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人斯蒂尔病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全杰  史忠  郭中杰  陆海华 《重庆医学》2007,36(18):1812-1813
目的 探讨成人斯蒂尔病(AOSD)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经临床确诊的AOSD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AOSD的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多形性皮疹、关节痛、咽痛、淋巴结肿大、白细胞总数增高、血沉加快、类风湿因子和抗核抗体阴性及血清铁蛋白明显升高.结论 AOSD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容易误诊,诊断时应排除其他发热性疾病;发热、皮疹、关节疼痛和白细胞升高是AOSD的主要临床特点,血清铁蛋白可作为疾病活动性指标.  相似文献   
2.
心绞痛是冠心病常见症状,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其为心肌缺血、缺氧发出的求救信号。如果不进行急救,可出现很严重的后果,即导致患者死亡。 心绞痛常常因为劳累、情绪紧张、激动、或者精神受到刺激而诱发。发生时,胸骨后或者心前区突然发生范围不太清楚的闷痛、压榨痛或紧缩感,疼痛向一侧肩、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放射。病人自觉心慌、窒息,有时伴有濒死的感觉。每次发作历时1~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的。不典型的心绞痛表现多种多样,有时可有上腹痛、牙痛  相似文献   
3.
对创伤后多器官功能竭患者107例进行628例次动脉血气分析和阴离子隙(AG)测定,以正确判断酸碱紊乱的类型。结果表明,AG 升高者248例次(39.5%),正常者289例次(46.0%);降低者91例次(14.5%)。其中单纯性酸碱紊乱258例次(42.6%):二重酸碱失衡255例次(42.2%);三重酸碱失衡92例次(15.2%)。同时发现,随着脏器衰竭数的增加高 AG 的发生率升高,反之则 AG 降低的发生率下降。AG 升高是早期发现潜在代谢性酸中毒和三重酸碱失衡的可信指标。强调了动态监测血气与同步测定电解质及计算 AG 值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抗失血性休克的作用和对血气变化及酸碱平衡率乱的影响。方法:复制家兔长时间失血性休克模型,观察TRH治疗前后及各时相动物血压和血气各参数的变化。结果:TRH组给药后即该至15min内血压平均升至12.8±1.3kpa,较生理盐水(NS)组增高71.5%(p〈0.01),休克后8hTRH组血压仍较NS组高42.7%(p〈0.05)。同时pH平均上升0.16,HCO  相似文献   
5.
产褥期护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探讨产褥期的护理指标及护理方法 ,观察产褥期的母体变化康复情况。方法 :将 32 6例住院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成实验组 (16 6例 )、对照组 (16 0例 ) ,对实验组着重做乳房护理 ,指导母乳喂养及饮食营养调理 ,并观察和护理子宫复旧、恶露排泄、会阴伤口及做好心理护理。对照组 :按照一般的功能护理 ,进行治疗护理。结果 :经过产褥期护理的产妇 ,母乳喂养率达到 85 %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0 % (P <0 .0 0 5 ) ,而乳腺炎的发生率、产褥感染率、会阴伤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产褥期的护理对产妇的身体康复、提高母乳喂养率、产后并发症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危重病患者的三重酸碱失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提高对危重病患者三重酸碱失衡 (TABD)的诊断和救治水平。方法 分析了 168例危重病患者的TABD动脉血气、血清电解质参数及临床资料。结果  168例中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并代谢性酸中毒 (呼碱型TABD) 12 1例 (72 0 % ) ;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并代谢性酸中毒 (呼酸型TABD) 4 7例 (2 8 0 % )。 168例中pH >7 45者92例 (5 4 8% ) ,pH <7 3 5者 3 9例 (2 3 2 % ) ;PaO2 <80mmHg者 75例 (4 4 6% ) ,其中PaO2 <60mmHg者 41例 (5 4 6% ) ;潜在〔HCO3-〕升高者 113例 (67 2 % ) ;AG >18mmol/L者 168例。全组中死亡者 69例 (4 1 1% )。结论 呼吸性碱中毒伴AG值升高 ,且符合潜在〔HCO3-〕 =实测〔HCO3-〕 +△AG >2 4+ 0 5×△PaCO2 + 2 5 ,可判断为呼碱型TABD ;呼吸性酸中毒伴AG值升高 ,且符合潜在〔HCO3-〕 =实测〔HCO3-〕 +△AG >2 4+ 0 3 5×△PaCO2 + 5 5 8,可判断为呼酸型TABD  相似文献   
7.
通过复制家免低血容量性休克模型,测定家兔休克后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的含量和肿瘤坏死因子(TNF)活性的变化,探讨动物低血容量性休克时三者的生物学作用。1材料与方法1.1动物模型制作:家兔16只,性别不限,体重2.1~3.0kg,由第三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用3%戊巴比妥钠(30mg/kg体重)行静脉麻醉后,做颈正中切口,长约5cm,行颈总动脉及颈总静脉插管至左、右心室,并与压力传感器相连以记录心室压力;左股动脉插管,用于放血及取血标本,并与自制“U”型血压计相连,以监测血压;所有管道内预先充盈肝素125…  相似文献   
8.
和平年代火器伤虽为少见,但时有发生,如处理不当可致终身残废或死亡,我院近20处共收治火器伤112伤,多数为矿山或工地执行爆破任务的青壮年,其次为少年儿童。本组治愈率为54.5%,死亡率8%,致残率37.5%,因而应高度重视火器伤的救治工作,对严重的炎器伤应立即进行抢救、控制出血、纠正休克、保证呼吸道通畅,待生命征稳定后再做进一步检查和处理,对火器伤的手术治疗应突出一个“早”字,不可延误,火器伤常造  相似文献   
9.
创伤后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是预防破伤风的主要手段之一。TAT为一种动物血清中精制而来的异种蛋白,易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危重病患者低氧血症和酸碱平衡紊乱的发生发展规律,探讨其发生机制,分析低氧血症和酸碱平衡紊乱对危重病患者预后的价值,提高对危重病患者低氧血症和酸碱平衡紊乱的认识。方法选择我院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住院救治的危重病患者368例为研究对象,以同期内科住院患者359例作为对照,所有危重病患者和对照组,用同样的方法测定动脉血气数值:pH、PaCO2、PCO2、HCO3-、TCO2、BE和SaO2;同时测定血生化参数:血清钾、钠、氯、肝功能、肾功能及血糖;低氧血症依据PaO2浓度作出诊断,计算阴离子隙(AG)和潜在HCO3-,依据酸碱失衡预计代偿公式(PCF),做出酸碱失衡的判断。结果危重组368例患者中,发生低氧血症者175例,占47.6%,死亡者79例,占45.1%,其中PaO2≤40mmHg(5.3kPa)者死亡34例,占69.4%;对照组359例患者中,发生低氧血症者76例,占21.2%,死亡者17例,占22.4%,其中PaO2≤40mmHg(5.3kPa)者死亡7例,占36.8%,危重组和对照组低氧血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危重组368例患者中,发生不同类型的酸碱失衡共315例,占85.6%,其中死亡者220例,占69.8%;对照组359例患者中,发生单纯性和二重性酸碱平衡紊乱共128例,占35.6%,其中死亡者26例,占20.3%,危重组和对照组酸碱失衡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危重病患者不但低氧血症和酸碱失衡的发生率较高,病死率亦非常高,而且与预后有关,因此,应重视危重病患者低氧血症与酸碱平衡紊乱的预防和及时救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