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668篇
  免费   7149篇
  国内免费   5942篇
耳鼻咽喉   691篇
儿科学   1011篇
妇产科学   644篇
基础医学   7686篇
口腔科学   1117篇
临床医学   9965篇
内科学   9391篇
皮肤病学   679篇
神经病学   3257篇
特种医学   2894篇
外国民族医学   44篇
外科学   7109篇
综合类   15392篇
现状与发展   8篇
一般理论   5篇
预防医学   5854篇
眼科学   1628篇
药学   8332篇
  76篇
中国医学   5182篇
肿瘤学   5794篇
  2024年   163篇
  2023年   976篇
  2022年   1892篇
  2021年   3398篇
  2020年   2725篇
  2019年   2235篇
  2018年   2407篇
  2017年   2258篇
  2016年   2123篇
  2015年   3332篇
  2014年   3946篇
  2013年   3818篇
  2012年   5672篇
  2011年   6141篇
  2010年   4381篇
  2009年   3632篇
  2008年   4309篇
  2007年   4400篇
  2006年   4266篇
  2005年   3822篇
  2004年   2907篇
  2003年   3024篇
  2002年   2609篇
  2001年   2318篇
  2000年   1961篇
  1999年   1574篇
  1998年   1059篇
  1997年   963篇
  1996年   716篇
  1995年   728篇
  1994年   629篇
  1993年   314篇
  1992年   410篇
  1991年   348篇
  1990年   277篇
  1989年   270篇
  1988年   203篇
  1987年   149篇
  1986年   132篇
  1985年   101篇
  1984年   45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粉防己碱对兔瘢痕组织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粉防己碱对兔病理性瘢痕的组织学作用 ,为瘢痕治疗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 :采用兔耳腹侧瘢痕模型 ,用粉防己碱 5 0mg /ml、粉防己碱 10mg /ml、去炎松 40mg /ml及生理盐水分别注入瘢痕组织 ,图像分析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数量和胶原含量的变化。结果 :粉防己碱治疗组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数量与胶原含量均明显减少 ,呈剂量效应关系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 ,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 ;与去炎松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别 (P >0 .0 5 )。结论 :粉防己碱抑制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增殖 ,并使胶原合成减少 ,从而抑制瘢痕组织生长 ,有望成为防治病理性瘢痕的新药物  相似文献   
992.
刘兵  贾国良  张荣庆  张金霞  徐凯  程何祥  李飞 《医学争鸣》2001,22(21):1936-1939
目的 观察心肌梗死 (MI)后应用比索洛尔的保护作用与心室肌细胞内钙离子 ([Ca2 +]i)的关系 .方法 建立兔MI模型 ,采用钙敏感性荧光探针 Fluo- 3为 [Ca2 +]i 指示剂 ,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技术测定 MI后急性分离的非梗死区心室肌 [Ca2 +]i 及比索洛尔对其影响 .结果 对细胞负载 Fluo-3/AM后的细胞内游离 Ca2 +图像观察发现 ,MI心室肌细胞荧光强度、密度明显强于 Sham组及 β- B组 (P<0 .0 0 1及 P<0 .0 5 ) .Sham组、MI组及 β- B组心室肌细胞的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 2 93± 72 ,6 70± 131,40 2± 92 .结论  MI后非梗死心室肌细胞内 Ca2 +超载 ,比索洛尔治疗 3wk可减轻心室肌细胞内 Ca2 +超载 .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索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进程中IL-1R的表达与神经胶质细胞活化的关系。方法 用牛脊髓髓鞘碱性蛋白加完全福氏佐剂对豚鼠进行免疫,诱发实验性过敏性脑脊髓炎(EAE)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EAE不同时期中枢神经系统中IL-1R的表达进行研究,同时采用抗蓖 凝集素RCA-1标记小胶质细胞、抗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标记星型胶质细胞。结果 在EAE症状出现之前3d至临床高峰期,小胶质细胞样细胞呈现IL-1R免疫反应阳性,表达IL-1R的星型胶质细胞样细胞呈活化状态,而恢复期则主要为星型胶质细胞样细胞呈现免疫反应阳性。结论 在EAE不同时期表达IL-1受体的细胞型不同与不同时期神经胶质细胞的活化类型有关,即与EAE早期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和恢复期星型胶质细胞增生有关。  相似文献   
994.
I型内皮素受体反义寡聚核苷酸抑制VSMC增殖及内膜增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 型内皮素受体 (ETA)反义寡核苷酸(ODN)对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增殖和内膜增生的抑制作用 .方法  1细胞培养 :取家兔主动脉中膜消化后培养传代 ,经抗 α- actin鉴定后使用第 4~ 6代传代细胞 ;2人工合成ODN:经 Genbank检索筛选 ,合成含 18bp ETA- ODN片段 ,再对 5 端硫代修饰以增加稳定性 ,同时行地高辛标记以检测反义片段的细胞膜穿透性 ;3 MTT分光光度法检测 ETA-ODN对 VSMC增殖的抑制作用 ;4运用放射受体结合分析法 (1 2 5I- ET- 1)了解 ODN对 ETA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 ,以探讨其反义作用 ;5兔颈动脉空气干燥模型在体研究 ODN对血管内膜增生的抑制作用 :应用 F- 12 7凝胶载体携带 ETA-ODN(3.0μmol· L- 1 )导入血管周围 ,术后不同时间观察增生内膜相对厚度 .结果  ODN于培养后 12 h进入细胞内 ,并逐渐增加 ;15 μmol· L- 1 ETA- ODN对 VSMC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2 4h后即有显著作用 ;ETA- ODN对 ETA表达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表现为 CPM于 2 4h逐渐减少 ;ETA- ODN导入后 ,血管增生内膜相对厚度减少 .结论  ETA- ODN以浓度和时间依赖方式抑制 ETA蛋白表达以及 VSMC的增殖 ;反义寡核苷酸是通过反义机制实现对 ETA蛋白和 VSMC增殖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5.
