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29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91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可摘局部义齿与牙周组织健康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占海  肖晓蓉 《甘肃医药》1992,11(2):102-103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限制性内切酶分析(REA)作伴放线放线杆菌(Aa)的鉴定和分型研究,提取Aa染色体DNA,井分别用BamHI、HindⅢ,Sal Ⅰ和Xho Ⅰ消化,作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Aa和嗜沫嗜血杆菌的DNA片段图谱明显不同;分属于两种不同血清型的两株Aa菌株,其DNA片段图谱也明显不同。这表明,REA可用于Aa菌的鉴定和分型,在所用的4种酶中,以Sal Ⅰ和Xho Ⅰ消化的DNA片段图谱差异最明显。  相似文献   
3.
黄芩对牙髓卟啉单胞菌生长、形态影响的体外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黄芩治疗牙髓根尖周病的机制。方法:采用试管两倍稀释法测定黄芩对牙髓卟啉单胞菌生长的影响;用扫描电镜观察黄芩对牙髓卟啉单胞菌形态的影响。结果:黄芩对牙髓卟啉单胞菌具有抑制作用,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值为1mg/ml;黄芩使菌体体积增大,最终菌体溶解。结论:黄芩对牙髓卟啉单胞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常儿童口腔中白色念珠菌的分布及基因分组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研究以白色念珠菌为代表的念珠菌,以及白色念珠菌基因分组在不同年龄段儿童口腔中的分布情况。方法 4组不同年龄儿童和1组成人作为研究对象,粘膜拭子法取样,CHROMagar Candida鉴定培养基分离鉴定,PCR方法一组引物确认白色念珠菌,一组引物基因分组。结果 不同年龄组儿童口腔中念珠菌的检出率有所不同,除健康青年外,白色念珠菌在检出的念珠菌中均占多数。白色念珠菌3种基因分组的分布也存在差异,以A组为主。结论 不同年龄阶段健康儿童口腔中,A组白色念珠菌组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口腔白色念珠菌的分布与基因分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健康老年人口腔白色念珠菌的分布、基因型特点及基因型特点与白色念珠菌分布的相关性。方法来自成都地区212例老年人分为4组:A1(男性,有义齿);A2(男性,无义齿);B1(女性,有义齿)和B2(女性,无义齿)。CHROMagar Candida^TM鉴定培养基、碳水化合物同化反应鉴定体系(API 20C AUX)和随机扩增片段多态性分析(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assays,RAPD)鉴定白色念珠菌。RAPD分析健康老年人口腔白色念珠菌分离株的基因型特征。统计学分析比较不同分组健康老年人口腔白色念珠菌基因型之间的差异。结果212例受检个体中检出89株白色念珠菌(42%),A1、A2、B1、B2白色念珠菌检出率分别为56.2%、21.3%、56.6%、38%。A1组与A2组白色念珠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JWFP和NA为随机引物的RAPD分析将白色念珠菌分为5型。RAPD分析基因型构成在A1组与A2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主要以A型为主。结论健康老年人口腔白色念珠菌的检出率与义齿修复相关。义齿修复可能促进具有特定基因型特点的白色念珠菌检出率增高。  相似文献   
6.
人唾液中存在内源性硫氰酸盐(SCN-)、唾液过氧化物酶(SalivaryPeroxidase,SPO)和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这些因子组成一个生理条件下的生态体系:过氧化物酶系统。本实验通过模拟口腔环境中过氧化物酶系统的组合,测定乳过氧化酶系统(LactoperoxidaseSystem,LPS)对3株口腔可疑致病菌和1株口腔有益菌存活的影响,研究LPS与口腔致病菌和有益菌的相互关系。本研究所采用的实验菌株为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中间普雷沃菌(P.intermedia)、伴放线放线杆菌(A.actinomycetemcomitans)和血链球菌(S.sanguis),均为模式株。…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厌氧菌与临床感染的关系,了解临床厌氧菌感染率、厌氧菌感染的特点及优势厌氧感染菌,采用需氧和厌氧培养方法,对436例临床感染患者标本进行了厌氧细菌学分析,结果:436例临床感染患者的厌氧菌感染率为88.3%(385/436)。优势菌是革兰氏阴性无芽胞的厌氧杆菌(拟杆菌、普氏菌、叶啉单胞菌)和消化链球菌。由人体的厌氧菌作为主要病原菌引起的内源性感染和混合菌感染是临床厌氧菌感染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两种种植材料对龈下优势菌粘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不同龈下优势菌在种植材料表面的粘附特征。方法:通过将两种种植材料纯钛(TA2)及钛-6铝-4钒合金(TC4)试件分别与3种单一龈下优势菌S.s、F.n、P.g及其混合菌共同厌氧孵育,采用菌落形成单位(CFU)计数法量化测定培养试件表面的细菌粘附量,同时用扫描电镜观察材料表面形貌有细菌粘附情况。结果:TC4表面的各单一细菌及混合菌粘附量均少于TA2。结论:从微生态学角度而言,TC4作为种植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对临床采集的51份标本,以常规的厌氧菌分离方法,与使用离子色谱仪直接分析标本的方法相对照,结果检出异丁酸、丁酸、异戊酸、戊酸的阳性相关率为93.5%。其中异丁酸和异戊酸与拟杆菌属检出相关性达94%。异丁酸、丁酸与梭杆菌属和梭菌属的阳性相关性为92~93%。使用离子色谱仪直接分析临床标本,对于厌氧菌感染症的快速推断性诊断有肯定价值,可推荐临床检验中试用。  相似文献   
10.
在Bergey氏细菌鉴定手册第八版,许多厌氧菌的检索都列入终末代谢产物的色谱分析,是其分类和鉴定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对革兰氏阴性无芽胞厌氧杆菌,如拟杆菌属等更是如此。使用气相色谱法(G.C.)分析细菌的属甚至种,但GC操作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