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3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载三联抗结核药物硫酸钙/聚氨基酸人工材料在模拟体液中的药物缓释性能。方法:避光环境下以100:3:3:12的比例称取硫酸钙/氨基酸复合材料500mg、异烟肼(isoniazid,INH)15mg、利福平(rifampicin,RFP)15mg、吡嗪酰胺(pyrazinamide,PZA)60mg制备载药人工缓释材料,将其置于模拟体液中,分别于浸泡3h、12h、24h、36h、48h、60h、72h、1~14周时取材料浸提液,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其中INH、RFP、PZA三种药物的浓度,并据其计算单位时间段内药物释出质量。结果:载三联抗结核药的硫酸钙/聚氨基酸人工材料在模拟体液中浸泡3h时浸提液中释出INH、RFP、PZA的浓度分别达到152.96±1.32μg/ml、92.90±2.17μg/ml和334.90±12.3μg/ml,在8周前各时间点的浸提液中,3种药物浓度均较高;至8周时PZA的释出浓度、10周时RFP释出浓度、11周时INH的释出浓度仍高于其10倍的最小抑菌浓度,之后逐渐降低;未载药硫酸钙/聚氨基酸人工材料在有效检测时间内药物出峰时间处未见有意义杂质峰出现。结论:载三联抗结核药硫酸钙/聚氨基酸人工材料具有较为平稳、持续时间较长的有效缓释性能,三种药物在模拟体液中释出药物的浓度均可达到体内杀死结核分枝杆菌的浓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抗结核药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缓释涂层在兔脊柱结核模型体内的抗结核性能及组织相容性。方法:选取健康新西兰兔构建L4/5脊柱结核模型,将建模成功的60只模型兔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只,其中A组(实验组)病灶清除术后植入包裹HRZ缓释涂层的自体髂骨;B组(对照组)病灶清除术后植入包裹空白涂层的自体髂骨;C组(空白对照组)病灶清除术后单纯植入自体髂骨。术后观察实验兔一般状况及伤口情况;造模前1d、病灶清除术前及术后1d、3d、7d、14d、28d、56d、84d、112d进行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检测;术前以及术后14d、28d、56d进行肝肾功能检测;术后28d时A组随机处死5只兔,取心脏、肝脏、脊髓、脾脏及肾脏组织制作病理切片观察;术后56d行脊柱X线片检查后,每组随机处死5只兔在植骨部位局部取材进行骨-材料界面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术后B组1只兔切口感染,C组1只兔死亡、1只兔截瘫,其余兔术后一般状况良好。三组造模前和手术前的ESR和CRP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手术前的ESR和CRP均较造模前显著性升高(P0.01)。三组术后1d时ESR和CRP均较术前显著性升高,3d时CRP达到峰值,7d时ESR达到高峰,此后逐渐下降;A组至术后56d时CRP降至造模前水平,84d时ESR降至造模前水平;B、C组至112d时CRP和ESR均仍显著性高于造模前水平(P0.05)。A组术后7d、56d、84d及112d的ESR和CRP均低于同时间点B、C组(P0.05),B组与C组同时间点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间术前和术后14d、28d、56d的肝、肾功能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术后14d、28d、56d的肝、肾功能指标与术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8d时A组心脏、肝脏、脾脏、脊髓及肾脏组织未见器质性改变及组织损伤征象。术后56d时A组植骨融合情况优于B组及C组(P0.05),骨-材料界面组织病理切片骨小梁面积显著性高于B组及C组(P0.01)。结论:HRZ缓释涂层在兔体内具有优良的抗结核性能和组织相容性。  相似文献   
4.
<正>颈肋畸形在临床上发生率为0.5%~1.0%,是胸廓出口综合征(TOS)的一个常见类型,多在第7颈椎的一侧或两侧,右侧比左侧多见~([1-3])。笔者曾手术治疗右侧第7颈肋1例,现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9岁。因"发现右侧颈部质硬包块伴疼痛1年,加重1月"入院。患者1年前无意中发现右侧颈部包块,质硬,条带状,局部疼痛,无上肢酸痛、无力及麻木等不适,未进行检查及治疗。近1月自觉包块区疼痛加重,保守治疗无效。入院查体:右侧锁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制备复合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的聚乳酸-羟基乙酸(HRZ/PLGA)缓释微球,观察其理化性质和体外缓释特性。方法:以PLGA(450mg)为载体,避光条件下称取H(40mg)、R(60mg)、Z(125mg),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HRZ/PLGA缓释微球,应用扫描电镜观察微球的形态特征;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载药量、包封率;采用溶出法、HPLC于3h、6h、12h、1d、2d、3d、6d、9d、12d、15d、20d、25d、30d、40d、50d测定H、R、Z三种药物的浓度,观察其是否均大于10倍最低抑菌浓度(MIC),计算其日均释药率、累计释药率。结果:HRZ/PLGA微球在电镜下观察呈圆球形,平均粒径为10.3±4.7μm;H、R、Z三种药物的载药量分别为(18.02±0.36)%、(22.46±0.24)%、(21.68±0.37)%,包封率分别为(54.79±1.13)%、(72.35±0.39)%、(67.21±0.68)%;体外缓释试验显示微球缓释前12d左右,三种药物的累计缓释度均超过了50%,日均释药率分别为5.05%、4.89%、6.86%;第12天后三药的缓释基本趋于稳定,日均释药率分别为0.17%、0.26%、0.16%;三种药物缓释到50d时均大于10倍MIC。结论:HRZ/PLGA微球具有优良的载药及药物缓释效果,是一种理想的复合抗结核药物缓释系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固定联合骨水泥填充治疗四肢骨干转移癌伴病理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应用锁定钢板固定联合骨水泥填充治疗四肢长骨转移癌伴病理性骨折21例,男性13例,女性8例,年龄40 ~ 75岁,平均53.6岁,术前术后分别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缓解评定、Enneking评分法进行肢体功能评价、Kanofsky法进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 全部病例获得随访,随访5 ~36个月,平均27.3个月.所有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术后无感染及其他并发症.