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80篇
药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埃博拉病毒病以往被人们称作埃博拉病毒性出血热,目前尚无针对该病的特异性治疗措施与药物,疫苗成为最有可能预防控制病毒传播的手段。目前,多种埃博拉候选疫苗已经进入了临床试验,包括减毒水疱性口炎病毒载体埃博拉疫苗(rVSV-ZEBOV)、复制缺陷型黑猩猩3型腺病毒载体埃博拉疫苗(cAd3-EBO或ChAd3-EBO-Z)、复制缺陷型人5型腺病毒载体埃博拉疫苗(Ad5-EBOV)和人3型副流感病毒载体埃博拉疫苗(HPIV3)等。ChAd3-EBO-Z和Ad5-EBOV等在早期的临床试验中均表现出较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rVSV-ZEBOV率先完成了Ⅲ期临床试验,已证实其对埃博拉病毒病的预防具有很高的保护效力,但是研究数据也提示了该疫苗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问题。本文旨在回顾2014年以来埃博拉疫苗在临床试验研究方面的重大进展,讨论尚存的问题和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2.
摘要:目的 优化PCR-RFLP方法,对不同年份不同来源的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Shiga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 STEC)O157进行分子流行病学探索。方法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 分析技术比较病人来源菌株的EcoRV 和BglI 2种酶酶切图谱,对江苏省110株STEC O157菌株进行分型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BglI酶切图谱条带少,图谱清晰明确。110株STEC O157菌株呈现遗传多态性,可分为15个RFLP型别,其中优势型别在不同年份、不同来源标本中都能检出。结论 STEC O157的PCR-RFLP分型推荐用限制性内切酶BglI,江苏省分离的STEC O157菌株具有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43.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特异敏感的肠道病毒检测方法。方法针对肠道病毒保守区基因序列,设计6条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T-LAMP)特异性引物,经过优化,用毛细管电泳及横向流动试纸条(LFD)检测扩增产物,建立RT-LAMPLFD检测方法,并与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比较。结果 LFD与毛细管电泳法检测特异的RT-LAMP扩增产物具有同样的敏感度,RT-LAMP-LFD法检测肠道病毒与其他病毒无交叉反应,最低检出限为10拷贝RNA分子,与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果一致性为99.2%。结论建立的RT-LAMP-LFD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及灵敏度,操作简单、快速且不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适合应用于基层实验室肠道病毒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44.
目的 观察江苏省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母婴阻断的效果,探讨HBsAg阳性母亲生产的儿童发生慢性HBV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0-2015年江苏省张家港、丹阳、泰兴3个市HBsAg阳性母亲及其分娩的儿童为研究对象,新生儿在出生后24 h内接种10 μg乙肝疫苗和100 IU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于7月龄后采血并用Abbott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其HBsAg、抗-HBs、抗-HBc的水平。结果 共调查2 099名7~52月龄的儿童,其中34名(1.62%)儿童为慢性HBV感染,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HBeAg和分娩年龄是HBV母婴传播的独立危险因素,与HBeAg阴性母亲的儿童相比,HBeAg阳性母亲的儿童发生慢性HBV感染的风险显著增加(RR=4.997,95% CI:2.408~10.370);与低年龄组母亲分娩的儿童相比,高年龄组母亲分娩的儿童发生慢性HBV感染的风险显著降低(RR=0.264,95% CI:0.101~0.691)。除慢性HBV感染者外,其余2 065名儿童中,9.7%抗-HBs<10 mIU/ml,35.4%抗-HBs为10~100 mIU/ml,54.9%抗-HBs≥100 mIU/ml,抗-HBs的阳性率为90.3%,抗-HBc的阳性率为13.7%。抗-HBs阳性率和GMT均在7~12个月达到高峰,之后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下降。结论 江苏省现行乙肝母婴阻断策略实施效果理想,母亲HBeAg阳性是母婴阻断失败的主要危险因素,在有效阻断后仍需进行抗HBs监测,必要时需加强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45.
目的建立H7N9禽流感病毒一步法逆转录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扩增的检测方法(RT-RAA)。方法根据H7N9禽流感病毒HA片段和NA片段的保守区序列分别设计引物、探针,建立RT-RAA方法,研究其特异性、敏感性,并与Realtime RT-PCR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成功建立了H7N9禽流感病毒RT-RAA检测方法,H7反应体系和N9反应体系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10copy/μL和100copy/μL,且与其他呼吸道病原无交叉反应。H7N9RT-RAA体系检测结果与Real-time RT-PCR一致性较高,Kappa检验u系数为0.933。结论建立的RT-RAA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特异及灵敏的特点,为H7N9禽流感病毒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新的分子工具。  相似文献   
46.
