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篇
  5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观察不同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滴度的T2DM患者C-P及并发症等指标。 方法 189例患者根据以GADAb滴度分为阳性组78例和阴性组111例,进一步对阳性组以滴度划分亚组,比较临床指标,并行GADAb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 结果 (1)抗体阳性组FC-P水平低于抗体阴性组[(1.63±0.97)vs (1.84±0.99) ng/ml, P〈0.01],FPG、2 hPG高于抗体阴性组[(12.61±0.79)vs (9.74±3.67) mmol/L; (16.97±7.24) vs (13.59±5.32) mmol/L, P〈0.05或P〈0.01],高血压和高血脂病变的发生率低于抗体阴性组(30.15% vs 50.05%,45.80% vs 69.81%,P〈0.05)。(2)不同抗体滴度划分的亚组间FC-P水平、高脂血症,糖尿病神经病变和DR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2DM患者不同GADAb滴度的临床特征有所不同,出现GADAb阳性高滴度时,应注意胰岛功能的保护和微血管并发症的筛查。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T2DM及肥胖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选取T2DM组71例和糖调节正常(NGR)组63名,根据BMI分为超重/肥胖(OW/OB)及体重正常(NW)亚组,检测各亚组SBP、DBP、WC、FPG、2hPG、FIns和HSP70等指标,计算BMI、WHR、体内脂肪含量(BF%)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T2DM组血清HSP70水平低于NGR组[(545.89±165.27)vs(666.49±251.73)pg/ml,P0.01]。OW/OB组血清HSP70水平低于NW组[(544.72±147.39)vs(658.75±258.56)pg/ml,P0.01]。血清HSP70水平与BMI、SBP、DBP、WC、FPG、2hPG、BF%和HOMA-IR均呈负相关(r=-0.403、-0.301、-0.328、-0.327、-0.256、-0.259、-0.349、-0.244,P均0.01)。BMI、FPG是血清HSP70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肥胖及新诊断T2DM患者血清HSP70水平降低,与FPG、BMI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T2DM及肥胖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 方法 选取T2DM组71例和糖调节正常(NGR)组63名,根据BMI分为超重/肥胖(OW/OB)及体重正常(NW)亚组,检测各亚组SBP、DBP、WC、FPG、2 hPG、FIns和HSP70等指标,计算BMI、WHR、体内脂肪含量(BF%)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 结果 T2DM组血清HSP70水平低于NGR组[(545.89±165.27) vs (666.49±251.73) pg/ml,P<0.01].OW/OB组血清HSP70水平低于NW组[(544.72±147.39) vs (658.75±258.56) pg/ml,P<0.01].血清HSP70水平与BMI、SBP、DBP、WC、FPG、2 hPG、BF%和HOMA-IR均呈负相关(r=-0.403、-0.301、-0.328、-0.327、-0.256、-0.259、-0.349、-0.244,P均<0.01).BMI、FPG是血清HSP70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 结论 肥胖及新诊断T2DM患者血清HSP70水平降低,与FPG、BMI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94.
95.
96.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与银杏叶片联合应用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糖尿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3-9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T2DM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9例。常规治疗组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控制,中药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丸和银杏叶片。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2个月、36个月监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 IMT)、双足振动感觉阈值(vibration perception threshold, VPT)及糖尿病视网膜病等情况。结果治疗后12个月,中药治疗组左足VPT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13.98±4.38)V比(18.70±2.43)V;t=2.764,P=0.008]。治疗后36个月,中药治疗组颈动脉 IMT[左侧:(0.70±0.10)mm比(0.81±0.16)mm,t=3.120,P=0.003;右侧:(0.73±0.12)mm比(0.81±0.17)mm,t=2.286,P=0.026];VPT[左足:(14.82±6.45)V 比(20.63±9.75)V,t=2.714,P=0.009;右足:(16.73±7.10)V 比(20.73±10.35)V,t=2.001,P=0.048],以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发生率[35.9%(14/39)比53.8%(21/39);χ2=5.804, P=0.016]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结论六味地黄丸联合银杏叶片可有效减缓T2DM患者糖尿病并发症的进展。  相似文献   
97.
