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07篇
内科学   5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2篇
  2023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目的 探讨减低剂量地西他滨治疗输血依赖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单系病态造血(MDS-RCU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评价江苏省血液病研究所2009年11月至2012年5月使用减低剂量地西他滨[20 mg/(m2·d),连续3 d]治疗的8例MDS-RCUD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1例(12.5%)获完全缓解,2例脱离成分血输注,3例达血液学改善,总反应率达75.0%。在4例可行细胞遗传学评估的患者中,1例获部分细胞遗传学缓解。Ⅳ级血液学毒性发生率50.0%,Ⅲ~Ⅳ级感染发生率37.5%,无Ⅲ~Ⅳ级出血、严重恶心呕吐(Ⅲ~Ⅳ级)和肝功能损伤(Ⅲ~Ⅳ级)。中位随访时间386.6 d(108~655 d),随访期间无患者死亡。结论 减低剂量地西他滨可以改善MDS-RCUD患者的输血依赖,严重血液学毒性和早期病死率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42.

复发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总体预后较差,生存期短,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惟一可能治愈的方案。但是即使采用更积极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其3年存活率也仅达到16%。高剂量化疗方案在获得较佳缓解率的同时常常伴有严重感染等并发症,从而影响后续移植的进行。我们设计应用吡喃阿霉素(THP)或者阿克拉霉素(Acla)与小剂量阿糖胞苷(Ara-C)、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组成的CAG或TAG预激方案对复发难治性ALL患者进行再诱导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3.
44.
目的 研究难治/复发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骨髓T淋巴细胞内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核糖体蛋白S6途径活化情况,以及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RAPA)和CD28抗原阻断剂CTLA-4免疫球蛋白(CTLA-41g)对此途径的影响.方法 采集13例难治/复发AA、8例初治重型AA(SAA)以及1O例缺铁性贫血(IDA)患者(对照组)的骨髓标本,加入RAPA和CTLA-41g进行孵育,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加药前后每组患者CD3+T淋巴细胞胞质内磷酸化mTOR(p-mTOR)、磷酸化S6(P-S6)和干扰素-γ(IFN-γ)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疾病的关系.结果 ①难治/复发AA组患者骨髓CD3+T细胞胞内p-mTOR、P-S6及IFN-γ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值均<0.01).②初治SAA患者p-mTOR和p-S6的表达水平低于难治/复发AA组(P值均<0.01),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初治组IFN-γ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③RAPA和CTLA-41g作用后,难治/复发AA患者p-mTOR、p-S6及IFN-γ的表达水平较用药前明显下降(P值均<0.01).结论 CD3+T淋巴细胞内mTOR/S6途径在难治/复发AA患者中活化.RAPA和CTLA-41g均可抑制难洽/复发AA患者体内mTOR/S6途径,并下调IFN-γ.CD28/mTOR/S6和IFN-γ途径参与难治/复发AA的免疫发病机制,并且对RAPA和CTLA-41g敏感,以CD28、mTOR为治疗靶点,临床应用RAPA和CTLA-4Ig治疗此类AA患者值得探索.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对复发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疗效及治疗相关毒性.方法 观察并分析47例复发难治性ALL患者对allo-HSCT治疗的耐受情况、移植相关并发症、总生存率以及无病存活率.其中HLA相合同胞间移植(sib-HSCT)19例,HLA相合的无血缘关系移植(URD-HSCT)18例,单倍型移植(Hi-HSCT)10例.预处理方案:42例采用改良TBI+CY方案,5例采用改良BU/CY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环孢素(CsA)联合短程甲氨蝶呤(MTX)、Hi-HSCT和URD-HSCT加用霉酚酸酯(MMF)及抗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定期监测微量残留病变(MRD),明确有分子生物学或细胞遗传学复发趋势的患者接受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移植治疗,出现了不同程度黏膜炎;2例患者在应用CsA过程中有肾功能损害;1例患者发生药物性癫痢.移植后出现Ⅲ~Ⅳ度急性GVHD 7例;慢性GVHD22例;致命性肺部感染9例(包括间质性肺炎3例);出血性膀胱炎4例.有13例患者移植后再次复发.移植后造血重建的中位时间为移植后第17天.术后有19例接受DLI,6例疾病未再进展.中位随访期43(10~77)个月,预期5年总生存率为49.65%,无病存活率为46.55%.结论 统 allo-HSCT能有效治疗复发难治性ALL,改善其预后,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移植后复发,其次为致命性肺部感染和重度急性GVHD.DLI可能有助于减少移植后复发.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总结1例伴有t(1;19)和E2A-PBX1融合基因阳性的成人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诊疗体会.方法 对1例成人T细胞ALL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表型,同时进行融合基因多重RT-PCR扩增.结果 患者染色体核型为47,XY,9p+,15p+,17q-,der(19),t(1;19)(q23;p13)[5]/46,XY[15].E2A-PBX1融合基因阳性表达.给予hyperCVAD(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方案治疗后患者获血液学完全缓解,染色体核型复查为46,XY[10],E2A-PBX1融合基因检测阴性.结论 E2A-PBX1+ t(1;19)也可以发生于T细胞ALL,E2a-PBX1白血病细胞在不同的癌基因协同信号或微环境下转化方向可变.  相似文献   
47.
硼替佐米作为一种新的靶向治疗药物,体内、外已经被证实具有显著的抗多发性骨髓瘤(MM)效应.实验表明硼替佐米通过抑制NF-κB的活化以及抑制骨髓基质细胞旁分泌IL-6途径介导抗MM效应;进一步通过抑制MM细胞与骨髓基质的连接和抑制血管生成等作用于MM赖以生长和生存的环境;并对耐药、复发的MM细胞也具有直接的诱导凋亡效应.  相似文献   
48.
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分型做了重新修订.其中,AML伴骨髓增生异常相关改变(AML-MRC)为新增AML类型中的一种.患者发病年龄较大、预后不佳,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唯一可能治愈该病的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9.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向急性白血病转化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向急性白血病(AL)转化(转白)的规律.方法动态观察151例MDS患者的转白情况及转白患者(postMDS-AL)的临床表现、血常规、骨髓象、染色体核型、细胞免疫表型及治疗反应、预后特点.结果8年7个月内,151例MDS患者转白21例(13.91%),中位转白时间5(1~23)个月.RA、RAEB、RAEB-t间转白率差异无显著性,逐步转白和直接转白病例均可见.影响MDS转白的因素有年龄≤40岁;三系血细胞减少;骨髓原始细胞比例≥O.150;复杂染色体核型异常;联合化疗.postMDS-AL21例皆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以M2、M4和M5为主.其中2例(9.52%)有白血病细胞浸润表现;10例(47.62%)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减少,14例(66.67%)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14例(66.67%)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8例(47.06%)转白前后异常染色体核型发生了改变.骨髓单个核细胞髓系不成熟抗原CD33(49.83±24.50)%、CD13(36.38±33.84)%,单核细胞相关抗原CD14(38.50±24.60)%及早期造血细胞标志抗原CD34(34.67±30.59)%,也可共表达淋巴细胞系抗原CD5、CD7、CD9、CDi9.postMDS-AML的诱导化疗完全缓解率为31.25%,中位生存时间6(1~28)个月.结论MDS是一类高风险向AML转化的疾病,转化方式可渐进也可突变;postMDS-AML有独特的生物学表现,且预后差.  相似文献   
50.
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分型做了重新修订.其中,AML伴骨髓增生异常相关改变(AML-MRC)为新增AML类型中的一种.患者发病年龄较大、预后不佳,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唯一可能治愈该病的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