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13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7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 观察大鼠急性心肌梗塞(AMI)后24小时内联合使用氯沙坦与培多普利对心肌肥厚、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结扎左室冠状动脉造成大面积心肌梗塞,假手术大鼠只穿线不结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对照组(C)、氯沙坦组(L.15mg/kg)和联合用药组(LP,氯沙坦7.5mg/kg,培多普利1mg/kg),术后24小时内开始用药。5周后观察全心重量/体重、心率、血压及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dp/dt等指标。结果 (1)与S组比较,C组的垒心重量/体重明显增加(P<0.01),L和LP组则明显低于C组(P<0.05).与S组无显差异。(2)与S组比较.C组和2个用药组的LVEDP明显升高而±dp,dt明显降低(P<0.001.P<0.01)。但2个用药组的LVEDP明显低于C组,而±dp/dt明显高于C组(P<0.001)。(3)各组之间的心率无显差异。与S组和C组比较,2个用药组的血压和LVSP明显降低。与L组比较,LP组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AMI后大鼠心脏重量增加,井且发生左心室功能障碍。氯沙坦、联合用药后可以减轻心肌重量的增加,改善左室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3.
内皮索(ET)是强烈的收缩血管的活性多肽。本主要研究在冠状动脉造影过程中,血浆内皮素的变化及血管扩张剂异舒吉在冠状动脉内注射中的干预作用,及其对正常及病变冠状动脉的扩张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①评价冠状动脉支架(CS)置入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情况;②观察CS术后1个月复发缺血事件与氯吡格雷抵抗的关系.方法 ①所有入选患者于服氯吡格雷前、服药后24 h及1个月分别测定ADP(25 μmol/L)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计算血小板聚集抑制率(△A),△A≤10%(包括负值)时考虑存在氯吡格雷抵抗;②观察CS术后1个月内复发缺血事件的情况.结果 ①共入选患者42例,其中△A 24 h≤10%者18例(43%),△A1m≤10%者13例(31%);②在1个月的随访中,无一例患者因心血管疾病死亡或再发心肌梗死,△A1m≤10%的患者有1例发生脑梗死,1例复发心绞痛,缺血事件发生率为15.4%,△A1m>10%的患者未发现缺血事件.结论 ①一部分CS患者存在氯吡格雷抵抗,测定血小板聚集率有助于发现这部分患者;②氯吡格雷抵抗患者CS术后1个月内复发缺血事件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微粒CD62p、GPⅡb/Ⅲa与高血压的关系,以及抗血小板药物对其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和单克隆抗体标记法,检测60例高血压患者、20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液标本,以20 μmol/L ADP为激活剂激活血小板,30例服用阿司匹林,30例服用氯吡格雷,检测高血压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微粒CD62p、GPⅡb/Ⅲa水平,观察药物对其的作用.结果 高血压组CD62p、GPⅡb/Ⅲa的百分率(85.3%±11.2%、91.6±12.4%)比正常对照组高(69.8%±8.9%、72.5%±10.2%),P<0.01,服用阿司匹林组CD62p、GPⅡb/Ⅲa的百分率降至(64.2%±9.6%、69.2%±9.8%),P<0.05与服药前有显著性差异,服用波立维组CD62p、GPⅡb/Ⅲa的百分率降至(39.8%±10.2%、32.8%±11.6%),P<0.01与服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高血压与血小板膜糖蛋白微粒CD62p、GPⅡb/Ⅲa 的表达存在一定的联系,阿司匹林、氯比格雷可降低血小板微粒CD62p、GPⅡb/Ⅲa水平.  相似文献   
6.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目的 通过对 52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特点进行分析 ,总结了重症心肌炎的不同临床表现及转归。方法 收集 1 977年 1月~ 2 0 0 0年 1月临床诊断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52例 ,男 30例 ,女 2 2例 ,年龄 1 7~ 49(33 5± 1 6)岁。分析归纳了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经过和发病特点。结果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病情危重 ,严重者可同时伴有其他脏器的损害 ;少数患者可遗留心室增大 ,随后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 ;血清酶增高持续时间长和不伴有酶峰变化为其特点。虽然病毒学检测是诊断心肌炎的常规方法 ,但阳性率低 ,目前临床诊断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仍然依据典型的临床特征和心肌受损的客观依据。结论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多样 ,注重临床资料、提高诊断心肌炎的客观指标是临床医生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161例VVI起搏器安置后近期观察及远期随访,12例发生了体循环栓塞,发生率7.4%,12例AAI及5例DDD起搏的患者则无此并发症。起搏前后有心房扑动、心房颤动者体循环栓塞发生率高于无心房颤动者,分别为27%及1.61%(P<0.0001)。心肌病患者其发生率也高于其他疾病(P<0.05)。一旦出现此种并发症,则预后不好。作者认为对病窦综合征患者,特别有阵发性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史,病因又是心肌病者,宜选用AAI起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入院时和1周时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CD62p、尿11-脱氢-TXB2与炎性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方法 选取年龄43~90岁、符合ACS诊断标准如不稳定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心梗)的患者95例,人院前每日口服阿司匹林0.1 g,至少服用1周以上.测定患者入院时和1周时的血小板聚集率、CD62p、Hs-CRP、尿11-脱氢-TXB2的水平,同时随访6个月时临床终点事件的发生.结果 AMI组和UAP组患者ADP、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CD62p、Hs-CRP和尿11-脱氢-血栓素TXB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除了1周时AMI组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与对照组从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1周时UAP组、AMI组和UAP组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差异.结论 炎性因子和血小板的活化可能都是影响ACS患者病情发展以及预后的重要因素.尿11-DH-TXB2、Hs-CtiP为影响临床终点事件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自身交叉试验设计方案,观察了国产米力农对57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即刻血波动力学效应。用Swan-Ganz导管法测量血液动力学指标。静脉注射米力农后,心脏指数由2.20±0.64增加到2.95±0.71L/min·m ̄2,P<0.05,平均肺毛细血管楔嵌压由3.03±0.95降到2.09±1.10kPa(22.70±7.64降到15.56±8.13mmHg),P<0.05。安慰剂对血液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影响。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米力农具有强心和扩血管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行射频消融技术(RFAT)患者的增加和从事该项工作的医务人员工作量的加大,医务人员(下称职业人员)的受照时间和受照剂量明显增加等与健康有关的安全问题已经凸显出来。本文就RFAT中职业人员接受辐射剂量情况作以下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