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84篇
药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江苏省肾综合征出血热单价灭活疫苗中期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观察HFRS单价灭活疫苗中期免疫效果。方法:采用IFAT法及MCPENT法检测荧光抗体及中和抗体。结果:3个试区加强接种人数分别为4052、4407和6354人。加强后,Ⅰ型苗荧光抗体阳性率为72.73%,GMT为14.14;中和抗体阳性率为54.55%,GMT为6.67。D型苗荧光抗体阳性率为75.00%,GMT为11.85;中和抗体阳性率为60%,GMT为9.44。加强后1年,Ⅰ型苗年均保护率为65.52%,Ⅱ型苗则为94.24%。同期,Ⅰ型苗荧光抗体阳性率维持在40%,中和抗体维持在35.00%;Ⅱ型苗荧光抗体阳性率降至10.34%,中和抗体维持在53.85%。结论:两型疫苗均有较好的中期防病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本研究拟本明1998年华东地区一种与病死猪有接触史的人的急性传染病病原体的生物学特征与疾病流行的关系。方法 流行病学调查,并对病死猪及死亡患者进行病理检查,分离病原及其实验研究。结果 该病具有起病急、病情重、病程短、病死率高等特点。临床及病理表现为:起病多似感冒有高热、四肢疼痛、有时有呕吐、腹泻等,迅速发展为肌炎、筋膜炎、DIC、多脏器功能衰竭、休克,多于2~3d内死亡。25例患者中,临床表现为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的16例,链球菌性脑膜脑炎综合征的9例,两者的病死率分别为81.25%和11.11%。从猪和病人标本分离的病原体,其形态、生染色性、生物学特征均一致。结论 患者血和病猪脏器中分离的病原菌鉴定结果证明两者均为链球菌。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与疫情预测指标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直接利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 定点监测资料对全省疫情进行定性预测的意义,寻找敏感且易获得的预测指标。方法 兼顾不同地理状况,选点开展鼠密度、鼠带毒率、带毒鼠指数、健康人群抗体水平监测;对江苏省1986 年以来12 年的有关监测资料与人间疫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春季室内褐家鼠(Rn) 密度,混合鼠种及Rn 带毒率、带毒鼠指数与春峰疫情有显著性相关关系;秋季野外混合鼠种及黑线姬鼠(Aa) 密度、带毒鼠指数与秋冬峰疫情显著性相关;全年平均鼠密度、鼠带毒率、带毒鼠指数与全年疫情显著性相关;人群隐性感染率与人间疫情无明显相关关系。其中,春季室内混合鼠种及褐家鼠带毒鼠指数与春峰疫情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 .8637、0 .8295 ( P< 0.001) ;秋季野外混合鼠种、黑线姬鼠带毒鼠指数与秋冬峰疫情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 .7089 、0 .7258 (P< 0 .01),与次年春峰疫情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7118、0 .7113 ( P< 0.01) ;全年平均带毒鼠指数与全年疫情间相关系数为0.9207 ( P< 0 .001)。结论 带毒鼠指数为定性预测出血热疫情的首选指标;在布夹数均衡性较好条件下,鼠密度可作为预测的辅助指  相似文献   
4.
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基因组是分段、负链、单股的RNA,病毒是由一个内部的核衣壳和包膜组成.包膜由基质蛋白、双层类脂膜和糖蛋白突起所组成,毒粒直径80~100 nm.RNA基因组分子量为6 MD,有8个节段,由于基因组由多个节段组成,病毒的RNA聚合酶不具有纠错功能,所以病毒基因易发生变异.由于基因组自发的点突变,常引起抗原漂移.若两种不同亚型毒株感染细胞,使其基因组发生重新排列,可引起抗原位移,导致新血清型的出现.  相似文献   
5.
