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7 毫秒
1.
原发性肝细胞癌(下称肝癌)的血清学诊断迄今仍首推甲胎蛋白(AFP),但有其局限性。部分良性肝病患者 AFP 的一过性升高给肝癌诊断增加了困难,另约有20—30%的肝癌患者AFP 呈阴性或浓度升高,故需寻找 AFP 以外的肝癌标记物。本文报告肝癌和良性肝病患者血清 AFP 异质体和 a1—抗胰蛋白酶(AAT)的检测结果,以进一步探讨对肝癌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人体肝癌细胞周期FCM测定与化疗药物敏感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苑锦英  董荣春 《癌症》1993,12(3):207-209
应用细胞周期流式细胞仪(FCM)分析与~3H—TdR掺入法药敏测定技术,对8种化疗药物(MMC,MTX,5—Fu,ADM,CDDP,VP_(16),VCR,DTIC)在29例肝癌体外培养细胞的抑制作用与细胞周期比例的关系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化疗药物抑制率与细胞周期比例有关。以抑制率>60%作为有效标准,则对8种化疗药物有效的22例肝癌(75.9%)的细胞周期比例明显不同于抑制率<60%的肝癌。我们认为,FCM细胞周期测定具有简便、快速、客观、准确的特点,在临床个体化疗上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肝细胞癌(下称肝癌)的血清学诊断迄今仍首推甲胎蛋白(AFP),但有其局限性,部分良性旰病患者AFP的一过性升高,给肝癌诊断增加了困难,另约有20—30%的肝癌患者AFP呈阴性或低浓度升高,故需寻找AFP以外的肝癌标记物。本文报告肝癌和良性肝病患者血清AFP异质  相似文献   

4.
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下称肝癌)常并发胃、十二指肠溃疡,由于两者一些临床症状酷似,易误诊或漏诊。我院77年1月至82年1月,收住院的肝癌病人527例,其中有溃疡病者(称溃疡组)115例(21.8%),经分析发现肝癌与溃疡病有密切关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1974年4月至1981年12月中山医学院肝癌研究室对原发性肝癌102例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的活性研究,并测定健康人33例和非肝癌癌症病人30例的γ—GT活性作为对照。原发性肝癌和非肝癌癌症病人均行手术治疗,术中探查肝脏,以病理确诊。结果,γ-GT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良好依据,85.3%原发性肝癌病人γ-GT活性升高>40U%,并可为肝癌术前的良好参数,术前γ-GT越高,切除机会越小,特别γ-GT>200U%者,即使能手术切除,亦难以度过肝功能衰竭之难关,若γ-GT<40U%者,手术切除机会较高;若γ-GT在正常值内(<40单位/100ml血清),或术后降至正常者,预后良好;反之,γ-GT值升高或术后再升高者,其预后差。因此,结合临床及其他检查(甲胎蛋白检测等),γ-GT可作为肝癌的诊断、手术估价与疗效评价的良好肿瘤标记。  相似文献   

6.
本文收集1984年9月至1988年6月在我院手术的AFP阴性肝癌及非肝癌肝占位性病变59例。术前用4~30%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法测定其血清r—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此同工酶的Ⅰ'、Ⅱ、Ⅱ'带为原发性肝癌特异性区带。AFP阴性肝癌出现特异性区带者占66.7%(22/33),转移性肝癌占10%(1/10)肝血管瘤等不出现特异性区带。结果表明r—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对AFP阴性肝癌的诊断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收集1984年9月至1988年6月在我院手术的AFP阴性肝癌及非肝癌肝占位性病变59例。术前用4~30%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法测定其血清r—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此同工酶的Ⅰ'、Ⅱ、Ⅱ'带为原发性肝癌特异性区带。AFP阴性肝癌出现特异性区带者占66.7%(22/33),转移性肝癌占10%(1/10)肝血管瘤等不出现特异性区带。结果表明r—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对AFP阴性肝癌的诊断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原发性肝癌疼痛31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肝癌患者就诊时腹胀占60.3%,肝痛占58.3%,至晚期时肝痛的比例还要增加。肝痛的主要原因常由于肿瘤迅速生长,使肝包膜内张力增加所导致。如肝包膜下破裂或肝癌破裂出血,可引起剧痛。我们应用加减如意金黄散治疗31例,现报道如下: 药物与观察方法 一、药物 大黄50g、天花粉100g、冰片20g、黄柏50g、生南星20g、乳香20g、没药20g、姜黄  相似文献   

9.
肝动脉灌注药物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心愿  张祥福 《肿瘤》1993,13(4):156-158
1990年2月~1992年1月间,采用Seldinger插管法,选择性肝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53例:男性47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41.6岁;Ⅱ期34例,Ⅲ期19例。使用顺铂、5-Fu、表阿霉素(AdR祖)或丝裂霉素(mmc组)肝动脉灌注,并以碘化油栓塞肿瘤血管,最后用明胶海绵选择性栓塞肝动脉主干或分支,对膈动脉或脾动脉则作选择性分期栓塞。经治疗全部患者症状改善,疼痛减轻或消除;肿瘤缩小,AFP、γ-GT、LDH、AKP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15例得以施行二步切除术。本组完全缓解(CR)率为35.9%(19/53),部分缓解(PR)率为49%(26/53),病情稳定(S)者占11.3%(6/53),继续发展(P)者占3.8%(2/53),CR与PR合计达84.9%。患者生存期:生存3个月以上者100%(51/51),生存半年者88.6%(39/44),生存1年者达69.2%(18/26),存活1.5年者占60%(9/15)。本文结果表明:两组化疗药物疗效相似,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确是首选疗法;创造条件使患者能接受二步切除术,则原不可手术切除的肝癌有手术切除的希望。  相似文献   

