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血脂对单肾和双肾大鼠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大鼠右侧肾脏切除术制造单肾模型。4%胆固醇、10%猪油、0.2%甲硫氧嘧啶或丙硫氧嘧啶,86%基础饲料饲养制作高血脂,一月后测其血脂水平,将达标大鼠分为单肾高血脂组(DKG)和双肾高血脂组(DKN),分别观察体重、检验血常规和血清胱抑素C、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酸(UA)和24h尿蛋白定量(24 h-u-pro)以及尿微量白蛋白(M-TP)。结果两组血常规、BUN、Scr、Cys-C、24 h-u-pr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KG组UA低于DKN组,M-TP高于DKN组(P0.05)。结论高血脂对单肾和双肾大鼠的肾功能损害无明显差异,但M-TP指标可能反映单肾患者肾功损害,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连续实施经尿道前列腺双极剜除术治疗症状性BPH的临床安全性、疗效及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2011年1月行经尿道前列腺双极剜除术治疗100例症状性BPH患者围手术期及随访资料,以中转为普通双极TURP比例剜除、剜除效率等指标评估学习曲线。结果:共83例患者完成经尿道前列腺双极剜除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术前前列腺体积(74.8±27.05)ml,血红蛋白(131.72±8.01)g/L,IP-SS评分(25.37±3.55)分,QOL(4.33±0.91)分,术前最大尿流率(Qmax)(6.54±2.95)ml/s,手术时间(117.5±37.22)min,术后3天血红蛋白(125.03±6.64)g/ml,术后留置尿管时间(3.3±1.9)d,术前与术后血清钠无明显变化。6个月后剩余前列腺体积(35.29±17.57)ml,Qmax(21.34±4.09)ml/s,IPSS评分(9.66±2.64)分,QOL(2.31±0.92)分。术后1个月内压力性尿失禁8例,均于术后3个月恢复;尿道外口狭窄发生3例,无后尿道及球部尿道狭窄发生,无膀胱颈挛缩发生。学习曲线中,Qmax、IPSS和QOL评分随手术例次增加无明显差异,但中转为普通双极TURP在经历30例后明显减少,剜除效率随手术例数累积明显提高,约50例次后处于平台期。结论:经尿道前列腺双极剜除术可安全用于症状性BPH的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其学习曲线在经历30例后可安全实施,50例后技术逐渐成熟并进入平台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EphrinA2和EphA7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8例前列腺癌标本(观察组)及68例癌旁正常前列腺组织(对照组),检测EphrinA2和EphA7的表达情况,记录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及预后等情况。结果观察组EphrinA2和EphA7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是否出现骨转移和淋巴结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EphrinA2和EphA7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hrinA2表达阳性和非阳性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27.03%(10/37)、45.16%(14/31),EphA7表达阳性和非阳性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25.00%(8/32)、44.44%(16/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出现骨转移和淋巴结转移及EphrinA2和EphA7表达阳性均为影响前列腺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出现骨转移和淋巴结转移及EphrinA2和EphA7表达阳性均为影响前列腺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且EphrinA2和EphA7表达情况可作为评估病情进展和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TURis(R)双极前列腺电切系统在经尿道前列腺剜除切除术治疗症状性BPH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3月~2011年1月采用TURis(R)系统治疗80例患者围手术期及术后3~6个月随访资料.结果:80例症状性BPH患者均完成双极经尿道前列腺剜除切除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无需输血病例.