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弓形体性脑膜脑炎的临床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弓形体病系由於弓形体原虫引起全身性感染的寄生虫病,有一定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临床可分为先天性弓形体病与获得性弓形体病。临床症状依主要受损器官可表现为淋巴腺病型、眼病型、脑膜脑炎型、心肌炎型、全身重症型、肝炎型及肺炎型等。脑膜脑炎型多见于小儿先天性感染,也可发生于中、老年人,并常为AIDS患者致命性机会感染[1、2]。一、发病机理及免疫病理弓形体病主要因虫体破坏被侵入的宿主细胞而引起。在宿主对之产生免疫后,大部虫体可被消灭,但由于抗体不易通过血脑屏障,致使细胞内残存虫体(包囊),得以在脑部及眼部潜隐…  相似文献   

2.
脑室猪囊虫病齐兰平,薜义,郭卓平脑囊虫病目前归为四型:脑实质型、脑室型,脑膜型和混合型。本文报告脑室内猪囊虫病30例。全部经手术及病理检验证实。资料本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6~51岁,平均22.1岁。少年儿童16例,青年10例。病程1个月~2年,...  相似文献   

3.
肌病是一组由多种病因所致的肌肉疾病,包括代谢性肌病、炎性肌病、肌膜兴奋性异常的肌病、肌营养不良症、先天性肌病等。近年来肌病的分类、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的基因定位和代谢性肌病的诊断治疗均取得了很大进展,而国内对代谢性肌病、包涵体肌炎和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等非常见肌病尚存在认识不足而导致诊断困难和治疗延误的现象,特别是前者,如能得到及时诊断可以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高颅压型脑囊虫病诊断和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颅压型脑囊虫病诊断和治疗的探讨朱士兴,刘玉亭脑囊虫病在我国的北方和南方目前均较为常见,有高颅压的脑囊虫病误诊率较高,而且因其病情严重,有突然恶化的危险,治疗上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现就我们诊断和治疗的54例高颅压型脑囊虫病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男...  相似文献   

5.
3例中央核肌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报道3例中央核肌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讨论其分类和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3例患儿均在生后发病,表现为运动发育延迟和骨骼畸形,肌无力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好转,肌酶正常或轻度升高,肌电图呈肌源性损害。对3例患者进行肌肉活检,肌肉活检标本做组织学和酶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肌肉病理发现在许多肌纤维的中心出现单个的肌核(15%一31%),主要累及Ⅰ型肌纤维,伴随Ⅰ型纤维呈病理性占优势和Ⅰ型肌纤维发育不良为主的肌型比例失调(Ⅰ型肌纤维直径显著小于Ⅱ型肌纤维)。结论 肌肉活检证实这3例患者为中央核肌病,可能属于预后良好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型。中央核肌病可以出现腓肠肌肥大、肌型比例失调以及Ⅰ型肌纤维病理性占优势是此病常见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6.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暴力行为与病前不良人格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77例有暴力和无暴力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精神病病前人格问卷进行病前人格特征的对照研究,发现有暴力行为组病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爆发型人格障碍以及少年儿童期品行障碍等显著增多。  相似文献   

7.
烟雾病合并动脉瘤的临床诊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烟雾病合并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全脑血管造影证实的烟雾病合并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者巾9例表现为颅内出血,1例表现为脑缺血。烟雾病合并的动脉瘤9例位于Willis动脉环附近,为主要动脉型动脉瘤。其中5例行动脉瘤夹闭术,3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均恢复良好;1例基底动脉梭形动脉瘤和1例脉络膜前动脉动脉瘤(外周动脉型动脉瘤)无法手术。结论烟雾病合并动脉瘤可导致不同类型的颅内出血,对主要动脉型动脉瘤可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对外周动脉型动脉瘤目前尚无理想治疗方法,可予以对症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管重建术治疗缺血型烟雾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26例缺血型烟雾病的临床资料,26例均在经颅多普勒超声辅助下行血管重建术。结果 22例术后症状明显改善,1例肌力较前下降,1例恢复期发生脑出血,2例言语功能无明显改善。22例复查DSA示烟雾血管均不同程度减少,侧支循环形成,其中2例烟雾血管完全消失。结论 血管重建术可明显改善缺血型烟雾病的局部脑血流灌注,改善临床症状,是治疗烟雾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脑囊虫病与癫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癫痫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综合征。在我国北方地区脑囊虫病是症状性癫痫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将我院20年来[1-3]诊治2600例脑囊虫病发生癫痫的特点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据1985年全国脑囊虫病会议拟定脑囊虫病诊断标准、分型标准[4],我院1970~1990年确诊脑囊虫病患者2600例。癫痫型886例(34%),以癫痫为唯一症状;脑实质型662例(25%),以癫痫为主要表现;混合型692例(26.6%),部分患者有癫痫表现。蛛网膜下腔型175例(6.7%),脑室型170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微侵袭理念在癫痫型脑囊虫病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138例癫痫型脑囊虫病.在CT或MRI或导航下精确选择人颅点,采取直径为2.5cm环钻开颅,在显微镜下,运用微侵袭理念,垂直切开皮质.完整取出脑囊虫。结果 138例癫痫型脑囊虫病均完整取出.无手术死亡,无手术新增加神经功能缺失。原肌力下降18例,有17例恢复正常,原感觉减退11例.完全恢复正常,语音障碍9例,也完全恢复正常。癫痫完全控制而且不需要服药135例,仅3例需口服抗癫痫药物才能控制癫痫。结论 运用微侵袭理念摘除脑囊虫病,可以控制癫痫发作,保全神经功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脂质沉积性肌病(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告1例脂质沉积性肌病,经肌肉活检确诊,并做了电镜观察。光镜中油红0染色可见肌纤维中脂滴含量过多,Ⅰ型纤维中含量最多,Ⅱ型次之,GT染色未见RR纤维。结合国内外文献复习,系统回顾脂质沉积性肌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病理及治疗。  相似文献   

