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89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7篇
  2篇
中国医学   47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研究共信号分子B7-H3在人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在胸外科手术治疗的肺腺癌患者肺癌组织标本86份,正常肺组织标本20份,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组织标本中B7-H3的表达水平。结果 B7-H3在20份正常人肺组织中不表达,在86份人肺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8.6%,在合并有淋巴结转移的肺腺癌组织中B7-H3的阳性表达率为71.6%。低分化组肺腺癌组织B7-H3阳性表达率(83.33%)明显高于中分化组(79.41%)和高分化组(60.00%)。结论共信号分子B7-H3在肺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有可能成为评价人肺腺癌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紫草油联合特定电磁波谱(TDP)治疗大便失禁后肛周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40例肛周皮肤损伤患者分为A、B、C、D组,各10例。A组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B组采用TDP治疗,C组采用紫草油治疗,D组采用紫草油联合TDP治疗。结果 A组患者显效率明显低于B、C、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D三组显效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A组残余皮肤损伤面积[(63.1±12.7)cm2]分别与B、C、D组[(35.1±4.7)、(46.1±18.0)、(28.9±9.2)cm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残余皮肤损伤面积分别与C、D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D组间残余皮肤损伤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愈合时间[(9.5±1.4)d]长于B组[(8.3±1.0)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愈合时间长于C、D组[(6.7±0.7)、(4.4±1.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且C组愈合时间明显长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DP能促进大便失禁后肛周皮肤损伤创面愈合;紫草油联合TDP治疗效果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用活性红195对聚(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对乙烯基苄基三甲基氯化铵(VBT))纳米球进行染色,制得具有反应性的P(St-BA-VBT)/染料复合纳米球。通过扫描电镜(SEM)、纳米粒度和Zeta电位分析仪等对纳米球进行表征,并探索了染料用量、染色温度、染色时间、染液pH对纳米球上染料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St-BA-VBT)/染料复合纳米球表面光滑、粒径均一,与未染色纳米球相比,粒径增加了12.8 nm;Zeta电位由56.7 mV降低至-38.6 mV。随着染料用量的增加、染色温度的升高、染色时间的延长、染液pH的降低,纳米球上的染料吸附量增加;当染料质量为纳米球质量的5.25%,染色温度为65 °C,染色时间为90 min时,纳米球上染料吸附量达到饱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对子宫浆膜下肌瘤及阔韧带肌瘤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经我院手术后病理证实的58例子宫浆膜下肌瘤及7例阔韧带肌瘤患者的CT与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子宫动脉与浆膜下肌瘤及阔韧带肌瘤的关系。结果49例浆膜下肌瘤直接由子宫动脉的终末分支(弓形动脉)供血,浆膜下肌瘤与子宫相连处的子宫动脉终末分支明显增多、迂曲,甚至形成血管湖;而5例阔韧带肌瘤的供血动脉由子宫动脉的近、中段发出,瘤体与子宫弓形动脉距离较远,瘤体与子宫接壤处无明确迂曲、增多的供血小动脉。结论子宫动脉可对子宫浆膜下肌瘤及阔韧带肌瘤的鉴别诊断提供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规律间断给药和持续注射用于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对产妇运动功能及分娩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产妇155例,随机分为两组:规律间断硬膜外注射组(RIEB组)80例,蛛网膜下腔注射注入1 mL溶液(舒芬太尼5μg/mL+0.2%罗哌卡因),然后每小时给予硬膜外单次注射6 mL(舒芬太尼0.25μg/mL+0.08%罗哌卡因);持续给药组(CEI组)75例,给予上述腰麻药量后,按6 mL/h速度持续硬膜外给药.主要观测指标为产妇运动神经阻滞发生率、器械辅助分娩率及剖宫产率.镇痛开始后,每小时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用改良Bromage评分法评价下肢运动神经阻滞情况,同时记录产程时间、镇痛时间、罗哌卡因总量、舒芬太尼总量、需PCA产妇数及每例产妇PCA次数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与RIEB组比较,CEI组在镇痛2~10 h期间,下肢运动神经阻滞发生率、器械辅助分娩率及剖宫产率均显著增高(P<0.01),且罗哌卡因用量、舒芬太尼用量、需PCA产妇数及每例产妇PCA次数明显增加(P<0.01);两组产程时间、镇痛时间、第一产程VAS评分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规律间断给药与持续注射用于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前者不但可以降低运动神经阻滞发生率,而且还可以降低产妇器械辅助分娩率及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制苦苯膏治疗化妆品不良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化妆品不良反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使用苦苯膏局部外擦;对照组23例,使用氟芬那酸丁酯乳膏外擦7 d为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及主要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5%,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6例(26.1%)出现刺激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苦苯膏治疗化妆品不良反应疗效满意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详尽了解嗅球、嗅束、嗅三角区的显微解剖学特点,为相关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15例(30侧)颅骨干性标本,进行筛板区域的观察和测量。15例(30侧)头颅湿性标本,对嗅球、嗅束及嗅三角进行显微解剖学观察和拍照。结果筛孔分布在前颅底中线两侧,长(19.77±1.23)mm;中点处宽(3.15±0.45)mm的蝶形凹陷内;鼻甲侧筛孔数目明显多于鼻中隔侧(P<0.01),鸡冠两侧筛孔相对密集。嗅丝由嗅鞘包裹形成嗅神经,嗅神经于嗅窝内汇集形成嗅球。嗅球后极延续为嗅束,嗅束走形在前颅窝底直回与内侧眶回之间,并成为两者的分界,前部扁平,后部横断面呈三角形,前部相对后部较宽。嗅束于前穿质前部延续为嗅三角,以内侧嗅纹、外侧嗅纹分别进入脑实质而终。结论熟悉嗅丝、嗅球、嗅束及嗅三角的显微解剖特点,有利于提高相关手术入路中嗅觉通路的保护及嗅觉功能的保留,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应用多重PCR方法扩增TCRα链全长序列,分析乳腺癌浸润淋巴结αT细胞受体谱型偏移。方法选取乳腺癌转移淋巴结,提取RNA后逆转录,多重PCR扩增TCRα链全长序列,构建重组质粒并澳4序,利用网上TCR资源分析序列。结果2例患者各扩增出3个α链序列。乳腺癌TCRα限制性取用AV1、AV12亚家族。CDR3区序列分析增生T细胞克隆具有不同的氨基酸序列。结论乳腺癌浸润淋巴结扩增的TCR家族存在限制性取用,克隆性增生T细胞CDR3序列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