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9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76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是指一个位点上两个等位基因中一个出现缺失。微卫星序列是广泛分布于基因组中的简单串联重复DNA序列,通常由1~6个核苷酸重复序列组成,具有高度多态性,到目前为止,已有7000多个微卫星序列在染色体上被精确定位。由于微卫星稳定的孟德尔遗传且自身突变率极低,故许多肿瘤的发生发展与微卫星的不稳定性和杂合性缺失有关。在急性白血病中,7q21~36是常见的染色体易位断裂点区域,本研究通过对7q上微卫星位点杂合性缺失检测,以确定此区域是否存在与白血病有关的候选抑癌基因,进一步探讨白血病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制苯扎贝特缓释微丸胶囊。方法:采用离心造粒技术制备苯扎贝特缓释微丸胶囊;以体外释药和犬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评价。结果:微丸得率86.5%,载药量87.8%;体外释放曲线符合一级方程,相似因子f2为74.23;自制缓释微丸胶囊单剂量犬口服给药后的tmax(3.7±0.5)h,cmax(36.36±0.98)μg/mL,AUC0-∞(337.83±7.29)μg.h/mL;苯扎贝特缓释片(参比片)的tmax(4.1±0.4)h,cmax(39.66±0.94)μg/mL,AUC0-∞(327.27±8.97)μg.h/mL。结论:以进口的缓释片为参比片,自制的苯扎贝特缓释微丸胶囊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3.3±2.8)%,两种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快速测定人血浆中伏立康唑及其主要代谢物伏立康唑-N-氮氧化物浓度的HPLC-MS/MS方法,用于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以伏立康唑和伏立康唑-N-氮氧化物的D3同位素为内标,血浆样品经蛋白沉淀后,用Agilent ZORBAX SB-Aq色谱柱(2.1 mm × 50 mm,1.8 μm)和API 4000质谱仪进行正离子模式电喷雾离子化分析。流速为0.6 mL·min-1,以甲醇为有机相,0.1%甲酸为水相,按一定程序进行梯度洗脱。结果:伏立康唑和伏立康唑-N-氮氧化物在10.00 ~ 8000 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该方法的特异性、批内/批间精密度、准确度、介质效应、提取回收率、稳定性和稀释可靠性符合相关要求。结论:建立了一种准确、简便、可靠的HPLC-MS/MS分析方法,成功应用于健康中国人静脉注射4 mg·kg-1伏立康唑后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武汉方舱医院供应药品的品种,为方舱医院药物遴选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武汉市东西湖方舱医院为样本医院,系统分析该样本医院的药品目录,对比方舱医院实际供应药品目录与推荐目录的差异,分析药品的剂型和给药途径。结果样本方舱医院共供应114种药品,有35种药品是超出推荐目录范围内的药品;现有药品中,药品剂型以注射液(41种,占35.96%)和片剂(33种,占28.95%)为主,给药方式以口服(54种,占47.37%)和注射(51种,占44.74%)为主,药物剂型和给药途径均较集中。结论方舱医院的药学服务应注重口服给药的药物相互作用和注射给药的配伍禁忌,临床使用时应加强监护。  相似文献   
5.
钙离子是重要的细胞信号分子。胞内和胞外、胞浆和细胞器之间的Ca2+转运都依赖于钙转运系统的精确调控。钙转运系统包括钙泵、钙通道、Na+/Ca2+交换体及膜结构域,如质膜的PMCA、NCX、VGCC、LGCC和TRP通道;内质网膜的SERCA、IP3Rs和RyRs等;线粒体的MCU和NCLX;内溶酶体的TPCs;联结质膜和内质网膜的CRAC通路;联结内质网膜和线粒体膜的MAM结构域等。本文对定位于质膜、内质网和线粒体的钙转运系统的种类、功能、组织分布、相关疾病以及抑制剂作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的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患者更换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后的疗效,分析相关因素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而转用二代 TKI(达沙替尼和尼洛替尼)的患者各25例,监测患者3个月或6个月时 BCR/ ABL 融合基因定量结果,分析患者在6个月达到 BCR/ ABL≤10%这一“最佳”疗效与换药原因、换药时分期、换药时血液学缓解状态、换药后依从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因耐药或不耐受而换用二代 TKI 的患者6个月达到 BCR/ ABL≤10%分别有16例(41.0%)和9例(81.8%);转用二代 TKI 时处于慢性期和进展期的患者6个月达到 BCR/ ABL≤10%分别有23例(76.7%)和2例(10.0%);转用二代 TKI 时未丧失完全血液学缓解(CHR)和丧失 CHR 的患者6个月达到 BCR/ ABL≤10%分别有16例(72.7%)和9例(32.1%);转用二代TKI 后依从性好和依从性差的患者6个月达到 BCR/ ABL≤10%分别有23例(74.2%)和2例10.5%)。结论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的 CML 患者改用二代 TKI 药物可取得一定的疗效,且两种二代 TKI 药物(达沙替尼、尼洛替尼)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不耐受而换药的患者的疗效要优于因耐药而换药的患者;换药时处于慢性期的患者的疗效要优于换药时处于进展期的患者;换药时未丧失 CHR 的患者的疗效要优于丧失 CHR 的患者;服用二代 TKI 药物依从性好的患者的疗效要优于依从性差的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即时三维导航下单节段微创经椎间孔椎体融合术(minimallytransforaminallumbarinterbodyfu.sion,mini—TLIF)与开放后路(openposteriortransforaminallumbarinterbodyfusion,open—TLIF)的短期临床疗效比较。