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0篇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比较高-低氧放射治疗与低氧放射治疗食管癌的近远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68例欲接受根治性放疗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入高-低氧组和低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6 MV X线照射,DT 1.8~2.0 Gy/次,每周5次。高-低氧组在放疗时先后吸入高、低浓度氧,低氧组在放疗过程中吸入低浓度氧。观察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1年、3年、5年生存率,放疗急性反应及晚期并发症。结果高-低氧组有效率高于低氧组(81.3%VS 54.5%,χ2=5.2976,P=0.0214),两组1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71.9%VS 57.6%,χ2=1.4529,P=0.2281),但3年及5年生存率高-低氧组均高于低氧组(53.1%VS 27.3%,χ2=4.5241,P=0.0334;34.4%VS 12.1%,χ2=4.5324,P=0.0333)。两组的放疗急性反应及晚期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低氧放射治疗食管癌在总有效率及3年、5年生存率方面均优于低氧放疗,放疗毒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评估新辅助化疗联合高-低氧吸入放射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31例无法耐受或拒绝接受膀胱全切手术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进行保留膀胱治疗,先给予新辅助化疗2周期,然后给予盆腔适形放疗,放疗过程中先后吸入高低浓度氧.对肿瘤部分缓解及复发患者行保留膀胱的手术.结果 肿瘤完全缓解率为71.0%(22/31),部分缓解率29.0%(9/31).9例部分缓解的患者接受了保留膀胱的手术治疗,4例复发患者接受了再次手术治疗.结论 新辅助化疗联合高-低氧吸入放疗为部分无法耐受或拒绝接受膀胱全切术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3.
目的评估新辅助化疗联合高-低氧吸入放射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1例无法耐受或拒绝接受膀胱全切手术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进行保留膀胱治疗,先给予新辅助化疗2周期,然后给予盆腔适形放疗,放疗过程中先后吸入高低浓度氧。对肿瘤部分缓解及复发患者行保留膀胱的手术。结果肿瘤完全缓解率为71.0%(22/31),部分缓解率29.0%(9/31)。9例部分缓解的患者接受了保留膀胱的手术治疗,4例复发患者接受了再次手术治疗。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高-低氧吸入放疗为部分无法耐受或拒绝接受膀胱全切术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4.
低氧放疗对子宫颈癌的近期综合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国内外已对低氧放疗的作用机理及其对皮肤、肠粘膜和骨髓等正常组织的保护作用做了许多动物实验,但其临床效果研究尚少。作者对23例子宫颈癌病人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旨在探讨低氧放疗对该病及相应放疗区内正常组织保护的临床价值。1 材料与方法自1992年12月至1993年11月对23例子宫颈癌病人进行了低氧放疗和单纯常规放疗的对照研究,其中低氧组11例,单放组12例,其中位年龄各为60岁和63岁,平均卡氏(KPS)分各为87.3分和86.9分。按1985年(FIGO)临床分期法,低氧组Ⅱ期6例,Ⅲ期5例,单放组Ⅱ期7例,Ⅲ期5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21例为中分…  相似文献   
35.
低氧照射腹盆部对肿瘤病人骨髓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①目的 探讨低氧放疗对肿瘤病人骨髓及细胞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②方法 将 14 6例腹盆部恶性肿瘤病人分为两组。低氧放疗组 (A组 ) 70例 ,常规放疗组 (B组 ) 76例作为对照。A组病人在放疗的同时吸入体积分数为 0 .10 5的低氧气体 ,B组病人仅常规放疗。③结果 A组WBC平均下降 (1.38± 1.2 9)× 10 9/L ,B组下降(2 .87± 1.30 )× 10 9/L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t=2 .315 ,P <0 .0 5 )。E花环试验的变化 :A组平均上升 6 .0 0 %±2 .39% (t=2 .2 71,P <0 .0 5 ) ,B组平均下降 3.97%± 1.88% (t=1.997,P <0 .0 5 ) ;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变化 :A组平均上升 3.78%± 1.83% ,B组平均下降 4 .4 7%± 1.73% (t=2 .2 71,P <0 .0 5 ) ,A与B组上述两项免疫指标治疗前后差值比较 ,差异非常显著 (t=3.316 ,3.2 16 ,P <0 .0 5 )。④结论 与常规放疗相比 ,低氧放疗可保护腹盆部肿瘤病人的骨髓和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6.
