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8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41篇
药学   17篇
  2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SPR手术中椎板后移回植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痉挛性脑瘫中维护脊椎后柱结构稳定的新方法。方法在SPR手术中采用椎板后移回植术治疗痉挛性脑瘫46例。结果34例随访6个月~2年4个月,优良率971%。结论椎板后移回植是维护脊椎后柱稳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2.
外伤性肩袖损伤MR平扫与MR关节造影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MR平扫和MR关节造影在外伤性肩袖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经关节镜证实的外伤性肩袖撕裂25例,其中左肩10例,右肩15例,男性19例,女性6例;行常规的MR平扫后,在透视下穿刺肩关节腔注入15~20ml的混合性造影剂,在45分钟内完成再一次的MR扫描。结果:关节镜证实肩袖的完全撕裂、部分撕裂分别为10例和15例。在肩袖完全撕裂中,MR平扫和MRA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80%(8/10)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索适用于国人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术后股骨近端假体周围骨折(PPFF)内固定的锁定加压接骨板(LCP)的设计。方法 (1)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3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常州市中医医院骨科收治首次行THA治疗的90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在90例患者术后髋关节侧位X线片上测量股骨假体近端1/2假体柄后边缘与股骨后方外皮质、远端1/2股骨假体柄前边缘与股骨前方外皮质的最小和最大垂直距离。(2)选取20具股骨标本,测量股骨标本长度和周径。将20具股骨标本植入股骨假体,建立股骨假体模型;对其中5具标本模型进行宝石能谱CT扫描和三维重建,测量股骨假体近端1/2假体柄后边缘与后方股骨外皮质、远端1/2假体柄前边缘与前方股骨外皮质间垂直距离,测量股骨假体近端1/2和远端1/2垂直距离>6 mm的股骨长度,测量股骨中段侧方的弧度。(3)依据90例患者和5具股骨假体模型的测量数据设计并数字化定制LCP。采用定制LCP固定5具股骨假体模型,通过大体和影像学观察LCP近段锁定螺钉与假体的关系,调整可能与假体接触的锁定螺钉的角度;再采用调整后的LCP固定10具股骨假体模型,观察LCP近段锁定螺钉与假体的关系,确定LCP的设计方案。结果 (1)90例患者术后髋关节侧位X线片测量结果:股骨假体近端1/2假体柄后边缘与股骨后方外皮质的垂直距离,最小(11.26±3.58)mm,最大(17.97±6.94)mm;远端1/2假体柄前边缘与股骨前方外皮质之间的垂直距离,最小(9.18±2.32)mm,最大(14.22±3.10)mm。(2)20具股骨标本的股骨长度为(41.67±0.24)cm,周径为(9.19±0.74)cm。股骨假体模型CT测量结果:假体近端1/2假体柄后边缘与股骨后方外皮质的垂直距离为(12.36±3.24 )mm;假体远端1/2假体柄前边缘和股骨前方外皮质的垂直距离为(8.14±1.21)mm。假体近、远端1/2与股骨外皮质垂直距离>6 mm的股骨长度分别为(69.20±4.53)mm 和(57.31±3.82)mm。(3)LCP设计方案:LCP与假体近端1/2对应的部分设计3枚向后内成一定角度的锁定螺钉,对应3个锁定孔,分布于LCP中轴线偏后,向后内方向;与假体远端1/2对应的部分设计3枚向前内成一定角度的锁定螺钉,对应的3个锁定孔,分布于LCP中轴线偏前,向前内方向。采用设计、定制LCP固定股骨假体模型,LCP与股骨侧方弧度一致,锁定螺钉在股骨假体的后方或前方均实现双层皮质固定,角度合适。结论 根据国人资料设计、定制LCP,在股骨假体模型上获得有效的固定空间,为THA后PPFF的处理提供可行方案,但临床应用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多排螺旋CT(multidetector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对胃癌术前淋巴结转移(N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从Pub Med、EMBASE、Elsevier、Wiley Inter Science、Springer、The Cochrane Library、Clinical Trials.gov数据库系统检索获取1997年至2012年的相关文献,依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0和Meta-Disc 1.4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41项研究,合计5 767例病人。荟萃分析结果显示:1PET对N0诊断灵敏度最高,EUS、MSCT、MRI的灵敏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MSCT与MRI对N0诊断特异度较高,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EUS次之,PET最低。2EUS与MSCT对N1诊断灵敏度较高,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MRI与PET较低,后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ET对N1诊断特异度最高,MSCT次之,EUS、MRI最低,后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3MSCT对N2/3诊断灵敏度最高,余三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ET与EUS对N2/3诊断特异度最高,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MSCT次之,MRI最低。4术前淋巴结转移诊断能力(总体N分期)方面,MRI与MSCT灵敏度较高,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EUS次之,PET最低。PET特异度最高,MSCT与EUS次之,后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MRI最低。54种方法对N0、N1、N2/3及N分期总体诊断的AUC值间无统计学差异,均位于0.70~0.90。结论:4种方法对N0、N1、N2/3及N分期总体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虽有差异,但综合诊断效能间无统计学差异,均拥有中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5.