目的 评价多因素干预治疗对2型糖尿病肾病Ⅳ期进展的作用.方法 随机入选门诊2型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33例,根据简化的肾脏病膳食改良(MDRD)方程式计算出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根据基线eGFR将患者分为eGFR ≥60 ml/(min·1.73 m2)组(A组,19例)和eGFR<60 ml/(min· 1.73 m2)组(B组,14例),收集一般资料、测定血液生化指标.两组同时进行多因素干预治疗,随访1,2,3年后分别复测上述指标.结果 3年随访期间,两组各指标均保持相对稳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eGFR呈进行性下降[分别为(91.6±18.0),(80.1±19.7),(78.4±16.2),(68.1±16.0) ml/(min·1.73 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B组eGFR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52.8±4.7),(49.7±16.4),(48.5±11.4),(47.6±13.7) ml/(min· 1.73 m2)](P> 0.05);对两组各指标在随访1,2,3年时与基线值的差值进行组间比较,比较两组第3年与基线的差值时,B组eGFR的下降明显慢于A组[(5.23±1.40) ml/(min·1.73 m2)比(21.30±17.20) ml/(min·1.73 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白蛋白的变化与eGFR的下降相关.结论 多因素干预治疗能有效延缓2型糖尿病肾病Ⅳ期的进展,甚至相较eGFR≥60 ml/(min· 1.73 m2)患者,eGFR< 60 ml/(min· 1.73 m2)患者进展更加缓慢,并提示在多因素控制情况下,白蛋白的变化可能对eGFR的下降有影响.  相似文献   
98.
目的观察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是一项2008年2月至2009年1月进行的为期16周的随机、双盲、双模拟临床试验,476例受试者被随机分为4组:利拉鲁肽(0.6、1.2或1.8mg,每日1次)联用二甲双胍、格列美脲(4mg,每日1次)联用二甲双胍(1g,每日2次)。主要疗效指标为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改变,次要疗效指标包括体质量、空腹血糖、7时点白测血糖谱、血压和p细胞功能等。各组疗效指标比较采用协方差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共476例受试者入组,其中男246例、女230例,平均年龄(54±9)岁,平均HbAlC8.3%±1.1%,平均体质指数(25±3)kg/m2,平均糖尿病病程6.9年。与基线相比,治疗后利拉鲁肽各治疗组HbAlC下降1.1%~1.2%,格列美脲组下降1.3%。利拉鲁肽1.2mg和1.8mg组中HbAlc的降低均非劣效于格列美脲组(95%C1分别为-0.15~0.31和-0.13~0.33,均P〈0.01)。治疗后利拉鲁肽各组体质量和收缩压的改变均显著优于格列美脲组:利拉鲁肽组体质量下降1.1~1.8kg,收缩压下降1.8~2.6mmHg(1mmHg=0.133kPa);格列美脲组体质量增加0.6kg,收缩压升高2.1mmHg(均P〈0.05)。各利拉鲁肽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格列美脲组(分别为0.03、0、0.10和1.47次/人年,均P〈0.01)。结论利拉鲁肽在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整体耐受性良好,其降糖作用与格列美脲相当,并具有降低收缩压、减轻体质量和减少低血糖发生率的优势。  相似文献   
99.
陈大双  朱剑   《四川医学》2023,44(2):183-186
<正>中国最新流调数据显示糖尿病患病率为11.2%,非内分泌科住院患者中约30%为糖尿病患者[1]。随着糖尿病患病人数的增多,医生将面临在不同情况下管理血糖的挑战,包括各种手术。既往研究表明,围手术期血糖稳态失调会增加患者死亡风险和手术后感染风险,延迟切口愈合时间,影响疾病的预后,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2-3]。当前,胰岛素泵在临床上的使用越来越常见。利用胰岛素泵对围手术期患者进行血糖管理,可以更好的控制血糖,减少酮症或者低血糖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手术切口的感染率,提升治疗的安全性[4]。  相似文献   
100.
探讨胰升糖素瘤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胰升糖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疗经过, 查阅并复习相关文献。胰升糖素瘤是一种罕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 起源于胰岛α细胞。胰升糖素瘤综合征(glucagonama syndrome, GS)的主要表现为皮肤坏死性迁移性红斑、糖尿病、贫血等, 临床特征可累及多系统。GS早期诊断较难但至关重要, 及早发现并认识皮肤病变有助于该病的及时诊治。外科手术切除是其治疗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