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7篇
  免费   207篇
  国内免费   180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02篇
口腔科学   27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57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40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69篇
综合类   401篇
预防医学   6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30篇
  2篇
中国医学   897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181篇
  2011年   179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林玲  万长秀 《护理学杂志》2013,28(15):48-50
目的 观察7种常用中药注射剂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以指导临床药物护理.方法 分别检测红花黄色素、复方苦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康艾注射液、艾迪注射液、注射用灯盏花素、注射用丹参与0.9%氯化钠配伍后0~4 h的颜色、澄明度、微粒数、pH值及吸光度.结果 4h内溶液澄明,未见沉淀生成及变色,pH值在正常范围内略有变化,不溶性微粒未发生大幅度改变,吸光度在正常值范围内.结论 7种常用中药注射剂与0.9%氯化钠配伍后溶液在4h内基本稳定,其中1~2 h配伍使用最为稳定.建议中药注射剂配伍静置一段时间后输注,以提高输液安全性.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附子与山茱萸配伍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增效减毒作用。方法 ip盐酸阿霉素构建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分别给予附子提取物、山茱萸提取物和附子-山茱萸提取物3周后,检测动物血清脑钠素(BNP)含量,心肌细胞Ca2+-ATP酶和Na~+,K~+-ATP酶活性,镜下观察左心室组织病理学形态变化。结果造模3周后,模型组大鼠普遍出现腹水、消瘦、稀便、弓背等症状体征;左心室射血分数(EF)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明显下降;血清BNP水平显著升高;左心室组织出现心肌纤维断裂及心肌细胞变性、坏死等病理改变。连续ig给予附子-山茱萸提取物3周后,大鼠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血清BNP水平下降,心肌细胞Na~+,K~+-ATP酶活性升高,左心室组织病理学形态有明显改善。附子提取物和山茱萸提取物分别连续给药3周,上述指标未见明显改善。结论附子与山茱萸配伍可能通过提高心肌细胞Na~+,K~+-ATP酶活性,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的心肌能量代谢障碍,提高心力衰竭的心肌活性,起到增效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73.
74.
目的:考察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盐酸曲马多注射液及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配伍液中三种药物含量,考察三种药物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室温条件下72 h内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与检测外观与pH变化。结果: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盐酸曲马多注射液及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的配伍液在72 h内三种药物含量未见明显变化,配伍液外观澄清,pH值保持稳定。结论:酒石酸布托啡诺、盐酸曲马多及盐酸昂丹司琼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室温条件下、72 h内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75.
杨显娟  付尹  王佳俊  王建  肖琳萱  徐卓  王立映  龚道银 《中草药》2021,52(15):4587-4597
目的研究黄连-厚朴配伍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利用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获取UC基因表达谱数据,并综合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黄连-厚朴治疗UC的潜在机制。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法建立UC大鼠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黄连(2g/kg)组、厚朴(2g/kg)组、黄连-厚朴配伍(4g/kg)组和柳氮磺胺吡啶(0.4 g/kg)组,每组8只。造模24 h后,各给药组ig相应药物,1次/d,连续6 d,采用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和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计算并评价各组大鼠结肠质量/长度、脾脏指数和肠黏膜损伤指数(colon macroscopic damage index,CMDI)评分;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变化并进行病理损伤评分;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PI3K、Akt和剪切型半胱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磷酸化Akt(p-Akt)、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 2,Bcl-2)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生物信息学预测显示,黄连-厚朴抗UC的潜在靶点有49个,可能与调控生物过程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信号通路、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和PI3K/Akt信号通路等有关。实验验证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血清中IL-1β、IL-6、TNF-α水平和MPO活性显著降低(P0.01);结肠质量/长度、脾脏指数、CMDI评分、结肠组织病理损伤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结肠组织PI3K、Akt和cleaved Caspase-3阳性表达显著减少(P0.01);结肠组织中p-Akt/Akt、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其中黄连-厚朴配伍组疗效最佳。结论黄连、厚朴及其配伍能够有效缓解TNBS诱导的UC,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通路相关,且黄连-厚朴配伍疗效最佳,体现了中药"相使"增效的配伍关系。  相似文献   
76.
