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肃省 2006 年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甘肃省2006年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运行状况,分析评价在乡镇卫生院纳入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后对传染病报告的整体影响和变化,为制定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和系统改进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全省2005年、2006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网络直报的法定传染病疫情个案利用随机数按一定比例抽样,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甘肃省已初步建立覆盖到乡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直报网络,系统运行良好。2006年传染病疫情从诊断到上网报告的时间间隔较2005年缩短0.7 d,未及时报告率降低39.32%(χ2=751.44,P=0.000),代报率降低40.32%。结论乡级医疗卫生机构纳入传染病网络直报后,各项指标都有较大提高,疫情报告发生了明显变化,但仍存在个体诊所疫情报告管理薄弱,系统建设缺乏运行和维持经费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人类历史上新发现的传染病,它的流行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安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与以往已知的由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及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所致或原因不明的非典型肺炎不同,其传染性强,病情较重,进展快,危害大。肺炎是各地较常见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和控制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甘肃省乙型肝炎 (乙肝 )流行病学特征 ,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对 1990~ 2 0 0 1年的乙肝疫情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 :1990年以来 ,甘肃省乙肝发病呈上升趋势 ,年均发病率 89/ 10万 ,近年发病率维持在 133/10万左右 ,是全国平均发病率的 3倍 ,2 0 0 1年居全省各类传染病发病首位。发病年龄集中于 15~ 4 4岁 ,<5岁儿童发病构成逐年下降。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携带率 5 %~ 7% ,HBV感染仍处于较高水平。今后要开展和加强乙肝监测 ,提高乙肝疫苗接种率 ,加强血液制品的监督管理 ,重视安全注射 ,开展宣传教育 ,以有效控制乙肝流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自回归滑动平均混合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ARIMA)预测甘肃省麻疹发病率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对甘肃省1995~2006年麻疹逐月发病率进行ARIMA建模拟合;按照残差不相关原则、简洁原则、赤迟准则与贝叶斯准则建立ARIMA麻疹预测模型,用2007年分月发病数检验模型.结果 模型ARIMA(1,0,0)(0,1,1)1>(不含常数项)所有参数都通过统计学检验,残差序列是白噪声,拟合优度相对最好,参数间也无明显相关性(r=0.069).结论 ARIMA模型很好地模拟和预测了麻疹既往发病周期性以及各月发病数,将其应用于甘肃省麻疹发病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胶体金试纸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做比较,了解胶体金试纸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采用两种方法检测0~65岁人群血清标本3 578份。结果胶体金试纸法检测出HBsAg阳性标本189份,阳性率5.28%;ELISA法检测出阳性标本200份,阳性率5.59%;两种方法阳性检出率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胶体金试纸法与ELISA法检测标本符合率为97.74%。胶体金试纸法的灵敏度为77.00%,特异度为98.96%。结论胶体金试纸法操作简便、快速,检测的特异度较好,但其灵敏度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甘肃省2006年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运行状况,分析评价在乡镇卫生院纳入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后对传染病报告的整体影响和变化,为制定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和系统改进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全省2005年、2006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网络直报的法定传染病疫情个案利用随机数按一定比例抽样,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甘肃省已初步建立覆盖到乡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直报网络,系统运行良好。2006年传染病疫情从诊断到上网报告的时间间隔较2005年缩短0.7 d,未及时报告率降低39.32%(χ2=751.44,P=0.000),代报率降低40.32%。结论乡级医疗卫生机构纳入传染病网络直报后,各项指标都有较大提高,疫情报告发生了明显变化,但仍存在个体诊所疫情报告管理薄弱,系统建设缺乏运行和维持经费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2004~2007年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甘肃省感染性腹泻的流行规律及特点.为有效控制感染性腹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甘肃省2004~2007年感染性腹泻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通过对感染性腹泻的时间、人群、性别、年龄、职业等分布特点的描述,推测大部分感染性腹泻可能由轮状病毒引起.结论 轮状病毒性腹泻在感染性腹泻中占很大比重,针对轮状病毒性腹泻提出相应防控策略,从而有效控制感染性腹泻.  相似文献   
8.
兰州地区普通人群甲型H1N1流感血清抗体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兰州地区普通人群甲型H1N1流感的血清抗体水平,为进一步制定甲型H1N1流感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择甘肃省兰州市5家医院门诊就诊人群和血站献血人员共421人,采静脉血检测甲型H1N1流感血清抗体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调查对象甲型H1N1流感血清总抗体阳性率为10.45%,接种疫苗组人群阳性率为42.86%,未接种疫苗组人群阳性率为8.14%;0~5岁、18~55岁、56岁及以上年龄组人群阳性率分别为11.76%、8.85%和2.83%,6~17岁年龄组人群阳性率为19.00%。结论兰州地区普通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的感染率较低,6~17岁年龄组人群阳性率较其他年龄组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甘肃省长江流域地区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为媒介生物及相关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采用人诱法,用电动吸蚊器捕捉停落在人体吸血的雌蚊.结果 甘肃省长江流域白纹伊蚊出现时间为6月上旬,种群密度呈单峰曲线,显示高峰在7月,密度为59只/人工小时,8月陡然下降,10月上旬消失,峰期较短.结论 甘肃省长江流域地区白纹伊蚊种群密度高峰在7月份,应在白纹伊蚊种群密度高峰到来之前做好灭蚊防病工作.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病毒性乙型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乙型肝炎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是我国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据调查,全国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10%,我省为7.91%,病毒携带者有一部分会发展为慢性肝病和肝癌,对社会、家庭和经济发展带来沉重负担.乙型肝炎发病逐年增高,已成为我省控制的主要传染病.为全面了解我省乙型肝炎流行特征,分析其危害程度,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对全省乙肝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