌SW480细胞,观察其超微结构、端粒相对长度、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探讨四君子汤含药血清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癌变的可能机制。方法:培养人大肠癌SW480细胞,经RNA干扰后,予低、中、高不同剂量的四君子汤含药血清,空白胎牛血清,美沙拉嗪含药血清,分别干预48h,运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荧光定量PCR(SYBR Green法)和Westernblotting技术检测端粒相对长度、hTERT 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结果:经不同剂量四君子汤含药血清和美沙拉嗪含药血清干预后,RNA干扰后的大肠癌SW480细胞出现了自噬现象。各给药组端粒长度均明显小于空白组(P0.05),其中四君子汤低剂量组端粒长度与美沙拉嗪组相当(P0.05),中、高剂量组端粒长度大于美沙拉嗪组(P0.05)。各给药组hTERT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其中四君子汤中剂量组hTERT mRNA表达明显低于美沙拉嗪组(P0.05),低、高剂量组hTERT mRNA明显高于美沙拉嗪组(P0.05),低、中剂量组hTRET蛋白表达明显低于美沙拉嗪组(P0.05),高剂量组hTRET蛋白表达与美沙拉嗪组相当(P0.05)。结论:四君子汤含药血清可能通过诱导细胞自噬,减缓炎症反应,下调hTERT表达,降低端粒酶活性,缩短端粒长度,抑制癌细胞增殖,达到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变的效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甘草泻心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疗效及其对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造模组,美沙拉嗪组,低、中、高剂量甘草泻心汤组。以TNBS/乙醇法造模后分别以生理盐水、美沙拉嗪及甘草泻心汤各剂量灌胃。观察大鼠排便情况及体重变化,14天后检测血清二胺氧化酶、D-乳酸、细菌内毒素含量,分析结肠组织Claudin-1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造模后出现体重下降及粪便污染肛周皮毛现象;与空白组比较,血清D-乳酸及细菌内毒素含量均明显增加(P 0. 01);结肠组织Claudin-1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 0. 01)。与造模组比较,美沙拉嗪组及甘草泻心汤中剂量组粪便污染肛周皮毛时间明显缩短(P 0. 01)、体重明显增加(P 0. 01);血清D-乳酸及细菌内毒素含量均明显降低(P 0. 01);结肠组织Claudin-1蛋白和mRNA表达均明显增高(P 0. 01)。结论甘草泻心汤能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症状,尤以中剂量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肠道屏障功能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对3%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治疗作用及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雄性SPF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吡啶组(0.52 g·kg~(-1)),参苓白术散高、中、低(31.2,15.6,7.8 g·kg~(-1))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小鼠饮用3%葡聚糖硫酸钠蒸馏水1周造成UC模型。造模结束后每日给药1次,正常组和模型组按20 mL·kg~(-1)给予0.9%生理盐水,共14 d。每日观察小鼠体质量、粪便性状及隐血情况并计成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给药结束后取血收集血清,取小鼠结肠称质量测量长度并制作病理切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IL-1β含量;苏木素-伊红(HE)及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氏(AB/PAS)染色观察结肠病理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结肠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LPR3),NLPR6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DAI评分显著升高(P0.01),结肠质量增加、长度变短(P0.01);结肠黏膜病理受损严重;血清中IL-1β含量明显增高(P0.05); NLRP3蛋白表达升高,NLRP6表达降低(P0.01)。给药后,与模型组比较,SASP组与高剂量组DAI评分降低(P0.05),结肠质量、长度、病理情况均改善;血清中IL-1β含量降低(P0.05); NLRP3蛋白表达降低(P0.01),NLRP6蛋白表达上调(P0.05,P0.01)。结论:参苓白术散有治疗DSS诱导UC小鼠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节NLRP3,NLRP6蛋白及相关炎症因子,从而减轻肠道炎症反应,缓解肠黏膜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温中健脾、清热燥湿法对TNBS/无水乙醇诱导的寒热错杂证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及Occludin蛋白的作用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7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均用5%TNBS/无水乙醇保留灌肠3 d复制寒热错杂证UC大鼠模型,造模后分别用蒸馏水,清肠温中浸膏高、中、低剂量,美沙拉秦缓释颗粒和乌梅丸颗粒剂灌胃干预10 d,记录大鼠疾病活动指数、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观察结肠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染色观察Occludin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明显减轻(P0.01);便潜血、便质、CMDI、结肠组织病理评分明显升高(P0.01);结肠Occludin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中剂量、乌梅丸和美沙拉秦组体质量均增加((P0.05或P0.01);中药中剂量和美沙拉秦组便潜血和便质评分下降(P0.05),病理组织评分明显降低(P0.01),Occludin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美沙拉秦组CMDI评分降低(P0.05),中药组评分下降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中健脾、清热燥湿法可以减轻TNBS/无水乙醇诱导的寒热错杂证UC大鼠疾病程度,改善体质量、便潜血和便质,减轻结肠黏膜损伤,修复结肠黏膜组织病变并增加Occludin蛋白表达,提高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完整性,从而起到治疗UC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枸杞多糖联合美沙拉嗪对葡聚糖硫酸酯钠盐(DSS)诱导的小鼠慢性实验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140只BALB/c雄性小鼠完全随机分为正常组,DSS组,枸杞多糖低、中、高剂量+DSS组,美沙拉嗪+DSS组和枸杞多糖+美沙拉嗪+DSS组7个组,每组20只。