理想的动物模型是人类探究疾病、进行基础医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对人类疾病机理研究和药物及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人类科学的不断进步,对于利用高等动物作为实验对象开展相关研究的需求与日俱增,其中非人灵长类占有很大的比例。由于没有遗传背景均一的近交系猴,因此只能通过使用更多的实验动物来消除因个体间差异而导致的实验误差。经体细胞克隆技术而产生的实验猴,其遗传背景完全一致,可有效地减少个体间的差异,进而减少实验中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的用量,从整体上提升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福利。  相似文献   
46.
目的 研究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GCT)MRI表现及分级与Ki67表达程度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7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GCT患者的MRI表现、MRl分级与肿瘤组织Ki67表达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MRI所示的病变最大径、病变膨胀程度、T2WI低信号环完整性、病变周围的水肿程度、MRI上软组织肿块及MRl分级方法2与Ki67在肿瘤组织内的表达程度之间均缺乏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MRl分级方法1与Ki67在肿瘤组织内的表达程度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结论 GCT MRI表现分级方法1与Ki67的表达程度之间有相关性,可作为GCT的分级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47.
MR扩散加权成像在骨肉瘤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MR DWI对骨肉瘤新辅助化疗效果评估的价值.方法 36例原发性骨肉瘤患者新辅助化疗(顺铂+甲氨喋呤+表阿霉素+异环磷酰胺)前、后进行常规MBI、DWI.检查采用1.5 T超导型MR仪,测定化疗前、后肿瘤内活性肿瘤组织、坏死区及肿瘤平均ADC值变化.术后病理肿瘤坏死率评估按Huvos标准分级.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法检验化疗反应不同2组病例的各项指标.结果 36例化疗后肿瘤内活性肿瘤组织和坏死区的ADC值分别为(1.06±0.30)×10-3mm2/s和(2.39±0.44)×10-3mm2/s,坏死区ADC值明显高于活性肿瘤组织,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15,P<0.05).25例化疗反应良好组肿瘤平均ADC值由化疗前的(1.18±0.19)×10-3mm2/s增加至化疗后(2.27±0.20)×10-3mm/s,11例化疗反应不佳组的平均ADC值从化疗前(1.45±0.11)×10-3mm2/s增加至化疗后(1.83±0.16)×10-3mm/s,两组间化疗前后ADC值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81,P<0.01).结论 DWI能够区分新辅助化疗后骨肉瘤内活性肿瘤组织与坏死组织,进而对骨肉瘤化疗效果的评估有一定价值,结合常规MR检查,对手术计划的制定、术后化疗方案的选择及判断患者预后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免疫缺陷、着丝粒不稳定和面部异常(ICF)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遗传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例ICF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基因检测结果。结果男性患儿,4岁,有反复感染;面部特征为圆脸、眼距稍宽、下颌尖、鼻梁稍扁、内眦赘皮明显、耳位低。免疫学检测示IgA缺如。基因测序发现患儿DNMT3B基因存在一个纯合错义突变c. 2506 GA,父母为杂合携带者,确诊为ICF综合征I型。结论 DNMT3B基因突变可引发ICF综合征,基因检测有助于提高此类罕见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49.
[目的 ] 摸索室内游泳池一般卫生状况综合评价方法。  [方法 ] 运用专家咨询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判标准 ,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建立直接加权评分法模型并将该法和模糊数学法一起用于对上海某区 1 0家室内游泳池一般卫生状况的综合评价。  [结果 ] 建立了由环境卫生、一般卫生设施、净化消毒设施、健康管理、其他卫生管理五大方面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判标准 ,确定了评价指标权重 ;两种方法排序结果完全一致 ,符合实际情况。  [结论 ] 建立合理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合适的评价模型能对室内游泳池一般卫生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新建立的直接加权评分法模型和模糊数学法均能适用于室内游泳池一般卫生状况质量排序 ,前者能较好地进行质量等级评判 ,后者尚待进一步完善。直接加权评分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50.
腮腺造影在干燥综合征的应用与诊断(附14例报告)南京电子部十四所职工医院放射科(210000)陆湧华干燥综合征(SiccaSyndrome)由瑞典眼科医师Siogren于1933年首先整理报告。临床表现以口、眼干燥、关节炎三联征为其特征,可伴有唾液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