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1篇
临床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2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目的 比较甲型肝炎(甲肝)和戊型肝炎(戊肝)在不同预防接种阶段的流行病学特征,并结合疫苗使用情况,为优化戊肝疫苗使用建议提供参考。方法 将2004-2015年分为2004-2007、2008-2011和2012-2015年3个阶段,年龄划分为0~、20~、30~和≥ 40岁组,比较不同时段、不同年龄组报告发病率的差异;同时描述疫苗批签发及甲肝疫苗使用情况。结果 2004-2015年,中国甲肝报告发病率呈逐渐下降趋势(t=-12.15,P<0.001),戊肝报告发病率呈逐渐升高趋势(t=6.63,P<0.001)。甲肝和戊肝月均报告发病数分别由2004-2007年的6 515、1 491例变化为2012-2015年的1 986、2 277例,戊肝每年3月出现发病峰值且持续出现。东、中、西部地区甲肝报告发病率均下降明显,但西部(3.46/10万)仍明显高于东部(1.13/10万)和中部(1.14/10万)(χ2=32 630,P<0.01);中、西部地区戊肝上升明显,东部地区较为平稳(2.66/10万),但仍高于中部(1.74/10万)和西部(1.58/10万)(χ2=6 009,P<0.01)。甲肝0~19岁人群下降84.36%;戊肝≥ 20岁人群报告发病率逐渐上升,且年龄越高、报告发病率越高。甲肝疫苗接种率由62.05%提高到93.54%,接种率与甲肝报告发病率呈负相关(F=10.69,χ2<0.05)。结论 2004-2015年中国甲肝发病快速下降,戊肝发病仍在上升,应推动戊肝疫苗在人群中的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2017年12月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要关注传染病的风险。方法 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直辖市、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结果 根据近期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数据,结合既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情况及传染病流行特点分析,预计12月全国总报告事件数和病例数将与11月相当,主要以发生在学校的水痘、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等传染病暴发事件为主。我国内地将继续出现人感染H7N9及其他亚型禽流感或动物流感散发病例。流行性感冒活动水平将继续上升。病毒性腹泻暴发可能会持续增加。仍可能出现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和重污染天气(雾霾)相关健康事件均处于冬季高发季节。结论 2017年12月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传染病疫情发生态势将与11月相当;需关注人感染禽流感、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腹泻、结核病等传染病疫情和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重污染天气(雾霾)相关事件引发的公共卫生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2013-2015年中国乙型肝炎(乙肝)监测试点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价。为提高乙肝监测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下载2012-2015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的200个监测点乙肝报告病例个案表及其附卡,分别从3个方面进行实施效果评价:①未分类乙肝病例所占比例;②附卡信息及报告类型一致性分析;③急性乙肝病例报告的准确性。采用Epi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 22.0软件分析,计算构成比、趋势χ2检验和一致性检验,计算Kappa值。结果 未分类乙肝报告病例比例从开展监测试点项目前的32.07%下降到2015年项目实施后的4.26%,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趋势χ2=24 988,P<0.05);2013-2015年通过附卡信息诊断的类型及报告类型一致性分析,2013、2014和2015年的Kappa值分别为0.768、0.821和0.836;2013-2015年监测试点地区急性乙肝报告准确率为55.77%~74.49%,且呈现逐年升高趋势(趋势χ2=97,P<0.05)。结论 中国乙肝监测试点项目开展取得较明显效果,急性乙肝报告病例诊断准确性逐年提高,未分类乙肝病例的比例降低。建议全国范围内推广这种监测模式,提高全国乙肝病例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2004~2011年戊型病毒性肝炎(戊肝)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戊肝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中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中戊肝的发病数据,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中国2004-2011年戊肝报告发病有小幅度上升趋势,2011年最高(报告29202例,报告发病率2.18/10万)。报告病例较多的为江苏、浙江、广东、辽宁、湖北等省。1~5月发病较多,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5-59岁,男、女性别比为2.97:1;病例构成以农民和离退休人员较多。实验室诊断的戊肝病例从2004年的56%上升到2011年的90%。报告的4起戊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养老院、乡小学和农村。结论中国2004-2011年戊肝报告发病略有上升趋势,可能与诊断水平提高有关。应加强对戊肝的监测,做好爆发疫情的预警。  相似文献   