DSS诱导慢性实验性结肠炎小鼠模型,枸杞多糖低、中、高剂量+DSS组给予DSS 7天后,每天分别给予100、200、300 mg/kg枸杞多糖灌胃治疗,美沙拉嗪+DSS组给予DSS 7天后开始每天给予220 mg/kg美沙拉嗪灌胃治疗,枸杞多糖+美沙拉嗪+DSS组给予DSS 7天后开始每天给予200 mg/kg枸杞多糖和220 mg/kg美沙拉嗪联合治疗,56天后处死全部小鼠。观察记录体重、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处死后测量结肠长度、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并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与正常组比较,DSS组小鼠体重下降、DAI评分升高、结肠长度缩短、MPO活性增加均P<0.05。与DSS组比较,枸杞多糖低剂量+DSS组无明显治疗效果;枸杞多糖中、高剂量+DSS组小鼠DAI评分降低、结肠长度增加、MPO活性降低 (P<0.05),枸杞多糖中、高剂量+DSS组两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枸杞多糖低、中、高剂量+DSS组小鼠肠黏膜结构较为完整,见急慢性炎症细胞浸润,肠黏膜层厚度较DSS组增加,但3组间并无明显差异;美沙拉嗪+DSS组小鼠DAI评分降低、结肠长度增加 (P<0.05),小鼠的肠黏膜形态更为接近正常肠黏膜,但仍有炎性细胞的浸润,浸润程度较枸杞多糖低、中、高剂量+DSS组减轻;枸杞多糖+美沙拉嗪+DSS组小鼠体重增加、DAI评分降低、结肠长度增长、MPO活性降低 (P<0.05),小鼠结肠病理表现较轻。与枸杞多糖低、中、高剂量+DSS组、美沙拉嗪+DSS组相比较,枸杞多糖+美沙拉嗪+DSS组DAI评分降低、结肠长度增长(P<0.05);与枸杞多糖中剂量+DSS组相比较,枸杞多糖+美沙拉嗪+DSS组MPO活性降低(P<0.05)。结论枸杞多糖联合美沙拉嗪能够抑制DSS诱导的慢性实验性结肠炎小鼠模型的肠道病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解毒活血方灌肠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 UC)小鼠 Toll 样受体 4( TLR4)、β 干扰素 TIR 结构域衔接蛋白( TRIF)、干扰素调节因子 3( IRF3)通路蛋白及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 C57BL/6 小鼠 80 只,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西药组、模型组和空白组,每组 20 只。中药组、西药组、模型组小鼠饮用 3% 葡聚糖硫酸钠( DSS)溶液 7 天,空白组小鼠正常饮水。造模成功后中药组以 12.24 g/kg 中药蒸馏水混悬液灌肠,西药组给予 1.33 g/kg 美沙拉秦灌肠剂灌肠,模型组、空白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肠,每天 1 次,连续给药 7 天。记录小鼠体重、粪便性状及便血情况,计算疾病活动指数( DAI),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 18( IL-18)、白细胞介素 10( IL-10)含量,采用 Western Blot 检测结肠组织 TLR4、 TRIF、 IRF3 通路蛋白表达及实时荧光定量 PCR 法检测 mRNA 水平。 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 DAI 升高( P<0.01),血清 IL-10 降低( P<0.01), IL-18 升高( P<0.01),结肠组织 TLR4、 TRIF、 IRF3 蛋白及 mRNA 表达升高( 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中药组结肠病理改善, DAI 降低( P<0.01),血清 IL-10 升高( P<0.01),中药组 IL-18 降低( P<0.01),西药组 TLR4 蛋白、中药组 TLR4、 TRIF、 IRF3 蛋白表达降低( P<0.01),西药组、中药组 TLR4、 TRIF、IRF3 mRNA 表达降低( P<0.01);与西药组比较,中药组结肠病理改善, DAI 降低( P<0.01),血清IL-10 升高( P<0.01), IL-18 降低( P<0.05),中药组 TLR4、 IRF3 蛋白表达降低( P<0.05), TLR4、IRF3 mRNA 表达降低( P<0.05)。 结论 解毒活血灌肠方可下调 TLR4、 TRIF、 IRF3 信号通路,抑制促炎因子释放,增加抗炎因子水平,从而减轻肠道炎症反应,促进结肠黏膜修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新麦纤散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eIF-2α)/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探究其对UC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新麦纤散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成功诱导UC模型后,美沙拉嗪组给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混悬液0.42 g·kg~(-1)·d~(-1),新麦纤散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新麦纤散混悬液1.5,3,6 g·kg~(-1)·d~(-1),其余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灌胃14 d。评估UC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NF-κB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eal-time PCR)分别观察结肠组织PERK,eIF-2α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DAI评分和血清NF-κB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肠组织PERK,eIF-2α蛋白和mRNA水平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新麦纤散组DAI评分减少,血清NF-κB水平降低(P0.05),新麦纤散中、高剂量组PERK,eIF-2α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降低(P0.05)。