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59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7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极高龄(≥90岁)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内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极高龄髋部骨折患者101例,其中男43例,女58例,平均年龄(92.27±2.73)岁(90~104岁),股骨转子间骨折66例,股骨颈骨折35例,术前能够独立行走者45例,需要辅助装置行走者56例。统计本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骨折类型、手术时间、手术方式、合并症、并发症、病死率等,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分析术后1年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术后30天病死9例(8.9%),术后6个月病死17例(16.8%),术后1年病死27例(26.7%)。结论极高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肺部感染和营养不良是病死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伤前不能独立行走是术后1年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OR=3.001)。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微创技术治疗骨盆脆性骨折(fragile fracture of pelvis,FFP)的临床疗效,评价FFP分型系统在FFP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方法 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采用微创技术治疗FFP 26例,按照FFP分型系统分为FFP II型20例,FFP III型6例。统计术前有无神经损伤、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 scale,VAS)、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方法。根据Matta放射评定标准评估骨折复位情况。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采用Majeed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定。结果 26例获平均10(6~12)个月随访,术前VAS评分为7分,其中骨盆后环采用经皮骶髂螺钉固定23例,背侧内支架系统固定3例,前环采用经皮耻骨上支螺钉固定18例,腹侧内支架(INFIX系统)固定8例。术中出血量平均为66(40~150) ml,平均手术时间为75 (50~105) min。根据Matta放射评定标准骨折复位优良率为85%,26例骨折均顺利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4 (12~18)周。末次随访时采用Majeed骨盆骨折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定优良率为80%,共6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3.1%,其中2例股外侧皮神经损伤,1例支架螺钉退钉,2例压疮,1例泌尿系统感染,无重要血管损伤,无深部感染。结论 FFP分型系统对指导FFP的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采用微创技术治疗FFP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以培养临床实际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教学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采用课前自主阅读、课上知识内化结合专业英语文献解析汇报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该模式进行了实证应用,并通过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问卷调查显示91.8%的学员对翻转课堂的模式表示认可,并认为翻转课堂模式在对提升专业英语能力具有较大的帮助.97.3%的学员表示自己参加文献解读汇报对提高专业英语综合能力有帮助,但大多数学员认为其专业性强,其主要意义在于对临床继续教育方式的熟悉.多数学员认为翻转课堂增加了学习负担,较传统教学模式延长了学习时间,主要体现在课外阅读量及文献检索方面.结论 该模式调动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加强了学员之间、学员与教师之间的相互沟通.进而从教学医院、师资、学员三方面对临床实习阶段医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进行深入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正在进入一个将持续40年的高速老龄化时期,老年髋部骨折将是我们未来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1]),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 402万人(18.70%),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 064万人(13.50%)。老年髋部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具有合并症多、预后差等特点。文献报道伤后1年死亡率高达20%~40%,致残率高达50%。  相似文献   
5.
Acumed前臂髓内钉治疗成人前臂双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Acumed前臂髓内钉治疗成人前臂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Acumed髓内钉治疗成人前臂双骨折患者86例,男54例(62.8%),女32例(37.2%),年龄18~72岁,平均36.8岁;右侧50例,左侧36例。记录病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放射暴露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DASH问卷调查(Disabilities of the Arm,Shoulder and Hand questionnaire)和Grace-Eversman疗效评级以评估髓内钉治疗前臂骨折的临床效果。结果:8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8~144周,平均86.8周;术中出血量30~80 ml,平均52 ml;放射性暴露时间1~6 min,平均2.5 min;手术时间31~55 min,平均46 min。85例骨折顺利愈合,愈合时间10~16周,平均13.3周。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1例肥大性骨不连,1例尺桡骨间骨桥形成,1例拇长伸肌腱损伤。DASH评分0~28分,平均15.6分;Grace-Eversman评价结果,优65例,良15例,可5例,差1例。结论:前臂髓内钉用于治疗成人前臂双骨折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痴呆对老年髋部骨折预后影响及老年髋部骨折预后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老年髋部骨折52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认知功能状态将其分为痴呆组和非痴呆组两组,痴呆组49例,非痴呆组472例;根据术后1年随访结局将其分为病死组和存活组,病死组103例,存活组418例。分析比较患者一般数据、术中情况、住院期间并发症、术后1年病死率及独立生活能力等,并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1年内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老年髋部骨折合并痴呆患者占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9. 4%。与非痴呆组比较,痴呆组≥80岁、其他神经系统合并症、全身麻醉、呼吸系统并发症、脑卒中及谵妄发生率较高,住院时间较长,围手术期及术后1年病死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0岁、男性、痴呆、心血管系统合并症、呼吸系统合并症、合并症≥3项及美国麻醉协会麻醉(ASA)分级Ⅲ~Ⅳ级是老年髋部骨折术后1年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有呼吸系统合并症、合并症≥3项及ASA分级Ⅲ~Ⅳ级是老年髋部骨折术后1年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痴呆在老年髋部骨折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与非痴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相比,老年髋部骨折合并痴呆患者住院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多,且病死率高。呼吸系统合并症、合并症≥3项及ASA分级Ⅲ~Ⅳ级是老年髋部骨折术后1年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比较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自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高龄股骨颈患者144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人工髋关节置换组(关节置换组)和空心钉内固定组(内固定组)。其中关节置换组89例,男28例,女61例,平均年龄(84.10±3.10)岁;内固定组55例,男20例,女35例,平均年龄(86.80±2.88)岁。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基本资料、术后并发症、死亡率及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等。结果 :144例术后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8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骨折侧别、术前合并症、骨质疏松、ASA评分、受伤至手术时间、术后转ICU人数、围手术期死亡人数上差异不明显。但是内固定组较关节置换组年龄更大(t=5.311,P0.05);关节置换组术前骨折移位程度高于内固定组(χ~2=6.894,P=0.0090.05);内固定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输血人次上明显优于关节置换组(P0.05);关节置换组在术后Harris评分高于内固定组(P0.05)。结论:对于高龄股骨颈患者,若骨折存在明显移位(GardenⅢ、Ⅳ型),首选人工髋关节置换,其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少,关节功能恢复满意。若骨折移位不明显(GardenⅠ、Ⅱ型)或患者合并较多内科疾病,身体条件较差,手术耐受差,术后预期寿命不高,首选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  相似文献   
8.
