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5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5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29篇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1.
一、会议概况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第十四次全国学术会议于2010年11月18日至20日在历史古城苏州召开。本次年会正式注册的参会代表4532人,实际到会人数近5000人,为历史之最。会议由CDS主任委员纪立农担任大会主席,副主任委员贾伟平及委员郭晓蕙担任大会副主席及执行主席。会议共开展3场主题报告、22场专题研讨,近70名中外学者作了丰富和高水平的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12.
目的 了解近4年我国T2DM患者血糖控制状况及治疗情况变化。 方法 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化血红蛋白监测网”项目组于2009-2012年连续4年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各省/市具有代表性的重点医院门诊就诊的T2DM患者参加本横断面研究,按照《数据采集标准操作流程(SOP)》询问患者。收集了解患者人口学信息、治疗方案、血糖控制情况,并填写至《监测网登记表》。以HbAlc〈7.0%为达标。所有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 结果 2009-2012年参加调研的T2DM患者分别为143123、172199、238656和223114例;至少有1种伴随疾病比例分别为63.8%、54.7%、52.1%和48.6%;平均HbAlc水平分别为7.97%、7.89%、7.85和7.74%;HbAlc达标率分别为35.28%、32.33%、31.77%和30.15。最常见的合并伴随疾病为高血压和血脂异常。 结论 我国T2DM患者HbAlc总体达标率低;约50%的T2DM患者合并至少1种伴随疾病。因此,多重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策略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3.
试验目的糖尿病代谢控制的重要内容为血糖监测 ,由于其直接关系到糖尿病的治疗 ,因此测血糖方法的准确性和便利程度一直是临床医生十分关注的问题。目前血糖测定的主要方法为葡萄糖氧化酶和己糖激酶法 ,如使用生化分析仪测定 ,则结果准确、重复性好、易于批量测定 ,但不方便、用血量大以及不能达到实时血糖测定 ,其应用和患者依从性受到一定限制。袖珍的快速血糖测定仪虽然具有快速、便捷、用血量小的特点 ,但其准确性和精确性往往不够理想。德国生产的葡萄糖氧化酶法全血糖 /乳酸分析仪 - BIOSEN利用电子技术和生物传感技术相结合 ,使全…  相似文献   
114.
报道一项有106例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参加的为期1个月的多中心、开放自身对照研究,比较赖脯胰岛素75/25与人胰岛素70/30改善餐后2h血糖波动的疗效。由人胰岛素70/30转为赖脯胰岛素75/25治疗,餐后2h血糖水平及血糖波动均显著降低,且无任何显著性不良事件或持久性低血糖的发生。问卷显示更多患者倾向于应用赖脯胰岛素75/25。  相似文献   
115.
分析19例丙基硫氧嘧啶(PTU)引起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小血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7例患Graves病,18例服用PTU超过2年。多表现为多系统受累,78.9%肾受累,42.1%肺受累,关节痛、皮疹及发热也很常见。所有患者均停用了PTU,内脏受累较重的患者应用了免疫抑制治疗。  相似文献   
116.
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叉头转录因子(Fox)家族成员之一——叉头"其他"蛋白(FoxO)在胰岛素和生长因子调节细胞增生、凋亡和代谢中具有重要意义。鉴于FoxO的传导通路及其组织分布与代谢的密切关系,FoxO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病机制中扮演的角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介绍FoxO家族成员FoxO4相关的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及其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关系,从而为FoxO4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7.
目的了解我国2型糖尿病(T2DM)治疗及达标现状,重点了解口服降糖药联合胰岛素治疗血糖达标状况。方法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化血红蛋白监测网”项目组于2009年7至9月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75个城市的400家医院参加本横断面研究。正在接受口服降糖药联合/不联合胰岛素治疗的年龄≥18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均可进入研究。采用问卷形式调查患者一般信息、糖尿病病程、糖尿病并发症及合并症、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治疗药物。所有数据均使用SAS9.13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最终共纳入T2DM患者143123例,其中男73544例,女69579例,中位年龄59岁,中位病程6年。在应用口服降糖药联合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中,最多应用的是预混胰岛素(65.5%,34487/52649),其次是基础胰岛素(24.3%,12794/52649),8.5%(4492/52649)的患者应用基础+餐时胰岛素。按照HbAlc〈6.5%计算达标率,总体人群达标率为20.2%(28985/143123)。单纯使用口服药治疗的患者HbAlc达标率(23.4%,21163/90474)高于总体人群,使用口服降糖药联合胰岛素的患者HbAlc达标率(14.9%,7822/52649)低于总体人群。不同胰岛素治疗方案组达标率接近[基础胰岛素组15.2%(1944/12794),预混胰岛素组14.9%(5150/34487),基础+餐时胰岛素组14.6%(656/4492)]。随着糖尿病病程延长,各胰岛素治疗方案组达标率均呈降低趋势(均P〈0.05),早启用胰岛素的患者较晚启用胰岛素的患者达标率更高(均P〈0.01)。T2DM患者血压及血脂达标率分别为:血压23.5%(33676/143123),甘油三酯37.4%(53550/143123),总胆固醇41.4%(59320/14312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9.2%(27418/14312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1.7%(59671/143123)。结论我国T2DM患者HbAlc总体达标率低,口服药联合胰岛素的患者达标率低于总体达标率。提示大部分患者仍需要得到更加积极有效的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方法用Western杂交检测自发发病的2型糖尿病模型(OLETF大鼠)肌肉、脂肪、肝脏内IRS-2(胰岛素受体底物2)的蛋白表达水平;并以同种属的Wistar大鼠做比较。结果OLETF大鼠肌肉组织内IRS-2的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增加(P〈0.05),而脂肪、肝脏组织内IRS-2的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RS-2蛋白表达异常可能是引起2型糖尿病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的因素之一;IRS-2在OLETF大鼠不同组织内的表达不完全一致;可能引起各组织对胰岛素抵抗的程度也不同。  相似文献   
119.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虽然有一部部的医学巨著,虽然现代技术可以模拟人类的多种病理状态,如心脏杂音和肺部罗音,但这些教条和刻板的知识无论如何不能代替我们医生每日面对的有生命的、形形色色、千差万别的个体。教科书注重的是宏观的医学规律和客观表现,但因其往往过  相似文献   
120.
李昂  高莹  郭晓蕙 《北京医学》2016,(4):337-341
目的 总结骨痛的发病机制及库欣综合征所致骨质疏松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例“间断腰背痛2年,加重1周”为主诉、误诊为骨转移癌的库欣综合征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及鉴别诊断,复习文献并总结其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 患者以多部位持续、进行性加重的骨痛为主要表现,通过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定性诊断及影像学定位诊断,考虑非ACTH依赖的库欣综合征所致骨质疏松症产生骨痛,并通过实验室检查除外其他常见骨痛及继发骨质疏松病因.影响破骨活性、局部细胞因子水平以及产生骨破坏的疾病可产生骨痛.骨质疏松症为本病的重要表现,其发生率为50%;库欣综合征亦是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常见原因.不同库欣综合征病因下骨质疏松程度有差异.库欣综合征获得治疗后,骨密度可逐渐改善;同时应用钙、维生素D及抑制破骨活性药物有助于预防骨折.结论 对于骨痛为症状表现的疑难病例,应重视体格检查和内分泌检查,仔细寻找线索,并排除其他可引起骨痛的病因,以减少漏诊、误诊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