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29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91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B级脉动真空压力蒸汽台式灭菌器对牙科手机的灭菌效果。方法分析牙科手机灭菌器的选择、灭菌处理流程及灭菌效果监测,并对监测结果及牙科手机有效的灭菌方法进行评价。结果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采用B级脉动真空压力蒸汽台式灭菌器对牙科手机进行灭菌处理,其化学监测、生物监测指标均符合要求,灭菌有效率100%;对灭菌后牙科手机进行需氧培养、厌氧培养、乙型肝炎标志物监测均为阴性。结论对牙科手机采用B级台式灭菌器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测3种口腔放线菌对白假丝酵母菌的生长有无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直接点种法观察抑菌圈,分别采用反点种菌落计数法和液体共培养法,观察在口腔放线菌作用下白假丝酵母菌菌落数量的变化。结果1)各实验组均未观察到清晰的抑菌圈;2)在黏性放线菌软琼脂上的白假丝酵母菌菌落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在溶牙放线菌和内氏放线菌软琼脂上无明显白假丝酵母菌生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黏性放线菌组与溶牙放线菌组、内氏放线菌组相比,白假丝酵母菌生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分别与3种放线菌共培养的白假丝酵母菌菌落数量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实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黏性放线菌、溶牙放线菌和内氏放线菌对白假丝酵母菌的体外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 对0.1%西吡氯铵含漱液治疗牙龈炎和抑制菌斑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对照、左右半口对照设计。首诊(D0)时对左侧上下牙齿洁治,结束时右侧洁治。两组均每日漱口5次,方法相同。从治疗前后临床及微生物学改变评价疗效,第4(D4)、8(D8)日复查。D0-D4停止刷牙,D4-D8恢复刷牙。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144例,4例失访,试验组69例、对照组71例可进行分析。基线分析表明两组性别年龄分布、临床及微生物学指标均具有可比性。D4复查治牙侧两组菌斑累积量在同一水平并均显低于未治牙侧。两侧牙龈指数(GI)、出血指数(SBI)及口臭VAS记分均显低于基线值。D8复查两组菌斑指数(PI)、GI、SBI、口臭VAS比D4复查值进一步显减少,菌斑及唾液中可疑致病菌半数以上被清除,菌量显减少,但组间比较均无显差异,均未见菌群失调。试验组17例(24.6%)发生不良反应,均轻微一过性。体外抑菌实验证实试验药可杀灭或抑制多种与口咽、颌面部感染、牙龈炎、牙周炎、龋齿等有关的可疑致病菌。结论 西吡氯铵含漱液确能减少或抑制牙菌斑的形成、治疗牙龈炎、减少口臭,与国家已批准上市的西吡氯铵含漱液疗效相同。  相似文献   
64.
链球菌和放线菌的胞外代谢物代谢组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不同口腔细菌的细胞外代谢产物,发掘各种细菌的特征性代谢谱图,探讨代谢组学在口腔细菌鉴定中的作用。方法取3组细菌生长对数后期培养液,行磁共振氢谱仪检测和主成分分析(PCA)及最小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鉴别各个细菌间的代谢产物。结果3组细菌的代谢产物明显不同,各自聚集、分布区域明显分开;PLS-DA区...  相似文献   
65.
目的:由于具有强的致龋潜力耐氟菌株的产生,氟化物的单一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组观察含氟的微量元素矿化液对变链菌生长和粘附的影响。方法:采用厌氧菌连续培养技术,用菌液的吸光度(ABS)和菌落计数作指标,描述矿化液对变链菌生长繁殖的影响;用^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标记变链菌的方法,检测矿化液对变链菌粘附的影响。结果:放化液及氟微量元素矿化液均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同时能抑制变链菌对S  相似文献   
66.
