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341篇
  免费   6371篇
  国内免费   3842篇
耳鼻咽喉   372篇
儿科学   954篇
妇产科学   742篇
基础医学   5691篇
口腔科学   1166篇
临床医学   8518篇
内科学   7601篇
皮肤病学   645篇
神经病学   2431篇
特种医学   198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6篇
外科学   4104篇
综合类   13039篇
现状与发展   23篇
一般理论   6篇
预防医学   5705篇
眼科学   1384篇
药学   7094篇
  76篇
中国医学   4838篇
肿瘤学   4155篇
  2024年   169篇
  2023年   873篇
  2022年   1642篇
  2021年   2816篇
  2020年   2358篇
  2019年   1747篇
  2018年   1783篇
  2017年   1959篇
  2016年   1705篇
  2015年   2662篇
  2014年   3482篇
  2013年   3565篇
  2012年   5101篇
  2011年   5443篇
  2010年   4260篇
  2009年   3638篇
  2008年   3872篇
  2007年   3778篇
  2006年   3558篇
  2005年   3112篇
  2004年   2131篇
  2003年   1962篇
  2002年   1661篇
  2001年   1283篇
  2000年   1159篇
  1999年   851篇
  1998年   502篇
  1997年   469篇
  1996年   388篇
  1995年   363篇
  1994年   296篇
  1993年   165篇
  1992年   228篇
  1991年   234篇
  1990年   191篇
  1989年   170篇
  1988年   129篇
  1987年   148篇
  1986年   119篇
  1985年   91篇
  1984年   65篇
  1983年   60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38篇
  1979年   26篇
  1978年   29篇
  1977年   21篇
  1973年   29篇
  1972年   2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目的]探索腰椎间盘退变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CT确诊有腰椎间盘退变者114人为病例组;随机选择体检人员中无腰背痛史且腰椎功能正常者211人为对照。问卷调查腰椎疾患家族史、腰背部受伤史和5种职业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包括坐位、全身振动、弯腰扭腰、提举重物和重体力作业,对各因素暴露以工龄权重求得暴露指数。[结果]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腰椎疾患家族史危险性最高(OR=89.12),其次是腰背部受伤史(OR=78.60)、职业危险因素中全身振动(OR=8.58)、弯腰扭腰(OR=4.62)和重体力作业(OR=9.05)进入模型。业余运动OR为0.47。[结论]腰椎疾患家族史和腰背部受伤史是腰椎间盘退变的主要危险因素,而业余运动可能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钙粘蛋白23基因(CDH23)多态性与噪声性听力损失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194名噪声暴露作业工人进行调查和听力测试,按听力学评价的结果将其分为听力损失组和听力正常组;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其CDH23基因上4个单核苷酸位点的多态性。结果CDH23基因的rs1227049和rs1227051两个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及其等位基因频率在93名噪声性听力损失与101名听力正常工人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rs3802711位点和第七外显子的末位单核苷酸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及其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之间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两组间年龄、性别、吸烟状况、爆震史和累积噪声暴露量等因素进行校正后,发现rs1227049位点的CC基因型与GG基因型相比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危险度显著升高,调整OR值为3.865(95%可信区间为1.076~13.886);rs3802711位点的TT基因型与CT基因型相比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危险度有极显著性升高,调整OR值为6.088(95%可信区间为2.485~14.917);第七外显子的末位单核苷酸位点的GG基因型与AG基因型相比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危险度也有极显著性升高,调整OR值为5.769(95%可信区间为2.745~12.121)。结论钙粘蛋白23基因多态性可能在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携带rs1227049CC基因型、rs3802721TT基因型和第七外显子末位单核苷酸位点GG基因型的个体对噪声性听力损失更为易感。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染汞大鼠皮层内CCK阳性神经元的变化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之间的关系。方法:选用刚断乳健康Wistar大鼠16只,雄性,由天津市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只,即对照组(饮用单蒸水,普通饲料)、染汞组(饮用4.3 mg/(kg.d)氯化汞水,普通饲料),1月后进行实验。采用Y迷宫方法观察染汞大鼠在学习记忆方面与对照组大鼠的差别。采用CCK抗体免疫组化方法,观察饮用含4.3 mg/(kg.d)氯化汞(HgCl2)饮水的大鼠皮层CCK阳性神经元的变化。结果:染汞大鼠较对照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降低,差别有显著性;染汞组大鼠皮层CCK阳性神经元的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染汞后大鼠皮层CCK阳性神经元表达的减少,可能是汞影响学习记忆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94.