术后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t=22.04,P<0.05).Enneking评分结果显示21例中优7例,良8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达71.4%.术后Kanofsky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t=-7.384,P<0.05).结论 锁定钢板固定联合骨水泥填充治疗四肢骨干转移癌伴病理性骨折疗效显著,是四肢骨转移癌伴病理性骨折手术治疗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技术与脊柱结核病理标本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的阳性结果。[方法]采用后前路、前路、后路手术方式获取262例脊柱结核患者的病理标本:脓液、肉芽组织、病灶壁,分别采用Bac T/ALERT3D法和改良罗氏培养法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并对培养阳性细菌进行药敏试验。比较两种培养方法及三种病理组织标本各自的阳性率,分析结核杆菌耐药情况。[结果]Bac T/ALERT 3D法和改良罗氏培养法培养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率分别为32.82%和20.9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c T/ALERT3D法中脓液、肉芽组织、病灶壁三种标本的阳性率分别为34.17%、23.08%、1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罗氏培养法中上述三种标本的阳性率分别为26.13%、12.43%、5.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78份结核菌培养阳性的结核菌落分别进行抗痨药物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的药物敏感性测定,药物敏感率分别为87.18%、89.74%、98.72%、98.72%、97.44%,耐药率分别为12.82%、10.26%、1.28%、1.28%、2.56%。[结论]与改良罗氏培养法相比,Bac T/ALERT3D液体培养系统具有明显缩短检出时间、提高检出率的优势,对结核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阶段的疗效评估等方面更具有应用价值;脓液标本培养过程简单,且其培养阳性率高于结核肉芽组织及病灶壁,可作为脊柱结核标本培养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背景:针对肿瘤破坏导致的椎体骨折,进而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单纯的放疗作用微小。近年来125I放射粒子已广泛应用于多种原发或继发肿瘤并取得良好效果。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可效恢复椎体高度,重建脊柱稳定性,缓解疼痛症状。 目的:观察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骨水泥注入联合125I放射粒子治疗脊柱转移瘤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2年7月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注入骨水泥联合125I放射粒子治疗的30例脊柱转移瘤患者,收集患者的症状、体征、影像学资料,治疗前均有顽固性背痛,CT提示有椎体骨质破坏。采用目测类比评分、WHO疼痛缓解标准、功能障碍指数来评估治疗后临床症状转归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测量病椎高度变化。随访时间为治疗后1 d、1个月及6个月。 结果与结论:30例患者治疗过程顺利,治疗后24 h疼痛缓解,无神经损伤及压迫症状。治疗后目测类比评分、疼痛缓解情况、功能障碍指数、椎体高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 〈 0.05)。治疗后随访1个月及6个月,目测类比评分、功能障碍指数、椎体高度变化与治疗后24 h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骨水泥向椎间隙、前纵韧带下渗漏各2例无临床症状。提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骨水泥注入联合125I放射粒子治疗脊柱转移瘤,能迅速缓解肿瘤所致的疼痛,有效恢复病椎高度,并发症少,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高速磨钻及石炭酸在侵袭性良性骨肿瘤手术安全切缘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38例侵袭性良性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均首先行肿瘤刮除术,瘤腔分不同方向取第一次活检。A组20例在直视下高速磨钻磨除瘤腔壁表面骨嵴深及2~4mm,取第二次活检;B组18例瘤腔石炭酸烧灼,分不同方向取第二次活检。两组骨缺损填充材料包括自体骨、同种异体骨或骨水泥等。术后观察植骨融合、关节功能、并发症及局部复发、转移等。所有标本病理学观察手术切缘瘤组织的残存。统计学处理分析两种方法的优劣。结果辅助处理前两组70%的骨栓中存在肿瘤组织。经石炭酸处理后,20%病例的切缘中仍可见肿瘤组织,经磨钻处理后切缘中未发现肿瘤组织。术后随访12~38个月(平均26个月),A组无复发和远处转移,B组有4例局部复发,无远处转移。术后关节功能均无受限。A组无切口感染,B组切口早期炎性反应2例。A组病理骨折1例,B组病理骨折2例。最后随访时两组植骨病例均获融合。结论高速磨钻可扩大手术切除范围,达到边缘切除的效果,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0.
侧块钢板在颈椎单开门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侧块钢板螺钉系统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对2001年2月至2004年6月间共12例行颈椎单开门并侧块钢板内固定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研究。12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9个月(6~15个月)。12例患者中颈椎病(3节及3节段以上椎间盘突出)3例,黄韧带骨化症(OYL)1例,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2例,发育性颈椎管狭窄6例。患者术前存在颈痛,有程度不等的脊柱不稳。手术为单开门椎板成型、关节突间植骨融合及相应节段的侧块钢板螺钉内固定术。结果:术后随访6至15个月,12例患者中颈痛明显改善者10例(占83.3%)。12例患者关节突间见骨小梁生成,融合率100%。1例(2枚螺钉)出现螺钉松动。结论:颈椎后路侧块钢板螺钉系统能提供较稳定的固定,能有效改善颈椎不稳的症状,有利于颈椎开门处的愈合。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技术,颈椎后路钢板固定是治疗颈椎不稳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