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93篇
预防医学   239篇
药学   15篇
  2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已成为新时代、新征程的紧迫任务。基于8年多系列的系统研究认为,要迈向"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需重点关注5个方面:一是应当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将"公共卫生"转变为"公共健康",将"公共卫生体系"转变为"公共健康体系",引领体系建设和发展;二是应当走适宜公共健康体系的发展道路,不断提升健康治理能力;三是应当明确我国距离构建起强大公共健康体系的目标并不遥远,需要巩固我国公共健康体系既有的"体制优势",即遇到重大问题时目标统一、协调有效、上下一致,不断砥砺前行,逐一弥补短板,尤其是解决好"在日常工作中缺乏有力的统筹机制"的关键问题;四是应当追求卓越,巩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对过程中展现出的走向"适宜"的机制,使应对重大问题时高效的机制体现在日常工作中,着力在传染病预防控制、突发应急等领域中继续维持机制优势,着力实现区域、领域和要素的均衡发展;五是应当强化政研协同,在技术方法革新、人才队伍建设和精准资政服务等方面继续强化有机分工、优势互补,携手追求"适宜"、构建"强大",实现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汪华 《妇幼护理》2022,2(6):1343-1345
目的 探究孕中期护理中门诊护理指导的应用及其对孕妇焦虑情绪存在的影响。方法 从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在本 院接受产检的孕中期女性中选取 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5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产检,观察 组采用门诊护理指导。分析对比两组孕妇的心理状态、认知水平、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孕妇的焦虑与抑郁评 分比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的认知水平,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孕中期女性 产检时为其实行个体化综合门诊护理指导,能改善孕妇心理状况,提高其认知水平、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遗传和环境因素分别对成年男性吸烟、戒烟和开始吸烟年龄<20岁3个吸烟行为相关维度的影响。方法 利用电子问卷面对面调查法获得中国双生子登记系统中9省/市的6458对25岁及以上成年男性双生子的吸烟行为相关信息,通过拟合结构方程模型,计算遗传和环境对吸烟相关行为的影响。结果 成年男性双生子吸烟、戒烟以及开始吸烟年龄<20岁3个维度的最佳模型均为ACE模型,其遗传度分别为0.26(0.19~0.34)、0.27(0.19~0.37)和0.05(0.00~0.14);调整地区和年龄因素后,3个维度的遗传度分别为0.26(0.19~0.34)、0.31(0.00~0.74)和0.05(0.00~0.14)。结论 吸烟相关行为的3个维度均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但环境因素对这类行为的影响更大,其中戒烟行为的遗传度较高,受到环境影响较小;开始吸烟年龄则受环境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4.
中国成年双生子饮茶行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描述中国双生子登记系统(CNTR)成年双生子饮茶行为的分布特征,探索饮茶行为在双生子人群中的分布规律,为探究遗传和环境因素对饮茶行为的影响提供线索。方法 样本选自2010-2018年在CNTR进行登记的双生子,纳入≥18岁且具有饮茶信息的双生子共25 264对进行分析,描述双生子中饮茶行为的人群、地区分布特征,以及不同卵型双生子饮茶行为一致率和对内饮茶量差异分布情况。结果 研究对象年龄(35.38±12.45)岁,每周饮茶者占比17.0%,饮茶量(3.36±2.44)杯/d。男性、50~59岁、南方、城镇、文化程度高、双生子中先出生的个体中每周饮茶者比例较高(P<0.05),未婚者中比例较低(P<0.001)。双生子对内分析发现同卵饮茶行为一致率均大于异卵,饮茶遗传度为13.45%(11.38%~15.51%),除女性亚组外,不同性别、年龄、地区间饮茶一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根据性别、年龄、地区分层后仅男性同卵一致率始终呈大于异卵趋势。同性别双生子对内饮茶量差异在男性中呈现同卵小于异卵的特征(P<0.05),而女性中差异不明显。结论 本研究双生子人群饮茶行为的分布存在人群和地区差异,饮茶行为主要受环境因素影响,遗传因素影响较弱,且遗传效应大小在不同性别、年龄、地区间不尽相同,性别可修饰这一遗传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前10个临床科室及病种的用血情况,了解临床医生对输血适应证相关规定的掌握情况,做到安全、有效、科学、合理用血。方法应用医院输血管理信息系统,查阅葛洲坝中心医院2010~2013年住院患者输血申请单及交叉配血登记本,统计各临床科室及各病种输血量及成分输血率。结果血液用量10大科室为感染性疾病病区(4 800.5U),放化一、二病区(3 773.0U),重症监护病房(3 648.5U),普外科病区(3 414.5U),血液内科病区(3 188.0U),泌外科、神经外科病区(1 939.5U),骨外科一、二病区(1 887.0U),消化内科病区(1 372.0U),综合内科病区(1 127.0U),妇产科病区(979.0U),共占全院用血总量的90.9%,成分输血率不低于99.8%;10大病种为肝硬化(4 229.5U)、消化性溃疡(2 092.5U)、播散性血管内凝血(1 756.5U)、骨折(1 624.0U)、重型肝炎(1 235.5 U)、白血病(1 082.0 U)、脑外伤(1 059.0 U)、胃癌(1 291.5 U)、再生障碍性贫血(1 038.0U)、肺癌(997.0U),占全院用血总量的57.2%,成分输血率不低于99.9%;10大科室和10大病种红细胞/血浆比例为0.34~4.98和0.005~6.590。结论 2010年后该院成分输血率明显提升,乱用全血、浪费等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临床医生对输血适应证掌握较好,但是仍然存在不合理的输血现象,需要进一步在各临床科室普及科学合理的用血知识,提高安全用血意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描述分析中国双生子出生体重变化趋势。