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4篇
  免费   483篇
  国内免费   37篇
耳鼻咽喉   22篇
儿科学   50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511篇
口腔科学   37篇
临床医学   408篇
内科学   657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130篇
特种医学   160篇
外科学   253篇
综合类   706篇
预防医学   863篇
眼科学   43篇
药学   403篇
中国医学   517篇
肿瘤学   15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71篇
  2022年   306篇
  2021年   298篇
  2020年   302篇
  2019年   269篇
  2018年   288篇
  2017年   200篇
  2016年   187篇
  2015年   179篇
  2014年   376篇
  2013年   275篇
  2012年   266篇
  2011年   273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7篇
  1974年   4篇
  197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深度挖掘并系统总结张声生教授治疗消化科疑难性疾病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经验,分析张教授的组方用药规律,临证策略与思路。方法:本研究收集张教授门诊治疗UC病例资料97例,总计289诊次,并运用我团队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共同合作开发的“病案一体化数据挖掘系统”进行分析处理。结果:通过数据分析得到张教授治疗UC核心处方:炙黄芪、炒白术、薏苡仁、黄连、木香、白扁豆、三七粉、地榆炭。常用药对有:1)炒白术、炙黄芪、地榆炭;2)薏苡仁、白扁豆、山药;3)黄芩、黄连、木香、白芍;4)延胡索、仙鹤草、三七粉;5)当归、香附;6)防风、葛根。药物随证加减规律为::1)腹胀伴有肠鸣时,多用槟榔、木香、焦神曲;2)腹痛伴大便脓血时,多用延胡索、地榆炭、仙鹤草;3)里急后重时多用黄连、儿茶、三七粉;4)畏寒时多用炮姜、肉桂;5)口苦时多用黄连、连翘。结论:运用“病案一体化数据挖掘系统”分析了UC的症状和证候规律,总结了张声生教授中医临证策略与思路。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究调节DNA甲基化的中药活性成分和用药规律。方法:运用GeneCards数据库获取DNA甲基化相关基因靶点,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查找靶基因相关的活性成分和中药,纳入条件为类药性≥0.18,口服生物利用度≥30%,构建中药-成分-甲基化靶点作用网络。采用DAVID 6.8数据库分析潜在靶点参与的生物过程及信号通路,同时收集中药功效及性味归经信息,分析调节DNA甲基化的用药规律。结果:获得23个潜在的DNA甲基化靶点,与449个活性成分和342味中药相匹配。其中山柰酚、槲皮素、木犀草素、黄芩素、异鼠李素等可能是干预DNA甲基化的主要活性成分,甘草、半枝莲、丹参、枸杞子、灯盏细辛等可能是干预DNA甲基化的主要中药。相关通路以TNF信号通路、Toll样信号通路等抗炎通路为主。用药规律分析显示,干预DNA甲基化的中药多性寒、味苦,归肝经,具有清热、止痛、补益等功效。结论:本研究系统探讨了中药调节DNA甲基化的活性成分,归纳了中药干预DNA甲基化的用药规律,以期为治疗DNA甲基化相关疾病的实验验证及新药研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93.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探寻朴炳奎教授治疗肺癌靶向治疗患者及靶向治疗导致皮疹患者的用药规律,用客观数据总结其临床经验。方法:采用联机处理分析和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对朴炳奎教授临床诊疗电子信息化模板的数据库中37例肺癌靶向治疗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包含14例皮疹患者)。结果:通过数据挖掘,显示出朴师处方的核心思想以益气健脾为主,结合化痰祛湿、清热解毒为治则,体现出扶正与祛邪、辨病与辨证、局部与整体相结合的学术思想。结合专家访谈的形式,确立解毒消疹方的组成。结论:数据挖掘的结果与朴师治疗肺癌的扶正固本、祛邪解毒相结合的中西医结合学术思想得到了相互印证;确立了解毒消疹方的组成,即白芍、金银花、地肤子、蝉蜕。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古代文献中针灸治疗心痛的选穴规律,为临床针灸治疗心痛类症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针灸古籍中腧穴主治的计算机检索系统”,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腧穴处方,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25.0、IBM SPSS Modeler18.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关联、因子分析。结果:共筛选出《黄帝内经》《中国简明针灸治疗学》等73本古籍中有效处方共394例。