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7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脊髓损伤出院患者行家庭式膀胱管理依从性调查,试图寻找依从性明显降低时间段,从而为后续细化膀胱管理做准备。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00例脊髓损伤的出院信息,分别于出院后第1、3、6、12个月通过微信发送"膀胱管理相关知识依从性调查问卷"、电话随访或在复查时现场调查,比较出院患者进行家庭式膀胱管理的依从性,寻找依从性明显降低时间段。结果患者出院后第1个月、6个月、12个月依从性与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患者出院后3个月依从性与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患者出院后第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各时间段依从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显示:依从率从出院后3个月开始明显下降,出院后第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上升。结论从脊髓损伤出院患者家庭式膀胱管理依从性调查结果可见,随着患者出院时间延长,依从率逐渐下降,并发症发生率逐渐上升,从患者出院后3个月开始加强依从性监督、宣教,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矿化胶原(MC)与海藻酸盐(ALG),制备一种新型可注射矿化胶原水凝胶(MCA),研究MCA对颅骨临界性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 将MC粉末以200 mg/mL的比例加入到ALG(CALG=15 mg/mL)中制备出矿化胶原水凝胶(MCA)。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MCA的交联状态和元素分析情况进行观察。采用L929细胞增殖实验评估MCA的生物安全性,体内降解实验观察MCA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通过大鼠颅骨临界骨缺损模型来验证MCA的骨修复效果。结果 MCA水凝胶经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后发现水凝胶表面粗糙,其内部Ca/P信号均匀且密集。为了评估MCA的生物安全性,使用MCA浸提液与L929细胞共同孵育后,发现200 mg/mL浸提液实验组的L929细胞增值率为99.95%,毒性评级为1级。同时,将MCA水凝胶注射至大鼠皮下,术后60 d注射部位仍见残留的MCA植入物,而在MCA水凝胶注射到颅骨缺损处的第60天时,MCA则全部降解。最后,观察MCA在颅骨临界骨缺损动物模型中的骨缺损修复效果,实验结果表明MCA水凝胶组的颅骨缺损修复效果优于ALG水凝胶组和对照组。结论 MCA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降解性和促进骨再生的能力,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骨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信号蛋白3A(Sema3A)对成肌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转录调控机制。方法 以1.0、0.1、0.01 μg/ml重组Sema3A蛋白作用成肌细胞,并设置对照组,采用动态活细胞成像及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与迁移能力,RT-qPCR检测成肌分化因子的表达。对1.0 μg/ml重组Sema3A蛋白干预的成肌细胞及对照组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GO富集分析,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通过RT-qPCR进行转录水平验证。结果 IncuCyte细胞成像计数显示,Sema3A可促进成肌细胞增殖,其中1.0 μg/ml Sema3A组细胞计数较对照组升高17.36%(P<0.001)。划痕实验结果显示,Sema3A可使成肌细胞迁移能力明显增强,其中1.0 μg/mlSema3A组细胞划痕愈合率较对照组升高69.66%(P<0.001)。RT-qRCR检测结果显示,Sema3A可上调部分成肌分化基因的表达,其中1.0 μg/ml Sema3A可使Myf5MyoG基因表达分别升高37.4...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应用胫骨侧个性化髓外定位技术截骨后胫骨假体冠状位力线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2021年6月接受初次TKA且符合选择标准的170例(210膝)患者临床资料。其中,77例(96膝)胫骨侧采用传统髓外定位技术(传统定位组);93例(114膝)采用个性化髓外定位技术(个性化定位组),即结合胫骨解剖形态特点,在胫骨平台关节面选择个性化定位点作为髓外近端定位点。两组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侧别、骨关节炎病程及Kellgren-Lawrence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测量个性化定位组术前胫骨冠状位近、远端解剖轴形成的侧弓角(tibial bowing angle,TBA)并对胫骨轴线分型,分析个性化定位点位置分布规律。比较两组手术前后髋-膝-踝角(hip-knee-ankle angle,HKA)、胫骨远端外侧角(lateral distal tibial angle,LDTA),术后冠状位胫骨假体角(tibia component angle,TCA)及胫骨假体冠状位力线优良率。结果个性化定位组胫骨轴线分为直线型58膝(50.88%)、内弓型35膝(30.70%)、外弓型21膝(18.42%)。直线型者胫骨个性化定位点多位于外侧髁间棘高点(62.07%),内弓型者多位于内、外侧髁间棘之间区域(51.43%),外弓型者多位于外侧髁间棘外侧坡(57.14%)。两组组内手术前后HK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LDT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前LDTA、HKA及手术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TC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定位组术后胫骨平台假体较个性化定位组更倾向于内翻。术后个性化髓外定位组胫骨假体冠状位力线优良率为96.5%(110/114),传统定位组为87.5%(84/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52,P=0.006)。