低氧放疗对骨髓和外周淋巴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①目的 探讨低氧放疗对小鼠骨髓有核细胞及外周淋巴细胞的保护作用,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②方法 选昆明小鼠并随机分为低氧照射组和常规照射组。前者吸体积分数0.105的低氧混合气体5min后,立即用^60钻γ线照射其横膈以下的半身,并持续低氧至照射完毕;后者仅常规照射;取小鼠骨髓有核细胞及外周淋巴细胞,分别检测其微核细胞率(MCF),用直线相关及回归的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③结果 低氧照射对骨髓及外周淋巴细胞的放射防护因子(RPF)分别为1.48和1.39。④结论 低氧放疗对小鼠骨髓有核细胞及外周淋巴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为临床上特别是腹盆部采用低氧大野放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7.
胃癌根治术后复发区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胃癌根治术后复发区域及规律,初步探讨术后放疗范围.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06年12月胃癌术后复发的220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复发区域与肿瘤原发部位的关系.结果 胃癌原发部位不同,其术后复发区域不完全相同,22例胃底贲门部癌腹膜后淋巴结复发20例,局部复发4例;54例胃体部癌腹膜后淋巴结复发40例...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低分割模式腹部X线照射对大鼠肾放射生物学效应的影响,为低分割模式在腹部照射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12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4 Gy组、6 Gy组、8 Gy组、12 Gy组,每组各25只。各照射组分别接受相应分割剂量的分次照射,测定大鼠放射结束后第2、4、6、8及10周肾脏系数、血尿素氮(BUN)、肌酐(Scr)的变化。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凋亡蛋白Bcl-2及Bax的表达。结果各照射组均可观察到不同程度肾脏体积缩小,皮质比例减小,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增厚,血管腔扩大,肾小管上皮细胞间隙增大。各组间肾脏系数、Scr、BUN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11.833~781.972,P均〈0.001);不同时间点肾脏系数、Scr、BUN差异有显著性(F=20.857~264.692,P均〈0.001);不同剂量和不同时间点之间的交互效应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2.139~27.550,P均〈0.001)。各组间Bcl-2及Bax表达差异有显著性(F=211.607、116.577,P均〈0.001),不同时间点Bcl-2及Bax表达差异有显著性(F=54.083、68.749,P均〈0.001),不同剂量和不同时间对Bcl-2和Bax的交互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032、4.385,P均〈0.001)。结论腹部低分割模式照射可造成大鼠肾脏的放射性损伤,损伤程度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促凋亡蛋白Bax高表达、抑制凋亡蛋白Bcl-2低表达引起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39.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简称MFH)是近十几年才被逐步认识的一种少见的软组织或骨的恶性肿瘤,好发于四肢、躯干皮下及腹膜后软组织内,发生于头颈部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RHEpo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对Ⅲ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62例欲接受根治性放疗的Ⅲ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放疗前1周给予RHEpo3万U,皮下注射,每周1次,至放疗结束。放疗用6MVX射线进行三维适形照射,DT1.8~2.0Gy/次,每周5次,中位剂量为DT64Gy。对照组行单纯三维适形照射,照射野和剂量同试验组,中位剂量为DT65Gy。结果放疗DT20Gy时,试验组完全消退率(CRR)6.7%(2/30),对照组CRR6.7%(2/30)(χ2=0.2679,P=0.6048);放疗DT40Gy时,试验组CRR33.3%(10/30),对照组CRR16.7%(5/30)(χ2=2.2222,P=0.1360);放疗结束时,试验组CRR50.0%(15/30),对照组CRR26.7%(8/30)(χ2=3.4548,P=0.0631);放疗后1个月,试验组CRR63.3%(19/30),对照组CRR36.7%(11/30)(χ2=4.2667,P=0.0389);放疗后6个月,试验组CRR66.7%(20/30),对照组CRR40.0%(12/30)(χ2=4.2857,P=0.0384)。两组在血液学毒性方面有统计学差异(χ2=8.1481,P=0.0043)。结论RHEpo联合三维适形放疗能明显提高Ⅲ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血液学毒性轻微,并可预见能延长患者的远期生存,值得临床上试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