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86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68篇
综合类   130篇
预防医学   4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3篇
  1篇
中国医学   40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了解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伴发前列腺炎的患病情况,探讨BPH患者前列腺液中白细胞(EPS-WBC)计数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的关系。方法某社区161名老年男性,分别行I-PSS、尿常规、EPS常规等检查,按EPS-WBC计数≥11/HP为标准来诊断前列腺炎,并分析EPS-WBC计数与I-PSS的相关性。结果BPH患者伴发前列腺炎的患病率为23.6%,EPS-WBC计数与I-PSS没有明显的相关性(P=0.27)。结论BPH患者常伴有前列腺炎症,BPH与前列腺炎的关系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短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阿奇霉素辅助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及四川省广元市中心医院住院部确诊为MPP的患儿80例,根据是否使用短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分为研究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单独使用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短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咳嗽缓解时间、退热时间、肺部体征缓解时间、住院时间、90 d内再次因MPP入院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43);研究组咳嗽缓解时间、退热时间、肺部体征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90 d内因MPP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23);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7,P=0.459)。结论与常规单独使用阿奇霉素相比,短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阿奇霉素可有效缓解MPP患儿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及降低因MPP再入院率,且未发现增加不良反应,其安全性、稳定性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3.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是一种复杂的脊柱三维畸形,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释清楚.因此,对于其治疗方案的选择带来很大困难.中医因不良反应小、患者接受程度高等特点,治疗该疾病具有独特优势,目前中医对于该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手法、牵引、针刀、功法锻炼、针刺及综合疗法等.文章将从这几个方面对近年来中医治疗青少年特发...  相似文献   
94.
目的:分析特瑞普利单抗联合阿昔替尼治疗晚期肾细胞癌的初步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接受特瑞普利单抗联合阿昔替尼治疗的50例晚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疾病进展时间(PFS)和总生存时间(OS)。结果:50例患者中男性37例;中位年龄为56(22~73)岁...  相似文献   
95.
临床上常在肺肿瘤附近植入基准标记以辅助放射治疗术中肿瘤定位,植入标记存在风险。基于无标记图像引导的实时肿瘤定位方法不需要植入标记物,规避了相关风险,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该文综述了基于图像引导的无标记实时肿瘤定位最新方法,分别介绍了无标记的基于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图像、基于KV级术中监测系统(KIM)图像和基于MRI-Linac系统图像引导三种实时肿瘤定位方法。分析了不同定位方法的优势与局限性,展望了基于图像引导的无标记实时肿瘤定位方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转移性乳头状肾细胞癌(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pRCC)的临床特征、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及雷帕霉素靶蛋白(mechanistic target of rapamycin kinase,mTOR)抑制剂系统性靶向治疗疗效及预后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8年3月93例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转移性pRC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国际转移性肾细胞癌联合数据库(international metastatic renal cell carcinoma database consortium,IMDC)预后模型对患者进行预后危险分层。采用Kaplan-Meier法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生存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93例转移性pRCC患者中Ⅱ型占95.7%(89/93),Ⅰ型占4.3%(4/93),伴肉瘤分化占11.8%(11/93),中位年龄为50.0(22~87)岁,中位随访时间为23.1个月,中位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时间为(31.5±5.9)个月(95% CI为19.9~43.1)。采用IMDC预后模型进行分层,低、中、高危患者分别占14.0%(13/93)、46.2%(43/93)、39.8%(37/93),低、中、高危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100.0±32.8)、(38.3±8.2)、(16.4±1.2)个月,高危与低、中危患者的OS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低危与中危患者的O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5)。93例pRCC患者的一线靶向治疗的总中位无疾病进展(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时间为(6.6±0.5)个月,低、中、高危患者一线靶向治疗的PFS分别为(17.5±5.7)、(7.1±2.3)、(5.2±1.5)个月,高危与低危患者、高危与中危患者的PFS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1)。  结论  转移性pRCC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点,IMDC预后模型可用于预测转移性pRCC患者的TKI一线靶向治疗的疗效和预后生存。   相似文献   
97.
随着冠状动脉介入技术在疾病诊断、评估、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造影剂肾病发病率不断升高。多数情况下造影剂肾病是可逆的,但任其发展会增加肾脏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因此如何有效预防和减少造影剂急性肾损伤的发生、减少高危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成为现阶段心血管介入诊疗并发症防治研究的热点。结合2018年欧洲心脏协会血运重建指南中造影剂肾病的防治推荐,本文对当前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病理生理机制、早期损伤标志物、防治策略等方面进行梳理与总结。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8年1月161例甲状腺癌患者行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淋巴结跳跃性转移分为两组,运用SPSS 24.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类及等比数据采用频数、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比较采用χ2检验。对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161例患者中共有25例患者发生淋巴结跳跃性转移,淋巴结跳跃性转移发生率为15.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大小及肿瘤位置则与跳跃性转移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发灶直径≤1 cm(OR=0.182, 95%CI=0.070~0.472, P=0.000)与肿瘤累位于甲状腺上极(OR=0.218, 95%CI=0.082~0.574, P=0.002)均为跳跃性颈侧区淋巴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肿瘤位置位于上极、直径≤ 1 cm与跳跃转移密切相关;对于此类患者必要时需行患侧颈侧区淋巴结清扫,以降低临床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淋巴结转移风险。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旨在探讨阿瑞匹坦对黑色素瘤患者顺铂治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作用。方法 170例接受含顺铂方案治疗的黑色素瘤患者,随机分入阿瑞匹坦组和对照组进行预防性止吐治疗。记录患者顺铂治疗后的恶心、呕吐反应,解救治疗,功能性生活指数(呕吐)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中各84例患者可评价疗效。阿瑞匹坦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无呕吐,无解救治疗)为6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χ2=10.683,P=0.001)。阿瑞匹坦组和对照组的呕吐发生率分别为27%和51%,阿瑞匹坦组显著优于对照组(χ2=9.982,P=0.002)。阿瑞匹坦组未观察到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阿瑞匹坦可显著降低黑色素瘤患者中顺铂引起的呕吐反应。尽管阿瑞匹坦的安全性良好,在给药前仍需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0.
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情况 ,帮助患者提高监测意识。方法 对已购有快速毛细血管血糖计的 15 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调查。结果 患者自我血糖监测频率低 ,对监测意义缺乏认识。结论 加强健康教育 ,提高患者对监测血糖重要性的认识是科学、合理监测血糖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