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腔内心电图技术用于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尖端定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2017年5月—2019年12月医院早产儿科实施PICC置管的60例患儿,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方法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PICC置管时,对照组应用X线进行尖端定位,观察组应用腔内心电图技术进行尖端定位,比较两组首次尖端到位率、二次尖端到位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首次尖端到位率、二次尖端到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腔内心电图技术对早产儿PICC置管时的尖端予以定位,可提高尖端定位准确性,降低置管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提高置管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ECG技术辅助PICC尖端定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6年11月-2019年11月选取90例行PICC置管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5例,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方式.另一组为观察组,采用ECG技术辅助穿刺.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置管异位发生情况,以及导管末端深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置管异位发生率4.44%,明显低于对照组26.67%,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导管末端在上腔静脉下1/3处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46.67%,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CG技术辅助PICC导管尖端定位能够帮助精准定位,减少导管异位,有利于判断导管尖端位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前瞻性比较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采用累及野照射(IFRT)或选择性淋巴结照射(ENI)局部失败的差异及对生存的影响。方法 99例LA-NSCLC经紫杉醇加卡铂化疗2周期后无远处转移患者随机分为IFRT组(45例)或ENI组(54例),IFRT组照射原发病灶、同侧肺门和纵隔阳性淋巴结,ENI组照射原发病灶、同侧肺门、双侧中上纵隔淋巴引流区及双侧锁骨上区。在满足双肺 V20≤35%、脊髓受量≤50 Gy条件下给予尽可能高剂量,每周紫杉醇40 mg/m2放疗增敏。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法检验。结果 随访率为99%,随访时间满1、2、3年者分别为49、29、17例。IFRT组与ENI组放疗剂量>60 Gy的分别占49%和26%(χ2=5.59,P=0.018),局部失败率分别为29%和36%(χ2=0.46,P=0.497),1、2、3年局部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6%、69%、65%和80%、53%、49%(χ2=0.74,P=0.389),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0%、41%、33%和69%、32%、13%(χ2=3.97,P=0.046)。两组不良反应相似(χ2=3.91~0.16,P=0.142~0.925)。结论 IFRT较ENI照射剂量高并增加了总生存率,未增加选择性照射区淋巴结复发率,不良反应相近,还需大样本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联合苦黄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顽固性黄疸的协同效应及安全性.方法 将56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顽固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基础保肝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前列地尔联合苦黄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单用苦黄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TBil和ALT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TBil、ALT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且观察组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AL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观察到发热、头晕、头痛、皮疹、面部潮红、注射部位疼痛及静脉炎等不良反应.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苦黄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顽固性黄疸具有协同效应和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镜像视觉反馈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镜像组与联合组,每组各30例,针刺组给予针刺治疗,镜像组给予镜像视觉反馈康复训练治疗,联合组给予针刺+镜像视觉反馈康复训练联合治疗,3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治疗4周后,评价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14和28 d后周围性面神经炎治疗成绩评分(Portmann 评分)、House-Brackmann(H-B)评分、表面肌电图M 波波幅以及焦虑积分(SAS 积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 3 组患者的痊愈时间。【结果】(1)针刺组总有效率为 83.33%(25/30),镜像组为 80.00%(24/30),联合组为96.67%(29/30)。联合组疗效明显优于针刺组与镜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14 d和28 d后,3组患者的Portmann积分与H-B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联合组在改善Portmann积分与H-B评分方面明显优于针刺组与镜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14 d和28 d后,3组患者的患侧额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颧小肌、颧大肌M波波幅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联合组在改善H-B评分方面明显优于针刺组与镜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针刺组的平均痊愈时间为(22.89 ± 5.17)d,镜像组为(23.35 ± 5.62)d,联合组为(17.48 ±4.82)d。与针刺组和镜像组相比较,联合组的痊愈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14 d和28 d后,3组患者的SAS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联合组在改善SAS积分方面明显优于针刺组与镜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联合镜像视觉反馈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能够明显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地缩短治疗时间,更好地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五加生化胶囊辅助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9月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主要为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五加生化胶囊治疗。对比2种治疗方式下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200,P 0. 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NO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O以及BNP均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产后出血患者采用五加生化胶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可控制不良反应、提升治疗效果,降低NO、BN水平,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品管圈在门诊收费处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验证运用品管圈提高收费窗口服务满意率的效果。方法采用 SPSS 13.0数据分析软件,统计分析窗口等待时间满意度、收费员礼貌用语满意度和收费员操作熟练满意度的目标值达标情况。结果窗口等待时间满意度由活动前的35.92%提高至54.37%,收费员礼貌用语满意度由活动前的66.02%提高至84.47%,收费员操作熟练满意度由活动前的73.79%提高至83.50%。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收费员自身素质得到提升,提高了收费窗口服务满意率。  相似文献   
8.
随着医学的发展,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改善也越来越重视。脊柱是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最常见部位之一,脊柱转移瘤会导致疼痛、骨折,并可能压迫脊髓导致各种神经受损症状。尽早开始放疗可以缓解疼痛并防止各种并发症发生\[1-2\]。但是,由于邻近脊髓、马尾等重要器官,常规放疗无法给予很高的剂量,特别是对同样部位曾接受过放疗者,更是诸多限制。而立体定向放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SBRT)为非共面、多角度、聚焦式照射,有着精确定位、精确计划、精确治疗的特点\[3\],不仅可对多处肿瘤同时进行 6~30 Gy分 1~5次集中放疗,保护重要组织器官、减轻症状、提高局部转移瘤控制率,还可缩短治疗总疗程,有利于活动不便者。自 1995年Hamilton等\[4\]首先应用立体定向外科治疗脊柱转移瘤开始,越来越多的单位开展了SBRT在脊柱转移瘤上的实践。目前,脊柱转移瘤的SBRT在国外开展的较多,国内报道很少,在此做系统回顾。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 6 MV X射线无均整器模式(FFF)和均整器模式(FF)下,脊柱转移瘤立体定向放疗(SBRT)计划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选取9例入组患者共12处脊柱转移灶分别设计FFF-SBRT和FF-SBRT计划,比较两组计划的靶区、危及器官和正常组织剂量体积直方图(DVH)、靶区适形度(CI)、机器跳数和治疗时间的差别。结果 两种模式下的计划均能满足临床治疗需要。靶区、危及器官、正常组织剂量分布相似。FFF-SBRT计划的机器跳数明显高于FF-SBRT计划(t=-5.20,P<0.01),实际治疗时间相当于FF-SBRT计划的1/2(t=17.27,P<0.01)。结论 两种模式均能满足临床治疗需求,FFF-SBRT计划的治疗时间更短,效率更高。临床试验注册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TRC-1400428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PICC技术规范化管理的实施及效果。方法将2014年~2017年就诊的100例PICC带管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健康宣教,观察组采用规范化管理模式下的护理,制定PICC技术规范,实行PICC技术管理,并对PICC带管患者进行专科门诊维护、满意度调查、随访等延伸服务。观察两组患者的知晓率及满意度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相关知识正确知晓率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PICC技术规范化管理能保证基层医院PICC带管患者得到安全、规范的护理,有助于PICC技术在基层医院的开展和运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