结论:新麦纤散对UC大鼠有较好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ERK/eIF-2α/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Neu3/IAP通路探讨竹节参总皂苷(saponins from Panax japonicus,SPJ)对衰老大鼠结肠炎症的改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SD雄性大鼠分为四组,青年组(6月龄)、自然衰老组(24月龄)以及竹节参总皂苷低、高剂量组。SPJ低、高剂量组大鼠从18月龄分别给予含10、30 mg/kg的SPJ饲料至24月龄。测量结肠组织长度,生化试剂盒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MPO水平,免疫组化检测炎症相关蛋白NLRP3、TNF-α的表达,以及结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5的表达,酶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大鼠十二指肠IAP活性,RT-PCR检测结肠组织中IAP、Neu3 mRNA表达。结果与自然衰老组比较,SPJ低、高剂量能显著降低大鼠结肠长度(P0.05),增强MPO活力(P0.05或P0.01),降低炎症相关蛋白NLRP3、TNF-α(P0.01),增加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5的表达(P0.01或P0.05),增强十二指肠IAP活性以及结肠组织中IAP、Neu3 mRNA表达(P0.01或P0.05)。结论 SPJ可能通过Neu3/IAP通路减轻肠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在抗氧化应激信号通路方面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6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美沙拉秦组、薏苡附子败酱散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组以外,其余各组小鼠均制备成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造模过程中的第3天,薏苡附子败酱散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5.24,10.48,20.96 g·kg-1的薏苡附子败酱散药液,美沙拉秦药组给予0.82 g·kg-1的美沙拉秦药液;正常组、模型组灌胃给予同体积双蒸水,7 d为1个疗程。实验过程中每日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包括体质量变化、大便性状以及粪便隐血等等,绘制每组小鼠的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表格。实验的第10天处死小鼠,取结肠组织做苏木精-伊红(HE)染色、组织病理(HI)评分,测量肠组织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丙二醛(MDA)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中的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Nrf2)和血红素加氧-1(HO-1)蛋白表达,以及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结肠组织中Nrf2 mRNA表达变化。结果:治疗后药物组小鼠与模型组相比,DAI评分明显降低(P0.05),HE染色肠组织结构尚存,HI评分明显降低(P0.05);T-SOD在模型组中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在药物组中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MDA在模型组中的含量明显增高(P0.05),在药物组中的含量降低(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Nrf2的表达药物组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HO-1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薏苡附子败酱散低剂量组差异不大,薏苡附子败酱散高剂量组表达明显增高(P0.05)。RT-PCR检测Nrf2 mRNA的表达结果发现,与模型组相比,薏苡附子败酱散高剂量组高表达(P0.05)。结论:薏苡附子败酱散能够上调Nrf2及其下游抗氧化蛋白HO-1的表达,增加Nrf2 mRNA表达,对溃疡性结肠炎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蒋宛瑾  谢聪  喻嵘  向琴  吴勇军  刘秀 《中草药》2020,51(11):3005-3012
目的探讨白虎加人参汤对转基因2型糖尿病MKR小鼠肠道屏障及Toll样受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炎症通路的影响。方法 32只MKR小鼠高脂饮食喂养4周,随机分为模型组,白虎加人参汤低、高剂量(13.5、54.0 g/kg)组,二甲双胍(200mg/kg)组,8只同龄FVB/N野生小鼠作为对照组。各组ig给药4周后,测定小鼠空腹血糖(FBG)、口服糖耐量(OGTT)、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脂多糖(LPS)水平的变化,苏木精-伊红(HE)染色对结肠组织形态进行观察,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检测结肠组织TLR4、NF-κB、ZO-1、Claudin-1、Occludin mRNA表达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肠组织ZO-1、Claudin-1、Occludin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小鼠FBG水平显著降低(P0.01),白虎加人参汤高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小鼠血清IL-6、IL-1β、TNF-α、LPS水平明显降低(P0.05、0.01),TLR4、NF-κBm RNA表达明显下调,结肠上皮黏膜完整性明显改善;白虎加人参汤高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小鼠ZO-1、Claudin-1、Occludi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0.01);白虎加人参汤低剂量组小鼠ZO-1、Claudin-1、Occludin mRNA表达升高(P0.05),但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白虎加人参汤能降低MKR小鼠血清LPS含量及炎症相关因子水平,并调控TLR4/NF-κB信号通路,通过改善内毒素血症、肠道屏障功能,减轻肠道炎症反应,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