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28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150篇
预防医学   6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2篇
中国医学   63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何飞 《中国基层医药》2014,(21):3278-3281
目的:比较使用3种全身麻醉方法和脊髓麻醉对老年患者的诱导和复苏特性。方法研究对象为100例接受尿道手术的60岁以上患者,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丙泊酚-丙泊酚( P-P ),丙泊酚-异氟烷(P-I),丙泊酚-地氟烷(P-D)组,每组25例,分别由芬太尼(1~2μg/kg IV)和丙泊酚(1.0~2.0 mg/kg IV)诱导麻醉,并分别用含70%N2 O的氧气同时注射丙泊酚(75~150μg· kg-1· min-1)或异氟烷(呼气0.7%~1.2%)或地氟烷(呼气1%~4%),维持麻醉状态。诱导麻醉后接上通气喉罩,维持自主呼吸。在脊髓麻醉组(S),患者鞘内注射1.5 mL溶于等体积10%葡萄糖注射液中的4%利多卡因(60 mg)麻醉。结果与脊髓麻醉相比(9.3±3.4)min,丙泊酚诱导麻醉的技术方法比较简单并且诱导速度更快(P<0.01)(P-P,P-I和P-D组麻醉的诱导时间分别为(4.6±1.7)min,(4.7±2.2)min和(3.8±1.4)min。在诱导期内,S组病例的主动脉压和心率更高。3个全身麻醉组患者,在麻醉诱导,拔管和定位时间相近。 S组病例产生疼痛得分更低(P<0.05),但复苏观察时间更长(P<0.01)。 P-P和P-D组患者数字符号替换测验(DSST)得分恢复到基础水平的时间比P-I组稍短。麻醉方法不同对于患者术后恶心,嗜睡,焦虑和协调性没有影响。结论老年患者使用丙泊酚和地氟烷诱导全身麻醉可以缩短诱导和复苏时间,且不会产生副作用。因此这种方法适用于老年患者在经尿道手术中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新型布尼亚病毒(SFTSV)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致SFTSV致SFT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病多发生于丘陵地带的中老年人,部分患者有蜱虫叮咬史,临床表现为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可有多脏器功能损害。经抗病毒、对症支持治疗后,19例临床治愈出院,3例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自动出院。结论:SFTSV致SFTS是一种新发人畜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易漏诊、误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8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21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 21例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60.8± 10.7)岁;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者17例;JAK2V617F基因突变阳性者16例;既往有血栓病史者6例;入院平均血小板计数为(880±360)×109/L;急性心肌梗死起病者7例,不稳定性心绞痛者9例,稳定型冠心病者5例;病变累及左前降支者17例;9例患者行支架置入治疗,共置入支架12枚;16例患者接受了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5例患者接受阿司匹林单抗治疗;20例患者院外长期口服羟基脲治疗,1例患者行干扰素治疗;平均随访时间(27±17)个月,随访期间平均血小板计数(395±116)× 109/L,较入院时下降(P?<0.05)。1例患者于治疗后发生急性心力衰竭,1例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及脑梗死,1例 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及脑出血,1例患者发生脑梗死,1例患者发生肺栓塞。结论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合并冠心病患者最常累及冠状动脉的左前降支,且起病表现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者多见,心血管危险因素及JAK2V617F基因突变与其发病相关,临床上需注意预防脑血管并发症及出血事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XFZYT)对野百合碱(MCT)诱导肺血管重构大鼠ET-1、NO干预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血府逐瘀汤预防组、血府逐瘀汤治疗组、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每组9只。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MCT(60mg/kg)复制肺血管重构模型,血府逐瘀汤预防组、对照Ⅰ组造模第2天起给药,血府逐瘀汤治疗组、对照Ⅱ组造模第15天起给药。至实验第28天采集组织标本,观察各组大鼠肺血管病理形态学及测定血ET-1、NO含量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小动脉管壁变厚、管腔变小,血浆ET-1增多,血清NO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血浆ET-1含量降低,血清NO含量升高(除外血府逐瘀汤治疗组),肺小动脉管壁有不同程度变薄、管腔变大(P〈0.01~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能有效减轻大鼠肺血管重构,其机制可能与通过调节ET-1和NO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胫前肌腱与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2月至2010年8月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46例,其中男27例,女19例,分为A组:自体肌腱移植重建25例,B组:同种异体肌腱移植重建21例.术后进行临床体检及前/后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膝关节应力X线片、髌骨轴位片及MRI等相关检查,Lysholm评分,IKDC评分,AKS评分.术后随访4~24个月,平均12.4个月.