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1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51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86篇
预防医学   28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8篇
  1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背景:如何快速洁净地游离小鼠股骨和胫骨直接影响骨髓细胞缺血时间,虽文献报道可用手术刀片刮除、纱布和纸巾等器物协助去除肌肉组织。但对其具体操作技巧并无详细报道,也无统一简捷的方法。 目的:寻找制备小鼠骨髓细胞快捷实用的方法,最大限度减少骨髓细胞缺血时间。 方法:采用逆向肌肉剥离法由踝关节向髋关节逆行解剖,以镊子配合剪刀行“剪合-滑动-折转”3个动作,彻底去除附着于小鼠后肢股骨的肌肉组织,快捷制备骨髓细胞悬液。记录解剖骨骼和制备骨髓细胞的时间,所得骨髓细胞培养72 h后光学显微镜观察,评价该制备方法的效果。 结果与结论:骨骼解剖时间为(1.9±0.4) min,骨髓细胞悬液制备时间为(14.7±1.8)min;游离过程骨折断或髓腔破损率为0%;制备的骨髓细胞培养72 h,细胞数量[(8.1±2.0)×107个]较培养前[(4.7±0.7)×107]明显增加(P < 0.01),而活细胞比率在培养前(97.5±1.1)%和培养后(95.4±1.0)%无明显差异(P > 0.05);镜下微生物污染率为0%,未见肌肉细胞等污染。结果显示该方法快捷实用、不易污染、操作容易程序化,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2.
医疗应急物资储备机制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临的形势、医疗物资储备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国外应急医疗物资储备机制的经验,提出了建立应急医疗物资储备机制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复制性衰老过程中及过氧化氢诱导早衰持续阶段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表观遗传学修饰。方法荧光定量PCR检测IGF2的mRNA表达,甲基化特异PCR检测其启动子区甲基化改变,染色质免疫沉淀结合定量PCR检测组蛋白修饰,包括组蛋白H3、H4乙酰化,H3(Lys4)及H4(Lys20)甲基化修饰。结果细胞复制性衰老过程中,中年细胞组及复制性衰老细胞组IGF2的mRNA表达升高,早衰持续组升高显著;细胞衰老过程中,仅复制性衰老细胞组在启动子区-658~-456bp具有一定的甲基化水平;复制性衰老细胞组的组蛋白修饰在启动子区-856~-634bp以H4乙酰化,H3甲基化修饰为主;+9~+145bp的修饰,复制性衰老细胞组受组蛋白H3及H4甲基化联合修饰,早衰持续组以H3甲基化修饰为主。结论细胞衰老过程中,IGF2启动子区组蛋白修饰联合调控其mRNA表达,复制性衰老与早衰的调控机制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不同干预方案对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症状的改善情况,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优化和转归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音乐放松训练、健身操锻炼、心理健康课教育以及综合干预4种方案,对广州某医科大学168名心理亚健康大一学生进行为期4周的干预,干预前和干预后选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等量表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后,各组SCL-90总均分、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以及PSQI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进一步多重比较结果显示,音乐组、健康课组、综合组的SCL-90总均分、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以及PSQI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健身组SCL-90总均分、抑郁、焦虑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各干预组自身比较显示,绝大部分量表干预前后测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4种干预方案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对改善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短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研究老年患者(年龄>60岁)不同程度二尖瓣反流(MR)与随访2年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
取522名具有轻度或以上的慢性器质性MR老年患者,按病因分为缺血性MR(IMR)组和非缺血性MR(NIMR)组。对入选患者
建立详细的医疗档案,要求患者每年到我院复查超声心动图、复诊并电话随访。随访2年后对收集完整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
析。结果(1)MR程度与LVEF均值成负相关,中、重度IMR患者LVEF均值均低于相同程度的NIMR患者(P<0.05);(2)随访2
年后,在调整了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糖尿病、高血压病、房颤等多因素基础上,IMR组轻、中、重度MR患者LVEF降低程度分
别为.7% (1.4~4.1),2.7% (1.3~4.0),5.2% (3.5~6.9),趋势P值=0.04;NIMR组轻度、中度、重度MR患者LVEF降低程度分别为
3.2% (1.6~4.8),3.0%(1.4~4.5),1.7%(-0.5~3.9),趋势P值=0.30。结论MR返流程度越大,LVEF均值越低,中、重度IMR患者
