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38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5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体外培养环境中,大鼠外胚间充质细胞在两种不同形式釉基质蛋白(粗提型EMPs及纯化型EMD)诱导条件下,成骨分化标志骨桥素及骨钙素mRNA的表达水平。方法:酶消化法原代培养SD大鼠颌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在含釉基质蛋白(EMPs或EMD或EMPs EMD)的培养液中进行体外诱导培养,提取总RNA,采用RT-PCR法,以β-actin cDNA为内参照,检测骨桥素及骨钙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各诱导实验组细胞均出现骨桥素mRNA的表达;2)仅EMPs EMD组出现骨钙素mRNA的表达。结论:外胚间充质细胞经釉基质蛋白特别是粗提型EMPs及纯化型EMD体外复合和诱导培养,可向成骨或成牙骨质方向分化,出现骨桥素及骨钙素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大量临床研究及动物实验已证实骨质量差与骨内种植体失败之间有明确关系,但关于骨质量与种植体应力分布之间的确切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有限元分析法(FEM)旨在了解骨质量对于骨内种植体中(牙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试无机抗菌剂的添加对新型实验自酸蚀处理剂(ESP)全身毒性和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将6种无机抗菌剂分别加入ESP中,进行经口途径大鼠短期全身毒性实验。并采用受试材料与NIH3T3细胞直接接触培养的方法,观测其对细胞增殖、活力和形态的影响。结果抗菌剂添加比为5.0%时,为期2周的大鼠全身毒性实验中未发现临床毒性体征,各组间大鼠体重相对增长率无显著差异。经含质量浓度为0.5%不同抗菌剂的处理剂处理固化后的各实验组细胞活力比率和细胞增殖率与ESP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仅样本覆盖区及样本边缘邻近区域细胞可观察到毒性表现,远离样本覆盖区的细胞密度未受明显影响。结论以适当的质量浓度添加受试的无机抗菌剂对受试ESP的全身毒性和细胞毒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可摘局部义齿大连接体的铸造精度对于义齿的支持、固位、稳定效果十分关键。而支架蜡型在铸造前的放置时间是在影响铸件适合性的诸多因素中容易被忽视的问题之一。由于牙医与技工工作量不一致,工作地点相距不等,复诊时间安排等原因造成蜡型存放期可能是1d到数周不等。作者旨在研究蜡型在铸造前存放1d、1周、1月等不同时期对于铸件在模型上的适合精度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将牙缺失为Kennedy Ⅱ类1分类的模型复制42个磷酸盐耐火模型,并分为2组;Ⅰ组按中心开放的前后腭板连接体设计制作蜡型;Ⅱ组按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术后的生存期及相关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射频消融治疗194例肝细胞性肝癌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射频消融术后肝细胞性肝癌的1年、3年、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1.42%、52.65%和41.20%。其中小肝癌(肿瘤≤3 cm)的患者1年、3年、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8.47%、59.04%和42.35%。 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肝功能分级、肿瘤个数、肿瘤大小和血管癌栓等因素与生存率相关(RR分别=0.59、0.52、0.49、1.79,P均<0.05)。射频消融术后主要有发热、疼痛、胸腹水和皮肤灼伤等并发症,但未发生射频消融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肝癌治疗方法,尤其针对小肝癌,其生存率较高。肝功能分级、肿瘤个数、肿瘤大小和血管癌栓等因素与射频治疗后生存率相关。  相似文献   
6.
循证医学是指导临床医生应用最佳证据,促进制定临床决策的新兴学科,现已在许多临床分支学科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主要就其发展历程及其在口腔医学领域内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促进国内口腔临床工作者对这一新兴学科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体外研究环境中 ,2种不同形式釉基质蛋白 (粗提型EMPs及纯化型EMD)对外胚间充质细胞增殖及蛋白生物合成能力的影响。方法 :酶消化法培养SD大鼠颌突外胚间充质细胞 ,采用细胞计数法及3 H-亮氨酸掺入实验 ,分别测定外胚间充质细胞暴露于不同浓度釉基质蛋白 (EMPs及EMD)的培养液中增殖及蛋白质合成代谢情况。结果 :各实验组细胞增长趋势与阴性对照组相似 ,4d及 7d时EP3及ED3 2组细胞计数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 (P <0 .0 1)及阳性对照组 (P <0 .0 5 ) ;EP3 ,ED2及ED3组细胞蛋白合成量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釉基质蛋白特别是纯化型EMD能够促进外胚间充质细胞增殖及总蛋白合成代谢。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成骨细胞在用快速成型技术构建的具有不同孔隙率的骨支架材料中的粘附情况以及材料的孔隙率对成骨细胞粘附的影响,以探索用快速成型技术构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扩增乳鼠颅骨骨膜成骨细胞,经传代培养作为种子细胞,接种于由快速成型技术构建,孔隙率分别为80%、 90%、95%的骨支架材料中,复合培养4 d及10 d后,采用细胞计数及扫描电镜方法检测支架材料中细胞粘附的情况。结果 ①各孔隙率组粘附成骨细胞总数均呈现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高的趋势(P<0·05),粘附细胞数的增加量则以80%孔隙率组为最低(0·35×105个),而90%孔隙率组为最高(2·84×105个);②电镜观察发现用快速成型技术构建的骨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成骨细胞能够在各孔隙率组支架材料内部粘附、聚集。结论 快速成型技术构建的骨支架材料为组织工程骨支架材料的设计、成型开辟了一条崭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两种种植材料对龈下优势菌粘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不同龈下优势菌在种植材料表面的粘附特征。方法:通过将两种种植材料纯钛(TA2)及钛-6铝-4钒合金(TC4)试件分别与3种单一龈下优势菌S.s、F.n、P.g及其混合菌共同厌氧孵育,采用菌落形成单位(CFU)计数法量化测定培养试件表面的细菌粘附量,同时用扫描电镜观察材料表面形貌有细菌粘附情况。结果:TC4表面的各单一细菌及混合菌粘附量均少于TA2。结论:从微生态学角度而言,TC4作为种植  相似文献   
10.
可切削渗透陶瓷(MIC)渗透玻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可切削渗透陶瓷(MIC)渗透玻璃的制备技术及性能表征。采用氧化铝坩埚于1450℃熔融成玻璃,筛选玻璃生成范围,采用热分析仪测定玻璃的热学性能,对晶化后的微晶玻璃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进行物相鉴别,用三点弯曲法测定力学性能。确立了母体玻璃的化学组成,对传统氟金云母玻璃进行了改进,增加了B2O3的用量,并添加了La2O3及Li2O3,生成了具有较低熔点的玻璃,晶化后析出氟金云母晶相,氟金云母玻璃可按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