TH1/TH2在慢性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研究Th1/Th2变化在慢性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抗体酶联分析法检测了20例正常人,35例慢性丙型肝炎,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血清中的IFN-γ,IL-2,IL-4和IL-6的水平。结果 慢性丙型肝炎组Th2类细胞因子(IL-4,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h1类细胞因子水平IL-2也增高(P<0.05),然而,Th1类细胞因子IFN-γ水平有增加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Th2类细胞因子水平比Th1类细胞因子水平高。结论 Th2类细胞因子水平增高以及由此引起的Th1/Th2比值下降可能与慢性丙型肝炎的病程持续有关。  相似文献   
996.
显影固体栓塞剂含钡明胶微球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维新  高国栋  梁秦川 《医学争鸣》2001,22(19):1812-1814
目的 研制用于介入治疗的可显影固体栓塞材料含钡明胶微球 .方法 采用乳化聚合法制备微球 ,以均匀设计优化微球制备工艺 ,对微球的外观、粒径、显影性、分散性、膨胀系数及稳定性等进行了研究 .结果 微球分散性良好 ,通过控制实验条件 ,制备直径分布范围不同的微球 .微球中硫酸钡的含量为 (19± 3) % .微球在生理盐水中的膨胀系数约为 1.2 6 7.体外实验证实其在干燥及浸泡状态下 X-线显影性良好 .结论 微球的制备工艺成熟 ,制得的硫酸钡 -明胶微球分散性良好 ,硫酸钡含量较高 ,X-线下显影清晰 ,膨胀系数较大 ,可长时间显影 ,是一种较为理想、具有广泛临床用途的新型固体栓塞材料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对申克孢子丝菌进行基因分型研究,探索申克孢子丝菌的基因分型标准。方法:用光镜对2株标准株,4株环境分离株和24株临床分离菌株进行形态特征观察,再用随机扩增DNA指纹方法(RAPD)对DNA进行PCR扩增,根据扩增产物的电泳带型来分析DNA多态性。结果:30株菌株镜下可见2种形态结构;30株申克孢子丝菌的DNA指纹带型不同;多引物聚类分析表明,3条引物可将30株不同地区来源申克孢子丝菌分作11个型。结论:(1)在我国申克孢子丝菌中存在2种不同的形态结构。(2)申克孢子丝菌中存在不同的基因型。(3)RAPD法用于申克孢子丝菌菌株鉴定是一种快速、方便、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8.
贵阳市花溪区高坡乡不明原因疾病病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一起以多神经炎症状为主的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流行的病因,预防控制类似疾病的发生与流行。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及实验室检测进行了连续5年的调研。结果:该不明原因疾病的发病率为8.51%;从病人粪便标本中分离出1株柯萨奇B组2型病毒,并与其双份血清中和抗体反应呈两倍变化,另有5例病人血清中和抗体滴度大于1:160或1:320;病区煤、土壤、大米、辣椒及病人发砷含量均超过国家标准;病人血红蛋白(Hb)及维生素B。(VitB1)值在正常范围。通过抗病毒治疗病人基本痊愈。结论:病因调查结果认为,此次多神经炎暴发流行不排除病毒感染,不排除环境介质中砷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999.
恒磁场对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恒磁场对离体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影响 .方法 将培养至 3~ 10代的人 VSMC,分别置于磁感应强度为 10 ,5 0 Gs的恒磁场中培养 48h,用MTT法和3 H- Td R掺入法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 VSMC的增殖数量 ,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 .结果 在恒磁场的作用下 ,实验组人脐动脉 VSMC的增殖数量在 10 Gs(0 .5 6 5±0 .0 96和 34 9± 82 )和 5 0 Gs(0 .6 42± 0 .0 92和 387± 91)显著低于对照组 (0 .716± 0 .0 48和 42 7± 86 ) (P<0 .0 5 ) ,而且阻止平滑肌细胞由静止期 (G0 / G1 期 )进入 DNA合成期 (S期 )和有丝分裂期 (G2 / M期 ) .结论 平均磁感应强度为 10 ,5 0 Gs的恒磁场抑制人脐动脉 VSMC增殖 ,磁疗对 PTCA术后冠脉再狭窄可能具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果糖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何争  冯旭阳  贾国良  曹丰  李虎  李敬霞 《医学争鸣》2001,22(21):1973-1975
目的 观察果糖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 .方法  138例患者随机分为果糖组 (70例 )和对照组 (6 8例 ) ,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 ,12导联心电图变化和心脏事件发生次数(心肌梗死、猝死、严重的心律失常 ) .结果 心绞痛发作次数 :果糖组和对照组明显低于治疗前 (P<0 .0 1) ,治疗后果糖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0 .6 8± 0 .5 7)次· d- 1 vs(1.0 4± 0 .81)次· d- 1 ,P<0 .0 1];12导联心电图改善的比较 :果糖组 (4 9/70例 )明显优于对照组 (36 / 6 8例 ,P<0 .0 5 ) ;心脏事件发生上 ,果糖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8/ 70例比 17/ 6 8例 ,P <0 .0 5 ) .结论 果糖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