结论 TKA胫骨侧冠状位截骨时采用个性化髓外定位技术可行,与传统髓外定位技术相比胫骨假体冠状位力线优良率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以培养临床实际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教学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采用课前自主阅读、课上知识内化结合专业英语文献解析汇报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该模式进行了实证应用,并通过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问卷调查显示91.8%的学员对翻转课堂的模式表示认可,并认为翻转课堂模式在对提升专业英语能力具有较大的帮助。97.3%的学员表示自己参加文献解读汇报对提高专业英语综合能力有帮助,但大多数学员认为其专业性强,其主要意义在于对临床继续教育方式的熟悉。多数学员认为翻转课堂增加了学习负担,较传统教学模式延长了学习时间,主要体现在课外阅读量及文献检索方面。结论 该模式调动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加强了学员之间、学员与教师之间的相互沟通。进而从教学医院、师资、学员三方面对临床实习阶段医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进行深入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脊柱骨骺发育不良(spondyloepiphyseal dysplasia,SED)患者因骨骼、关节发育异常,生物力学改变和早年手术干预等往往导致严重的髋关节骨关节炎。本研究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SED患者Tönnis 3级髋关节骨关节炎的早期疗效及可能的影响。方法: 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将由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尝试通过棘突间持续动态机械加压,诱导建立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大鼠模型,探讨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的发病机制。方法:通过棘突间置入加压弹簧,在实验组大鼠中构建腰椎关节突关节持续动态加压模型,并与对照组大鼠和空白组大鼠进行对照,从大鼠疼痛相关行为学和关节突关节滑膜TNF-α和IL-1β表达量两方面进行评估。疼痛行为学的评价方法包括von Frey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测量、热缩足反射潜伏期测量、步态分析,从而建立大鼠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模型。结果:实验组大鼠疼痛相关行为学与对照组和空白组比较,均发生明显改变,包括von Frey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降低、热刺痛阈值降低、足印面积减小、支撑相缩短、摆动相延长、摆动速度降低,同时实验组大鼠关节突关节滑膜TNF-α和IL-1β含量均较对照组和空白组明显升高。结论:通过向大鼠活体内植入棘突间加压弹簧,实现大鼠腰椎关节突关节持续机械动态加压,能够成功构建机械诱导型大鼠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动物模型,可为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研究提供研究思路和素材。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制备含镁脱细胞牛骨基质(ABBM-Mg)并对其微观结构和理化性能进行评估.方法 将冻干ABBM在2 mol/L镁离子溶液中浸泡7 d获得复合材料,用扫描电镜(SEM)和能谱分析仪(EDS)观察其微观结构并分析元素组成;X射线衍射(XRD)分析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检测材料的官能团;电感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分析应用前臂髓内钉治疗成人前臂双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骨科医学部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应用髓内钉治疗且获得随访的成人前臂双骨折患者16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3例;年龄22~51岁,平均年龄(32.9±7.8)岁。损伤机制:摔伤8例,交通伤6例,传送带绞伤1例,砸伤1例。骨折按AO分型,A型骨折8例,B型骨折5例,C型骨折3例。记录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随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2个月随访前臂旋转活动度和上肢平均臂、肩、手功能障碍(disabilities of the arm, shoulder and hand, DASH)评分,评价髓内钉治疗成人前臂双骨折的临床疗效。结果 16例患者围手术期无神经血管肌腱损伤和感染事件发生,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9.5±6.8)个月。14例患者骨折顺利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3±0.9)个月;其余2例延迟愈合,通过附加制动1个月后骨折愈合;骨折顺利愈合患者中1例出现骨间膜线性骨化。术后12个月随访16例患者平均前臂旋前活动度为(80.9±4.9)°(70°~90°),旋后活...  相似文献   
10.
机器人辅助及计算机导航辅助关节置换手术具有操作可重复性高、稳定性好、精确度高的优点, 近十年来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机器人辅助及计算机导航辅助关节置换手术可能出现一些特有的不良事件。机器人及导航设备或流程环节出现问题, 如注册失败、存储光盘损坏、建模错误、控制程序损坏等, 导致机器人辅助手术被迫停止而改为徒手手术。文献报道这类不良事件导致机器人辅助手术终止的发生率高达22%。跟踪器固定针周围可出现皮肤软组织感染, 甚至发生骨髓炎。针道周围软组织感染多数症状较轻, 经局部换药等处理可以治愈。经针道骨折发生率低, 文献多为个案报告。经检索目前文献报道中经针道骨折29例, 发生在股骨骨干17例(59%)、股骨干骺端3例(10%)、胫骨骨干7例(24%)、胫骨干骺端2例(7%)。10例(34%)为无移位或隐匿性骨折, 采用非手术治疗获得治愈;19例(66%)骨折发生移位, 其中4例(14%)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14例(48%)采用髓内钉固定、1例(3%)最终行全膝关节翻修术。固定针导致的神经、血管损伤也有个案报告。机器人辅助关节置换手术特有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很低, 其中多数比较容易处理。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