描述性分析提示,针灸治疗心痛使用频次前5位的腧穴是中脘、上脘、巨阙、大陵、内关;任脉、心包经、膀胱经是最常选取的经脉;特定穴方面,主要选取五输穴、募穴、原穴;高频穴对为中脘、上脘,巨阙、中脘,内关、大陵。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得到针灸治疗心痛的核心腧穴处方为中脘-上脘-巨阙;因子分析共提取出9个公因子组。结论:古代文献中,针灸治疗心痛,一般选用心系经脉或相表里经脉腧穴,而对于因其他脏腑气机逆乱所致的心痛,一般选择针灸其原发脏腑或与其相表里脏腑经脉之腧穴;兼见其他脏腑症状者,取相关脏腑之经脉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挖掘补肾活血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处方用药规律,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机制进行预测分析。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相关文献,采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软件分析处方药物性味归经、关联规则、聚类分析,挖掘核心药物及类方,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收集核心药物的活性成分及潜在靶标,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数据库搜集LDH疾病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分析核心药物干预LDH的核心靶蛋白,并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纳入104首处方共计233味中药,挖掘得到12个核心药物及5个核心类方,主要来源于补肾活血汤、身痛逐瘀汤和六味地黄汤,得到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等178个有效活性成分,涉及干预LDH的交集靶标52个,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模型涉及JUN、AKT1、IL-6、MAPK1、VEGFA、FOS、MAPK14等核心靶蛋白,补肾活血类方、滋阴补肾类方、活血化瘀的特征性靶蛋白分别为多巴胺D3受体、胰岛素、维生素D受体,健脾补肾类方与白细胞介素17A、肿瘤坏死因子关系密切。活血通络类方中核心靶蛋白为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8、核因子κB亚基1。KEGG富集分析涉及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7、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缺氧诱导因子-1等炎症相关通路,以及Th17细胞分化、T细胞受体信等免疫相关通路。结论:补肾活血法治疗LDH常与通络、健脾、滋阴之法协同运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局部炎症反应及调节全身免疫平衡等多靶标、多途径共同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中华医典》医案部分的不寐医案进行挖掘分析,探究清代医家不寐诊治的遣方用药规律,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华医典》医案部分为清代医家诊治不寐的数据来源,对其进行不寐诊治的医家著作、高频药物及其性味归经的频数统计;运用SPSS Modeler 18.0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运用SPSS 21.0对所筛选的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收录122条医案,涉及医案著作32本,不寐诊治记载频数较高的清代医家为张聿青、邵兰荪、缪松心、叶天士、吴鞠通;122条医案中,涉及中药177味,中药使用总频次1 205次。经过筛选,得到50味不寐诊治的高频中药。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可得,其药性多平、微寒;药味多甘、苦;归经以心经为主;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可得,茯神、酸枣仁为常见两味药药对,茯神、酸枣仁、远志为常见三味药药组;通过聚类分析可得7个药物组合,如生脉散加减、阿胶鸡子黄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归脾汤加减、涤痰汤加减、天王补心丹加减、温胆汤合半夏秫米汤加减等。结论:清代医家诊治不寐注重虚实,虚证多选用补益气血,滋阴清热,养血安神之品,辨证多以心肾不交、心脾两虚多见;实证多见肝亢与痰热,故用药多配伍平肝潜阳、化痰理气之剂。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古代文献中针灸治疗闭经的选穴规律。方法:利用《中华医典》第5版数据库检索“不月”“月事不来”“闭经”“血枯”等30个关键词,筛选并提取针灸治疗闭经的处方条文,对数据进行整理。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借助古今医案云平台(V2.3)对针灸治疗闭经的选穴方案进行频次统计、社团分析、关联分析和复杂网络分析。结果:共筛选出符合要求的202条穴位处方条文,其中27条为复方,余为单穴方,共涉及38个腧穴,268频次。