10.
经皮氩氦靶向治疗肝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对184例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行氩氦靶向治疗,探讨其近期局部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方法局部麻醉,在B超或CT监视下,经皮穿刺靶向治疗。结果 184例中97例治疗时间在1年以上,1年生存率70.1%(68/97)。术后并发肝内出血4例(2.2%),肝区疼痛64例(34.8%),发热92例(50.0%)。结论 经皮氩氦靶向治疗肝癌是一种效果好、并发症少、安全可靠的局部治疗肝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肝癌的综合治疗--附607例报告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Liang AM  Mo QG  Yang NW  Zhao YN  Yuan WP 《癌症》2004,23(2):211-214
背景与目的:虽然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大多数为合并有肝硬化的中晚期肝癌患者,手术切除并非适合所有肝癌患者,即使能切除,术后复发率也高达60%以上,因而,肝癌的整体治疗效果较差。本研究探讨肝癌的综合治疗方法,以进一步提高肝癌的整体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以外科为主综合治疗的607例肝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手术切除共423例,行不规则性肝叶切除134例,局部切除95例,肝叶或肝段切除123例,半肝或半肝以上切除共54例,联合脏器切除17例;手术不能切除184例,行肝固有动脉结扎联合肝动脉及门静脉双插管化疗或瘤体内注射无水乙醇或冷冻、射频治疗、微波固化、腹腔化疗等。结果:总的手术切除率69.7%(423/607),手术死亡率1.2%(5/423);全组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42.7%(218/511)、37.5%(123/328)和26.5%(26/98);切除组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57.2%(203/355)、51.3%(118/230)和35.3%(24/68);不能切除组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6%(15/156)、5.1%(5/98)和6.7%(2/30)。结论:以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是目前可切除肝癌较好的治疗方法。术后个体化综合治疗可提高肝癌的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胡芦素片加化疗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英德  杨克政 《癌症》1989,8(6):434-437
本文报告用胡芦素片合并化疗药物治疗原发性肝癌44例,治后一年生存率47.7%(21/44),中位生存期12个月,平均生存期12.5±7.54月,比同期单用同一化疗方案对照组—一年生存率9%(4/44),中位5月,平均6.1±7.12月,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且胡芦素组尚有8例存活,而后者仅2例。胡芦素片提取自中药甜瓜蒂(Cucumis melo),动物实验表明有护肝、抑癌、抗肝纤维增加和提高免疫功能作用,或与抗癌药并用有协同作用而增加疗效。  相似文献   

