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5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辛玲  郭燕  朱德妹  胡付品  周春妹  王传清  应春妹  曹文俊  庄亦晖  方毅  蔡金凤  林勇  袁轶群  朱旻  汤瑾  李妮娅  刘庆中  张泓  孙康德  瞿跃红  潘秋辉  张灏旻  卫颖珏  孙景勇  刘瑛  孙晴  李丽  奚卫  娄加陶  袁应华  张雯雁  郭建  侯伟伟  余方友  周浩  吴亚洲  胡骏  乔昀  陈君灏  王海英  杨乐园  李志兰  刘云  胡海清  王敏  沈振华  李娜  钱敏健  龚炜  唐群力  汪瑞忠  赵芳  范惠清  黄韵  张立  戴俊华  邓燕燕  侯彦强  沈稳  孙杰  胡江  王蓉  刘淑芬  徐玉梅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22,(2):194-200
目的 了解2011—2020年上海地区临床分离肠球菌属细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方法 按照上海市细菌真菌耐药监测网统一方案进行肠球菌属细菌的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2011—2020年共分离到非重复肠球菌属细菌113391株,主要为粪肠球菌与屎肠球菌,分别占54.5%和40.1%.菌株主要分离自尿液标本.10年...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再生育妇女对孕期营养知识相关影响因素,为促进再生育人群母婴健康的营养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在本院产科门诊建册的早孕600例再生育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观察组予个体化孕期营养干预,包括严格体质量管理、科学补充营养素、指导合理膳食、营养、运动、孕期良好生活方式等。对照组予一般的孕期营养指导及保健监测。在分娩前分别对600例研究对象进行孕期营养知识问卷调查。结果:有效问卷597份,其中对"是否知道体重指数"和"孕期营养成分包括哪些"回答正确率分别为3.2%和17.1%,对"孕期什么是补钙、补铁的最佳食品"回答正确率为59.3%、53.3%。不同家庭经济收入、文化程度和是否接受个体化孕期营养指导知识掌握不同(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文化程度和孕期个体化营养指导是影响知识掌握的主要因素。结论:再生育妇女对孕期营养知识掌握不够,需要进行个体化宣教及干预,以期获得良好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腹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以减少误诊.方法:对我院2006年5月~2007年5月收治的8例急腹症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中4例误诊为输卵管妊娠,2例误诊为卵巢蒂扭转,误诊为卵巢囊肿破裂和急性阑尾炎各1例;7例经手术和术后病理检查确诊,1例经宫腔检查确诊.7例经手术治疗痊愈出院,1例死亡.结论:临床医生应提高对急腹症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能力,全面壹体,认真分析病史,以减少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张鹛兮  奚卫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27):3404-3407
产后避孕指产妇在胎盘娩出后的特定时间内为防止意外妊娠而采取的重要举措,是我国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的薄弱环节。产后避孕知识匮乏及相关医疗服务缺失是导致产后避孕失败的主要原因,并严重威胁母婴健康。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产后避孕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并建议充分发挥计划生育服务系统指导职能、加强各级医疗机构优质服务能力,进而提升产后女性有效避孕率,避免非意愿妊娠,减少人工流产及过短间隔生育,最终促进广大女性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5.
吴湜  胡付品  蒋晓飞  朱德妹  刘云  秦琴  王敏  陈思佳  王传清  何磊燕  应春妹  高晶  方毅  张景皓  庄亦晖  陈祝俊  周春妹  黄声雷  胡海清  刘耀婷  汤瑾  吴琼  刘庆中  汤荣  张泓  王春  孙康德  虞中敏  瞿跃红  周华敏  潘秋辉  黄卫春  孙景勇  谢潋滟  李丽  周敏  张灏旻  秦娟秀  卫颖珏  杨海慧  刘瑛  陈峰  李志兰  别立翰  胡骏  胡晓波  乔昀  赵琳  王海英  王蒋君  张雯雁  叶杨芹  袁应华  刘妍  侯伟伟  江涟  李娜  邢晓宇  李妮娅  刘淮玉  郭建  钟霓  奚卫  赵新宇  杨乐园  尹利娟  余方友  高荣樑  蔡金凤  曹宇硕  陈君灏  张珏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21,(1)
目的监测上海地区2019年三级甲等医院临床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对上述医院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上海市细菌真菌耐药监测网技术方案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2019年CLSI文件标准判断结果。结果收集2019年1-12月监测网内三级医院临床分离菌共119 31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29.1%(34 756/119 318),革兰阴性菌占70.9%(84 562/119 318)。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其他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MRSE和其他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43.4%、83.2%和76.6%。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MRSE和其他MRCNS)对绝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MSSA、MSSE和其他MSCNS)。MRSA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和利福平的耐药率低,分别为5.2%和3.0%,MRSE对利福平耐药率低(7.6%),未发现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株。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对多数测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低于屎肠球菌;粪肠球菌中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但对利奈唑胺耐药率达1.7%;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率分别为0.4%和0.2%。2019年儿童和成人中分离的肺炎链球菌中青霉素敏感株(PSSP)分别占96.8%和96.9%,检出率较2018年有所上升,中介和耐药株(PISP和PRSP)的检出率则有所下降。肠杆菌目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较敏感,多数菌属的耐药率低于20.0%(除克雷伯菌属外)。此外,不动杆菌属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63.4%和63.1%,铜绿假单胞菌对上述两药的耐药率分别为30.0%和26.1%。结论临床分离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仍呈增长趋势,尤其是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杆菌。