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2篇
儿科学   35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2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68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46篇
肿瘤学   2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宫颈癌又称宫颈浸润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居全球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临床上大多数宫颈癌患者都要行子宫全切除术,如果把握时机,并采取相应措施,积极治疗,可降低晚期宫颈癌的发生率.大多数癌症病人在得知病情后,往往丧失了与疾病斗争的信心,只是单纯被动地依靠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忽略了通过自身努力积极参与疾病的康复能力.护理健康教育在治疗过程中,无论是帮助病人及家属树立积极参与恢复健康的信念,还是传播相关知识、培养自理能力都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1].本文就护理健康教育在宫颈癌子宫切除术病人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2.
尘肺患者的多学科合作呼吸康复治疗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多学科合作康复治疗模式对尘肺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将60例尘肺患者分成多学科治疗组(多学科组,35例)和常规治疗组(常规组,25例).多学科组除采用常规临床治疗外,还采用健康教育、运动训练、药物监测及营养指导、精神心理指导等综合康复措施,常规组只采用内科常规治疗,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2组均采用BODE评分、Borg评分和生存质量评估(QOL)评定患者康复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多学科组的BODE评分为(3.16±0.23)、QOL为(82.1±7.50)和Borg评分为(2.46±1.50),与治疗前以及常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3个月后第1秒用力肺活量为(36.5%±10.9%),与常规组及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多学科合作模式对尘肺患者进行呼吸康复训练,能明显降低患者的BODE评分,改善尘肺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对尘肺患者的肺功能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在呼吸康复训练中对老年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80例老年中重度COPD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0例。康复组除采用常规临床治疗、健康教育、运动训练外,均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多学科综合康复治疗。治疗前、后2组患者均采用体质指数(BMD、气流阻塞程度(Obstrucdon)、呼吸困难指数(Dyspnea)、运动耐力指标(Exercise)即BODE评分评定患者康复情况。同时采用生存质量评分(QOL)评定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治疗1个月后,康复组的BODE评分明显降低。QOL评分也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创机械通气对老年中、重度COPD患者进行呼吸康复训练,能显著降低患者的BODE评分,改善COPD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提高运动耐力及改善患者的QOL水平。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小剂量左旋氨氯地平、替米沙坦及氢氯噻嗪同时或不同时给药对杓型高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门诊及住院杓型高血压患者272例(收缩压< 180 mm Hg,舒张压91~109 mm Hg),年龄>45岁,男性179例,女性93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不同时给药组,135例)晨服替米沙坦40 mg和氢氯噻嗪10 mg,晚服左旋氨氯地平2.5 mg;Ⅱ组(同时给药组,137例)以上三种药物均晨服(剂量同Ⅰ组).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所有病例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治疗8周后,Ⅰ组和Ⅱ组的24h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降低[(128.64± 12.76)mm Hg/(82.46±7.18)mm Hg比(144.36±15.86)mm Hg/(92.34±7.86)mm Hg,P<0.01,(127.54±13.06)mm Hg/(81.92±7.28)mm Hg比(143.68±15.58)mm Hg/(92.52±7.64)mm Hg,P<0.01],两组间降低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夜间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降低[(134.28 ±13.36)mm Hg/(82.76±6.84)mm Hg比(116.42±12.14)mm Hg/(70.18±6.28)mm Hg,P<0.01,(134.46±13.58)mm Hg/(82.48±6.72)mm Hg比(118.18±12.18)mm Hg/(71.82±6.86)mm Hg,P<0.01],降低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治疗后收缩压昼夜差值高于治疗前[(21.10±4.88)mm Hg比(17.32±4.26)mm Hg,P<0.05];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Ⅰ组收缩压昼夜差值高于Ⅱ组[(21.10±4.88)mm Hg和(18.04±4.26)mm 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杓型高血压患者,小剂量左旋氨氯地平、替米沙坦和氢氯噻嗪无论同时或不同时给药均能有效地控制24h、日间和夜间血压,而同时一次给药患者的依从性会更好,还能减少深杓型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85.
目的 建立符合各门课程实际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推进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改革。方法 选择11门课程(涉及7个专业15个自然班),针对各门课程特点分别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对随机选择的6门课程的总评成绩和期末成绩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6门课程的总评成绩均明显高于期末成绩(P<0.05);总评成绩与期末成绩的分布明显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评成绩的分数段分布更合理。结论 所建立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能更加客观地对学生进行评价,符合研究性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86.
针对中医学专业方剂学课程目标的要求,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提出对方剂学课程进行“点-线-面”教学设计。通过从点、线、面不同层面分别设置“教”的设计与“学”的任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师不断加强对教学设计理论的学习,有助于提高教学设计、评价、反思的能力。  相似文献   
87.
兔股动、静脉轴向张力-应变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兔股动、静脉的轴向张力-应变关系,以及对临床修复血管损伤时移植静脉长度的影响.方法以兔正常股动、静脉血管标本为研究对象,通过血管拉伸试验,获取正常动、静脉轴向张力-应变关系变化规律.结果在35.0mm范围内,兔股动脉所受的张力与其伸长率间关系可拟合为Fa=0.22(e5.75(λa-1)-1),兔股静脉所受的张力与其伸长率间关系可拟合为Fv=6.15×10-3(e7.89(λν-1)-1).结论修复兔股动、静脉伤时,必须考虑动脉实际缺损长度和游离长度两方面因素,移植静脉长度LVG应符合(LVG/λv*)×λv+(RIL/λa*)×λa=AcIL,RIL=AcIL-LVG,λa、λv分别为张力F所对应的动、静脉的伸长率.  相似文献   
88.
人体四肢正常动、静脉纵向残余应变与应力-应变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体四肢正常动,静脉的纵向残余应变特性和应力-应变关系,以及对临床修复血管损伤时方法选择的影响。方法;以人体正常血管标本为研究对象,通过血管拉伸试验及检测血血管纵向伸长率,获取四肢正常的,动,静脉纵向残余应变及应力-应变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9.
儿童股骨头及股骨颈骨折较罕见,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创伤性骨折通常发生于高能量损伤因素的作用,如高处坠跌及交通事故。非创伤性骨折常考虑既往已有骨骼损伤及骨肿瘤可能。本研究着重研究此类创伤性骨折临床治疗过程,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长期低剂量微波辐射致大鼠血清生化、心脏功能及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2.5、5和10 mW/cm2微波辐射160只二级雄性Wistar大鼠,5次/周×30 d,6 min/次。于辐射后1 d、14 d、60 d和180 d,采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血清钾离子(K+)、钠离子(Na+)、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谷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含量;于辐射后6 h、7 d、14 d、30 d和60 d活杀大鼠取心脏,采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心脏组织结构及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2.5、5和10 mW/cm2组大鼠血清Na+含量分别于照射后1 d(P〈0.05)和14 d(P〈0.01)降低,60 d(P〈0.01)和180 d(P〈0.05)表达持续升高;AST和ALT含量分别于照射后14 d显著降低(P〈0.05);180 d见恢复。2.5、5和10 mW/cm2微波辐射后7~30 d,大鼠心肌纤维排列紊乱,线粒体肿胀、空化,闰盘结构模糊,此病变随辐射剂量增加呈加重趋势。结论 2.5~10 mW/cm2微波长期辐射可致大鼠K+、Na+、AST及ALT含量异常及心脏组织结构与超微结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