叶酸与宫颈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膳食叶酸、血清叶酸与宫颈癌的关系以及叶酸和人乳头瘤病毒(HPV)16在宫颈癌发生中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111例经病理学确诊的宫颈鳞癌新发病例和111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年龄、籍贯、居住地匹配,在收集宫颈癌相关因素的同时,采用食物频数问卷(FFQ)调查膳食叶酸摄入情况,利用特异PCR检测HPV16 DNA,血清叶酸采用RIA定量测定。结果官颈癌组HPV16感染率(61.26%)显著高于对照组(28.83%),调整OR 值4.95(95%CI:2.49-9.83);病例组膳食叶酸摄入量(5.00μg/kcal±0.41 μg/kcal)和血清叶酸水平 (1.79 ng/ml±1.42 ng/ml)均低于对照组(5.14μg/kcal±0.35μg/kcal,2.59 ng/ml±2.81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特别是随着血清叶酸水平的降低,患宫颈癌的危险性增加(X2=17.37,P=0.000);血清叶酸水平较低同时伴有HPV16感染患宫颈癌的危险明显高于两者单独作用之和,交互作用检验有统计学意义(G=5.56,P=0.02)。结论叶酸缺乏可增加宫颈癌发生的危险。  相似文献   
995.
阴沟肠杆菌质粒型AmpC酶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目的调查阴沟肠杆菌质粒型AmpC酶基因的流行状况及基因型。方法采用ATB药敏试验板微量肉汤法,对44株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PCR方法检测DHA和ACT型AmpC酶基因。结果44株阴沟肠杆菌呈多重耐药;36株质粒AmpC酶基因阳性(81.8%),DHA和ACT-1基因阳性率分别为11.4%、79.5%,而且3株阴沟肠杆菌同时携带DHA和ACT-1基因。结论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多重耐药严重、质粒AmpC酶基因携带率高;阴沟肠杆菌中检出ACT-1基因为国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996.
58例输液反应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分析58例临床输液反应的原因,寻找预防措施,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方法对我院近两年发生的58例输液反应从致热原、细菌、药物因素、输液器具、季节、患者年龄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对输液反应的药液进行热原检测,共有5例阳性;血培养7例阳性;药液细菌培养2例阳性,同一批号未开封药液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输液器及头皮针细菌培养和热原检测全部阴性;引起输液反应的药物以中药制剂、大分子物质、血液制品及含K 的药物为主;秋季为高发季节;发生率高的为中老年人。结论引起输液反应的原因复杂,严格质量控制和无菌操作,以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7.
中草药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探讨10种中草药提取物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制备10种中草药提取物,采用试管连续稀释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10种中草药的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其中尤以赤芍、石榴皮、五味子和黄连的提取物抗耐药菌活性最高,赤芍提取物对上述4种菌的抑制活性均较高,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7.80、1.95、1.957、.80 mg/ml。结论赤芍、石榴皮、五味子和黄连提取物呈现广谱抗菌特性,且具有抗耐药菌作用。  相似文献   
998.
药物流产与手术流产比较可接受性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与手术流产终止早期妊娠的可接受性,为非意愿妊娠妇女选择流产方法提供参考和为临床医生的临床决策提供证据。方法 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library、CBMdisc、CNKI、VIP等6个医学数据库,手工检索12种相关杂志,并追查参考文献。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评价文献和提取数据。对没有异质性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9篇文献(3565例病例)。流产前妇女认为药物流产痛苦更少(OR=466.51,95%CI:91.37~2381.88);而手术流产更快捷(OR=0.02,95%CI:0.01~0.06)。流产后妇女对两种流产方法满意度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药物流产的再选择率更高(OR=2.72,95%a:2.13~3.47);向他人推荐药物流产的比率也更高(OR=4.91,95%CI:2.16~11.16)。结论 药物流产是一种痛苦小的方法,但不如手术流产快捷,其再次选择率和推荐给他人的比率高于手术流产。药物流产与手术流产比较各有利弊,二者的满意度相似,不能相互代替。  相似文献   
999.
四川省一起伴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的人感染猪链球菌2型暴发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目的 调查2005年7月中旬四川省资阳市一家医院报告5例以败血症休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聚集性病例的病因。方法 建立了病例主动发现、报告的加强监测系统,根据病例的流行病学暴露史和临床表现进行临床诊断;采集患者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生化反应鉴定,应用PCR方法对猪链球菌2型的种属和毒力基因进行检测和序列测定;与当地往年报告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数进行比较。结果 2005年6月10日至8月21日,四川省共报告了68例实验室确诊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发病前都有屠宰、洗切、加工等病(死)猪的直接暴露史。其中26例(38%)表现为中毒性休克综合征,15例(58%)死亡。其他病例临床表现为轻型败血症或脑膜炎。分离菌株应用PCR方法检测猪链球菌2型的种属和毒力基因(tuf、16S rRNA、cps2J、mrp、sly、ef)均为阳性。同期还报告了136例有相似暴露史,但缺乏实验室确诊依据的临床诊断病例。结论 证实该起发生在四川省部分农村地区直接暴露于病(死)猪后的疾病为猪链球菌2型感染暴发。推测这种罕见的、表现为高病死率的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可能是由于感染某种高致病性菌株循环所致。  相似文献   
1000.
IBM的中国式舞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BM转型故事堪称最为经典的企业转型案例。 2004年底,IBM甩掉1980年代以来最富有标志性的资产,将其PC业务高价售给中国联想集团,被视为彻底告别传统蓝色巨人的转型之举。而近来IBM 在中国医疗卫生领域的重磅出击,同样彰显着这个庞大企业帝国进退有致的转型舞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