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连续实施经尿道前列腺双极剜除术治疗症状性BPH的临床安全性、疗效及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2011年1月行经尿道前列腺双极剜除术治疗100例症状性BPH患者围手术期及随访资料,以中转为普通双极TURP比例剜除、剜除效率等指标评估学习曲线。结果:共83例患者完成经尿道前列腺双极剜除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术前前列腺体积(74.8±27.05)ml,血红蛋白(131.72±8.01)g/L,IP-SS评分(25.37±3.55)分,QOL(4.33±0.91)分,术前最大尿流率(Qmax)(6.54±2.95)ml/s,手术时间(117.5±37.22)min,术后3天血红蛋白(125.03±6.64)g/ml,术后留置尿管时间(3.3±1.9)d,术前与术后血清钠无明显变化。6个月后剩余前列腺体积(35.29±17.57)ml,Qmax(21.34±4.09)ml/s,IPSS评分(9.66±2.64)分,QOL(2.31±0.92)分。术后1个月内压力性尿失禁8例,均于术后3个月恢复;尿道外口狭窄发生3例,无后尿道及球部尿道狭窄发生,无膀胱颈挛缩发生。学习曲线中,Qmax、IPSS和QOL评分随手术例次增加无明显差异,但中转为普通双极TURP在经历30例后明显减少,剜除效率随手术例数累积明显提高,约50例次后处于平台期。结论:经尿道前列腺双极剜除术可安全用于症状性BPH的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其学习曲线在经历30例后可安全实施,50例后技术逐渐成熟并进入平台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EphrinA2和EphA7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8例前列腺癌标本(观察组)及68例癌旁正常前列腺组织(对照组),检测EphrinA2和EphA7的表达情况,记录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及预后等情况。结果观察组EphrinA2和EphA7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是否出现骨转移和淋巴结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EphrinA2和EphA7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hrinA2表达阳性和非阳性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27.03%(10/37)、45.16%(14/31),EphA7表达阳性和非阳性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25.00%(8/32)、44.44%(16/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出现骨转移和淋巴结转移及EphrinA2和EphA7表达阳性均为影响前列腺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出现骨转移和淋巴结转移及EphrinA2和EphA7表达阳性均为影响前列腺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且EphrinA2和EphA7表达情况可作为评估病情进展和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3.
陈放  熊玮  杜杨春  吕骥  钟山  郭璞  冉清 《重庆医学》2015,44(12):1692-1694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T 2 期肾细胞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07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T 2 期肾细胞癌患者50例 ,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方式治疗 ,观察组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治疗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多于对照组(P<0 .05) ,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拔管、进食及住院等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 .05).术后1 d ,观察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等水平和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7 d ,观察组患者CRP及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与标准开放性肾癌根治术临床治疗效果一致 ,但其手术创伤小 ,术后恢复快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 的 探讨移植肾动脉狭窄(TRAS)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 法 回顾我院1999年3月至2009年8月共1084例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移植肾动脉狭窄患者的发病特点及诊治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 果 共1084例肾移植患者,尸体肾移植876例,活体肾移植208例,发生移植肾动脉狭窄共6例,总发生率为0.55%,其中5例发生于尸体肾移植,其发生率为0.57%;1例发生于活体肾移植,其发生率为0.48%。