毋启桐  王金金  杨安南  周宁  赵强  李凯  张振凌 《中草药》2021,52(21):6493-6500
目的 探讨盐炙对补骨脂丸中代表性成分煎出的影响,以及成分与止泻药效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HPLC-MS法测定补骨脂丸及3种补骨脂丸模拟品水煎液中13种代表性成分的含量差异,并结合不同给药组对脾肾阳虚泄泻模型大鼠的胃肠激素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相关指标的影响,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代表性成分与止泻药效进行相关性分析,寻找药效贡献较大成分。结果 与3种模拟品(模拟I~III号)相比,补骨脂丸水煎液中黄酮类成分如芦丁、异补骨脂二氢黄酮、新补骨脂异黄酮、补骨脂二氢黄酮、补骨脂宁、异补骨脂查耳酮及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的含量较高,挥发油类成分如茴香醛、反式茴香脑及补骨脂酚的含量较低;与模拟II、III号相比,香豆素类成分如补骨脂素及异补骨脂素的含量较低。不同成分对止泻药效的贡献具有差异,黄酮类和挥发油类成分与止泻药效的关联度较高,香豆素类成分(如补骨脂素与异补骨脂素)与止泻药效的关联度较低。结论 补骨脂、小茴香盐炙后组成补骨脂丸,能促进黄酮类成分煎出,抑制挥发油类、香豆素类成分煎出,这可能是盐炙增强其止泻作用的关键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77.
李思颖  李佳川  宋琴  于露  汪窝牛  王优 《中草药》2021,52(19):5910-5921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预测酒蒸黄连-石菖蒲治疗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并进行相关实验验证。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SwissTargetPrediction在线平台、GeneCards数据库筛选出酒蒸黄连和石菖蒲的主要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和疾病靶点,借助DAVID 6.8数据库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stoscope 3.8.1软件分别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和"药物-关键成分-潜在靶点-核心通路"网络,预测药物防治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建立大鼠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复合模型,给予酒蒸黄连-石菖蒲进行干预,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AI);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含量以及乙酰胆碱酯酶(acetyl cholinesterase,AchE)和乙酰胆碱转移酶(choline acetyl transferase,Ch AT)活性;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β-淀粉样蛋白42(β-amyloidprotein42,Aβ42)、AchE和Ch AT蛋白表达;采用Westernblotting法测定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与糖代谢相关的胰岛素受体底物(insulinreceptor substrate,IRS)、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synthasekinase3β,GSK3β)的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水平,以及与炎性反应相关的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蛋白表达,系统观察并验证酒蒸黄连-石菖蒲治疗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及机制。结果筛选出酒蒸黄连-石菖蒲有效活性成分16个,与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的候选靶点84个;KEGG通路分析发现,酒蒸黄连-石菖蒲可能通过作用于PI3K-Akt信号通路、胰岛素信号通路、胆碱能通路、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ycation end products,AGEs)-AGE受体(receptor of AGE,RAGE)信号通路及炎症相关途径治疗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验证性实验结果显示,酒蒸黄连-石菖蒲显著降低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大鼠空腹血糖和HOMA-IR(P0.05、0.01),提高IAI(P0.01);抑制海马组织中Aβ42蛋白表达(P0.05),减少Aβ生成;增加海马组织中Ach含量(P0.05、0.01),增加Ch AT活性及蛋白表达(P0.05、0.01),降低AchE活性及蛋白表达(P0.05、0.01);上调海马组织中IRS、PI3K、Akt和GSK3β的磷酸化水平(P0.05、0.01),降低IL-1β、IL-6及TNF-α蛋白表达水平(P0.05、0.01)。结论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和动物实验结果相呼应,均表明酒蒸黄连-石菖蒲组分可能通过调节糖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炎性因子表达、抗神经细胞凋亡以及调控PI3K-Akt、AGE-RAGE、胰岛素、胆碱能等相关通路,发挥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的认知功能障碍作用。  相似文献   
78.
