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7篇
综合类   3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41.
目的:评价复合三联抗结核药硫酸钙/聚氨基酸人工缓释材料的体外抗结核性能。方法将制作的载药人工缓释材料及非载药缓释材料浸泡于模拟体液中,分别于第4周、第8周、第12周取得二者的浸提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浸提液浓度。实验分为3组:实验组( A组)为复合三联抗结核药人工缓释材料第4、8、12周的浸提液组,分为A4W、A8W、A12W 3个亚组;实验对照组(B组)为未载药人工缓释材料第4、8、12周的浸提液组,分为B4W、B8W、B12W 3个亚组;空白对照组( C组)为蒸馏水,分为C4W、C8W、C12W 3个亚组,每个亚组均为20个样本。将进行增殖后的标准结核分枝杆菌H37Rv与3组各样本加入BacT/ALERT 3D培养系统中共同培养。观察阳性率并统计分析培养结果。结果复合三联抗结核药硫酸钙/聚氨基酸人工缓释材料浸提液浓度检测结果(μg/mL):第4、8、12周时异烟肼的浓度分别为:142.65±2.23,47.83±2.91,0.68±0.17;利福平在第4、8周时的浓度分别为:70.69±7.16,39.95±3.98,第12周时其浓度已测不到;吡嗪酰胺在第4、8、12周时的浓度分别为:893.56±7.09;229.87±9.56,6.36±0.57。经BacT/ALERT 3D系统培养后,A、B、C各亚组结核杆菌阳性率分别为:A4W组15%、A8W组25%、A12W组55%;B4W组80%、B8W组85%、B12W组80%;C4W组90%、C8W组95%、C12W组90%。 A组各样本与B组对应样本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组各样本与C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复合三联抗结核药硫酸钙/聚氨基酸人工缓释材料在体外具有抗结核作用,其作用至第84天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椎弓根螺钉单节段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胸腰段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后路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患者随访12~25个月(平均17.5个月),进行临床Denis疼痛评分,X线评价术后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矫正及丢失,骨折愈合及内固定物的状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Denis疼痛分级,P1级24例,P2级3例,P3级0例,P4级0例,P5级0例。X线椎体前缘高度矫正(4.9±3.2)mm,Cobb角矫正(15.3±5.5)°,矫正率85.5%,末次随访椎体Cobb角(3.5±3.3)°,丢失率为5.8%。所有病例均获得骨性融合,无假关节形成,骨折愈合时间3.8个月,末次随访时植骨愈合bridweⅡ分级,Ⅰ级96.3%,Ⅱ级3.7%,Ⅲ级0.0%。无内固定物断裂、松动、脱出。结论:后路单节段伤椎内固定是治疗单纯压缩型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小切口保留肋骨技术在胸椎结核前路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后前联合入路手术方式治疗40例胸椎结核患者,根据前路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A组(采用小切口保留肋骨手术治疗,18例)和B组(传统切口手术治疗,22例).记录两组手术情况和手术前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变化趋势,比较两组术后1 d...  相似文献   
44.