上海市三级医院的耐药形势仍然严峻,需各相关部门协作以遏制耐药细菌流行播散。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临床分离念珠菌的菌株分布以及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方法对上海地区27所医院临床分离念珠菌采用微量液基稀释法按统一方案进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CLSI M60(2017年)判断结果。结果收集2017年8月1日-2018年4月30日上述医院临床分离念珠菌共354株,其中白念珠菌占41.81%(148/354),近平滑念珠菌占23.73%(84/354),热带念珠菌占15.54%(55/354),光滑念珠菌占9.32%(33/354),其他念珠菌占9.60%(34/354)。白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耐药率与以往报道比较偏低或基本持平,无增长趋势,主要是对唑类抗真菌药物具有一定的耐药性。白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率为1.45%、剂量依赖性敏感(SDD)率为4.35%,对伏立康唑耐药率和中介率均为2.17%;近平滑念珠菌对氟康唑呈现1.20%的SDD率,对伏立康唑呈现1.20%的中介率;光滑念珠菌对氟康唑表现出6.06%的耐药率和93.94%的SDD率;热带念珠菌耐药率呈增长趋势,对氟康唑表现出41.82%的耐药率和12.73%的SDD率,对伏立康唑表现出40.00%的耐药率和12.73%的中介率。白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对棘白菌素类药物尚未出现耐药菌株,仅1株光滑念珠菌对卡泊芬净耐药。结论上海地区临床念珠菌的分离率及菌株分布与国内外报道基本一致,临床分离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基本稳定,热带念珠菌对唑类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应该引起临床医师重视。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继续做好真菌耐药性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再生育女性产后6-8周盆底电生理功能的检测,探索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促进再生育女性孕期指导及产后康复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300例再生育女性,按照两胎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分娩方式、孕期体重(kg)增长、产前体重指数(BMI)、再次分娩年龄分组,比较组间静息、快肌及慢肌阶段的盆底电生理指标。结果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越大,产妇盆底Ⅱ类肌纤维的收缩能力越差(P0.05),不同的分娩方式对盆底肌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两次顺产的产妇其Ⅰ、Ⅱ肌纤维的受损程度均大于两次剖宫产的产妇(P0.01),而孕期增重过度则会导致盆底肌张力过高(P0.05)。可见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分娩方式、孕期增重均是影响再生育女性盆底功能的独立因素。结论对于再生育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需及时评估及治疗。同时应当加强再生育女性的孕期管理,提供合理的营养指导,减少孕期肥胖及巨大儿的发生,有效降低产后盆底功能的受损程度,减少产后PFD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糖尿病(DM)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征、病原菌及耐药性特点,为提高合并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诊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院2015年4月至2019年4月确诊的43例DM合并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并对病原学特点与药敏进行分析。结果 97.8%患者以发热起病,其中半数有胆道疾病及肝胆系统手术史。脓肿以单发为主,直径≥5 cm占65.1%。白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肝功能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变。血培养和脓液培养结果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要致病菌,且均为高毒力株(P0.05)。对除氨苄西林外的常用抗菌药耐药率低于10%。79.1%患者进行脓肿穿刺引流,痊愈或好转出院为100%。结论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是DM合并细菌性肝脓肿最主要的病原,早期对脓肿穿刺引流并辅以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是降低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奚卫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8):6859-6859
目的:探讨挂线造口术治疗前庭大腺囊脓肿的方法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2003-02~2007-08在我科收治的前庭大腺囊脓肿8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手术成功率100%,随诊时间最短3个月,最长4 a 6个月,只有1例复发,复发率1.16%。结论:挂线造口术治疗前庭大腺囊脓肿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效果好、不需特殊设备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患儿不同检测方法的肺炎支原体(MP)阳性检出率,为有效诊断儿童MP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疑似MP感染患儿460例,分别采用被动颗粒凝集法、RNA恒温扩增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MP混合抗体、MP RNA和抗MP-IgM抗体。以临床诊断为标准,分析3种方法的检测性能。结果 460例疑似MP感染患儿中有124例被临床确诊为支原体肺炎。以临床诊断为判断标准,患儿MP混合抗体滴度1∶80、1∶160、1∶320、1∶640和1∶1 280对应的MP阳性率分别为21.7%、28.2%、44.8%、52.7%和66.6%。被动颗粒凝集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1%和71.4%,RNA恒温扩增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1%和90.9%,间接免疫荧光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5%和83.3%。将124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按年龄分为3岁(56例)、4~6岁(43例)及7~12岁(25例),4~6岁患儿MP RNA阳性率明显高于3岁患儿及7~12岁患儿(P0.05);按性别分组,男童组与女童组之间MP RNA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夏季和秋季的MP RNA阳性率明显高于春季和冬季(P0.01)。结论被动颗粒凝集法MP混合抗体滴度≥1:320的检测效能较高,可用于辅助诊断MP感染。3种方法中RNA恒温扩增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