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3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侧前方经肋间隙胸膜外入路手术切除胸椎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治疗胸椎管狭窄症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2年4月~2012年9月,对18例明确诊断为胸椎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所致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经侧前方肋间隙胸膜外入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男12例,女6例;年龄33~61岁,平均46岁。影像学证实均为单一节段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且不合并胸椎黄韧带骨化及后纵韧带骨化。病变节段:T7/8 2例,T8/9 4例,T9/10 5例,T10/11 7例。术前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C级6例,D级12例;JOA评分6.6±1.3分。观察术后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用时3.5h,平均出血量420ml(350~620ml),术后无气胸、胸腔积液等并发症发生;1例术后1周发生肺炎,5例术后第2天复查胸片时发现邻近肋骨骨折,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12年,平均6年。疗效参照Epstein标准评价,优15例,良2例,差1例,优良率94%(17/18)。术前Frankel分级为C级的患者1例无明显改善,1例改善至D级,4例改善为E级;12例D级患者均改善为E级。JOA评分改善到9.4±1.6分,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年复查CT见椎间植骨区表面有连续性骨小梁通过,末次随访时影像学检查未发现内固定断裂、松动和植骨不融合现象。结论:对于胸椎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所致胸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经侧前方肋间隙胸膜外入路胸椎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切除减压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侧块钢板在颈椎单开门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侧块钢板螺钉系统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对2001年2月至2004年6月间共12例行颈椎单开门并侧块钢板内固定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研究。12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9个月(6~15个月)。12例患者中颈椎病(3节及3节段以上椎间盘突出)3例,黄韧带骨化症(OYL)1例,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2例,发育性颈椎管狭窄6例。患者术前存在颈痛,有程度不等的脊柱不稳。手术为单开门椎板成型、关节突间植骨融合及相应节段的侧块钢板螺钉内固定术。结果:术后随访6至15个月,12例患者中颈痛明显改善者10例(占83.3%)。12例患者关节突间见骨小梁生成,融合率100%。1例(2枚螺钉)出现螺钉松动。结论:颈椎后路侧块钢板螺钉系统能提供较稳定的固定,能有效改善颈椎不稳的症状,有利于颈椎开门处的愈合。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技术,颈椎后路钢板固定是治疗颈椎不稳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单节段植骨融合内固定的适应证及疗效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摘要】 目的:探讨病灶清除单节段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2003年6月~2009年6月共收治单运动节段脊柱结核患者41例,术前常规抗痨2~4周后行病灶清除、单节段植骨融合、器械内固定术,术后应用超短程化疗方案。随访观察患者的后凸Cobb角、血沉(ESR)及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情况,结合植骨融合、Frankel分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随访12~78个月,平均29.2个月。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分别为21.7°±9.8°、9.5°±8.4°和11.3°±9.1°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经前路、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为术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7月—2010年7月收治的82例手术治疗的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其中前入路手术42例,后入路手术40例。通过X线、CT片评估伤椎Cobb角的矫正和丢失、椎管减压范围及植骨融合情况,ASIA分级评价神经功能,并观察手术并发症。结果术后创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神经损伤症状加重等严重并发症。前路较后路手术组时间长、出血量多,椎管清除率及植骨融合率均高;前入路组较后入路组椎体压缩及后凸畸形程度重,二组后凸Cobb角矫正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丢失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组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和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者各有优缺点,应根据骨折类型、伤椎椎体压缩程度、椎管内骨性占位程度以及是否伴有脊柱后柱结构不稳或骨折脱位来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脊柱结核(STB)患者骨代谢标志物尿脱氧吡啶啉(DPD)的测定,观察其变化与脊柱结核病的关系;评价其在判定继发于肺结核(PTB)的脊柱结核筛选诊断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及自动化学分析法检测脊柱结核组、肺结核组和健康对照组的尿DPD水平,其中尿DPD以尿肌酐(Cr.)来校正(DPD/Cr.),将检测结果进行诊断有效性分析.[结果] 脊柱结核患者、肺结核患者、健康对照组DPD的测定值分别为(14.9±9.8) μmol/mol Cr.、(6.4±2.6) μmol/mol Cr.和(6.3±2.0) μmol/mol Cr.,脊柱结核患者尿DPD较肺结核患者、健康成人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P=0.000).肺结核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尿DPD的检测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751).所检测的脊柱结核患者尿DPD的接受者工作特性曲线(ROC)下面积为0.83,在ROC曲线下,DPD测定值以8.4 μmol/mol Cr.为截断点时,诊断脊柱结核的敏感性是87%,特异性是73%.[结论] 脊柱结核可以引起骨代谢的改变,尿DPD能敏感地反映脊柱结核骨吸收的状况,尿液DPD检测有助于继发于肺结核的脊柱结核患者的早期筛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上胸椎骨折的特点及治疗。方法 15例病人按AO分型,A型2例、B型10例、C型3例。均经后路切开复位、脊髓减压、长节段内固定、取髂骨植骨融合术治疗。结果 随访18-24个月,后路长节段固定随访时无一例失败,完全瘫的患者9例中有1例神经功能改善I级.不完全瘫的5例均有Ⅲ级改善,1例无神经损伤。结论 上胸椎骨折损伤严重,后路长节段固定技术是一种合理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1989年以来,我院骨科应用庆大毒素——骨水泥珠链治疗慢性骨髓炎及其它骨科感染性疾病共13例,临床近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采用上海珊瑚化工厂生产的GM—1型珠链(已通过技术鉴定)。本品由聚甲基丙  相似文献   
8.
黄韧带骨化所致胸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目的 总结黄韧骨化所致胸椎管狭窄症的诊断和治疗特点,探讨有关的发病因素。方法 1978~1997年手术治疗黄韧带骨化所致胸椎管狭窄症患者35例,男21例,女14例,平均年龄51岁。发病部位:T10~L1三个椎间盘水平30例,占85.7%。重体力劳动者32例,占91.4%。有明显诱因者16例,占45.7%。35例患入床症状呈多样化,但感觉定位体片明确:出现锥体吵征者15例,占42.9%,未出现者13  相似文献   
9.
四肢血管损伤的处理(附47例报告)贾维东,李维杰,赵浩宁四肢血管损伤并非罕见,有统计表明四肢血管损伤有增加趋势,约占总创伤的3% ̄[3]。多见于青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四肢血管损伤,特别是主干血管的损伤,伤肢急性缺血状态,不仅使之丧失功能,甚至可造成肢...  相似文献   
10.
三种减压术式治疗胸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对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三种减压术式治疗胸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对比王自立,李维杰,孙涛,赵浩宁,黄建国,乔永东,刘瑶德,杨成贵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胸椎管狭窄症的报道日趋增多[1~8]。多数作者应用的传统椎板减压术疗效并不满意,无效和术后加重者达18%~50%[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