5.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特异性抗体动态变化特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引起的新发传染病。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多种特异性抗体,来减弱或清除病原体对机体的影响。研究新冠病毒感染后人体内特异性抗体动态变化特征对于疾病认识、诊断、以及疫苗研究与防控策略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国内外关于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同类型特异性抗体产生和持续时间、抗体水平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分析,从而增进对新冠病毒感染后机体免疫学特征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2008年四川地震灾区甲型肝炎(甲肝)疫苗(Hepatitis A Vaccine,HepA)群体性预防接种后4年的保护效果。方法在被动监测分析中,选择都江堰、什邡、江油和茂县作为HepA群体性预防接种县(区、市,下同),浦江、广汉、游仙和马尔康作为对照县,比较分析2005~2012年甲肝、细菌性痢疾(菌痢)等发病情况,数据来源于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主动监测数据来源于2010年1月1日~12月31日,在四川省彭州、崇州、江油、绵竹、汶川、理县6个地震灾区县开展的甲肝监测项目。结果被动监测数据显示:2009-2012年HepA接种地区甲肝的年平均发病率为1.80/10万,比2005~2008年的年平均发病率(7.43/10万)降低了74.83%。HepA群体性预防接种地区免疫覆盖人群(〈15岁),2008年以后甲肝年平均发病率均〈0.05/10万,低于对照地区。此外,HepA群体性预防接种以外的成人,甲肝发病率较群体性预防接种前也出现明显下降。主动监测数据显示:2010年6个监测县共实验室诊断12例甲肝,但无HepA群体性预防接种覆盖的年龄组人群。结论 2008年,四川地震灾区对18月龄~12岁儿童开展的HepA群体性预防接种,取得了良好的保护效果,同时也在HepA群体性预防接种地区建立了一定的免疫屏障,减少了成人甲肝发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全国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National Notifiable Disease Report System,NNDRS)中2011-2013年乙型肝炎(乙肝)报告病例中的重复报告现状,了解重复报告对乙肝报告发病的影响。方法 在NNDRS中,按照“报告地区浏览”下载“发病日期”在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所有报告病种为乙肝的个案,剔除“删除个案”后,根据识别个案的5项主要指标(身份证号码、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现住址编码)的不同组合,形成6种查重方案,通过SAS 9.1.3软件编程实现重复病例查找。结果 2011-2013年NNDRS报告的3 389 374例乙肝个案中,重复病例249 047例,重报率为7.35%,其中6种查重方案可发现重报率范围为0.88%~6.38%。以2011年个案库为基准,3年重报率分别为2.91%、8.11%和11.72%。重报个案中,年度内重复报告占33.04%(71 709例),跨年重复报告占66.96%(145 329例)。去除重报个案后,201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青海省乙肝报告发病率可分别下降30.80/10万和26.26/10万。结论 2011-2013年NNDRS报告乙肝病例中约有7.36%的重报,重复报告以跨年重报为主。乙肝重复报告对新疆、青海等省份的发病率统计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HBsAg阳性母亲所生1~14岁儿童乙肝血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以2014年全国乙型肝炎(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中母亲HBsAg阳性的1~14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 18.0软件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民族、出生地点、城乡、地区的儿童HBsAg、抗-HBs、抗-HBc阳性率以及HBsAg、抗-HBs影响因素等。结果 共分析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1~14岁儿童645人,HBsAg、抗-HBs、抗-HBc阳性率分别为3.41%(22/645)、71.94%(464/645)、7.60%(49/645)。其中,1~、3~、5~、10~14岁组HBsAg阳性率分别为1.27%(3/236)、3.23%(6/186)、5.71%(8/140)、6.02%(5/83),抗-HBs阳性率分别为85.17%(201/236)、69.35%(129/186)、56.43%(79/140)、66.27%(55/83),抗-HBc阳性率分别为4.66%(11/236)、5.38%(10/186)、11.43%(16/140)、14.46%(12/83)。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出生地点、首针乙型肝炎疫苗(HepB)接种时间是影响HBsAg阳性母亲所生儿童HBsAg阳性率的主要因素,在医院外出生儿童HBsAg阳性率高于在医院内出生者(OR=7.47,95%CI:1.50~37.25),首针HepB出生后> 24 h接种儿童HBsAg阳性率高于出生后≤24 h接种者(OR=6.21,95%CI:2.15~17.99)。结论 我国乙肝母婴阻断取得一定成效。住院分娩和首针HepB及时接种仍是新生儿乙型肝炎母婴阻断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中国15~59岁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易感性,为制定成人免疫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利用3次全国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对15~59岁人群HBV感染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1979-2006年15~59岁人群HBV感染及暴露水平未发生明显变化,保护性抗体水平升高明显,人群易感性依然维持在37.97%。结论我国15~59岁人群HBV易感性较高,各年龄组普遍易感,存在发生HBV感染的潜在风险,需制定、实施成人乙肝疫苗免疫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7~2011年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甲肝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中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获得发病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1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甲肝五年平均发病率为18.64/10万(8.93/10万~40.38/10万),发病高峰为8~11月。南疆地区五年平均发病率(24.62/10万)高于北疆地区(12.22/10万);男性发病率(23.38/10万)高于女性(16.91/10万),<15岁儿童病例占总报告病例的65.57%。结论甲肝是影响公众健康的一种重要传染病,疫苗对预防甲肝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