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29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82篇
预防医学   108篇
药学   45篇
中国医学   14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斯氏针游走盆腔伴感染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79岁,因左股骨颈骨折三枚斯氏针内固定术后5年、双下肢浮肿7d入院。患者1994年7月因跌伤致左股骨颈基底部骨折,伤后7d在当地医院透视下行闭合复位三枚平行斯氏针内固定术,针尾均埋于皮下。术后3个月扶拐下床行走,1997年10月,因1枚斯氏针游走至右股骨大转子处皮外5cm,在当地医院拔除此针,当时摄X线片见余两枚斯氏针进入盆腔约15cm,未行处理。1999年1月因双下肢浮肿在我院内科就诊,行静脉肾盂造影时发现:两枚斯氏针均未经过股骨颈,从股骨颈前方进入盆腔约7cm,股骨颈骨折已愈合,双肾积水,以左侧为著,即转外科治疗,病程中一直…  相似文献   
22.
黑豆即豆科植物大豆的成熟种子,因颜色的不同分为黑豆、黄豆两种。因为大豆富有营养价值甚高的豆类蛋白,故人们常把它做成名目繁多的食品,如炒豆子、腊八豆、豆酱、油豆腐等。大豆或其加工制品,除供菜用外,还可作药用。淡豆鼓,用黑豆加工制成的淡豆鼓,有解表证、除烦热的功效。多用于初起的感冒,一般用量为7~15克。黄豆卷,是将黑大豆放在竹箩内,上盖潮湿草包,不时淋水,等发芽到5~6厘米时,晒干而成,亦称大豆黄卷,有解表和中、利湿祛暑的作用。一般用量为10~20克。下面介绍黑豆可治疗的疾病疟疾(打摆子):久治不…  相似文献   
23.
24.
在正常情况下,肠道的屏障功能和肝脏的解毒功能可以防止肠道内细菌易位及肠道细菌产物如脂多糖(LPS)进入全身血液循环,然而,若肠道的屏障和肝脏的解毒等防御机制被破坏.细菌则可易位到肠道外的空间并促使免疫系统异常活化,从而引发肝脏慢性炎症损害。本文就近年来关于细菌易位和肠道细菌产物如LPS在肝硬化中的作用以及有关影响因素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25.
房室养生、康复与中华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几千年的理论探索和生活实践,随着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具有我国特色的中医养生学和性治疗学(壮阳法术和方药属其一项重要内容),也在汉代以前达到了一定的学术高度。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医简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传统静脉剥脱器增加自制丝线性材料剥离头改良剥脱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2年5月-2013年5月到鞍钢总医院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单纯性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的46例患者(46条下肢)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24例,采用传统静脉剥脱器增加自制丝线性材料剥离头改良剥脱法剥脱大隐静脉主干;对照组22例,采用传统静脉剥脱器剥脱法剥脱大隐静脉主干;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数(≥1cm)、术中出血量、术后24h肢体的疼痛分级、术后疼痛持续时间、皮下淤血及肢体肿胀麻木患者例数、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改良剥脱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较传统剥脱器剥脱法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切口数减少,一次性剥脱成功率高(95.8%),术后疼痛时间低于传统剥脱器剥脱法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剥脱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静脉剥脱器。  相似文献   
27.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主要病理生理变化就是脾大、脾功能亢进及胃底、食管交通静脉曲张,常造成的外周血液细胞减少及上消化道出血,严重者危及生命。肝移植是治疗该病的理想措施,但由于费用高昂,供体不足,并不能成为治疗该病的主要措施。目前临床上以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作为治疗该病的推崇术式,其目的就是去除脾亢,降低门静脉压力,减少出血机会,但该类患者合并贫血、凝血功能差,术中失血较多,手术风险较大。本文就是根据该类患者的上述特点,采用手术中预先结扎脾动脉的方法,解除脾脏充血,使得脾脏自然收缩,从而使其内部的血液成分通过自体输血的方式进入外周循环系统,从而改善血液的氧合能力、凝血能力及免疫能力,降低手术风险,为临床上减少异体输血、节约血液资源提供一种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28.
急性肠系膜血管血栓或栓塞所致的急腹症在临床上少见,但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该病的发生率也在增高,该病病情凶险,进展迅速,如不及时得到正确的治疗,预后较差。笔者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共收治此类病人6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例,男4例,女2例,年龄34-85岁。所有患者均因急性腹痛入院,其中既往有脾切除病史3例,  相似文献   
29.
腹内疝多以急性腹痛就诊,症状重、进展快,早期诊断困难,易致肠绞窄,是临床上少见、易误诊的急腹症之一。笔者于2006年7月至2013年7月间共收治经手术探查证实的腹内疝7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0.
内耳位置深在,结构细小复杂,过去一直是影像学检查的盲区。但是,高分辨率CT(HRCT)及MRI在内耳病变诊治中的应用,使内耳畸形在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中的诊断率明显提高。高分辨率CT(HRCT)颞骨薄层扫描,能够清晰显示内耳的细微骨结构,螺旋CT三维重建还可将轴住的二雏原始图像转换成三维立体图像,对内耳结构的显示更为直观,但只限于骨结构。MRI检查技术,特别是近年来水成像即内耳淋巴管造影技术能够直观、立体地显示内耳膜迷路的精细结构,弥补了CT检查的不足。CT和MRI的应用为认识内耳结构及疾病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逐渐成为诊断内耳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二者互为补充,极大的提高了诊断的正确率。而影像检查技术的进步,也使我们对各种先天性内耳发育畸形有了更为清晰地认识。本文拟对内耳发育畸形的影像学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