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1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了解广州市乙型肝炎(乙肝)相关疾病患者一年直接经济负担,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自制结构式问卷对住院患者进行面对面调查并结合查阅病案的方法获取患者门诊和住院等相关花费;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调查所得广州市564例乙肝相关疾病患者年例均直接经济负担为41 242.9元;直接医疗费用和直接非医疗费用分别为39 097.9元和2 145.0元;直接医疗费用大于直接非医疗费用,住院费用大于门诊费用;合并疾病种类、医院类型、是否抗病毒治疗和乙肝相关疾病类型是直接经济负担主要影响因素。结论直接医疗费用占直接费用的绝大部分,直接费用对乙肝相关疾病患者及家庭影响较大,降低住院费用、控制乙肝进程、延缓疾病发展可有效降低直接费用,节省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62.
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因主要包括HBV、HCV感染和黄曲霉毒素,蓝藻毒素和多种可干预的个体行为方式在肝癌发生发展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实施肝癌病因的一级预防措施是在中国降低其疾病负担的重要途径。根据中国肝癌的流行病学特征,结合在中国人群中开展并获得的肝癌一级预防措施的证据,本专家共识探讨了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包括针对不同HBV感染状态母亲的新生儿及儿童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程序;慢性乙型、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预防和避免黄曲霉毒素及蓝藻毒素暴露;改变高危致癌风险相关的生活方式等,以期推进中国肝癌的有效预防。  相似文献   
63.
目的了解影响黄南藏族自治州新生儿乙型肝炎(乙肝)疫苗首针(HepB1)及时接种的因素,探索提高农牧区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的方法。方法通过查阅文献、现场访问、入户调查、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有关资料及信息。结果2004年黄南藏族自治州新生儿HepB1报告及时接种率为42.61%,其中在医院出生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为91.77%,在家出生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为19.58%;全州住院分娩率为31.90%;入户接种占51.06%;HepB1未及时接种原因主要是家长不知道,占39.66%。结论2004年全州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较低。今后要加大宣传和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掌握在家分娩孕妇的分娩信息和合理安排在家出生新生儿及时接种,是提高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4.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10μg×3和5μg×3)重组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B)(酵母)主动免疫阻断乙肝病毒(HBV)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在北京市、甘肃省、浙江省宁波市选择1997~2005年孕期或住院分娩时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母亲及其儿童,采用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固相放射免疫法)方法,比较不同剂量(10μg×3和5μg×3)重组HepB(酵母)主动免疫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结果接种10μg×3重组HepB(酵母)儿童HBsAg阳性率为2.30%,疫苗保护率为97.29%。其中母亲HBsAg和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双阳性的儿童HBsAg阳性率为4.44%,疫苗保护率为94.77%;母亲HBsAg单阳性的儿童HBsAg阳性率为1.17%,疫苗保护率为98.62%。接种5μg×3重组HepB(酵母)儿童HBsAg阳性率为17.50%,疫苗保护率为79.41%。其中母亲HBsAg和HBeAg双阳性的儿童HBsAg阳性率为37.70%,疫苗保护率为55.65%;母亲HBsAg单阳性的儿童HBsAg阳性率为12.74%,疫苗保护率为85.01%。结论接种10μg×3重组HepB(酵母)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优于5μg×3重组HepB(酵母)。对于母亲HBsAg阳性儿童,特别是母亲HBsAg和HBeAg双阳性的儿童,主动免疫时采用10μg×3的重组HepB(酵母)为宜。  相似文献   
65.
目的 分析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报告发病持续上升的原因,提出控制建议.方法 对中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报告的乙肝病例、乙肝病例报告质量调查、乙肝监测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中国乙肝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2005~2007年报告乙肝病例中以慢性乙肝(占35.75%~46.73%)和未分类(占54.29%~44.57%)为主,急性乙肝占报告乙肝病例的9.96%~8.70%,发病率未见上升(7.52/10万~7.74/10万).基层单位乙肝实验室诊断能力不足,医务人员对报告标准掌握不一.结论 中国乙肝报告发病率高的原因与乙肝病例诊断,急、慢性乙肝合并报告和慢性病例重复报告有关.对急性病毒性肝炎开展实验室诊断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66.
甘肃省部分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率及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甘肃省部分县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B)接种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方法抽取3 791名2001~2003年出生的儿童,调查HepB接种率及影响因素。结果HepB全程接种率平均为64.4%,2001~2003年出生儿童分别为57.5%、59.4%、76.5%。HepB1及时接种率平均为40.3%,2001~2003年出生儿童分别为34.9%、38.3%、47.8%。结论HepB全程接种率、HepB1及时接种率逐年提高。影响HepB接种的主要因素是出生地、居住地、社会宣传动员效果、家长/监护人乙肝知识的认知程度、预防接种免疫服务质量等。  相似文献   
67.
