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2篇
儿科学   35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2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68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46篇
肿瘤学   2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目的 系统评价老年糖尿病患者衰弱的发生率,为制订适宜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8月,收集老年糖尿病患者衰弱发生率的观察性研究。由2名研究员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依据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文献质量评价工具和纽尔卡斯-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Quality Scale,NOS)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应用Stata 15.0软件进行系统评价,采用固定效应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数据合并,Egger秩相关检验和漏斗图判断发表偏倚。结果 最终纳入27篇文献,共8 127例患者。系统评价结果显示,老年糖尿病患者衰弱的总体发生率为30%[95%CI(0.24~0.37)],衰弱前期的总体发生率为44%[95%CI(0.38~0.5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女性老年糖尿病患者衰弱的发生率(31%)高于男性(24%);医院发生率(31%)高于社区(30%);采用综合性衰弱筛查工具评估衰弱时,其发生率(43%)高于躯体性衰弱筛查工具(27%);北美洲地区发生率(41%)高于亚洲地区(28%)和欧洲地区(27%)。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衰弱的发生率较高,衰弱前期的发生率更高。护理人员不仅要重视对该人群进行衰弱的早期筛查,更要加强对衰弱前期的识别,制订合理的干预措施以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预后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静磁场连续辐射对大鼠外周血细胞、血清代谢酶和血浆递质的影响。方法二级雄性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静磁场辐射组,静磁场强度为600 mT,每天辐射12 h,连续7 d,于辐射后7 d、14 d和30 d活杀取材。采用Sysmex 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细胞分析;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酸(谷草转氨酶,AST,GOT)、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改变,采用HPLC检测大鼠血浆中氨基酸和单胺类递质的改变。结果 600mT静磁场辐射后7 d,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率显著降低(P〈0.05),血小板(PLT)显著减少(P〈0.01),辐射后14 d,红细胞(RBC)显著升高(P〈0.05)。辐射后7 d和14d,大鼠血清AST和LDH显著减少(P〈0.01),辐射后14 d,CKMB显著减少(P〈0.01)。辐射后7 d,大鼠血浆犬尿喹啉酸(KYNA)和谷氨酸(Glu)含量显著降低(P〈0.01),NE和5-HT含量均显著减少(P〈0.05或P〈0.01)。结论 600mT静磁场连续辐射可引起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率和PLT减少、RBC增加,血清代谢酶AST、LDH和CKMB减少,血浆氨基酸和单胺类递质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3.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临床常见的出生缺陷,目前主流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Ponseti方法和Bensahel功能疗法。该文通过文献回顾,就Ponseti方法和Bensahel功能疗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相关病理学认识、治疗原理和方法、随访结果、步态分析等作一综述,以明确两者的优缺点,讨论哪种方法更适合我国现阶段治疗。  相似文献   
14.
章楠在《伤寒论本旨》中对仲景诸方进行了深刻的评析:循经发挥,阐释方义;注解质疑,剖析药性;煎服方法,深入阐发;详辨服药后症状。这些对于深入研究《伤寒论》经旨起到了推动作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各式各样的家用电器进入寻常百姓家。这些电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编织了一张张无形的电磁波网,带来不同程度的电磁污染,影响人体健康。但是,人们对于日常电器的电磁辐射产生、危害及防护的认识仍然模糊。因此,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电器所带来的电磁辐射污染,掌握一些防护方法对自我健康的保护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改良色努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的疗效。[方法]30例AIS患者应用改良色努支具进行治疗,其中男5例,女25例,平均随访12个月。记录初次就诊和末次随诊时躯干倾斜角、Cobb角、VAS评分和SRS-22得分。[结果]AIS患者躯干倾斜角治疗前平均为10.0°,改良色努支具治疗后平均为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4,P=0.040)。Cobb角治疗前平均为33.7°,治疗后平均为26.2°,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t=2.867,P=0.006)。SRS-22量表中自我形象维度得分治疗前平均为3.20,治疗后平均为3.61,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t=-2.714,P=0.009)。