目的了解有抗病毒治疗史的慢性HBV感染者发生HBsAg阴转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推进慢性乙肝患者的社区规范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确诊的有抗病毒治疗史的慢性HBV感染者开展前瞻性队列研究,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HBeAg、ALT等与HBsAg阴转的相关性,并对仅HBsAg阴转者与HBsAg转换者的有关特征进行比较。结果 2010年观察慢性HBV感染者1 818例,随访到2014年,有72例发生HBsAg阴转,发生率为1.4/100人年。使用干扰素药物感染者的HBsAg阴转率(1.1/100人年)低于服用核苷类药物者(1.4/100人年)(P0.05);基线HBeAg阳性者未发生HBsAg阴转;基线ALT40 U/L感染者HBsAg阴转率(1.6/100人年)高于基线ALT≥40 U/L者(0.8/100人年)(P0.05);50.7%的HBsAg阴转者发生了HBsAg血清学转换。结论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HBV感染者HBsAg阴转率较低,近半数对象发生了HBsAg转换,感染者ALT基线正常、HBeAg阴性是慢性HBV感染者发生HBsAg阴转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7.
目的:介绍无线体温监测系统在新型重组5型腺病毒载体埃博拉疫苗(简称埃博拉疫苗)Ⅰ期临床试验中的应用,比较其与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的灵敏度,并探讨疫苗免疫后发热的影响因素。方法:本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Ⅰ期临床试验,以江苏省泰州市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18~60岁健康受试者为研究对象。运用无线体温监测系统对埃博拉疫苗接种后6 h内受试者的体温进行监测,同时用传统水银温度计每天测量体温1次。结果:无线体温监测系统测量并记录接种后6 h内总发热发生率及1级发热发生率均大于水银温度计,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显示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高是发热发生的保护因素(OR=0.752,P=0.001),免前5型腺病毒预存抗体高是发热发生的危险因素(OR=2.472,P=0.043)。结论:本研究首次将无线体温监测系统应用于埃博拉疫苗Ⅰ期临床试验。无线体温监测系统能连续监测体温,及时发现受试者体温异常改变情况。对于发热影响因素的探究有利于研究者正确解释发热的发生。  相似文献   
48.
耶尔森菌病诊断团体标准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耶尔森菌病是我国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其他感染性腹泻”中的一种,是一种较为重要的食源性疾病,但我国在诊断上一直缺乏依据或标准。中华预防医学会组织中国CDC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等单位撰写《耶尔森菌病诊断(T/CPMA 005-2019)》团体标准,以“合法性、科学性、先进性、可行性”为原则,给出了耶尔森菌病的明确定义,对其诊断依据、原则和主要鉴别诊断等进行了规定,并提供了耶尔森菌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作为资料性附录,耶尔森菌病的实验室检测作为规范性附录,为我国各级医疗机构和CDC工作人员进行耶尔森菌病的诊断提供准确依据和方法,解决在临床个案和暴发事件中耶尔森菌病无法明确诊断的问题。  相似文献   
49.
江苏省1990~2000年狂犬病流行情况及防制对策分析   总被引:43,自引:4,他引:39  
目的 分析江苏省狂犬病流行特征,探讨流行因素。方法 收集1990~2000年9月狂犬病发病和防制情况、1998~2000年狂犬病调查及监测资料,进行圆形分布等统计分析。结果 1990年后,江苏省狂犬病例数逐年减少,但近2年有所回升。近5年来,江苏省狂犬病发病趋于集中,南通、监城、泰州三市是主要发病地区,集中了约80%的病例。犬是主要传播宿主(93.22%),主要感染方式为咬伤(94.92%),受伤部位以上肢为主(46.27%)。病例中重度受伤、近中枢部位受伤及多处受伤率明显高于狂犬病门诊就诊人群。监测点人群免疫后抗体阳转率为86.28%,犬免疫率为58.20%。结论 中重度受伤、近中枢部位受伤、多处受伤、伤口处理不够规范及疫苗接种率低是导致狂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0.
两型钩端螺旋体外膜疫苗人体免疫水平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黄疸出血群赖型和七日热群七日热型钩端螺旋体 (钩体 )外膜疫苗免疫后的人体免疫水平 ,我们对两型钩体外膜疫苗进行了免疫后 1年抗体水平和加强免疫效果观察 ,现简报如下。1 钩体疫苗和观察对象 钩体外膜疫苗 ,含黄疸出血群赖型和七日热群七日热型 ,每型含量为 2 0 0 μg/ml,批号 :930 0 1、930 0 2。钩体菌体疫苗 ,其菌型与配比同钩体外膜疫苗 ,菌浓度为各含 1 5亿 /ml,批号 :930 0 3,作为对照组。观察对象为本县非钩体病流行区、未接种过钩体疫苗的中学生 ,年龄 15~ 16岁 ,健康 ,无禁忌证。来自本县职业中学、第三中学和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