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8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42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47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284篇
内科学   83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7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47篇
综合类   866篇
预防医学   560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402篇
  9篇
中国医学   152篇
肿瘤学   4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分析卡培他滨单药治疗老年大肠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老年大肠癌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卡培他滨进行治疗,剂量1500mg/m2,服用2周后停药1周,以3周为1个周期,观察治疗6个周期后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4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2.5%,部分缓解32.5%,稳定37.5%,进展27.5%,治疗有效率35.0%,临床控制率72.5%,不良反应中骨髓抑制、腹泻腹痛、疲劳虚弱和手足综合征发生率较高。结论卡培他滨单药治疗老年大肠癌效果好,具有较高可行性与安全性,有助于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呼吸衰竭应用血管再通、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和机械通气联合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择5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主动脉球囊反博(IABP)、机械通气联合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血管再通、IABP和机械通气联合治疗,然后对2组患者的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剂量、平均动脉压(MAP)、心脏指数(CI)及尿量、动脉血氧分压(PaO2)、好转情况、住ICU时间、病死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MAP、尿量、PaO2、血管活性药物用量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病死率[20.0%(5/25)]明显低于对照组[56.0%(14/25)](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呼吸衰竭应用血管再通、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和机械通气联合治疗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3.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腋静脉的解剖特征,并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CRTD)中经腋静脉途径植入左室导线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2月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或CRTD)患者59例,根据左室导线植入径路分为腋静脉组(n=23)和锁骨下静脉组(n=36),比较两种径路左室导线植入时间?参数及相关并发症;同期选择新植入双腔起搏器(DDD)患者67例,所有患者术前行腋静脉造影,比较慢性心力衰竭和正常心脏结构患者腋静脉内径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CRT/CRTD和DDD装置?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组和双腔起搏器组腋静脉解剖结构相似,两组间腋静脉内径无统计学差异[(10.77 ± 2.19)mm vs (10.11 ± 2.02)mm,P > 0.05];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经腋静脉径路和经锁骨下静脉径路植入左室导线的时间?植入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右房?右室?左室导线的阈值?感知?阻抗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腋静脉内径无明显异常,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经腋静脉径路植入左室导线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4.
目的 :分析华东某省实现"十二五"期间"期望寿命增加1岁"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工作策略。方法 :收集华东某省2011—2015年人口预测资料、1950—2010年分年龄组的人口、发病和死亡数据资料,利用简略寿命表法、时间序列分析等思路和方法,分析2010—2015年间期望寿命的变化幅度,明确规划目标的实现程度;通过改变防控工作力度,预测实现规划目标的可行途径。结果 :自然趋势下,华东某省2010—2015年期望寿命将增加0.86岁,距规划目标还有0.14岁的差距;通过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整体加强0.3%、心脏病防控加强8%、脑血管病防控加强6%、肿瘤防控加强6%、意外伤害防控加强4%等途径可弥补0.14岁的差距,实现规划目标。结论 :加强慢性病和意外伤害防控是未来期望寿命再提升的主要源泉和途径。  相似文献   
95.
《现代医院》2015,(10):122-123
目的探讨日间手术模式的可行性及其对住院医疗费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3年12月腹股沟斜疝日间手术患者135例为研究组,选择上一年同期非日间手术的腹股沟斜疝手术患者133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及平均住院日的差异,并对入组出院病例随访3天至12个月,了解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总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平均住院日p<0.001、平均住院总费用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阴囊轻度水肿6例,无伤口感染和尿潴漏等不良反应发生;复发病例2例;研究组未发现并发症发生和复发病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对照组复发率亦高于研究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5)。结论腹股沟斜疝日间手术模式能有效宿短患者平均住院日、降低住院医疗费用,手术安全、可行,可作为常规住院手术外的治疗模式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6.
目的了解深圳市居民对二类疫苗纳入社会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知晓情况及态度,探讨二类疫苗接种纳入社保支付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深圳市9所社康中心前来就诊的1 062名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绝大多数社区居民均支持将二类疫苗接种纳入社会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女性、较高文化程度者、本市户籍人口、管理或专业技术人员、综合医保参加者对二类疫苗接种纳入社保支付信息的了解程度显著较高;青年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管理者、技术人员及服务业人员认为有必要将二类疫苗纳入社保支付范围的比例显著较高。结论将二类疫苗接种纳入社会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存在巨大需求,但应加大政策宣传,扩大政策覆盖面。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1年以来收治的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0.0%(24/3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3.33%(1/30)与对照组患者6.67%(2/30)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8.
目的分析老年初治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治疗的可行性分析。方法 80例老年初治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则采用CAG方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达到65.0%,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92.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AG方案对治疗老年初治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预警控制系统对控制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的可行性,为预测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入住医院ICU的39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前瞻预警模型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入住ICU的35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感染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98例发生医院感染51例,感染率为12.81%;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警控制模型诊断58例患者出现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4.57%,经Kappa分析,预警控制模型诊断与临床实际诊断存在一致性(P<0.05);预警控制模型诊断的灵敏度为76.47%、特异性为94.52%。结论预警控制模型有着较高的可信度和可行性,可以对ICU患者是否发生医院感染进行提前预测,并对可能出现医院感染的患者进行针对性预防和控制,从而使ICU医院感染由被动预防转变为针对性预防,有助于降低ICU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不同血细胞分析仪比对试验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方法并探讨其可行性。方法取新鲜的抗凝血液用不同的血细胞分析仪同时进行检测,参加室内质量检测合格的仪器测得的数据为靶值,将其他血细胞分析仪与其进行校对,并每个季度取一次新鲜的抗凝血液在3台仪器上进行测量,记录下白细胞和红细胞的测量数据,进行误差比较。结果3台仪器测得的白细胞和红细胞的数据差异均在误差范围内,3台血细胞分析仪的性能没有明显的波动。结论不同血细胞分析仪比对试验能够发现将难以察觉的测量误差,对其进行校准降低误差,对血细胞分析仪的质量控制有着积极的作用。能够减少因测量结果不准确而影响诊断、发生纠纷等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