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3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目的 探讨构建新西兰兔脊柱结核模型的实验方法,并评价此种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62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致敏造模组(经弗氏完全佐剂致敏后造模)20只、未致敏造模组(造模前未经弗氏完全佐剂致敏)20只、对照组20只、空白组2只。致敏造模组兔经弗氏完全佐剂致敏后,于L4上终板下方钻孔,填入明胶海绵,在其中浸注种植H37Rv人型标准结核杆菌混悬液0.1 ml;未致敏造模组未经弗氏完全佐剂致敏,浸注H37Rv人型标准结核杆菌混悬液0.1ml;对照组浸注液体培养基与生理盐水混悬液0.1 ml;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结果 术后8周兔存活率致敏造模组为89.5%、未致敏造模组60.0%,对照组94.7%、空白组100%;致敏造模组成活兔造模全部成功。致敏造模组造模椎体破坏情况:术后4周X线片为50%、重建CT和MRI均为 83.3%;术后8周X线片为58.8%、CT重建和MRI均为100%。术后8周,肉眼观察全部成活兔造模椎体均出现骨破坏、肉芽及坏死组织形成,腰大肌脓肿发生率为17.6%;组织病理学显示造模椎体均有大量淋巴细胞和类上皮样细胞、骨小梁断裂、凝固性坏死物质;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2.9%。未致敏造模组术后8周有75%成活兔造模椎体出现骨破坏,腰大肌脓肿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与空白组无上述改变。结论 经弗氏完全佐剂致敏后,在新西兰兔腰椎椎体的上终板下钻孔、明胶海绵填塞、种植H37Rv结核杆菌标准菌株的方法,可成功构建兔脊柱结核模型。  相似文献   
52.
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相邻多椎体脊柱结核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病灶清除、植骨及内固定术治疗相邻多椎体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1999年1月~2007年1月手术治疗27例相邻多椎体脊柱结核患者.病变累及3个椎体15例,4个椎体7例,5个及以上椎体5例,病变单纯累及胸椎者5例,单纯累及腰椎者7例,累及胸腰椎者11例,累及腰骶椎者4例.术前有神经功能损害者11例,Frankel分级B级1例,C级2例,D级8例.后凸Cobb角26°~43°,平均35°±7°.术前均采用口服异烟胼(H)、利福平(R)、乙胺丁醇(E)并肌注链霉素(S)四联药物方案(HRES)抗结核治疗3周,一期后路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16例,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11例.术后继续HRES扰结核治疗3个月,然后口服HRE三联药物方案抗结核治疗9个月.采用吴启秋骨结核治愈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手术时间150~300min,平均240min;术中出血量600~1400ml,平均1000ml.术后无神经功能障碍加重及脑脊液漏等并发症.1例术后伤口出现寞道Ⅱ期愈合,其余均Ⅰ期愈合.脊柱后凸Cobb角恢复至120~20°,平均15°±5°.2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48个月,平均18个月,有神经功能损害者于术后8个月内恢复至正常;植骨伞部融合,融合时间5~14个月,平均7个月.随访期间内固定无松动及折断.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获临床治愈.结论:在有效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多椎体脊柱结核采用彻底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术加强脊柱稳定,可提高植骨融合率和治愈率.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53.
<正>由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中国脊柱脊髓杂志》编辑部主办,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宁夏医学会承办,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解放军总参谋部总医院(解放军第309医院)、中南  相似文献   
54.
非典型脊柱结核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目前脊柱结核主要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检查及病灶局部的病理改变来确诊,细菌培养处于滞后状态,现行的实验室病原学检测及菌种鉴定方法远不能满足  相似文献   
55.
脊柱结核术后未愈及术后复发的原因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德国著名的科学家Koch于1882年发现结核杆菌,为今后可能消除结核病带来了希望,然而道路却并不顺利。尽管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有效的抗结核药物不断发现,使结核病流行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近年来,由于不少国家对结核病的忽视,AIDS的流行,耐药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的增多,对结核病控制规划的实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骨关节结核是常见的肺外结核,尤以脊柱结核多见。  相似文献   
56.
背景: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优良的药物缓释载体,但缓释微球的突释问题严重影响了其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对利福平-聚乳酸-羟基乙酸聚合物缓释微球特征、载药率、包封率、体外释放规律及突释的影响。
  方法:以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作为载体,采用复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聚乙二醇-利福平-聚乳酸-羟基乙酸聚合物微球(实验组)和利福平-聚乳酸-羟基乙酸聚合物微球(对照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两组聚合物缓释微球特征,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两组微球在不同时段模拟体液中的利福平药物浓度及累计释放量,计算两组微球的载药量、包封率。
  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微球表面光滑、粒径减小、分散良好,包封率和载药量明显提高。实验组微球3 h内药物释放量最大,1 d左右药物释放趋于平稳稳定状态,1 d药物累计释放量小于20%;对照组微球3 h内药物释放量最大,约为实验组的1.5倍,1 d左右药物释放也趋于平稳状态。表明聚乙二醇可改善利福平-聚乳酸-羟基乙酸聚合物缓释微球的成球率,减小其粒径,增加其载药量和包封率,控制其突释现象。  相似文献   
57.
58.
目的 探讨应用带锁髓内针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不愈合和延迟愈合的疗效。方法 应用带锁髓内针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不愈合和延迟愈合共29例.术中均给扩髓和取髂骨植骨术。结果 所有病例均随访半年以上,29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5.2个月。结论 应用带锁髓内针是一种中央型内夹板固定骨折的固定稳定、扩髓和植骨的生物刺激效应利于骨痂形成。  相似文献   
59.
髌骨巨细胞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合并创伤性膈疝的损伤特点及早期诊断。方法回顾分析612例以胸腰椎骨折为主的多发伤中4例合并膈疝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并分析漏诊原因。结果胸腰椎骨折合并膈疝的发生率为0.65%,4例中有2例漏诊。结论(1)暴力致腹压骤升是形成膈疝的主要原因;(2)因创伤严重,膈疝症状易被掩盖,早期的胸腹部损伤症状是膈疝漏诊的主要原因;(3)对合并难以解释的胸腰椎骨折要及时行胸腹腔部X线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