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2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3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 应用生物学分型、血清学分型和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FGE)分析临床分离流感嗜血杆菌的表型和分子分型特征,了解流感嗜血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规律.方法 1988年和2004-2007年期间,成都市儿童医院从患者的下呼吸道分泌物分离培养273株流感嗜血杆菌,菌株的分离培养与鉴定参照美国<临床微生物手册>.菌株的生物学分型和血清学分型分别参照Kilian和Pittman分类法.应用PCR方法对所有的菌株进行荚膜鉴定和血清学分型鉴定.随机选择100株流感嗜血杆菌菌株,应用PFGE技术进行分子分型研究.结果 273株流感嗜血杆菌可分为8个生物型.17.6%(48/273)的菌株为生物型I型,43.6%(119/273)为生物型Ⅱ型,22.7%(62/273)为生物型Ⅲ型,7.3%(20/273)为生物型Ⅳ型,5.9%(16/273)为生物型V型,0.4%(1/273)为生物型Ⅵ型,1.8%(5/273)为生物型Ⅶ型,0.7%(2/273)为生物型Ⅷ型.99.6%(272/273)的菌株为无荚膜的、血清学不可分型的流感嗜血杆菌,1株为血清型f型.100株流感嗜血杆菌经PFGE分析,可分为96个PFGE基因型,93株菌株各自代表一个PFGE基因型.基因型的分布与菌株的分离时间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引起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流感嗜血杆菌主要是无荚膜的、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菌株,生物型主要是Ⅰ、Ⅱ和Ⅲ型.血清学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菌株PFGE基因型呈现明显的多态性,菌株的分子多态性可能是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在成都市没有形成暴发与流行的分子流行病学原因;PFGE基因分型与生物学分型和血清学分型比较,具有很强的菌株分辨能力,是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流行病学研究适用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不同方法鉴别血清群6肺炎链球菌不同血清型的能力,了解血清群6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与分子特征。 方法 采用荚膜肿胀分型方法与聚合酶链反应(PCR)分型方法鉴别33株血清群6肺炎链球菌的血清型及相应的基因型;检测菌株对6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分析不同血清型菌株的基因组特征。 结果 PCR分型方法与传统的血清学分型方法结果一致。全部菌株对阿奇霉素均耐药,对利福平及左氧氟沙星均敏感;6B型菌株呈现较高的多重耐药特征。根据PFGE带型特征,所有菌株可分为2个簇,6C菌株之间、6B菌株之间带型呈现较高相似性。 结论 PCR分型方法可用于鉴别血清群6菌株的不同血清型;菌株耐药情况严重,且大多数菌株呈多重耐药特征;PFGE对鉴别肺炎链球菌不同菌株间的差异有较高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3.
脉冲场凝胶电泳用于军团菌分型能力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用于军团菌属不同种(Legionella species)以及不同血清型菌株的分型能力.方法 选用117株10个嗜肺军闭菌血清型,30种非嗜肺军团菌的参考菌株和我国环境分离菌株,采用Asc Ⅰ内切酶酶切,进行PFGE.从电泳条带的数量和分布、PFGE的分型力、分辨率和与流行病学资...  相似文献   
4.
某新兵训练大队一次军团菌病爆发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 2年以来 ,我国从患者体内分离出军团菌 ,并发现国内许多地区有散发及爆发流行[1] 。现将我院 1999年 4月份在某新兵大队中发现军团菌病 2 1例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 2 1例是我总队新兵战士 ,男性 ,年龄17~ 2 0岁 ,均在超负荷训练后群体发病 ,发病时间从 1d到 1周。2 .实验室检查 :采用试管凝剂法测定抗体滴度 ,1∶16 0为可疑阳性 ;1∶32 0为阳性。共检测了 34份血清标本 ,其中血清阳性 (1∶32 0 ) 13份 ,其中 5例两个血清型均为阳性 ,分别为Lp6、Lp82例 ;Lp8、Lp10 2例 ;Lp3、Lp6 1例。单一血清型阳性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 联合使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对肺炎克雷伯菌进行分型研究.方法 参照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亚太地区PulseNet提供的PFGE相关标准化操作程序,优化相关电泳条件,对某儿童医院于2005-2006年分离到的59株菌分型分析,对其中高度相似性菌株进行MLST分型分析.结果 59株菌经PFGE分型分析,可分成47个PFGE型,19个PFGE群,具有高度相似性的菌株经MLST分型,其型别分别为ST-340、ST-342、ST-343、ST-344、ST-345,其中ST-342、ST-343、ST-344、ST-345为MLST数据库中中国新发现的ST型.结论 具有PFGE高度相似性的肺炎克雷伯菌可以通过MLST进一步确认或区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用于脑膜炎奈瑟菌不同血清群菌株的检测和鉴别.