LVEF均值低于相同程度的NIMR患者,针对重度IMR患者的分层管理将有助于改善其LVEF。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Compound K(C-K)对髓系抑制性细胞(myeloid derived suppressor cell, MDSC)凋亡、免疫抑制及促
炎症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术分选得到CT26 肿瘤小鼠骨髓MDSCs,分别用C-K或PBS处理后,Annexin V/
7-AAD检测细胞凋亡;qRT-PCR检测Cox-2 和Arg-1 的mRNA表达水平;ELISA技术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L-1β、IL-6和IL-17
的水平。体内实验中,C-K 或对照PBS处理的MDSCs和结肠癌细胞系CT26共同皮下免疫Balb/c小鼠,21 d后,对两组小鼠肿
瘤的大小以及组织形态学进行鉴定。结果C-K促进了体外培养的MDSC的凋亡,表现为早期细胞凋亡率及晚期凋亡细胞或
坏死率均增加(P<0.01,P<0.05);并显著下调了MDSC中免疫抑制作用相关基因Cox-2及Arg-1的表达(P<0.05,P<0.01);同时
抑制了MDSC中促炎症细胞因子IL-1β、IL-6和IL-17的分泌(P<0.05,P<0.001,P<0.05)。与对照组比较,C-K 处理后的MDSCs
在体内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作用明显减弱(P<0.01)。结论C-K 能促进体外培养的MDSC细胞凋亡并拮抗其免疫抑制功能,
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与增殖。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大学生焦虑、压力知觉与忍耐的关系。方法:选取广东省高校大学生3 056人(男1 102人,女1 954人),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得分≥10分为焦虑症状阳性)、压力知觉量表(PSS-10)、忍耐力量表(FS)进行调查。采用SPSS宏程序PROCESS中的模型2检验不同类型忍耐的调节作用。结果:大学生中焦虑症状阳性486人(15.9%)。PSS-10得分与GAD-7得分正向关联(β=0.63),FS压抑性忍耐维度得分在PSS-10得分与GAD-7得分间起调节作用(β=0.05),FS主动性忍耐维度得分在PSS-10得分与GAD-7得分间起调节作用(β=-0.04)。结论:大学生焦虑和压力知觉与忍耐相关,压抑性忍耐和主动性忍耐在压力知觉与焦虑之间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8.
在各类病原体特别是病毒的感染中,抗体依赖增强效应(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ADE)可使原有的感染加重,引起严重疾病。研究发现多种病原体的感染过程中均有抗体依赖增强效应ADE现象,且可能存在不同的发生机制。随着抗体依赖增强效应ADE现象产生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助于相应病原体疫苗的改造,从而使疫苗效用最大化,对控制包括寨卡病毒在内的病原体的感染将提供巨大帮助。本文就近年来抗体依赖增强效应ADE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Fc段受体依赖、补体系统介导、非中和抗体介导、病毒表面蛋白介导及细胞活动介导的抗体依赖增强效应ADE机制,同时以登革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博拉病毒、寨卡病毒及其他病原体为例进行分类介绍。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克隆、鉴定日本血吸虫热休克因子(Sj-hsf),并分析其基因结构特征和可变剪切亚型。方法以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新西兰白兔,42 d后剖杀,以灌注法收集雌虫、雄虫及感染兔肝脏,以Trizol法提取总RNA。以RT-PCR扩增日本血吸虫雌虫、雄虫、虫卵总RNA,获得Sj-hsf开放阅读框(ORF)全长片段和Sj-hsf可变剪切区域片段,并进行克隆、酶切及测序鉴定。用DNAMAN 8.0、Inter Pro、Mega 6结合日本血吸虫和曼氏血吸虫基因组数据库以及Gen Bank等网络分析平台,分析Sj-hsf的基因结构特征、功能结构域、可变剪切模式以及不同物种间HSF序列的同源性和进化树。结果自雌虫、雄虫、虫卵扩增获得靶片段,并克隆获得阳性重组质粒,其中含Sj-hsf ORF的p BSj HSFf-F、p BSj HSFf-M、p BSj HSFf-E以及含可变剪切片段的p BSj HSFs-F、p BSj HSFs-M、p BSj HSFs-E,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序列分析显示Sj-hsf具有3种剪切亚型:Sj-hsf-isoform1(2 050 bp)、Sj-hsf-isoform2(2 086 bp)、Sj-hsf-isoform3(2 111 bp),Gen Bank登录号分别为KU954546、KX119143、KX119144,均位于日本血吸虫基因组SJC-S000780,有8个外显子,在雌虫、雄虫和虫卵阶段3种亚型均存在,以Sj-hsf-isoform1表达量高。Sj-HSF-isoform1(671 aa)、Sj-HSF-isoform2(683 aa)具有HSF特征性DBD(DNA Binding Domain)、HR-A/B和HR-C结构域,Sj-HSF-isoform3(282 aa)提前终止,无HR-C结构域。进化树分析表明Sj-HSF三种剪切亚型隶属HSF1,与曼氏血吸虫HSF近源。结论日本血吸虫雌虫、雄虫、虫卵阶段均存在3种剪切亚型的HSF,以Sj-HSF-isoform1表达量高。本研究为进一步阐明Sj-HSF调控Sj-HSPs等应激防御体系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0.
在临床研究中,当只知道事件发生在某一给定的时间区间内,而不知道其确切时间点时,将这类数据称为区间删失数据(interval censored data),表示为T∈(L,R][1],其中T表示个体的生存时间,L表示删失区间的下界,R表示上界。显而易见,区间删失包括左删失和右删失,临床研究中,区间删失现象比较常见,特别是在患者进行周期性随访的临床试验和队列研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