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广西16株狂犬病毒P基因序列特点,探讨广西狂犬病高发的可能原因。方法 2005-2008年在广西14个市采集健康犬脑标本3 961份,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FA)和RT-PCR法检测狂犬病毒,P基因PCR扩增阳性者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 16株狂犬病毒完成P基因序列测定,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6%-100%和93%-100%,属于基因Ⅰ型狂犬病毒;广西境内至少存在3条狂犬病毒传播链;16株狂犬病毒P基因序列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多个位点发生变异。结论广西存在多个Ⅰ型狂犬病毒株系的流行,可能是近几年广西狂犬病持续高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康宁  居昱  王静  陈敏  张超  陈敏玫 《中国热带医学》2021,21(10):927-931
目的 分析广西2010—2018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和病原学监测结果,为广西制定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010—2018年广西报告的手足口病例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肠道病毒进行血清分型。结果 广西2010—2018年共报告手足口病例2 007 297例,年报告发病率范围为308.43/10万~709.87/10 万;发病存在春夏季和秋季流行高峰,报告的重症、死亡病例主要出现在初夏流行季节。2010—2018年共对76 882份标本开展RT-PCR血清分型,肠道病毒阳性 57 098份,阳性检出率为74.27%,其中EV-A71型17 066份(29.89%),CV-A16型13 673份(23.95%),非EV-A71/CV-A16其他肠道病毒26 359份(46.16%)。EV-A71是2010、2012、2014年的优势流行株,非EV-A71/CV-A16其他肠道病毒是2013、2015、2017年的主要流行血清型,CV-A16是2011、2018年流行优势血清型,2016年EV-A71、CV-A16与非EV-A71/CV-A16其他肠道病毒在报告患者中所占比例相近。EV-A71在重症、死亡的实验室确诊病例中构成比分别为56.37%、92.93%,但其构成比出现下降趋势;而非EV-A71/CV-A16其他肠道病毒构成比呈上升态势。 结论 广西手足口病流行有明显季节性。流行模式、病原谱正在发生改变,EV-A71流行强度下降,但仍是导致病例死亡的优势病原体;非EV-A71/CV-A16其他肠道病毒流行强度增加,是近年重症病例的主要血清型;要关注、加强对非EV-A71/CV-A16其他肠道的检测和分型。持续的病原学监测有助于掌握手足口病主要病原谱演化规律, 是手足口病精准防控政策制定和相关疫苗研发应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国产甲乙型肝炎联合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国产甲、乙肝联合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对278名健康儿童和312名健康成人接种国产甲、乙肝联合疫苗,并与单价甲肝灭活疫苗和乙肝灭活疫苗进行对照,观察其免疫后的副反应和检测抗体阳转率。结果接种国产甲、乙肝联合疫苗成人和儿童中均未观察到严重全身反应和局部反应。首针免疫后7个月,儿童组甲肝抗体和乙肝抗体阳转率分别达到100%和96.88%,GMT达到29144mIU/ml和102mlU/ml;成人组甲肝抗体和乙肝抗体阳转率也达到100%和98.84%,GMT达到21891mIU/ml和112mlU/ml。儿童和成人接种甲乙肝联合疫苗后,甲肝和乙肝抗体阳转率和GMT均高于单价疫苗。结论国产甲、乙型肝炎联合疫苗是安全的,并可诱导较高的甲肝抗体和乙肝抗体应答。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2008年广西一起甲型肝炎暴发流行株基因型。方法采自甲型肝炎暴发流行中3所学校现症病人的血清。经RT-PCR对HAV-VP1区核苷酸进行扩增和序列分析。结果来自3所学校的HAV流行株VP1区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100%,与AH2株的同源性最高,为98.6%,同属于IA亚型;氨基酸水平上没有发生氨基酸的缺失、插入,未发生有意义的突变。结论IA亚型是导致此次甲肝暴发的流行株,3所学校具有相同的传染源和流行株。人群甲肝疫苗免疫水平低是甲肝流行的主要因素,应加强甲肝疫苗的免疫水平及甲肝分子流行病学监测。