结果两组病例术后Lysholm评分,IKDC评分,AKS评分测试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种异体与自体肌腱重建ACL的疗效相近,是重建ACL良好的移植物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睡眠监测阻塞定位仪(Apneagraphy,AG200)结合螺旋CT在评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上气道狭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8例睡眠打鼾患者,采用睡眠监测阻塞定位仪进行整夜睡眠呼吸监测,分析呼吸紊乱指标、出现呼吸暂停低通气事件时的阻塞平面,不同平面的阻塞次数和总阻塞次数。以螺旋CT测量清醒状态下上气道的软腭后区、舌后区气道的横截面积。将AG200测定上气道狭窄平面与CT测量判断平面进行比较。结果①28例AG200监测,6例排除OSAHS。22例符合OSAHS,其中轻度4例,中度10例,重度8例。②28例CT测量,4例无狭窄平面,16例腭后区狭窄2,例舌后区狭窄6,例腭后区、舌后区双重狭窄。③22例OSAHS中AG200测压均为上部和下部联合阻塞,上部阻塞为主18例,下部阻塞为主4例,其中1例上部阻塞为100%。④22例OSAHS中,AG200测压腭后区阻塞为主占81.8%(18/22),CT测量腭后区狭窄占68.2%(15/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G200测压下部阻塞为主占27.6%(6/22),CT测量舌后区阻塞占18.2%。结论 AG200对OSAHS定性定位诊断具有重要作用,结合CT测量可以很好地评估上气道腭后区狭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Jab1和p27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意义以及相互关系.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0例胶质瘤和8例对照脑组织标本中Jab1、p27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6例新鲜胶质瘤标本中相应分子的表达.结果 Jab1在对照脑组织中表达不明显,在Ⅱ、Ⅲ、Ⅳ级胶质瘤中阳性率分别为21.2%、65.4%、91.7% 三者之间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27在对照脑组织中表达明显,在Ⅱ、Ⅲ、Ⅳ级胶质瘤中阳性率分别为93.8%、53.8%、25.0%,三者之间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Jab1与p27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相关.相关分析显示:胶质瘤中Jab1蛋白表达与增殖指标Ki-67表达呈正相关,与p27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27蛋白表达与Ki-67表达呈负相关(P<0.001).结论 胶质瘤中Jab1的异常高表达可能是抑制p27表达的重要因素.Jab1与p27的异常表达可能在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鄂西北地区2008 – 2017年分离到的72株脑膜炎奈瑟菌(Nm)的药物敏感性及分子分型特征。 方法 对Nm菌株进行生化鉴定和血清学分群,并采用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进行基因分群,用K-B纸片和E-test检测试纸条进行药敏试验;选取部分菌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 结果 血清分群结果为B群14株、C群10株、W群3株、E群1株、不可分群44株。基因分群结果:B群33株、C群10株、W群3株、E群1株,其他及不可分群25株。70株Nm菌株对复方新诺明、萘啶酸、环丙沙星、米诺环素、氯霉素5种抗生素的敏感率分别为7.14%、21.43%、28.57%、98.57%和98.57%,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奇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噻肟、青霉素和利福平均敏感。17株菌株共有12种序列型别,其中12株菌株不能归入现有克隆群,其他5株属于CC4821(4株)和CC175(1株)。55株菌株分为48种不同的PFGE带型,带型相同的菌株其基因群亦相同。 结论 2008 – 2017年鄂西北地区分离的Nm菌株主要为B群;对复方新诺明、萘啶酸和环丙沙星具有较高的耐药性。MLST分型以CC4821为优势克隆。PFGE分型特征呈多态性,未出现优势带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实施立体定向双侧伏隔核射频毁损术后不同阶段阿片类药物成瘾者认知功能变化,主要包括智力及记忆力功能变化.方法 采用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wechsler adult intelligence scale,WAIS-RS)、临床记忆量表(clinical memory scale,CMS)和唐都医院神经外科自编随访问卷,对30例阿片类药物成瘾者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段进行测评.结果 韦氏昔表测评结果表明,术后90天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总智商(IQ)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数字广度分测验和数字符号分测验较术前明显F降(P<0.05);临床记忆量表测评结果表明,指向记忆、联系学习、图像自由回忆手术前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记忆商数术后较术前明下降(P<0.05);在6个月和12个月的随访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智力功能无明显变化,记忆力情况随躯体康复及回归社会后心理变化程度逐步好转,通过特殊的记忆力训练可有所提高.结论 毁损伏隔核内特定亚区对药物成瘾者智力总体状况无显著影响;仅对短时记忆、注意力有一定近期影响,但长期随访无明显影响;提示伏隔核内可能存在与短时记忆、注意力相关的亚区或通路.  相似文献   
20.
缺血-再灌注损伤是肝脏大手术(包括肝切除及肝移植)后不可避免的过程,是导致器官移植后脏器失活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危害性仅次于免疫排斥.因此如何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仍是目前肝脏外科特别是移植外科的研究热点及难点之一.近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缺血后处理能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我们主要探讨缺血后处理的作用机制及其在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