方法 设计合成7对引物和TaqMan探针,脑膜炎奈瑟菌种属特异性的基因为ctrA;不同血清群的脑膜炎奈瑟菌特异性基因分别为A群(sacB)、B群(siaD)、C群(siaD)、X群(xcbB)、Y群(synF)、W135群(synG).检测和确定不同探针和引物用于脑膜炎奈瑟菌荧光定量PCR检测的特异性、敏感性,并同时将荧光定量PCR和乳胶凝集方法应用于121份疑似脑膜炎奈瑟菌感染患者的脑脊液标本的检测.结果 ctrA、sacB、siaD(B群)、siaD(C群)、xcbB、synF、synG等7对引物和探针能准确检测和鉴定79株不同血清群的脑膜炎奈瑟菌菌株,检测灵敏性比相应的普通PCR高101~103倍,每对引物和探针反应体系中,能检测的最低全基因组DNA拷贝数分别为8、8、80、8、8、80、8;检测121份疑似脑膜炎奈瑟菌感染患者的脑脊液标本,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11份阳性,乳胶凝集方法检测6份阳性.结论 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能特异地检测和鉴定不同血清群脑膜炎奈瑟菌,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快速检测的特点,能提高临床疑似脑膜炎奈瑟菌感染病例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环境水系分离嗜肺军团菌脉冲场凝胶电泳的分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揭示中国环境水系嗜肺军团菌分离株的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特征。方法分别以SfiI和AscI为限制性内切酶,使用PFGE对菌株进行分型和聚类分析。结果单独使用SfiI、AscI和联合使用两种内切酶分别将78株嗜肺军团菌分为47、48和60个型别,分型得到的Simpson差异指数分别为0.9833、0.9817和0.9933;同一水系中分离的菌株既有带型相同或者相似者,又有带型差异较大者;相同型别的菌株可在同一水系中跨年份存在。结论PFGE对嗜肺军团菌具有很好的分辨率;多个克隆系的菌株可以在同一水系中共存,某些克隆系的菌株可以跨年份存在;环境水系中存在优势克隆系,这些优势克隆系应该在今后军团菌的监测中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8.
军团病(Legionnaires' disease)是由军团菌感染引起的以肺炎为主要症状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嗜肺军团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Lp)是引起军团病的主要菌群。目前研究发现军团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土壤和各种水环境中,中央空调冷却塔是军团菌主要的传染源,近30年来军团病大的暴发多与中央空调冷却塔被军团菌污染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传统的平板培养法、荧光定量PCR和荧光染料叠氮溴化乙锭(ethidium monoazide,EMA)结合荧光定量PCR的方法(EMA-荧光定量PCR)对温泉水中军团菌的检测效果.方法 于2011年每月(除5月份)对北京市某温泉度假村的5个温泉池进行采样,每月采集11份水样,全年共采集121份.分别采用传统的平板培养法、荧光定量PCR和EMA-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水样中军团菌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 平板培养法、荧光定量PCR和EMA-荧光定量PCR检测温泉水中军团菌污染率分别为74.4% (90/121)、100.0%(121/121)和100.0%(121/121);3种方法对121份温泉水样本中军团菌定量数值分别为0.10 ~ 216.00菌落形成单位(CFU)/ml、1.47~1557.75基因单位(GU)/ml和0.20~301.69 GU/ml.荧光定量PCR、EMA-荧光定量PCR和平板培养方法对121份温泉水每份军团菌含量检测的中位数(第25百分位数~第75百分位数)分别为75.30 (32.51 ~ 192.10) GU/ml、36.46(16.08 ~91.21) GU/ml和5.30 (0.00 ~ 33.70) CFU/ml.对于121份温泉水水样,3种方法对军团菌含量分析的定量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7.900,P<0.01),其中荧光定量PCR的定量数值最高,EMA-荧光定量PCR的数值次之,平板培养的数值最低.结论 荧光定量PCR和EMA-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温泉水中军团菌的灵敏度优于传统的培养方法,EMA-荧光定量PCR方法适合用于环境水体中军团菌活菌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四川省B群脑膜炎奈瑟菌分离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了解四川省B群脑膜炎奈瑟菌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健康人群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密切接触者分离的55株B群脑膜炎奈瑟菌使用限制性内切酶NheI酶切、脉冲场凝胶电泳,电泳结果用BioNumeric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55株B群脑膜炎奈瑟菌共分为33种PFGE型,呈现高度的多态性.其中健康带菌者的45株菌分为24个型,带型分布在年份和地区上没有关联,但局部地区的菌株呈现出PFGE型别一致的特征;10株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分离的菌株分为9个型,无优势型别.[结论]四川省B群脑膜炎奈瑟菌菌株具有高度的遗传多样性,但在局部地区菜一时间段存在优势的PFGE型别的B群脑膜炎奈瑟菌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