术前前列腺体积(77.43±26.50) ml,血红蛋白(134.41±13.61) g/ml,IPSS评分(25.10±4.81),QOL(4.16±0.91),术前Qmax(6.46±3.86) ml/s,手术时间(122.56±36.22) min,术后3天血红蛋白(122.20±13.29) g/L,术后留置尿管时间(76.10±42.51)h,术前与术后血清钠无明显变化,3个月后残余前列腺体积(30.74±6.55) ml,IPSS评分(10.58±3.52)分,QOL(2.31±1.24)分.尿道外口狭窄发生3例,无后尿道及球部尿道发生,无膀胱颈挛缩发生.结论:TURi(R)系统在经尿道前列腺剜除切除术可安全用于症状性BPH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纵行岛状包皮瓣皮管法一期修复阴茎型尿道下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纵行岛状包皮瓣一期尿道成形术治疗小儿阴茎型尿道下裂175例临床资料。结果175例采用该方法治疗的患儿效果满意,阴茎外形良好,并发症少,术后排尿功能正常。结论纵行岛状包皮辩及包皮内外板联合皮瓣设计合理,材料丰富,血供良好,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制备类固醇快速调节蛋白基因(StAR)探针,观察应激状态下StAR基因在小鼠睾丸间质细胞的表达变化.方法 提取C57BL/6小鼠睾丸总RNA, 并以此为模板,通过逆转录PCR获得StAR基因片断,运用T/A克隆策略, 将扩增的StAR基因片断重组于pCR2.1-POPO 载体,经过双酶切和DNA序列鉴定后,体外转录制备地高辛标记的StAR cRNA探针.采用限制活动制备应激状态小鼠模型(实验组),运用原位杂交的方法 分析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睾丸间质细胞的StAR mRNA表达水平. 结果 成功制备StAR基因探针,实验组睾丸间质细胞的StAR mRNA 的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应激状态可下调睾丸间质细胞中StAR基因的表达,从而最终使雄激素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7.
肾癌发生胸壁及膀胱转移一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 ,男 ,6 9岁。因右肾癌术后 6年余 ,右胸壁转移癌术后 10个月 ,全程肉眼血尿 1周 ,于 2 0 0 1年 3月 2 3日入院。患者 6年前因B超偶然发现右肾直径 5cm占位在外院行右肾切除术。病理报告为透明细胞癌。术后间断行白细胞介素 2加α 干扰素生物免疫治疗。 10个月前因右胸壁疼痛伴包块 2个月入我院胸科行包块切除术。术中见右侧胸壁第 2~ 6肋间有一 2 0 .0cm× 15 .0cm×15 .0cm肿块 ,侵及第 3、4、5肋。行第3、4、5肋切除及胸壁肿物切除 ,涤纶布间断缝合封闭缺损。病理报告为透明细胞癌 ,可能来源于肾脏。术后间断辅以α 干扰素…  相似文献   
8.
两个时期肾结核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近年来肾结核的流行病学和临床变化趋势.方法:对收治的842例肾结核患者,以1980年底为界,分为先期组和近期组进行临床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分别:占同期泌尿外科住院人数的8.74%和1.95%(P<0.05);就诊年龄中位数为28岁、38岁;病程平均为33.6个月、45.9个月.尿频91.1%,66.0%;血尿82.6%、64.7%;伴发肺结核18.4%、12.3%;伴发膀胱结核37.2%、19.6%;伴发附睾结核47.0%、36.6%(以上各项均P<0.05);IVU检查阳性率分别为90.0%、85.9%.结论:肾结核发病率近年来明显下降,其典型临床表现比例降低,不典型肾结核病例呈明显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9.
肾癌的影像学诊断和手术方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肾癌是在常规体检或进行其他疾病检查时被“偶然”发现。偶发肾癌比例的逐渐增高,使得肾癌的手术方式出现较大的变化。1981年1月~2001年12月的20年中,我科收治患者16700例,其中肾癌患者493例(2.95%)。本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借以评价影像学检查和不同手术方式在肾癌诊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326例肾结核临床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结核的临床特点,提高对不典型肾结核的早期诊断。方法:回顾分析1981~2001年问收治的3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尿扰酸杆菌,聚合酶连反应结核菌检查阳性率分别为28,9%和42.3%。静脉尿路造影(IVU)、B超、CT、逆行造影诊断阳性率分别为85.9%。65.3%、81.5%、73.8%。结论:临床不典型肾结核病例增多。IVU仍然是肾结核渗断的首选影像学检查.CT对可疑病例有一定辅助诊断价值。IVU、CT联合实验窜检查可提高不典型肾结核的诊断阳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