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了解2008年引起广西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型别及分布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集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的疱疹液、咽拭子、肛拭子、粪便等样本,应用RT-PCR方法检测EV、EV71和CoxA16病毒核酸。结果共检测753例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1 286份样本,422例(56.0%)检测到肠道病毒核酸,其中EV71阳性176例(41.7%),CoxA16阳性36例(8.5%),非EV71、CoxA16肠道病毒阳性210例(49.7%)。全区14个市送检的病例标本均检测到EV71,来宾市等5市EV71检出率大于50%,钦州市和百色市EV71检出率小于20%。25例(89.2%)重症死亡病例中检测到EV71病毒核酸。结论手足口病在广西分布广,病原体组成复杂,引起广西2008年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为EV71。应加强HFMD病原图谱监测,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广西轮状病毒腹泻流行状况和特点。方法以广西罗城县为监测哨点,监测对象为5岁以下腹泻住院患儿,全年收集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检测和分型,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病毒检测,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进行病毒分型。结果2年共收集607份腹泻患儿粪便标本,轮状病毒检出率为54.29%。轮状病毒腹泻的主要流行季节为11月至次年2月,2岁以下患儿占全部患儿总数的96.11%。G1型为主要流行优势株,占64.54%,其次是G9型占12.77%。P基因型以P[8]为最常见型,P[6]次之;P[8]G1成为2007~2008年的主要流行株,还有其他7种不常见的P-G组合的毒株类型。结论轮状病毒是广西罗城县婴幼儿腹泻住院的主要病原,毒株流行型别显示一定的多样性和规律性,提示有必要在广西长期开展轮状病毒监测。  相似文献   
9.
2007~2008年广西监测点婴幼儿人杯状病毒腹泻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西某监测点2007~2008年5岁以下腹泻住院儿童杯状病毒(HuCVs)腹泻流行状况和特点。方法收集广西某监测点5岁以下急性腹泻住院儿童患者粪便标本,用RT-PCR方法检测HuCVs,部分阳性标本进行序列测定和核苷酸序列比对、进化分析病毒型别。结果 2007~2008年HuCVs平均阳性检出率为13.3%(81/607),感染高峰出现在8~10月。58株HuCVs经序列测定比对分析,全部属于GII-4型,57株为Europe-2006b株相似株。结论广西杯状病毒腹泻感染高峰较其他地区提前,GII-4型/2006b株是2007~2008年广西某监测点HuCVs腹泻的优势流行株,应对广西婴幼儿杯状病毒腹泻进行长期监测和病原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我国2010―2018年柯萨奇病毒A组6型(Coxsackievirus A6,CV-A6)毒株VP1区基因流行和进化规律,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从GenBank获得2010―2018年我国CV-A6病毒全长VP1区核苷酸序列,用MEGA V7.0和Interactive Tree of Life V5(iTOLV5)软件构建进化树,用DNAstar V8.1.3软件对核苷酸同源性进行分析。  结果  880条序列来源的CV-A6毒株以D3亚型为主,占毒株总数的95.45%,不同基因型核苷酸同源性为80.8%~86.0%,同基因型内核苷酸同源性为88.1%~100.0%。D2亚型VP1区相对稳定,无整体氨基酸变异情况;而D3毒株VP1区发生多点氨基酸替换,其中A5T、T283A、N137S、V242I、A30V、I174V氨基酸替换循环出现,这种进化模式与越南地区相似,但与日本地区却不同。VP1区5T、30A、137N、242V比例逐年增加,可能与CV-A6引起我国手足口的轻症和重症病例比例上升有关。  结论  具有VP1区遗传多样性的CV-A6 D3株的出现可能是CV-A6在反复流行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有助于解释我国CV-A6的流行情况和流行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