12.
正卟啉病是先天或后天性卟啉代谢紊乱引起的一类疾病。临床上卟啉病分为两种类型,一类为红细胞生成性血卟啉病,按生成血卟啉的不同,又分为原卟啉型、尿卟啉卟型和粪卟啉型;另一类为肝性血卟啉病,临床主要包括急性间歇型卟啉病(AIP),也叫瑞典型;迟发性皮肤型卟啉病(PCT),也叫红细胞生成素性;混合型,也叫南非型及遗传性粪卟啉型。以AIP最多见。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急性间歇性卟啉病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杆状体肌病及单一Ⅰ型肌纤维肌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杆状体肌病合并单一Ⅰ型肌纤维肌病患者行组织化学染色病理分析。结果肌肉活检modified Gomori trichrome(MGT)染色肌浆内、肌膜下紫色杆状体聚集ATPase染色(酸性、碱性)肌纤维类型几乎全部为Ⅰ型肌纤维,散在单个Ⅱ型肌纤维。结论肌活检发现特异性杆状体、单一型肌纤维分布是确诊此类疾病的唯一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钩端螺旋体病神经系统后发损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钩端螺旋体病神经系统后发损害的临床特征、病因、发病机理。方法对来自钩体病疫区并经血清钩体显凝试验证实的109例钩体病神经后发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钩体病神经系统后发损害多见于儿童和青壮年,主要由钩体波摩拿型和黄疸出血型感染引起,在109例中有95例为钩体性脑动脉炎,10例为钩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3例为钩体性脊髓炎,1例为钩体性脑膜脑炎伴周围动脉炎。采用青霉素、甲硝哒唑、激素等治疗有较好的疗效。结论对来自钩体病疫区儿童和青壮年出现脑血管、周围神经和脊髓损害症状应重视钩体病神经系统后发损害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双相障碍和焦虑障碍共病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临床实践中,可以发现双相障碍和焦虑障碍常常同时存在,虽然二之间的具体关系尚在进一步的研究探讨阶段,但已有研究显示,双相障碍和焦虑障碍共病是双相障碍患最常见的共病形式。Boylan等研究发现,至少有55.8%的双相障碍患和一种焦虑障碍共病,大约31.8%的双相障碍患与多种焦虑障碍共病。根据DSM-Ⅳ的分类,焦虑障碍包括惊恐障碍(panicdisorder,PD)、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anxiety disorder,GAD)、恐怖障碍(phobia disorder)、强迫障碍(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tic stress disorder,PTSD)等。Boylan等指出双相障碍与上述几种类型的焦虑障碍的共病率分别为20.8%、30%、7.8%~47.2%、3.2%~35%、40%。有研究指出双相障碍和焦虑障碍共病时焦虑障碍对双相障碍的病程影响很大,具体表现为与焦虑障碍共病的双相障碍患较无焦虑障碍共病的双相障碍患发病年龄会提前3~4年;与焦虑障碍共病增加了双相障碍患的自杀行为和物质滥用的发生率;与焦虑障碍共病降低了双相障碍患的生活质量,对患的家庭、工作和社会功能均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加大了治疗难度,也加重了患的经济负担。有献报道双相障碍Ⅰ型较双相障碍Ⅱ型与焦虑障碍共病率高,即双相障碍Ⅰ型患更易伴有焦虑障碍。  相似文献   

16.
Creutzfeldt-Jakob 病的诊断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reutzfeldt-Jakob病(CJD)为1920年和1921年由Creutzfeldt和Jakob先后报道的,是以迅速进展的痴呆为特征,伴有共济失调、肌阵挛、视力障碍、锥体系及锥体外系受损的症状和体征的一组病例。其发病率为1/100万,是人类最常见的朊蛋白病之一,为异常的朊蛋白(prP^se)在脑内沉积所致。该病主要分为4型,即散发型、家族型、医源型和新变异型。目前只有神经病理检查或用免疫组化方法证实在人脑组织中有异常PrP^se沉积才能确诊。  相似文献   

17.
Ⅰ型、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数概念障碍的研究孙建华,严善明,陈德沂,田志宏,姜厚壁,夏友春,张震,祁曙光对Ⅰ型与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数概念障碍进行对比观察。系1990年10月~1992年10月中连续住院,符合CCMD-2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期均不...  相似文献   

18.
运动神经元病的单纤维肌电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单纤维肌电图(SFEMG)对运动神经元病的辅助诊断价值及探讨单纤维肌电图异常率与其病型、病情的关系。方法应用单纤维肌电图技术对48例运动神经元病(MND)患者,24例颈椎性脊髓病(CSM)患者及42名健康正常受试者进行研究。结果MND患者的SFEMG阳性率为73%,CSM患者的SFEMG阳性率为4%。结论SFEMG有助于鉴别MND与CSM。SFEMG异常率与病型无关,与病情有关,提示MND存在明显的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9.
线粒体脑肌病1例诊治经过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线粒体脑肌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结合文献对线粒体脑肌病的病理特点及误诊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表现为头痛、抽搐、卒中样发作,曾被误诊为癫痫、颅内感染、脉管炎和脑梗死,经乳酸运动试验、肌肉活检和基因检测确诊为线粒体脑肌病(MELAS型)。结论线粒体脑肌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临床诊断困难,全面掌握线粒体脑肌病的临床病理知识,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0.
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线粒体脑肌病是一组由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异常所导致的多系统疾病。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脑卒中样发作综合征(MELAS)作为线粒体脑肌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已证实其临床表现与21种mtDNA点突变相关,其中A3243G最为多见。此文报道1例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