岳学锋  施建党 《骨科》2016,7(4):294-296
胸腰段椎间盘突出并椎体后缘离断症有特殊的病理生理机制,解剖以及影像学上表现特异,除了对命名、致病机制有争议外,其外科治疗策略亦存在不同的见解。由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致病特点,病理改变复杂而缓慢,脊髓及神经受压时间长,局部炎症造成瘢痕粘连,手术切除骨块存在较大难度,尤其当病变节段位于具有特殊解剖结构的胸腰段时,更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目前,对于手术中是否固定、融合以及采用何种手术入路,临床上尚未达成共识。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目的是了解该疾病的手术治疗研究进展,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单纯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早期脊柱结核患者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00年1月~2007年6月收治的36例督导下单纯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脊柱结核患者的治疗情况,治疗方案为联合用药(3HRZS/1~15HRZ),疗程4~18个月。随诊观察临床表现、影像学(椎体愈合、后凸畸形)变化、神经功能改变及抗结核药物对机体的不良反应,根据疗效情况及时调整疗程。结果:全部病例随访3~5年。36例中,在完成4个月的超短程化疗疗程后,16例达到治愈;未愈者用药延长至9个月,14例治愈;其余6例通过长程化疗18个月获得治愈。8例(22%)出现药物副作用,通过暂停用抗结核药物并配以相应药物治疗恢复正常。末次随访患者全身低热消失、体重增加;局部疼痛症状减轻或消失;椎体骨性融合;6例后凸畸形轻度加重(均<30°,支具制动);血沉下降至正常范围。结论:对于早期脊柱结核病例,单纯应用规范的抗结核药物治疗能够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宁夏某医院患者结核分枝杆菌(TB)DNA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754例结核疑似患者进行TB的DNA检测,比较不同标本类型、不同年份、不同性别感染情况。结果 TB总阳性率为7.82%,尿液和痰液阳性率较高,分别为19.44%和15.58%;男性和女性阳性率分别为7.69%和7.98%;51岁年龄组人群TB病原体感染者所占比例最高(30.51%);2009、2010和2011年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81%、10.00%和5.15%。结论 2011年TB的DNA感染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7.
牛宁奎  师志云  王自立  施建党 《吉林医学》2012,33(18):3819-3820
目的:探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在超短程化疗治疗脊柱结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RT-PCR技术检测27例超短程化疗治疗的脊柱结核患者抗痨治疗前、治疗5~6个月及治疗后1~2年外周血中的结核分枝杆菌Ag85B mRNA。结果:抗痨治疗前、治疗5~6个月及治疗后1~2年外周血Ag85B mRNA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4.07%(20/27)、22.22%(6/27)、18.52%(5/27),抗痨治疗前与治疗5~6个月、治疗1~2年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5~6个月与治疗1~2年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PCR技术能够监测脊柱结核患者外周血Ag85B mRNA的变化,从分子水平证明超短程化疗治疗脊柱结核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8.
目的:评价双氯芬酸、乙哌立松及甲钴胺联合用药治疗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0月间门诊就诊的保守治疗下腰痛伴神经症状患者62例,应用双氯芬酸缓释片、乙哌立松及甲钴胺"三联"治疗,于治疗后第1、2、4周分别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腰椎疾患疗效评分(JOA)评价疗效。结果:治疗1、2、4周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不同程度改善。VAS及JOA评分在治疗1、2、4周后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3组1、2、4周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氯芬酸缓释片、乙哌立松及甲钴胺联合用药可以显著缓解下腰痛及神经症状,明显提高保守治疗患者生活质量且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经后路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相邻多椎体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2009年12月收治的相邻多椎体胸腰椎骨折28例患者资料。其中连续2椎体骨折27例,三椎体骨折1例。按AO分型:A1+A3型者20例,A2+A2型3例,A2+A3型2例,A1+C1型2例,A1+A1+A3型1例。改良Frankel分级评定脊髓神经功能。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伤椎前缘、中线及Cobb角进行对比。结果随访13~24个月(平均16.4个月)后,伤椎高度恢复、后凸畸形矫正及骨性融合均满意。19例脊髓神经功能受损的病例中18例获得1~2级的改善。术后伤椎椎体前缘、中线高度和Cobb角明显大于术前(P<0.05);末次随访与术后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是治疗以A2和A3型骨折为主伤椎的相邻多椎体胸腰椎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经后路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相邻多椎体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2009年12月收治的相邻多椎体胸腰椎骨折28例患者资料。其中连续2椎体骨折27例,三椎体骨折1例。按AO分型:A1+A3型者20例,A2+A2型3例,A2+A3型2例,A1+C1型2例,A1+A1+A3型1例。改良Frankel分级评定脊髓神经功能。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伤椎前缘、中线及Cobb角进行对比。结果随访13~24个月(平均16.4个月)后,伤椎高度恢复、后凸畸形矫正及骨性融合均满意。19例脊髓神经功能受损的病例中18例获得1~2级的改善。术后伤椎椎体前缘、中线高度和Cobb角明显大于术前(P〈0.05);末次随访与术后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是治疗以A2和A3型骨折为主伤椎的相邻多椎体胸腰椎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