改良色努支具治疗前后,AIS患者在VAS评分、功能活动、疼痛、心理健康维度得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AIS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维度得分平均为4.12。[结论]改良色努支具能有效地控制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畸形的进展,改善躯干外观,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没有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研究张应力对深筋膜Ⅰ、Ⅲ型胶原分布及构成的影响。方法建立新西兰大白兔胫骨延长模型,延长速度为1mm/d和2mm/d,每12h一个增量,延长率为胫骨长度的10%和20%。以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观察深筋膜Ⅰ、Ⅲ型胶原的变化,以图象分析系统分析I、III型胶原相对含量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ANOVA)。结果正常深筋膜主要由I型胶原构成。肢体延长后,III型胶原相对含量增加,而1mm/d,延长率20%的筋膜胶原构成最接近正常。结论深筋膜在张应力的作用下其Ⅰ、Ⅲ型胶原的分布及构成发生了变化,1mm/d的延长速度,20%的延长率的方案下深筋膜胶原构成与正常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使用CT三维测量髋臼发育情况及髋臼对股骨头覆盖率对比性观察,整体反映髋臼发育情况。方法:①观察对象:选择2003-06/2005-04对41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55个髋关节。其中男12例,女29例;年龄18个月~6岁。患髋右侧23例,左侧32例,其中双侧12例。健康侧27髋。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②实验方法:所有患儿使用PQ6000型多层螺旋CT扫描,扫描数据进行骨组织三维重建。将测量数据制成图表,显示三维的髋臼发育情况,并量化表示髋臼的缺损情况。③实验评估:计算不同截面正常侧髋臼指数、中心边缘角(假设符合正态分布)的均数、标准差、分布范围及95%可信区间。观察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前术后骨骼形态学变化。分别在术前、术后测量患者患侧髋臼指数、中心边缘角和前倾角,测量值均分别与正常值进行对比。结果:患侧55个髋,健康侧27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前术后骨骼形态学变化:术前55侧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髋关节脱位程度为,参照T"nnis分类方法,Ⅰ度5髋(9.1%),Ⅱ度11髋(20%),Ⅲ度32髋(58.2%),Ⅳ度7髋(12.7%)。术后患者均表现髋臼α角均>90°,头臼呈同心圆对位,Shenton线连续,股骨头较术前明显发育,原先未出现头骺的患者,出现头骺,但较正常仍偏小;髋臼口呈类圆形,髋臼边缘欠光滑,髋臼整体呈一定程度前倾。②术前术后髋臼指数、中心边缘角和前倾角变化对比:术后患者的髋臼指数和前倾角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患者的中心边缘角大于正常对照组[(33.4±2.6)°(29.1±2.0)°,P<0.01],术后患者的髋臼指数和前倾角测量值均小于术前(P<0.01)。结论:介绍了一种对髋臼形态测量的新方法,它能够全面反映髋臼的发育情况,不但增加了对中心边缘髋臼病理改变的认识程度,还为手术提供了精确的可信度较高的矫形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提出一种新的计算机辅助测量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脊柱长度的方法,评价其准确性和可重复性。方法:在前后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位X线片上选取每个椎体的四个顶点,基于Matlab 6.5软件,设定程序确定L4下终板至T1上终板的中线,将中线上点的距离和作为脊柱长度。由1名医师采用计算机辅助测量方法和2名医师采用手工测量方法,随机选取5例AIS患者并对每例患者进行5次重复测量,计算两种方法测量结果的均值和标准差,评价计算机辅助测量脊柱长度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选取45例AIS患者,其中女38例,男7例,年龄10~16岁(13.5±1.5岁);Cobb角10°~45°(32.5°±8.7°)。由同一骨科医师在前后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位X线片上分别采用手工测量方法和计算机辅助测量方法获得T1~L4脊柱长度,计算均值和标准差,比较两种测量方法的结果是否存在差异。应用计算机辅助测量方法测量计算出45例AIS患者L4~T1的脊柱长度,对同一医师应用该测量方法间隔4周的两次测量结果做比较,分析同一观察者在不同时间的可重复性;对3名不同医师分别应用该测量方法的测量结果做比较,分析该方法不同观察者间的可重复性。结果:应用计算机辅助测量方法测量5例AIS患者的脊柱长度(±s)分别为325.8±0.46mm、391.3±0.43mm、476.7±0.04mm、441.3±0.79mm和432.8±0.50mm,2名医师应用手工测量方法测量5例AIS患者的脊柱长度分别为325.7±8.3mm、390.9±7.6mm、476.7±6.0mm、441.5±8.2mm、433.1±6.0mm和326.2±5.9mm、391.4±7.5mm、476.1±5.8mm、441.6±8.2mm、432.9±5.8mm,应用计算机辅助测量方法多次测量脊柱长度测得结果的标准差较手工测量结果低得多。采用计算机辅助测量方法与手工测量方法测量45例AIS患者的脊柱长度(±s)分别为404.7±43.2mm和405.1±45.5mm,两组均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采用计算机辅助测量方法测量AIS脊柱长度的同一观察者间隔4周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995(P0.05),不同观察者间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942(P0.05)。结论:计算机辅助测量AIS患者脊柱长度的方法较传统的手工测量方法操作简单,并且其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