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关于小肝癌的研究,作者等曾就诊断、治疗、手术切除经验及其病理学基础作了初步探讨。由于肝细胞癌易于侵犯血管导致早期播散以及合并肝硬化的背景而存在多中心发生和再发等生物学特性,因此对小肝癌早期治疗能否提高疗效仍有争议。本文拟通过较多的病例和较长时间的随访探讨:小肝癌早期治疗能否提高疗效,治疗方法对小肝癌预后有何影响,影响小肝癌预后还可能有那些因素以及进一步改善预后的途径。  相似文献   
52.
通过对1958—1966,1967—1975和1976—1984年三个时期病理证实原发性肝癌的对比研究,提示由于早期、综合和积极治疗,使肝癌总的五年生存率有了明显提高(1.7,7.1和19.5%)。分析认为,这一值得鼓舞的结果与亚临床肝癌比例的增加(0,7.2和21.2%)或小肝癌比例的增加(0,7.2和15.1%),与多种方法的姑息性外科比例的增加(13.7,17.0和29.8%),以及与为复发、转移的多次手术或大肝癌的分阶段切除的病例数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53.
人体肝癌细胞株的建立为在分子生物学和生化领域中深入研究HBV与肝癌之间的密切关系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模型。迄今为止国内外已成功地在体  相似文献   
54.
肝病(包括急性和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由于肝枯否氏细胞解毒功能低下,易致内毒素血症。临床上应用鲎试验检测内毒素血症已受到重视.本文报道61例肝病患者血浆和腹水的鲎试验检测结果,并进行讨论.对象和方法一、检测对象:61例中肝炎40例,肝癌21例,均作血浆鲎试验检测。其中14例有腹水,9例经腹水鲎试验检测.二、检测方法:(一)鲎试验:试管凝胶肉眼判断法。根据凝固程度分为-、±、 、 ,±以上即为阳性.  相似文献   
55.
CZHC/8571细胞株来源于1例血清甲胎蛋白(AFP)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肝细胞型肝癌伴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采用组织块培养法,9个月共传25代。从第10代开始进行生物学特性检测,其细胞形态和糖原染色经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均与原始癌细胞一致;细胞生长指数、分裂指数和倍增时间分别为7.9、70‰和64h;染色体主流数为84;C组染色体数目普遍增多,结构异常可见单、双体断裂、易位和环状染色体;浓缩20倍的24h培养液中即可测及AFP(对流法阳性);分别以5×10~6个细胞接种3只裸鼠,50~60d后均形成移植瘤。结果表明CZHC/8571细胞株是具有能产生和分泌AFP、HBsAg功能的人类肝癌细胞株。  相似文献   
56.
报道10例术后复发性肝癌作第二次手术,除2例分别于术后9个月和2个月死亡外,余8例均继续生存,最长者距第二次术后已2年。并对再次手术切除的可能性、手术方式和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和评价。  相似文献   
57.
HIV-1感染者中约5-8%的长期生存者,本文对形成长期自下而上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58.
目的 进一步阐述CCR5、CCR2和SDFl基因多态性与HIV-1异性传播的关系。方法 通过PCR/RFLP技术分析CCR5、CCR2和SDF1基因的多态性,继而分析基因多态性与HIV-1异性传播的关系。结果 在收集到的70对异性配对病例中,未能在汉族人群发现CCR5基因缺失突变,维吾尔族人CCR5Δ32基因频率为6.5%(6/92),未发现纯合突变。有暴露史而未感染HIV-1者CCR2-64I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受暴露后感染病毒者,说明CCR2-64I对异性传播可能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对SDFl基因的多态性研究发现,将病毒传播给配偶的指标病例(先感染:HIV-1一方)SDF-3′A的基因频率高于未发生传播者(较接近于统计学检验水准),SDFl-3′A似乎是危险因素。结论 CCR5Δ32对汉族人群的HIV-1异性传播无明显意义,CCR2-64I对HIV-1异性传播可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SDFl-3′A则有可能是危险因素,但有必要扩大样本量对后二者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9.
中国艾滋病综合防治(CIPRA)临床治疗项目是评价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组合(3TC/ZDV+EFV)对中国农村HIV-1感染者治疗的功效、安全性和耐受性,是一项开放性单组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60.
HIV-1感染者中HCV混合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调查我国不同地区、通过不同传播途径感染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I型(HIV-1)患中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流行情况及不同亚型的分布。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HIV-1并以蛋白印迹试验(Western blot,WB)进行确认。采用DNA分支放大(bDNA)技术检测HIV-1病毒载量,采用荧光抗体流式细胞检测技术(FACs)作CD4和CD8细胞计数。抗-HCV检测采用ELISA方法。HCV基因亚型的测定采用实时(real-time)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结果:共检测了239例HIV-1感染,抗-HCV阳性率为56.9%(136/239),其中经不同传播途径感染HCV的阳性率分别为:静脉注毒:42.7%(58/136);经血液:53.7%(73/136);性接触途径:3.7%(5/36)。静脉注毒(云南和新疆)HCV感染以1,3,4亚型最多,而输血人群(河南省)感染的HCV以1,2亚型为主。结论:HIV-1感染中存在HCV混合感染,我国HCV基因亚型以1型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