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7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CARTO系统指导射频消融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研究CARTO标测系统在指导消融术中的弊与利.方法 6例病人同时接受CARTO及普通心内电信号标测双系统指导下的射频消融.其中左房局灶性房速3例、右房房速1例、左室非典型部位特发性室速1例、先心矫形及修补术后室速1例.除1例房速外,均为接受第二或第三次手术的病人,普通心内电信号标测同常规,CARTO电解剖标测系统利用电磁原理首先建立感兴趣区的三维空间,然后诱发心动过速,心动过速时标测折返环,窦性心律下或心动过速时进行消融.结果 6例病人成功4例.未成功的两例病人为因心包填塞中止手术的患者,其中1例为左房局灶性房速、1例左室非典型部位特发性室速,心包穿刺后缓解,无1例死亡.结论 CARTO电解剖标测系统的优点在于可以术中描绘出心动过速的折返环路、无须太多的X线曝光量、提高复杂心律失常射频消融的成功率,节省手术时间.但对于简单心律失常来讲,建立感兴趣区的三维结构,要耗用不必要的标测时间,使简单问题复杂化,此外费用较高.由于CARTO系统无法观察到整个导管的走性情况,导管在心腔内的张力无法判断,因此容易出现心包填塞等并发症.因此CARTO电解剖标测系统的主要优势在于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复杂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在特殊情况下,单极电图能否代替双极电图运用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中弥补体表心电图中的不足。方法将冠状窦、希氏束及大头消融电极与胸导联相连,记录局部单极电图,运用于5例病人,观察心动过速、射频消融过程中心房波、心室波的关系,并与20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病人双极记录的特征相比较。结果(1)心动过速均显示出逆A呈向心性分布的特征(100%vs100%,P>0.05);(2)消融过程中单极电图可清楚显示交界心律时的传导情况(100%vs100%,P>0.05)。结论在特殊情况下,使用局部单极电图可代替双极记录,弥补体表心电图在诊断房室结双径路以及射频消融术中的不足,避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2009年6月—2010年3月因疑似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223例,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冠心病诊断并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行左室造影前记录左室压力曲线,自动分析计算出左室舒张末压(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pressure,LVEDP)和左室压力下降时间常数(thetime constant of left ventricular pressure decay,tau);行超声心动检查获取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患者分为无病变组(n=43)、单支病变组(n=76)、2支病变组(n=62)、3支病变组(n=42)。对比分析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与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关系。结果:左室室壁厚度、左室质量指数、LVEF、LVEDP和tau值在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冠状动脉3支病变组患者的LVEDP较单支病变组显著升高(P=0.004)。结论: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和收缩功能受损,左室收缩舒张功能随冠脉病变程度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34.
多媒体技术在心血管内科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医学科学的整体性、实践性和社会性决定了医学教育是一个复杂的教学体系,其教学方式要求涵盖多种媒体,如字、图像、形态、音频、视频等,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单调枯燥,较难取得良好的效果。目前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以其生动的表现形式给医学课堂教学带来了全新的变化,使医学教学模式、内容、方法、手段,甚至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教育制度都有所更新,极大地促进了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5.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室速 )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已成为首选的治疗方法。需要提出的是 ,判断室速消融成功的标准与室上性心动过速不同 ,仅靠术后能否诱发来判断。因为室速的诱发在不同的时间及条件下变异性较大 ,此标准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不客观性 ,判断标准的客观性差至少是室速消融后复发率较高的原因之一。本组总结 5年来经射频消融临床成功并得到随访资料的 132例特发性室速患者的消融资料及随访资料 ,分析经靶点刺激诱发程序在减少复发率方面的价值。  资料和方法 患者资料来自于 1994~ 2 0 0 1年 ,特发性室速…  相似文献   
36.
自主神经系统对窦性心律震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心室起搏诱发窦性心律震荡(HRT)模型,观察自主神经对HRT指标的影响。并探讨诱发室性早搏的不同联律间期(CI)及代偿间期(CP)与HRT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15例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在不使用自主神经阻断药物情况下(基础状态),采用右室心尖部V-S2刺激,联律间期以刺激前平均心动周期的60%感知V波,并逐渐2%递减,直至连续发出10个V-S2刺激,每个S2刺激之间至少间隔有20个VV间期;然后静脉注入艾司洛尔(艾司洛尔状态),待药物作用至高峰后重复上述V-S2刺激;静脉注入阿托品(阿托品状态),待其作用至高峰后再次重复上述刺激;随即再次注入艾司洛尔(联合用药状态)后重复发出10个V-S2刺激。测量并分析四种状态下体表心电图及腔内心电图数据。结果基础状态下RR间期是698.91±75.70ms,震荡初始(TO)为-1.65%±2.29%,震荡斜率(TS)为8.16±4.63ms。而在使用不同的自主神经阻滞药物后,TO显著性增加发生在阿托品状态和联合用药状态,而在艾司洛尔状态无显著变化。TS显著性降低发生在阿托品状态和联合用药状态(P均<0.01),而在艾司洛尔状态无显著变化。基础状态诱发的室性早搏,它的CI与HRT指标并没有相关性(所有的P>0.05),而CP则与HRT指标相关。结论自主神经系统对HRT的影响中,迷走神经起着主导作用;基础状态下CI和HRT指标之间不相关,而CP与之相关。  相似文献   
37.
特殊房颤的处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房颤及其并发症的处理仍是当今心脏病领域中的一重要课题。新发房颤的转复及慢性持续性房颤的处理具有同样的临床意义。特殊房颤的亚群的诊治更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1慢性持续性房颤房颤导致房颤,换言之,慢性持续性房颤可减少房颤转复及维持窦性心律的机率。房颤过程...  相似文献   
38.
心腔内超声辅助射频精炼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射频精炼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反复、频发、药物疗效欠佳的房颤行心内电生理检查。X光透视、心腔内超声成像、激动顺序与起搏标测、夺获、拖带、药物试验结合,确定参与房颤的局灶触发点、驱动源、主导转子及其部位.局部施以点片或短线消融.观察消融反应,随访治疗效果。结果:27例房颤行电生理检查,12例行射频消融,参与机制7例以局灶触发为主,5例以主导转子为主,4例有局灶驱动源,2例3种机制均参与。选择性消融与房颤发作或维持密切相关的部位,6例用点片消融,4例用短线消融,2例用点片加短线消融。消融中房颤终止2例、局部双向阻滞4例,房颤不再诱发4例,房颤减少1例,房早消失1例,房早减少6例、干咳2例、加速性房性逸搏1例、心动过缓1例。术中6例检出无症状并发症,肺静脉内膜断裂1例、右房与左房内血栓4例、局限性心包积液2例。术后2例房颤复发,用单一药物治疗。随访2周至1.5年,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针对局灶触发、驱动与主导机制作精炼的点片与短线消融可根治或减少与控制房颠的发作。心腔内超声成像提高消融治疗的精确性,便于术中及时发现无症状的并发症,防止术后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39.
心房颤动(AF)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疾病,持续性AF后期不可避免要有结构上出现相应的改变,故在早期电重构期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很有必要。本文主要从AF电重构产生的生理基础、AF患者钙信号的改变及AF药物治疗的新思想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0.
研究背景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发生和维持可能与炎症促发的心房结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