13.
肝癌外科的远期疗效:104例生存5年以上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信达  汤钊猷 《癌症》1991,10(5):405-407
本文报道104例病理证实肝细胞肝癌外科治疗后生存5年以上病例,其中96例系肝癌手术切除病例、8例系肝动脉结扎和/或插管化疗病例。全组亚临床期占47.1(49/104)、中期占52.9%(55/104),瘤体≤5cm者51例。合并肝硬化占80.8%(84/104)。根治性切除占95.8%(92/96)。至1991年2月,72.9%(70/96)肝癌切除病例无癌健在,75.0%(6/8)肝动脉结扎和/或插管化疗病例带瘤生存。36例术后生存10年以上,最后1例肝癌切除术后已29年3个月,仍健在。长期健在患者中多数已恢复工作,3例青年患者术后已结婚生育。本文对提高肝癌外科的远期疗效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肝癌、肝硬化、急性肝炎、非肝脏恶性肿瘤及正常人计255例的血清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结果表明肝癌组、肝硬化组以及急性肝炎组的HA含量和阳性率分别为670.25±450.76μg/L和76.9%、725.46±542.30μg/L和92.5%、184.26±168.35μg/L和34.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72±22.78μg/L(P<0.01);其中肝癌、肝硬化组的HA含量和阳性率显著高于急性肝炎组(P<0.05)。结果又表明肝硬化患者中的HA阳性率(92.5%)明显高于白球蛋白比例倒置的阳性率(62.5%),提示HA可作为肝癌的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指标,还可作为预测肝硬化的一个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广西扶绥县壮族人群中肝癌高发家系ITGβ1基因rs2298141位点多态性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广西扶绥县壮族人群正常对照家系组40名;肝癌高发家系组79例,其中肝癌患者20例,直系亲属59例.采用质谱方法检测ITGβ1基因rs2298141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基因型与HCC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 ITGβ1基因rs2298141位点存在AA、AG、GG 3种基因型.ITGβ1基因rs2298141位点基因型分布遵循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ITGβ1基因rs2298141位点A等位基因在正常对照组、肝癌高发家系直系亲属组、肝癌高发家系肝癌患者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63.75%、61.02%、70%,G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36.25%、38.98%和30%,与A等位基因型个体比较,正常对照家系人群中携带G等位基因型的个体发生HCC的风险增加0.75倍(95% CI:0.33~1.7,P=0.50),肝癌高发家系直系亲属组人群发生HCC的风险增加0.67倍(95%CI:0.31~1.45,P=0.31).正常对照家系组、肝癌高发家系直系亲属组和肝癌高发家系肝癌患者组人群AA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40%、42.73%和50%,AG基因型分别为47.5%、37.29%和40%,GG基因型分别为12.5%、20.34%和10%.与AA基因型个体相比,正常家系组和肝癌高发家系直系亲属组中AG基因型个体发生HCC的风险分别增加0.67倍(95% CI:0.22~2.1,P=0.50)和0.9倍(95% CI:0.31~2.71,P=0.86);GG基因型个体发生HCC的风险分别增加1.05倍(95% CI:0.17~6.6,P=0.96)和2.2倍(95% CI:0.40~11.96,P=0.3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未发现ITGβ1基因rs2298141位点多态性与广西扶绥县肝癌家族聚集的遗传易感性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6.
陈道阳  张培德 《癌症》1992,11(4):286-289
本文采用一种新的简易血清唾液酸检测法——F—8836化学比色法对肝癌67例,胆囊癌7例、胰头癌4例,急慢性肝炎72例、重症肝炎28例、肝硬化44例进行检测,并对癌症组以AFP作对照观察。本法检测肝癌阳性率86.5%,用AFP检测阳性率为64.2%(二者相比,P<0.001)。11例胆胰癌,用本法检测全部为阳性,而用AFP检测均为阴性。说明本法可作为诊断肝癌的一种新指标。通过对肝癌、重症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肝炎连续动态监测可提高肝癌诊断的阳性率(达到95.5%),并排除假阳性或假阴性。吸光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比;与疗效成反比,有利于观察疗效、判断预后和转归。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金雀异黄素对肝癌Bel-7404细胞的放疗增敏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肝癌Bel-7404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NC)、Gen处理组(G)、单纯照射组(R)及Gen+辐照组(G+R).除NC组外,其余各组分别采用5μmol/L Gen和/或8GyX射线(剂量率300 cGy/min)处理,利用CCK-8法、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Gen与X射线单独或联用对Bel-7404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对ATM-Chk2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G+R组细胞在处理后24 h时细胞增殖抑制率即显著高于R组[(16.80±2.59)% vs (9.76±2.11)%,P<0.05],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更明显;与NC组比较,G、R、G+R组细胞凋亡率和G2/M期细胞比例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且G+R组凋亡率显著高于R组[(51.86±2.88)% vs(33.18±4.48)%,P<0.01];G+R组中p-ATM与p-Chk2表达量明显高于G组、R组和NC组.结论:Gen可以增强肝癌Bel-7404细胞的放疗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ATM-Chk2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8.
MF方案为主治疗Ⅱ期肝癌8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用自力霉素和5-氟尿嘧啶从不同途径治疗Ⅱ期原发性肝癌84例的结果。其中非手术者30例和姑息性肝癌切除者16例均为静脉给药,余38例为肝动脉结扎和/或肝动脉灌注,门静脉灌注给药。治疗结果表明:完全缓解(CR)2例(2.4%),部份缓解(PR)13例(15.5%),有效率(CR+PR)为17.9%;AFP下降10例(11.9%);治疗后1年生存率为22.6%,治疗后生存8.04±6.45月(2~43月),插管组的治疗效果优于静脉给药者。提示MF方案对原发性肝癌治疗右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9.
崔伟丽  李娜  徐保华 《中国肿瘤》2017,26(10):825-828
[目的]探讨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基因位点(rs2075786、rs2736098)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肝癌的易感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肝癌患者165例、非肝癌乙肝病毒感染者195例、健康对照者402名的hTERT基因型分布.[结果]肝癌组患者rs2075786位点TC及TT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非肝癌HBV感染者及所有非HCC者(P均<0.05),携带TC及TT基因型者罹患肝癌的风险分别增加1.88倍和2.72倍,且男性肝癌患者携带TC及TT基因型明显增加.与对照组、非肝癌HBV感染者及所有非HCC者相比,肝癌组rs2736098位点各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态性与肝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及TNM分期无相关性.[结论]hTERTrs2075786基因多态性与肝癌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原发性肝癌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病理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的100例患者临床资料,以肝癌诊断的常规标志物血清甲胎蛋白(AFP)为对照,采用四格表诊断试验的方法分析血清NLR诊断肝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分析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100例肝癌患者中,高NLR(≥1.70)者比例为56%(56/100),高于AFP阳性者比例44%(44/1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8,P=0.08)。AFP阳性患者中,低NLR与高NLR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59、4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P=0.048),且高NLR是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1.232,95%CI 1.055~1.438,P=0.008)。结论NLR联合AFP检测可提高肝癌的术前诊断率。高NLR是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