其中5例为供肾动脉与受者髂外动脉行端侧吻合,其发生率为0.57%(5/872),另1例为供肾动脉与受者髂内动脉行端端吻合,其发生率为0.47%(1/212)。狭窄发生部位:动脉吻合口狭窄4例,移植肾上段动脉1例,肾动脉主干1例。6例患者表现为血压突然升高、常规降压药物疗效欠满意、尿量明显减少、血肌酐进行性升高,均先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进行筛查,移植肾主动脉主干或吻合口处峰值流速(Vp)≥300cm/s,其中5例再经CT血管造影(CTA)做出初步诊断,最后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且提示狭窄程度为70%-95%,另1例直接用DSA确诊。5例患者确诊后均通过经皮腔内肾动脉支架置入术(PTRAS)治愈,1例患者先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3个月后再次发生原部位狭窄行PTRAS治愈。6名患者已分别随访0.5、3、6、12、18、40个月,未再出现狭窄,移植肾功能功能良好,血肌酐平均小于140umol/L。结 论 (1)血压及血肌酐升高、尿量减少为TRAS的主要临床表现;(2)CDFI为TRAS的首选筛查手段,CTA和DSA为TRAS可靠的确诊方法,而且可以对血管狭窄部位及程度做出判断;(3)PTA和PTRAS为治疗TRAS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TURis(R)双极前列腺电切系统在经尿道前列腺剜除切除术治疗症状性BPH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3月~2011年1月采用TURis(R)系统治疗80例患者围手术期及术后3~6个月随访资料.结果:80例症状性BPH患者均完成双极经尿道前列腺剜除切除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无需输血病例.术前前列腺体积(77.43±26.50) ml,血红蛋白(134.41±13.61) g/ml,IPSS评分(25.10±4.81),QOL(4.16±0.91),术前Qmax(6.46±3.86) ml/s,手术时间(122.56±36.22) min,术后3天血红蛋白(122.20±13.29) g/L,术后留置尿管时间(76.10±42.51)h,术前与术后血清钠无明显变化,3个月后残余前列腺体积(30.74±6.55) ml,IPSS评分(10.58±3.52)分,QOL(2.31±1.24)分.尿道外口狭窄发生3例,无后尿道及球部尿道发生,无膀胱颈挛缩发生.结论:TURi(R)系统在经尿道前列腺剜除切除术可安全用于症状性BPH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腹部小切口联合后腹腔镜术治疗肾盂癌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可能影响其远期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09年2月-2010年11月收治的78例肾盂癌患者,其中30例采用常规开放性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治疗为对照组,48例采用腹部小切口联合后腹腔镜术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结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5年观察两组肿瘤复发转移和生存率情况,并分析观察组远期预后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手术均取得成功,但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低(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肿瘤直径≤2.5 cm、肿瘤细胞G1和G2级、国际抗癌联盟(UICC)病理分期T1和T2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较肿瘤直径>2.5 cm、肿瘤细胞G3级、UICC病理分期T3 ~ T4期患者高(P <0.05,P<0.01).结论 腹部小切口联合后腹腔镜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出血量少等优点;肿瘤大小、细胞分级及病理分期是影响远期预后疗效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背景:青藤碱具有镇静、镇痛、镇咳、抗心律失常、抗炎和免疫抑制等药理作用,近年来对其抗排斥作用的研究逐步深入。白细胞介素6是参与细胞介导移植物损伤的重要细胞因子,在诊断急性排斥反应及评价抗排斥反应的疗效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检测青藤碱对肾移植受体鼠静脉血中白细胞介素6质量浓度的影响,分析青藤碱对大鼠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以及与环孢素A是否存在协同效应。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8-03/2009-03在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外科实验室完成。 材料:选择近交系F344大鼠60只和近交系Wistar大鼠80只。 方法:建立近交系大鼠F344→Wistar肾移植动物模型48对,受体大鼠按照同期随机的原则分为4组,每组12只。