方法 使用中国双生子登记系统在中国8个省份收集的1995-2012年出生的双生子人群(共10 827对),采用病例回顾方法分析出生体重各指标情况和变化趋势。结果 调整性别、卵型、出生地区后,出生年份每推迟5年,双生子出生体重平均值降低0.01 kg(P=0.041).随着时间变化,双生子优势方出生体重、劣势方出生体重均不同程度地降低,出生体重相对差与出生体重不一致率在2007年以后有升高趋势。结论 1995-2012年中国双生子出生体重呈下降趋势,出生体重不一致率逐渐上升。考虑到出生体重不一致与某些不良健康结局的风险存在关联,应对双生子出生体重不一致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松龙治疗小儿吉兰-巴雷综合征(GBS )呼吸肌麻痹的临床疗效,企为临床治疗此病提供更有效的方法。方法:从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GBS呼吸肌麻痹患者中,选取64例患者,并签订知情协议书。按照是否具有使用丙种球蛋白治疗的经济能力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松龙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甲泼尼松龙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休斯(H ug hes )评分、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 P=0.010);在患者接受治疗后15 d ,试验组患者的 H ug hes评分是(2.69±1.2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3.34±0.85)分(P=0.017),且在患者接受治疗后6个月时,实验组患者的H ug hes评分是(1.29±0.94)分,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87±0.76)分( P=0.028);实验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6%,而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2%( P=0.522),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纯使用甲泼尼松龙治疗小儿GBS呼吸肌麻痹相比,使用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松龙治疗的疗效更为显著,且安全性较高,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华东某省实现"十二五"期间"期望寿命增加1岁"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工作策略。方法 :收集华东某省2011—2015年人口预测资料、1950—2010年分年龄组的人口、发病和死亡数据资料,利用简略寿命表法、时间序列分析等思路和方法,分析2010—2015年间期望寿命的变化幅度,明确规划目标的实现程度;通过改变防控工作力度,预测实现规划目标的可行途径。结果 :自然趋势下,华东某省2010—2015年期望寿命将增加0.86岁,距规划目标还有0.14岁的差距;通过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整体加强0.3%、心脏病防控加强8%、脑血管病防控加强6%、肿瘤防控加强6%、意外伤害防控加强4%等途径可弥补0.14岁的差距,实现规划目标。结论 :加强慢性病和意外伤害防控是未来期望寿命再提升的主要源泉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索不同程度免疫缺陷的艾滋病合并结直肠癌患者的手术安全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结直肠癌患者56例,根据术前1 d(D0)的CD_4~+T细胞计数将HIV阳性患者分为3组(CD_4~+T细胞计数500个/μL归为HIV阳性Ⅰ组;CD_4~+T细胞计数为200~500个/μL归为HIV阳性Ⅱ组;CD_4~+T细胞计数200个/μL归为HIV阳性Ⅲ组),另将HIV阴性者归为HIV阴性组。检测并比较4组不同时间点外周静脉血中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CD_4~+T细胞计数及CD_8~+T细胞计数,同时比较HIV阳性组和HIV阴性组患者的术后常见并发症、术后各时点癌胚抗原(CEA)值及术后生存情况。结果 56例患者中,HIV阳性26例(HIV阳性组,再分为HIV阳性Ⅰ组8例,HIV阳性Ⅱ组10例,HIV阳性Ⅲ组8例)。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组别、不同时点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_8~+T细胞计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的CD_4~+T细胞计数随时间均呈现先下降后回升的变化趋势(P0.05),且不同组别的CD_4~+T细胞计数下降和回升的速度及幅度不同(P0.05)。术后HIV阳性组及HIV阴性组患者的CEA大致呈现下降趋势,时点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别和组别及时点的交互效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IV阳性组和HIV阴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切口感染、术后肺部感染及术后机会性感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IV阴性组及HIV阳性组患者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程度免疫缺陷的艾滋病合并结直肠癌患者在实施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细胞免疫功能均在一段时间内表现出"先抑制后恢复"的现象;HIV感染者与非感染者术后的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生存率相似。在恰当的围手术期处理前提下,对艾滋病合并结直肠癌患者施行手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