高龋者口腔中c血清型变形链球菌的基因组指纹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确定高龋者口腔中c血清型变形链球菌的基因型分布。方法:从20例高龋者口腔中分离出c血清型变形链球菌,采用chelex法提取细菌染色体DNA,通过AP—PCR进行临床分离株的基因组指纹分析。结果:共分离获得了87株c血清型变形链球菌,不同个体所携带的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的基因型不同,同一个体可携带不同基因型的c血清型变形链球菌,26.7%的高龋者携带1种基因型,60.0%携带2种基因型,13.3%携带3种基因型。结论:大多数高龋者口腔中定植有2种或2种以上基因型c血清型变形链球菌。  相似文献   
67.
甜菊糖对变形链球菌的生长、产酸和粘附影响的体外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探讨一种天然甜味剂—甜菊糖的防龋作用。用实验室培养细菌的方法就甜菊糖对变形链球菌的生长、产酸和粘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与木糖醇、蔗糖、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甜菊糖是一种无致龋性的甜味剂,可能是一种有希望的蔗糖代用品。  相似文献   
68.
可摘局部义齿对基牙易发龋坏部位细菌组成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study was aimed at the composition of plaques which were on the base teeth's carious sensitive sites, just after the insertion of the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 (RP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atios of bacterial detection in different teeth at the same period and those on the different sites of same teeth at different period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There was a tendency that the detection ratio of the stomatococcus at the early period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bacteria, but at the middle period the ratios declined, and at the late period it was higher again. The detection ratio of the bacillus was on the contrary in the study. At the same time, the composition of the plaques changed significantly after the dentures had been used for 7, 14, and 21 days and 3 months. After 3 months, the ratios of the stomatococcus and the bacillas returned to their normal levels. The 3 main cariogenic bacteria were all detected in this study. The Streptococcus mutant was the dominant bacterium in the plaques and its ratio went up with the time duration. The ratio for the lower second molar was higher than that for the mandibular second premolar (P < 0.05). The detection ratios of the Actinomyces viscosus and lactobacillus were lower. In conclusion, after the insertion of RPD, the oral microbial ecosystem would be changed and the cariogenic bacteria began to implant on the surface of the base teeth. So RPD is a potential factor to cause the caries.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对氨基苯甲酸 (PABA)对牙根面龋致病菌之一的粘性放线菌生长的影响。方法 在加入不同浓度 PABA的改良 Carlsson培养基中采用厌氧培养技术 (80 % N2 ,10 % H2 ,10 % CO2 )培养细菌 48小时 ,通过 UV- 16 0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测定细菌浓度 OD值 (λ=5 40 nm) ;并用平板倾注法对细菌进行计数及琼脂平板培养观察细菌生长的情况。结果  10 - 1 0~ 10 - 4 g/ L 浓度的 PABA有促进粘性放线菌生长的能力 ,且当 PABA浓度增加到 10 - 6g/ L 时 ,促进生长的作用达最强 ;当 PABA浓度增加到 10 - 3 g/ L 时 ,对粘性放线菌的生长无明显的促进作用。结论  PABA可促进粘性放线菌的生长 ,在 PABA浓度为 10 - 6g/ L 时 ,促进生长的能力达最强  相似文献   
70.
为探讨可摘局部义齿与基牙龋坏之间的潜在关系,对戴入可摘局部义齿后基牙易发龋坏部位早期的细菌组成进行了测定。结果:不同牙位在同一时期以及同一牙位的不同部位在不同时期的细菌检出百分比无显著性差异,球菌在初期较高,中期下降,后期上升,杆菌则相反。戴牙后7天、14天、21天和三个月细菌组成变化较大,但三个月后球菌和杆菌已恢复到常态指标。三种主要致龋菌均被检出,变形链球菌为优势菌,呈逐渐上升趋势,在7上的检出率较5高,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5)。粘性放线菌、乳酸杆菌检出率较低。由此提示,戴用可摘局部义齿可造成口腔微生态环境的改变,促进某些条件致龋菌的生长,成为基牙发生龋坏的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