生理盐水组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1次/d;青藤碱组给予青藤碱腹腔注射,1次/d;环孢素A组给予环孢素A腹腔注射,1次/d;青藤碱+环孢素A组给予青藤碱+环孢素A腹腔注射,1次/d。以未做处理的Wistar大鼠12只为对照组。 主要观察指标:肾移植后第7天,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受体大鼠静脉血白细胞介素6的质量浓度;完整留取移植肾行病理切片,观察病理改变,依据Banff标准对急性排斥反应病理改变进行分级评分。 结果:青藤碱组、环孢素A组、青藤碱+环孢素A组受体鼠的血白细胞介素6质量浓度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P < 0.05);青藤碱组与环孢素A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青藤碱+环孢素A组显著低于青藤碱组、环孢素A组(P < 0.05)。病理切片按移植肾排斥反应组织学分级标准进行分级,生理盐水组3或4级;青藤碱组1或2级;环孢素A组1或2级;青藤碱+环孢素A组0或1级。 结论:青藤碱对同种异体大鼠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起到了较为确切的免疫抑制作用,能明显下调白细胞介素6的质量浓度,并与环孢素A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熊玮  陈放  杜杨春  田雪梅  窦科  冉清 《四川医学》2012,33(7):1153-1155
目的采用回顾性录像分析法前后对照研究经尿道前列腺双极剜除切除术的手术技巧及解剖标志。方法以我科某泌尿外科医师2010年1月~2011年1月开展的105例经尿道前列腺双极剜除术的手术录像为分析材料,将其每10例为1组,进行自身对照研究,观察不同累积例数和操作水平下的手术情况,比较不同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转为普通TURP例数、并发症等指标,总结该手术的难点及技巧。结果前30例组手术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转为普通TURP例数明显多于后30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初学者解剖标志识别能力不足、腔镜操作基本技术不够熟练。随着手术例数增加,其技巧明显得以改善。采用录像分析法自身对照研究不同手术例数阶段的手术实况,可很好显示该手术的难点及技巧,加深初学者对手术解剖层面辨认及技巧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TURis双极前列腺电切系统在经尿道前列腺剜除切除术治疗症状性BPH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3月~2011年1月采用TuRis系统治疗80例患者围手术期及术后3~6个月随访资料。结果:80例症状性BPH患者均完成双极经尿道前列腺剜除切除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无需输血病例。术前前列腺体积(77.43±26.50)ml,血红蛋白(134.41±13.61)g/ml,IPSS评分(25.10±+4.81),QOL(4.16±0.91),术前Qmax(6.46±3.86)ml/s,手术时间(122.56±36.22)min,术后3天血红蛋白(122.20±13.29)g/L,术后留置尿管时间(76.10±42.51)h,术前与术后血清钠无明显变化,3个月后残余前列腺体积(30.74±6.55)ml,IPSS评分(10.58±3.52)分,QOL(2.31±1.24)分。尿道外口狭窄发生3例,无后尿道及球部尿道发生,无膀胱颈挛缩发生。结论:TURis。系统在经尿道前列腺剜除切除术可安全用于症状性BPH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窦科  狄文佳  杜杨春  陈放  熊玮  冉清  杨洪吉 《四川医学》2011,32(9):1376-1378
目的评价9.8F输尿管镜在门诊拔除双J管、输尿管插管、膀胱检查、尿道检查中的应用价值;输尿管硬镜临床广泛使用可替代膀胱镜检查和治疗。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6月我院使用9.8Fwolf输尿管镜完成门诊腔内操作462例,操作包括拔除双J管227例,输尿管插管118例,膀胱检查89例,尿道检查28例。同期接受22Fstorze膀胱镜操作589例,操作包括拔除双J管113例,输尿管插管94例,膀胱检查340例,尿道检查42例。所有操作均在麻醉润滑剂利宁表麻3min后进行。所有接受输尿管镜操作的患者和同期结接受膀胱镜操作的患者接受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含:术中VAS疼痛评分、术后VAS疼痛评分、术后排尿症状评分、术后并发症评估。结果接受输尿管镜462患者均顺利完成输尿管镜操作,平均操作时间3.7min(1~11min),平均术中疼痛评分2.4分(1~3分),平均术后疼痛0.8分(0~2分),术后排尿症状评分3.5分(1~7分)。膀胱镜操作589例,平均操作时间7.4min(1~14min),平均术中疼痛评分4.1分(2~7分),平均术后疼痛3.2分(1~6分),术后排尿症状评分5.5分(2~10分)。问卷调查结果提示接受输尿管镜操作的患者术中疼痛评分、术后疼痛评分、术后排尿症状评分明显低于接受膀胱镜操作的患者,P均〈0.05;而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膀胱镜组。结论表麻下患者对输尿管镜的耐受程度明显优于膀胱镜,而输尿管镜的使用可以明显减少普通膀胱镜使用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门诊输尿管镜临床广泛使用可替代膀胱镜检查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