儿童手足口病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儿童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江苏省手足口病哨点监测医院手足口病临床病例396例,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感染的手足口病病例195例,分别进行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城乡(OR=1.999,95%C/:1.433~2.789)、家庭收入(OR=0.806,95%C/=0.692~0.938)、饭前便后洗手情况(OR=0.719,95%C/=0.590-0.877)、最近1周外出就餐情况(OR=1.914,95%C/=1.019~3.596)、最近1周接触患者史(OR=3.771,95%C/=2.137-6.654)为手足口病临床病例的影响因素;城乡(OR=2.417,95%C/=1.522-3.839)、饭前便后洗手情况(OR:0.693,95%C/=0.517-0.929)、近1周接触患者史(OR=3.942,95%C/=1.808~8.594)为EV71感染的手足口病影响因素.结论 居住地为农村,最近1周患者接触史是手足口病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饭前便后洗手是降低感染机会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的流行病学特征,以期为手足口病的综合防治和CVA16疫苗研制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基于在江苏建立的肠道病毒所致疾病监测系统,通过主动与被动报告相结合的方式对东海县2 875人?宝应县2 080人进行监测;使用统一调查表格对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并采集咽?肛拭子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快速检测?结果:截至2013年2月,东海?宝应两县CVA16感染所致发病率分别为16.73%(481/2 875)和9.28%(193/2 080), 整个监测期间均只出现1个发病高峰,均在2012年5月中下旬;两县病例均覆盖所有乡镇,但不同乡镇间发病率存在地区差异;两县所发现病例年龄范围为9~42月龄,男?女性别比分别为1.59∶1和1.47∶1,不同性别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2012年3月~2013年2月江苏省东海和宝应两县肠道病毒流行以CVA16为主,病毒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以及地区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不同临床严重程度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病例咽拭子中的病毒载量,及与患者年龄、性别和发病间隔的关系,为深入了解SARS-CoV-2的传染性和致病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对2020年江苏省306例入院前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新冠肺炎(COVID-19)病例咽拭子中SARS-CoV-2病毒载量进行检测,并对不同病情患者的病毒载量进行分析。结果 306例新冠肺炎病例中,男性占56.9%,30~59岁占68.0%;普通肺炎型占66.7%,轻症无肺炎型占24.8%,重症肺炎型占8.5%;病例发病和首次SARS-CoV-2核酸阳性的发病间隔为-4~15 d,主要集中在0~8 d(256例,占83.7%)。不同年龄组病情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症以2~29岁组占比高(36.2%),普通肺炎型以30~59岁组占比高(70.2%),重症肺炎型以60~97岁组占比高(21.6%);不同年龄组重症占比、不同发病间隔组病情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普通肺炎组、重症肺炎组和轻症非肺炎组病例平均病毒载...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2005年流感的流行概况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园园  潘浩  朱凤才  李亮  汪华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5):2833-2834
[目的]了解2005年江苏省流感的流行特点,探讨流感优势株的变化,为流感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流感监测点,采用流行病学、病原学和血清学方法进行调查。[结果]2005年流感样病例未出现较为明显的冬春峰,流感优势株为H1N1亚型,占病毒分离数的76.90%,H3N2亚型和B型分别占总病毒分离数的6.90%和8.30%,其余为7.80%。正常人群流感H3N2阳性率最高,达90.73%(GMT 42.81),H1N1阳性率为81.67%(GMT19.57),B型Victoria系阳性率仅为24.56%(GMT 6.68)。[结论]H1N1亚型流感病毒是江苏省2005年的优势毒株,需加强防范该毒株引起的暴发和流行。  相似文献   
9.
国产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临床安全性与免疫原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国产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按整群随机抽样原则,以进口同类疫苗作为对照开展现场临床试验;比较两种疫苗免疫后临床反应率、抗体阳转率、保护率及几何平均滴度(GMT)。结果试验组及对照组接种后发热反应率分别为1.4%和2.1%(P>0.05),局部反应率分别为1.6%和1.7%(P>0.05);试验疫苗流感病毒H1N1、H3N2及B(亚)型的HI抗体总阳转率分别为75.30%、75.30%、42.59%;对照疫苗流感病毒H1N1、H3N2及B(亚)型的HI抗体总阳转率分别为75.10%、77.08%、39.52%;三(亚)型流感抗体总阳转率无统计学意义。三(亚)型流感抗体增长倍数均无统计学意义。三(亚)型流感HI抗体达到保护水平的保护率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国产流感裂解疫苗发热反应和局部反应与进口同类疫苗无差异,免疫后抗体阳转率较高,抗体滴度上升幅度较大,具有良好的临床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重组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和汉逊酵母菌表达的乙肝表面抗原(rHBsAg)诱导动物和人体细胞免疫应答的动态变化.方法 应用不同剂量rHBsAg免疫小鼠(BALB/c,H-2d),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小鼠脾单个核细胞(MNC)体外刺激诱生IFN-γ的水平;单剂rHBsAg免疫后不同时间检测MNC、CD8+T淋巴细胞产生IFN-γ水平;同时测定免疫后不同时间细胞毒T淋巴细胞反应(CTL)活性;检测免疫单剂和多剂乙肝疫苗后小鼠MNC分泌IFN-γ、IL-2、IL-5和抗-HBs抗体水平;对乙肝感染标志阴性的4名成年人按0、1、2个月程序接种乙肝疫苗,检测免疫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CD8+T淋巴细胞分泌IFN-γ、IL-2和IL-4水平以及抗体动态.结果 应用ELISPOT法,汉逊rHBsAg免疫小鼠7 d时,可检测到IFN-γ应答,14 d时达到高峰;CTL在免疫后7 d时可检出,峰值位于28 d.在1~8μg免疫剂量范围内,MNCs IFN-γ免疫应答与剂量呈显著正相关(阳转率:Υ=0.951,P=0.049<0.05;SFC:Υ=0.996,P=0.000<0.05),在1~4 μg免疫剂量范围内,CD8+T淋巴细胞的IFN-γ与剂量也呈显著正相关(Υ=0.999,P=0.025<0.05);三剂乙肝疫苗免疫小鼠诱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水平均显著高于单剂(P值均<0.05);成年人接种汉逊乙肝疫苗后不同个体间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的模式不同,IL-2、IL-4应答与个体抗体滴度有关.结论 用ELISPOT法成功测定了汉逊HBsAg免疫小鼠后不同淋巴细胞的细胞免疫剂量效应和CTL时间动态变化,并分析了成年人的细胞免疫应答特点,为规范疫苗细胞免疫评价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