目的了解福建省泉州市不同级别医院医务人员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与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 B)接种现状。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抽取市、县、乡级医院共14所,对在岗医务人员开展问卷调查,描述性分析医务人员HBV表面抗原(HBs Ag)阳性率和Hep B接种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ep B接种率的影响因素。结果医务人员的HBs Ag阳性率为15.51%(115/741);男、女性分别为19.77%(51/258)、13.25%(64/483),家中有、无HBV感染者分别为29.86%(43/144)、12.06%(72/597),有、无Hep B接种史者分别为13.19%(76/576)、23.64%(39/165)。HBs Ag阴性的医务人员Hep B全程接种率为50.96%(319/626);≥1剂次Hep B接种率为79.87%(500/626),其中市级医院Hep B接种率低于乡级医院(OR=0.54,95%CI:0.30-0.95)、家庭乙肝密切接触者低于非家庭密切接触者(OR=0.59,95%CI:0.35-0.97),参加过培训者高于无培训者(OR=1.96,95%CI:1.29-2.98)。结论泉州市医务人员HBs Ag阳性率高,Hep B全程接种率较低。建议加强医院乙肝防治培训,提高易感医务人员Hep B接种率。  相似文献   
68.
目的 了解山西省和陕西省贫困县基层临床肝病医师(学员)的肝病相关知识现状,评估培训效果,为后续干预、培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山西省和陕西省贫困县的县级医院及上一级市级医院临床肝病医师90名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肝病相关知识培训,分别在培训前、培训后、培训后5个月各做1次知识题测试;采用方差分析、χ2检验,统计知识得分和正确率。结果 培训前学员的知识得分为(42.96±14.02)分,培训后重测的知识得分为(62.86±13.28)分,培训后5个月的知识得分为(59.03±17.9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理论培训后,学员对各项知识的了解程度均有所提升,提升的幅度与培训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5个月,提升幅度的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山西省和陕西省的贫困县基层临床肝病医师参加培训后,肝病相关知识均有所提高,并且知识可保持近半年时间。  相似文献   
69.
目的 了解中国当前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遭受性与生育歧视的情况,为探究减少性与生育歧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从北京市、河南省、广东省和陕西省4个省份采用便利抽样选择5家医院乙肝患者采用自制问卷调查中国4个省份的慢性乙肝患者遭受性与生育歧视现状,使用方差分析和χ2检验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的性行为与生育歧视得分差异。结果 共调查797名慢性乙肝患者,4.15%(28/675)的患者被医生建议不要生育,4.67%(10/210)的女性患者被医务人员或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建议终止怀孕。分别有3.62%(25/690)和3.48%(24/690)的患者因感染HBV被拒绝提供计划生育服务和生殖健康服务。男性患者中, ≤ 30岁组遭受性与生育歧视的程度低于31~岁组(P=0.011)和 ≥ 51岁组(P=0.009);女性患者中,31~岁组遭受性与生育歧视的程度低于 ≤ 30岁组(P=0.003)而高于41~岁组(P=0.001)和 ≥ 51岁组(P<0.001)。知晓HBV性传播途径的患者较不知晓的患者更可能有不发生性行为的想法(P=0.022)。而知晓安全套可以减小HBV感染风险知识的患者较不知晓的患者在发生性行为想法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2)。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存在遭受性与生育相关的歧视,尤其是处在31~40岁的女性。需要普及安全套阻断性传播的知识和实施母婴阻断策略,更好地保护乙肝患者性行为和生育的权利。  相似文献   
70.
目的 了解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监测点报告的急性乙肝住院病例的基本特征,分析报告的急性乙肝病例与临床医生诊断的一致性。方法 从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NNDRS)中获得急性乙肝病例信息,通过查询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了解急性乙肝的基本情况,记录本次就诊住院的临床诊断,分析临床医生的急性乙肝诊断与NNDRS中的报告类型相一致的比例。结果 本次研究对象共179例,均为2015-2016年NNDRS中报告的急性乙肝病例,其中HBsAg阳性时间6个月由阴性转为阳性者占2.79%(5/179),HBsAg阳性持续时间≥6个月者占32.40%(58/179),本次为第一次检测HBsAg或时间不详的占64.80%(116/179);有乙肝病史的占33.52%(60/179),有甲、丙肝病史的占1.12%(2/179),无肝炎病史的占41.34%(74/179),肝炎病史不详的占24.02%(43/179);有肝炎症状和体征的占79.89%(143/179),无肝炎症状和体征的占20.11%(36/179)。179例NNDRS报告的急性乙肝病例中,临床医生诊断为急性乙肝67例,非急性乙肝112例,急性乙肝一致率为37.43%(67/179)。不一致的病例共计112例,以诊断为慢性乙肝(49.11%,55/112)和乙肝后肝硬化(16.07%,18/112)为主。结论 NNDRS中报告的急性乙肝住院病例报告类型与临床医生的急性乙肝诊断类型一致性较差。临床医生在保证诊断准确性的前提下,应按照临床诊断分类进行网络报告,使NNDRS中乙肝的分类类型与临床医生的分类诊断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