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
肺部感染是重型颅脑损伤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2009年1月~ 2011年12月我院收治80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院内肺部感染,现将其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脑外伤后电解质检测与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随机将方便选取的2010年5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62例脑外伤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在手术治疗基础上加用高渗盐水(7.5%)和生理盐水(0.9%).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钠、钾、氯浓度变化,观察两组患者颅内压水平.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血清钠(139.7±4.8)mmol/L,血清氯(104.4±5.3)mmol/L,平均颅内压(1.74±0.6)kPa,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外伤后的电解质检测与治疗可帮助纠正机体电解质紊乱,降低颅内高压,有利于疾病治疗及患者康复,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术式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围术期指标、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前白蛋白(PA)水平、神经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纳入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入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83例基底节区HICH患者资料,其中43例患者接受导航辅助神经内镜硬通道微创治疗(内镜组),余40例接受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开颅组)。对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的血清NSE、PA水平、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开颅组相比,内镜组手术时间较长,出血量较少,血肿清除率较高,ICU入住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04、8.332、10.222、9.180,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7 d血清NSE、NIHSS评分明显降低(t=28.137、19.333、30.472、16.683,P<0.05),且内镜组术后7 d的血清NSE及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75、10.113,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7 d血清PA明显升高(t=-...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丙泊酚通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途径调控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模型中铁死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构建大鼠脑I/R模型和体外使用氧糖剥夺/复氧(OGD/R)处理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HT22,并用丙泊酚预先给药处理。通过TTC染色分析大鼠脑梗死体积。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脑组织中SIRT1/Nrf2信号和铁死亡相关蛋白(GPX-4和Ptgs2)表达,试剂盒检测大鼠脑组织中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Fe2+水平。分别在大鼠体内和HT22细胞中干扰SIRT1,以及在HT22细胞中同时干扰SIRT1和过表达Nrf2,观察大鼠脑组织中SIRT1/Nrf2信号相关蛋白以及铁死亡变化。HT22细胞中添加自噬抑制剂3-MA处理后,检测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和铁死亡变化。结果 :I/R组大鼠脑梗死体积高于Sham组,丙泊酚组低于I/...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伤性特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手术治疗的预后及影响预后的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总结我院近4年手术治疗的特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病例117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7例17—70岁年龄段外伤性特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手术治疗患者有44例恢复良好,总的恢复良好率为37.6%,死亡57例(48.7%)。其中,25例61~70岁年龄段患者中,恢复良好仅5例(20.0%),手术前双侧瞳孔散大的脑疝患者预后良好率仅为6.0%。结论有适应症的外伤性特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应尽早手术;老年患者以及手术前双瞳散大的脑疝患者预后差,少数恢复良好者仅见于年轻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微创与传统手术方法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探讨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最佳术式.方法 基底节区HICH患者8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锥颅穿刺引流液化术,对照组接受传统大骨辩开颅血肿清除术,追踪随访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功能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周病死率、6个月病死率分别为10.26%、12.82%,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手术在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开颅术,是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的脑保护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51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规治疗组182例和亚低温治疗组69例.亚低温治疗组均在受伤后24 h内行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疗效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与常温治疗组比较,亚低温治疗组恢复良好率显著提高,病死率显著降低,预后改善显著,且并发症无明显增加.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亚低温治疗特重型颅脑外伤,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能显著降低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死残率.  相似文献   
9.
Nrf2在脑外伤后细胞钙离子稳态及凋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Nrf2在脑外伤后脑保护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文中研究Nrf2在脑外伤后继发性脑损伤中对神经细胞钙离子稳态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用自由落体致伤的方法 制作小鼠脑外伤模型,分为Nrf2( -/ - )外伤组、Nrf2( +/ + )外伤组、Nrf2( -/ - )对照组、Nrf2( +/ + )对照组;分别检测实验性外伤24 h后神经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和神经细胞凋亡指数. 结果 外伤组脑组织神经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神经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Nrf2( +/ + )外伤组相比,Nrf2( -/ - )外伤组改变更显著(P<0.05);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Nrf2通路是脑外伤后保持神经细胞钙离子稳态和减轻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性通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颅脑外伤手术患者采用有创颅内压监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进行有创颅内压监测的脑外伤开颅术后患者100例;根据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50例和非感染组50例,比较2组颅内感染情况、GCS评分及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颅内压监测放置探头部位(χ~2=5.862,P=0.020)、脑脊液漏(χ~2=12.784,P=0.062)、手术时间(t=2.12,P=0.049)、切口类型(χ~2=4.098,P=0.068)、内置颅内压监测探头留置时间(t=2.96,P=0.01)、切口引流管留置颅内时间(t=4.08,P=0.01)是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颅内压监测探头的留置时间、切口引流管留置时间及脑脊液漏是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脊液漏、切口引流管留置时间过长及颅内压探头留置时间延长是颅脑外伤术后应用有创颅内压监测并发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