杨一博  徐颖  王璐  樊媛芳  林娜 《中草药》2021,52(3):749-757
目的探索青盐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配伍合理性。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别对青盐方中君药(肉苁蓉Cistanchedeserticola)、君+臣药(肉苁蓉+巴戟天Morindaofficinalis)、君+臣+佐药(肉苁蓉+巴戟天+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牛膝Achyranthesbidentata)、君+臣+佐+使药(肉苁蓉+巴戟天+花椒+牛膝+青盐Halitum)作用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靶点、功能和通路进行预测和筛选,通过数据整合分析解析青盐方防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作用特点及配伍规律。结果74个化合物共作用于围绝经期综合征290个靶点、51个关键靶点,涉及细胞反应、神经-内分泌、免疫等生物过程,主要富集在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HIF-1)等通路。结论各拆方组通过各靶点相关通路作用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雌激素低下、围绝经期焦虑、生殖道萎缩、骨质疏松病理环节。各配伍组既有不同靶点,也有相同靶点作用于各个症状,协同发挥治疗作用。君药囊括方中216个靶点、40个关键靶点和所有主要通路,依次增加臣、佐、使药后,靶点数量及各通路所涉及的靶点均有不同程度增加,提示君药肉苁蓉在方中的重要地位及其余药味对君药的辅佐补充,解释了其复方配伍合理性。  相似文献   
79.
目的:评价胶原蛋白(Collagen)的细胞相容性;研究胶原蛋白(C)与大鼠胎脑神经细胞(FBN)复合体(C-FBN)脑内移植对脑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将大鼠FBN与胶原蛋白联合体外培养,进行光镜、扫描电镜观察。并将体外联合培养3~5d的C-FBN(移植前48h培养液中加入BrdU)移植到大脑皮质损伤模型的大鼠脑损伤部位,术后3,6,10,15及30d光镜、BrdU免疫细胞化学染色(ICC)、透射电镜观察脑组织对移植物的反应、移植细胞生长状态及载体在体内的降解情况等。结果:胶原蛋白对FBN生长无不良影响;脑组织对移植物无明显的免疫排斥反应;胶原蛋白与周围脑组织整合好,有血管长入移植物中;载体内有大量存活神经细胞,而且术后各时段都检出BrdU阳性细胞;移植区有突触形成;胶原蛋白海绵吸收、降解快,可诱导组织再生。结论:胶原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是神经组织工程的一种较为理想的生物载体材料;生物材料与胎脑神经细胞联合培养移植是治疗脑损伤较有前途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析然谷主治优势病症及配伍规律。方法:以1949年10月为时间分割点进行文献检索。1949年10月前的文献主要通过《中华医典》(第五版)、《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检索,1949年10月后的文献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资源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 Med、Web of Science中检索,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建立SQL Server数据库,利用Gephi软件构建复杂网络模型,SPSS Modeler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1949年10月前,然谷单穴、配伍主治优势病症分别为26种、28种,最优势病症为脐风和胸痹,常配伍太溪、肾俞、涌泉、行间、足三里;1949年10月后,然谷单穴、配伍主治优势病症分别为2种、12种,最优势病症为跟痛症,常配伍太溪、三阴交、关元、足三里、太冲、涌泉。结论:在主治病症方面,然谷古今均以治疗局部病症、本经病症及相关脏腑病症为主,1949年10月后主治病症减少,种类明显细化并有所侧重,突出表现在妇科、泌尿生殖科及疼痛科;在优势腧穴配伍方面,体现了本经配穴、表里经配穴和荥输配穴等方法,多配伍特定穴如五输穴、原穴和背俞穴,1949年10月后增加了募穴和交会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