方法2011年10月至2012年2月对40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采用即时三维导航下mini—TLIF(20例)和open—TLIF(20例)术式进行对比研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与总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和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下腰痛评分评价术后伤口疼痛及功能情况。结果4|D例均获得随访,mini—TLIF组平均手术时间较open—TLIF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ini—TLIF组总的住院时间、术后住院的时间较open—TLIF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ini—TLIF组术中出血量明显较open—rrIJIF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引流量明显较open—TLIF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dmini—THF组腰痛VAS评分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dmini—TLIF组JOA评分同open—TLIF组比较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术前、术后6个月两组腰、腿痛VAS评分、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即时三维导航下单节段微创TLIF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引流少、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短期疗效确切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灵敏、快速、准确的人血浆中法罗培南浓度的HPLC-MS/MS检测方法,并将其用于测定健康受试者静脉注射法罗培南注射液后的血药浓度及药动学研究中。方法:血浆经乙腈处理后,取上清液进行HPLC-MS/MS法测定。10例健康受试者连续6天、每天2次(q12h),进行注射用法罗培南钠的单、多次静脉输注(每次剂量400 mg)给药,分别于给药前和输注开始后0.33、0.67、1、1.17、1.5、2、2.5、3、4、5、6、8、9、12 h 采集血浆样本进行分析,测定法罗培南血药浓度并进行药代动力学参数计算。结果:血浆中法罗培南的线性范围为0.05000~50.00 μg·mL-1,最低定量限为0.05000 μg·mL-1。健康受试者的单、多次(q12h)静脉输注400 mg法罗培南后Cmax分别为(34.12±3.21) μg·mL-1和(33.44±5.67) μg·mL-1,AUC0-∞分别为(53.15±6.57) μg·h·mL-1和(49.55±7.84) μg·h·mL-1。结论:建立的方法灵敏、简便,可用于人静脉输注法罗培南注射液后血浆药物浓度的测定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日间肿瘤化疗和专科(肛肠科和肿瘤外科)肿瘤化疗的效果,进而对日间肿瘤化疗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12月于甘肃省人民医院日间诊疗中心及肛肠科和肿瘤外科接受手术后恶性肿瘤化疗患者2000例,依据患者是否在日间诊疗中心接受肿瘤化疗分为日间化疗组(日间-肛肠科,日间-肿瘤外科)、专科化疗组(专科-肛肠科,专科-肿瘤外科),每组各500例,通过对比每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化疗前后患者体能状态(P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结局(治愈、好转、无变化、死亡)和患者满意度,从而分析比较日间肿瘤化疗和专科肿瘤化疗的综合治疗效果。结果:日间肿瘤化疗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专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费用少于专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P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结局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日间肿瘤化疗患者满意度高于专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专科肿瘤化疗相比,日间肿瘤化疗具有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患者满意度高的优势,是值得推广和借鉴的新型诊疗模式。  相似文献   
10.
FK506结合蛋白12(FK506 binding protein12,FKBP12)是FK506结合蛋白的重要成员,目前对其参与免疫抑制剂抗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的研究较多。他克莫司(FK506,tacrolimus)、雷帕霉素(rapamycin)和子囊霉素(ascomycin)是FKBP12的三个天然存在的大环内酯类配体,除了免疫抑制外还具有其他生理功能。这三个配体的衍生物也对FKBP12有一定的亲和力,且有些已经作为药物被应用于临床上。本文针对FKBP12的配体及其治疗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