治疗闭经使用频次排前15位的腧穴:中极、血海、水泉、阴交、气海、关元、照海、带脉、腰俞、中髎、气冲、太冲、三阴交、合谷、会阴。复杂网络分析显示核心处方为:足三里、三阴交、肾俞、中极、血海、合谷、照海、气冲、气海、阴交。结论:针灸治疗闭经的取穴具有规律性,本研究结果可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性,且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古籍针灸文献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比较探讨现代医家论治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的规律。方法:选取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3个中文期刊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4月30日辨证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EM)、子宫腺肌病(AM)文献,对其证型、处方进行收集、筛选,建立并规范数据库。使用古今医案云平台对中医证型进行频次统计,对中药处方进行频次、性味归经、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的挖掘。结果:1)中医证型:气滞血瘀型为子宫内膜异位症(EM)最常见证型,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以寒凝血瘀、肾虚血瘀型最常见。2)用药规律:治疗EM的高频药物是当归、川芎、赤芍等,治疗AM的高频药物是延胡索、茯苓、赤芍等;二者用药皆以温性、平性和微寒药常见,归经均主归肝、脾、肾、心经。EM以苦味药为主,AM以甘、苦、辛味为主。EM常见药对为当归配川芎等,AM是桂枝配茯苓等。核心处方都是以桂枝茯苓丸合三棱丸为基础加减:EM配伍当归、川芎等理气活血药,AM多加黄芪等补益之品。结论:当代医家论治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立足于活血化瘀,在此基础上各有侧重。治疗EM以理气化瘀为法,多用行气活血之品,重视情志。治疗AM在活血消癥的基础上,重视止血补虚,多配伍补肾益气,化瘀止血之品。  相似文献   
999.
目的:使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探讨从瘀论治脑外伤后综合征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获得相关文献并建立数据库,采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数据挖掘技术对核心药物、药对(组)规律进行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中医药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文献共118篇,涉及128份处方与184味中药,药物出现频次累计2 025次,使用频次前10位的中药是当归、川芎、赤芍、黄芪、桃仁、红花、半夏、甘草、天麻、石菖蒲;药性以“温”为主,五味中以“甘”为主,且归肝经的中药较多。关联规则分析得到21个支持度较高的中药组合,“桃仁-红花”为核心药对。系统聚类分析共得到5个聚类,因子分析得到8个公因子。结论:中医药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用药规律以活血化瘀药为主,辅助以理气药、补虚药、安神药等,药物间关联多以桃红四物汤的组方为核心,着重选择药性偏温,味辛甘并归肝经的中药。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数据挖掘中药治疗卵泡发育不良的用药规律,并探讨聚类分析所得中药新方对排卵障碍大鼠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检索近20年相关中英文文献,提取、整理中药信息,采用SPSS Modeler18.0、SPSS Statistics 24.0软件分析中药治疗卵泡发育不良的用药特点、关联规则。确定聚类分析所得中药新方用于实验研究,将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雄激素致排卵障碍大鼠模型)、来曲唑组(模型组+来曲唑)、补肾健脾方组(模型组+补肾健脾方),每组10只。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卵巢内各级卵泡发育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大鼠血清雌二醇(E2)、促黄体素(LH)、促卵泡素(FSH)、孕激素(P)等性激素水平。结果:研究纳入132个方剂,包含146味中药,涉及肾虚血瘀证、肾阴虚证等8个证型,使用频次≥20的有当归、熟地黄、菟丝子等27味中药,药味以甘、辛为主,药性以温、平为主,归经以肾为主,脾、肝次之。关联规则强度最高药对为当归、熟地黄-菟丝子,聚类分析获得三类新药组合,经专家讨论新方“补肾健脾方”用于实验研究。结果显示雄激素所致排卵障碍大鼠模型卵巢内大多卵泡呈囊性扩张,几乎无黄体生成。补肾健脾方组大鼠卵巢内发育卵泡增多,颗粒细胞及黄体数目增加,且血清E2、P及FSH水平均有所升高。结论:通过数据挖掘中药治疗卵泡发育不良以补肾药物为主,聚类分析所获补肾健脾方可改善大鼠卵巢组织形态,促进卵泡发育,并改善血清激素水平,有效提高卵巢储备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