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4篇
内科学   40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创伤后多器官衰竭酸碱失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78例创伤后多器官衰竭(MOF)患者537例次动脉血气和电解质测定结果,MOF患者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颇为常见。单纯性酸碱失衡200例次(39.3%),其中呼吸性碱中毒101例次(50.5%)。混合型酸碱失衡309例次(60.7%),三重酸碱失衡(TABD)89例次(28.8%)。2个和3个脏器衰竭组以呼吸性碱中毒和呼吸性碱中毒并代谢性碱中毒最常见;4个和多于5个脏器衰竭组以TABD和呼吸性碱中毒并代谢性酸中毒最多见。严重碱血症是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MOF患者一旦发生混合型酸碱紊乱,特别是TABD,提示预后较差,应及时处理。作者强调了动态监测动脉血气及同步测定电解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危重病人的血气变化及酸碱失衡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任成山  钱桂生 《中国急救医学》1995,15(2):F002-F002,1,2,3,4,5
报告了755例危重病人2859例次动脉血气和血电解质测定结果,危重病患者酸碱失衡及血电解质紊乱是极常见的。2859例次血气分析中2768例次(96.8%)伴有不同类型的酸碱失衡,其中呼碱最常见,其它依次为呼酸、三重酸减失衡、呼碱代酸、呼碱代碱、代酸和呼酸代酸等。2768例次酸碱失衡中,单纯性酸碱紊乱1283例次,二重酸碱失衡1090例次和三重酸碱失衡395例次。通常,原发疾病引起呼碱或呼酸,随着病  相似文献   
4.
危重病患者的三重酸碱失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提高对危重病患者三重酸碱失衡 (TABD)的诊断和救治水平。方法 分析了 168例危重病患者的TABD动脉血气、血清电解质参数及临床资料。结果  168例中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并代谢性酸中毒 (呼碱型TABD) 12 1例 (72 0 % ) ;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并代谢性酸中毒 (呼酸型TABD) 4 7例 (2 8 0 % )。 168例中pH >7 45者92例 (5 4 8% ) ,pH <7 3 5者 3 9例 (2 3 2 % ) ;PaO2 <80mmHg者 75例 (4 4 6% ) ,其中PaO2 <60mmHg者 41例 (5 4 6% ) ;潜在〔HCO3-〕升高者 113例 (67 2 % ) ;AG >18mmol/L者 168例。全组中死亡者 69例 (4 1 1% )。结论 呼吸性碱中毒伴AG值升高 ,且符合潜在〔HCO3-〕 =实测〔HCO3-〕 +△AG >2 4+ 0 5×△PaCO2 + 2 5 ,可判断为呼碱型TABD ;呼吸性酸中毒伴AG值升高 ,且符合潜在〔HCO3-〕 =实测〔HCO3-〕 +△AG >2 4+ 0 3 5×△PaCO2 + 5 5 8,可判断为呼酸型TABD  相似文献   
5.
病历摘要龙××,男,16岁,学生。因发热月余,腹痛、便血5天,于1987年12月8日入院。患者于1月前起无明显诱因发热,为不规则热,体温最高达40.2℃。无咳嗽,胸痛,盗汗。近5天出现右下腹痛,便血,呈果酱色1~2次/天,每次量约380克。同时伴心悸、乏力。当地医院经输血、补  相似文献   
6.
病历摘要患者曾××,男,44岁,教师。因间歇性腹泻2年,伴右下腹部肿块,消瘦月余于1984年7月6日入院。患者于2年前始无明显诱因腹泻,黄色稀便,偶带粘液及脓血,每天大便2~3次,轻度里急后重。经多方治疗,效果不佳,反复发作。近1月发现右下  相似文献   
7.
肝性脑病并发碱中毒11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性脑病(HE)并发碱中毒临床上既常见病死率又较高。为了探讨其发生规律,提高诊疗水平,我们对119例HE患者进行了动脉血气及血清电解质测定,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病例选择:选自我院1978年1月至1988年3月住院治疗的HE合并有碱中毒者119例,男97例,女22例,年龄13~65岁,平均40.5岁。全组患者均有严重的肝病临床表现、异常的神经精神症状和体征。原发  相似文献   
8.
对创伤后多器官功能竭患者107例进行628例次动脉血气分析和阴离子隙(AG)测定,以正确判断酸碱紊乱的类型。结果表明,AG 升高者248例次(39.5%),正常者289例次(46.0%);降低者91例次(14.5%)。其中单纯性酸碱紊乱258例次(42.6%):二重酸碱失衡255例次(42.2%);三重酸碱失衡92例次(15.2%)。同时发现,随着脏器衰竭数的增加高 AG 的发生率升高,反之则 AG 降低的发生率下降。AG 升高是早期发现潜在代谢性酸中毒和三重酸碱失衡的可信指标。强调了动态监测血气与同步测定电解质及计算 AG 值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复制家免低血容量性休克模型,测定家兔休克后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的含量和肿瘤坏死因子(TNF)活性的变化,探讨动物低血容量性休克时三者的生物学作用。1材料与方法1.1动物模型制作:家兔16只,性别不限,体重2.1~3.0kg,由第三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用3%戊巴比妥钠(30mg/kg体重)行静脉麻醉后,做颈正中切口,长约5cm,行颈总动脉及颈总静脉插管至左、右心室,并与压力传感器相连以记录心室压力;左股动脉插管,用于放血及取血标本,并与自制“U”型血压计相连,以监测血压;所有管道内预先充盈肝素125…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抗失血性休克的作用和对血气变化及酸碱平衡率乱的影响。方法:复制家兔长时间失血性休克模型,观察TRH治疗前后及各时相动物血压和血气各参数的变化。结果:TRH组给药后即该至15min内血压平均升至12.8±1.3kpa,较生理盐水(NS)组增高71.5%(p〈0.01),休克后8hTRH组血压仍较NS组高42.7%(p〈0.05)。同时pH平均上升0.16,HC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