背景:经皮穿刺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具有微创、止痛效果快、骨水泥注入安全性好及可以恢复椎体高度等优点。目前对于应用单侧穿刺还是双侧穿刺仍存在争议。 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Web of Knowledg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等数据库,收集后凸成形术单侧穿刺与双侧穿刺比较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随机或半随机的临床试验,两位评价员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有效数据采用Stata 12.0 软件进行Meta分析,其中二分变量采用比值比(odds ratio,OR),连续性变量采用标准化平均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SMD)。 结果:共纳入7个随机的临床试验,440患者和559个椎体。纳入的7个研究的质量方法,一篇是高风险偏倚,其余6篇均为低风险偏倚。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无论是在早期随访还是在长期随访,均无显著性差异。生活质量评价应用ODI指数,两组之间在早期及长期随访时也无显著性差异。但骨水泥注入量和手术时间双侧穿刺要显著性比单侧穿刺的数值大。影像学评估结果采用 术前后凸角度,复位率,复位角度和随访时复位丢失角度,数据分析两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并发症方面应用骨水泥渗漏和邻近椎体骨折来比较,结果两组之间也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后凸成形术单侧穿刺和双侧穿刺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无论是在手术效果还是在影像学评估上均无显著性差异,考虑到双侧穿刺的手术时间长,医生和患者遭受的X线暴露多,我们建议采用单侧穿刺技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ACUMED自主定向肘关节骨板系统治疗成人肱骨远端粉碎性(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5月-2010年10月采用切开复位平行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32例,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21 ~ 85岁,平均60岁.左侧15例,右侧17例.全部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伴尺神经损伤2例.骨折按照AO分型:C1型12例,C2型12例,C3型8例.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5.6d.手术均采用肘后正中切口,经尺骨鹰嘴“V”形截骨入路显露肱骨远端.术后24 h内进行肌肉舒缩功能锻炼.按照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ayo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PS)及X线片评估疗效.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全部患者经X线片证实均获Ⅰ期骨性愈合;术后3例C3型骨折发生异位骨化;均未发生感染、内固定物松动等并发症;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8°~ 140°,平均85°;MEPS评分平均90分(60~100分),其中优13例,良15例,可1例,差3例,优良率88%.结论 ACUMED平行双钢板固定技术利用拱门结构稳定的原理,坚强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重建肱骨远端的骨性结构,配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有效恢复肘关节功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及Inter Tan内固定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全身情况的影响。方法笔者自2012-01—2013-12共诊治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189例,根据内固定方式分为DHS、PFNA、Inter Tan 3组,分别比较3组术中情况(麻醉方式、手术时间、失血量)、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氧分压(PO2)、并发症、死亡率等。结果 3组麻醉方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nter Tan组显性、隐性失血量及输血量均较DHS组和PFNA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前白细胞计数差异不明显,术后均有不同程度升高,Inter Tan组术后1、3、5 d白细胞计数水平较其他2组明显升高,术后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前血红蛋白水平差异不明显,术后均有不同程度下降,3组术后1、3 d血红蛋白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前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术后1、3、5 d Inter Tan组下降最明显,其次为PFNA组,DHS组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谷丙转氨酶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1、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HS组住院期间并发症6例,PFNA组8例,Inter Tan组14例,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内及髓外固定均可对机体产生一定影响,髓内固定中的Inter Tan对失血量、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PO2影响最大,但3种内固定方式对于总体结局(死亡及并发症)的影响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